第三节 灌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94&run=13

1954年前,县内灌溉面积很小,主要利用自然引水、人工提、担等原始方法灌溉
,绝大多数农田靠自然降雨。1955年后,县内开始发展水利事业,修建塘坝、水坝、
水库蓄水。其提水工具,50年代初推行解放牌水车,其后逐步发展机灌、电灌,灌溉
面积不断增加。1960年,灌溉面积达17万亩,80年代以后连年保持在58万亩左右。
灌溉方法,50~70年代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既浪费水,又易造成土壤板结
。70年代以后,开始推广喷灌,并开始注意喷灌因作物及作物不同生育期制宜。全县
小麦灌溉很讲究,在墒情不好的年景一般要浇5次水。即: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
、灌浆水和麦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