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751&run=13

刘宗兰(1908~1950),又名刘泽生。沂水镇西朱家庄人。革命烈士。小时候上过2年私塾,后因
家境贫寒辍学务农。1938年10月入伍,在沂水县县大队任战士。1940年6月任沂水县民主政府第一区公
所助理员。其间曾与王庚然一起动员、组织并领导了第二区中队,后于1941年春升入沂水县县大队。
1942年春到沂水县合作社工作并任经理,为党政机关及部队供应军鞋。1948年秋济南解放时任军管会
成员,后任华东军区济南办事处服装局第四服装厂厂长。由于积劳成疾,1950年6月23日于济南病逝。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刘敦兴(1892~1952),女,龙家圈乡西大埠岭村人。刘1930年丧夫(丈夫诸葛镇上小诸葛村人),
拖带3个子女艰难度日。婆家侄子陈善是1932年入党的共产党员,陈善的革命活动深深影响了她。抗
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来到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她积极参加了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秋被选为
上小诸葛村妇救会长,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兼任葛庄乡妇救会长。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
利,她先后把3个子女(1男2女)送到了抗日战线,又把几十名共产党员和村干部分3批亲自送往“山东
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深造(校址在岸堤)。每次她都颠跛着小脚,翻山越岭跋涉50多公里。1939年3
月26日《大众日报》刊登了她的模范事迹,文章标题是《抗战妇女--陈大娘》。为摸清敌情,有力地
打击敌人,共产党八路军的联络点就秘密设在她家。她经常提着篮子,以卖粽子为掩护,上下传递情
报。1939年5月,在执行任务中,她和县妇救会长阎娟侦察到大圈村藏有一挺机枪,立即取得党组织
的帮助,消灭了敌人,收缴了枪支。并连夜将机枪送给八路军一支队。同年6月,她在执行联络任务
时,捡到一匹战马,当天转山路步行10多公里路,把马送往八路军驻河北村的一一五师部队。1940年,
她以抗日模范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山东省第一次妇女代表会议,会上她介绍了经验,分局书记朱瑞多次
接见和鼓励她。1941年12月31日,沂水县妇救会长张谦不幸被捕,押在黄山铺日伪据点。刘敦兴奉党
的指示,扮成张谦的嫂嫂,到敌据点营救。她花了70元北海票给张谦买了棉衣,面对敌人多次审讯、
盘查,她灵活机智地对付,巧妙地把张谦从日伪据点营救出来,摆脱了敌人的尾随,把张谦送到县委
驻地竹子沟。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指挥机关从沂水王庄转移二区(现诸葛镇)一带后,刘敦兴发动妇女
反“扫荡”、募捐、推米、磨面、做军鞋、军衣送到部队。1944年9月3日,葛庄战役打响,刘又参加
了战场救护工作。1946年刘敦兴被错误开除党籍,1951年被捕判刑3年,1952年含冤去世。1981年12月
20日,中共沂水县委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党籍和荣誉。

夏佃元(1911~1953),高桥镇夏家官庄村人。1951年5月,夏佃元在本村成立“变工组”帮助农
民发展生产。1952年1月,他引进“金皇后”玉米种,播种5亩,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精心管理,亩
产达350公斤。对该玉米的推广起了示范作用,同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傅永来(1924~1954),道托乡下良峪村人,全国战斗英雄。自幼务农,性格刚强、正直。青少
年时代,目睹和亲受了封建剥削与压迫,他憎恨旧社会,渴望获得自由幸福新生活,积极同本村劳苦
大众一起开展反奸诉苦和土地改革运动。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组织民兵站岗放
哨;参加筹粮筹款,支援前线。1948年8月,傅永来报名参军,在华东野战军一团三营当战士,后任
班长、排长、连长等职。转战鲁南淮海,驰骋大江南北,在百余次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先后立战功
27次,其中特等功2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四等功4次。屡次被评为战斗模范、遵
纪模范、战斗英雄,并荣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傅永来光荣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
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12月,在浙江省温州市执行任
务时牺牲,时年30岁。

刘镜芙(1883~1958),字蓉阁,沂水镇冯家庄人。山东省文史馆员、省政协委员。自幼聪慧,7
岁入沂水县塾就读。1901年毕业于沂州府琅琊书院。1905年毕业于山东高等学堂,赴京会考名列优等,
授职七品京官,奖励举人衔,在民政部任职。191 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弃官从教,先后在吉林依
兰中学、济南育英中学任教。1928年日军炮击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学校停课,刘离职回乡,
先后在莒县中学、沂水初级学校任教。1938年2月日军侵占沂水城,莒沂地主豪绅意图拉拢刘去迎接
日伪军,遭他严辞拒绝,后经刘惠民介绍,到沂水县西胡家庄抗日小学任教。他支持儿子刘去病参加
沂水县抗敌将士后援会,出钱印发了《大公报》上宣传抗日救国的社论《勖中国男儿》数百份。1938
~1942年,先后送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参加八路军,全家参加抗战,一时轰动全县。1940年3月刘镜
芙当选为沂水县参议会参议员,并在山东党政机关创建的山东公学任教3年,为革命培养了一批人才。
新中国建立后, 刘镜芙在山东省行政学院图书馆工作。 1954年被省政府聘任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1956年任山东省政协委员。1958年7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在济南,安葬于济南千佛山西麓干部公墓。
刘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涉猎各门学科,对数学造诣尤深。他将一生数学教学之经验,汇集成册,
取名《艺末一得录》,惜因战乱,未能公之于世。

张志桂(1912~1963),女,夏蔚镇江峪村人。后与王庄乡宅科村李德结婚,全家5口人,2亩山
地,生活窘迫。丈夫李德系中共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所以,张较早地投入了革命斗争,护理、抢救
八路军伤病员,筹集公粮,制作军鞋,拥军支前,抚养革命后代……。1942年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
对沂蒙山区的“大扫荡”,抗日军民正处在极端艰苦的岁月中。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八路军决定疏散
机关人员,轻装上阵。八路军鲁中军区十一团政委陈宏的爱人王文叔(在八路军医院工作,医院驻刘
家峪)有一女孩叫鲁生,刚满3个月,被送到张志桂家。当时张也有一女孩,刚满月,鲁生送来时,面
黄肌瘦,她心疼地对丈夫说:“人家陈政委只知为穷人打天下,自己的亲骨肉都没空照管,看把孩子
瘦成了什么样,我们如果不照顾好这孩子,可是没良心啊!”两个孩子吃一人的奶,奶水不足,开始,
她总是先尽鲁生吃,后让女儿吃,后来,为尽快让鲁生胖壮,张志桂便狠心给自己不足两个月的女儿
断了奶,并让丈夫把家中仅有的粮食卖了换回点营养品添补鲁生。常常是一张嘴嚼了香的细的喂鲁生,
嚼了粗的苦的喂女儿;一边是鲁生吸着甘甜的乳汁,另一边是女儿喝的白开水。邻居们看到这种情况,
总要劝说几句:“也别太苦了自己的孩子……”。熬过了酷暑,鲁生一天天胖壮起来,长得十分逗人,
秋天已蹒跚学步了。但自己的女儿因断奶过早,又没东西添补她,身体却一天天消瘦下去,张忧心如
焚,真想让自己的女儿吃一次奶,但想到转战南北的陈政委和鲁生,还是放弃了这念头。结果自己的
孩子在7个月时夭折。望着死去的女儿,张心如刀搅,哭得死去活来,邻居都感动地落下了热泪。四
年多的艰苦岁月熬过来了,鲁生“妈妈”的稚嫩喊声渐渐抹平了母亲失去女儿的创伤。日本投降后,
陈宏夫妇才将鲁生接走。张志桂不仅抚养了“鲁生”,还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担起了掩护革命同志和抢
救伤病员的重任。1942年春,鲁中区二地委书记王涛的爱人林波,因生孩子得了妇科病,卧床不起。
张志桂为林端屎端尿,喂饭喂水,精心侍候。他们夫妇还步行近百公里山路,到岸堤求医取药,并寻
访土单验方,跑遍荒山野岭采集中草药为林波治病。在张的精心护理下,林波的病一天天好起来,能
拄着拐起来小便了,她激动地说:“您比俺亲哥嫂还要亲。”1942年秋,为躲避日本侵略军的大“扫
荡”,张志桂将林波及住在她家的华东兵工厂技术员卞坤,区委干部王炎、王琪、张现春等同志隐藏
在山洞里,冒着生命危险,送水送饭,躲过了敌人的“清剿”。当时林波体弱,只好由阚成才的母亲
同她长期住在山洞,一住三个多月,张志桂一天三次为她们送水送饭,还千方百计弄豆汁、鸡蛋等补
养她,而张全家吃糠咽菜。张志桂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她被誉为抚育
革命后代的好“妈妈”,抢救伤病员、救护革命同志的“红嫂”。

张伯秋(1890~1964),名涛,以字行。沂水镇阳西街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毕业于北京大学
法科政治系。在张宗昌统治山东年代,曾任山东省实业厅第一科科长。在韩复渠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
主席时期,应梁漱溟邀请参与乡村建设,曾任乡村建设研究院秘书兼文书股长,邹平实验县县政府秘
书,代理邹平实验县县长等职务。抗日时期,辗转走上革命道路。1939年,参加抗敌协会,任省抗敌
协会秘书长。1940年,当选为沂水县临时参议会参议会。同年夏,山东省宪政促进会成立,当选常务
委员。同年秋山东省各界联合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当选为参议员,驻会委员。
同时,选举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即山东省人民政府前身)。当选为执行委员,
任司法处处长兼高级审判长。1943年,战工会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任司法
处处长。1945年被选为拟在延安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的山东代表,因形势变化会议停开,行至濮阳地
区折回。同年秋,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被选为山东省政府委员,任司法厅副厅长,
后升任厅长。1950年至1953年,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山东省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
至196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山东省一届、二届、三届委员会副主席。还当选为山东省人
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伯秋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读重要书刊,常为眉批,抒发自己的
见解。出席重要会议,都是亲自准备发言稿,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为
山东省制定行政法规,司法条例等等,做出了贡献。

王步荣(1889~1965),女,沂水镇小滑石沟村人,后与武家洼乡朝阳官庄彭纪忠结婚。贫农出
身。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婚后有五儿三女。1938年1月,送二儿彭润水到沂水抗日游击十九中队
当兵。她经常为八路军送情报,救护伤病员。1938年秋,彭润水在下河城战斗中牺牲后,她于同年送
三儿彭润田参加了沂水县二区中队。1 938年,王步荣被选为第一任村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积极组
织妇女开展生产,支援前线。1942年又送刚满14岁的四儿彭润河到山东纵队当兵。翌年,又说服女儿
彭润彩和本村两名姑娘参加了鲁中军区青年干部学校。1945年大参军运动中,她动员留在身边刚结婚
的大儿子彭润山第一个报名参了军。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村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的动人参军场
面,当时争先报名参军的共达42人。为此,中共沂北县委授予朝阳官庄“荣冠全区”锦旗一面,中共
二区区委奖给该村“保国争光”光荣匾一块。1945年,王步荣获鲁中区模范军属称号,《鲁中大众》
和《大众日报》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歌颂王步荣的秧歌:“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参工作做得强,母送子
来妻送郎,彭大娘四儿一女上前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予她极大关怀,她却从不向组织伸
手,保持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勤恳工作,为家乡建设和教育新一代做出了贡献,赢得了
人民的爱戴。

李继信(1900~1966),许家湖乡谭家营村人。少年时代,李继信随父母给丰台湖村大地主王保
南家做长工,后举家闯关东。在东北由父亲作主,用胞妹换了个妻子,并生下两个孩子,生活十分窘
迫,妻、子三人身染伤寒而客死他乡。从此李继信终生未再娶妻。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后,全家又从
东北迁回原籍。1944年秋冬,李继信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开展抗日救亡等活动。1945年,李主
持本村党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创办了农会,任农会长和党小组长。其间,他组织农会会员、妇救会员、
抗属等进步力量,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等活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49
年,李在城郊区(现许家湖乡)创办了第一个生产互助组,从开始的3户发展到10多户。在此基础上,他
又率先创办了沂水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建国社”,又叫“建国一社”,李任社长、党支
部书记。他带领全社社员艰苦创业,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积极推广科学种田,增产增收支援国家建
设。到1951年,“建国社”兴修水库1座,水坝2座,水井5眼,并当年配套,改变了生产条件,农业
生产喜获丰收。李也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到济南光荣地出席了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
议。1952年又出席了沂水专署劳模表彰大会。1955年初级社成立,李担任宝泉乡乡长兼党总支书记,
他带领社员开展农业增产运动。在大积大造土杂肥收集人粪尿的同时,用草木灰、骨粉和肥田粉(即
当时氮化肥的俗称)掺合,创造了配方施肥法,效果良好。他根据不同生产环节摸索出一套农作物管
理方法, 深耕多锄, 精耕细作,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胜利百号”地瓜亩产3000公斤,
“金皇后”玉米亩产400公斤的纪录。1955年,他再次被评为全省农业劳动模范。李继信两次被评为
省级劳模,授锦旗三面,奖章三枚,赴朝慰问代表团奖章一枚,还有纪念品一宗及良种、农具等。但
他从不居功自傲,保持了一个普通党员的本色,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从没想到自己的事。上级领导
经常过问他的生活,并关心他的婚事,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旧社会咱们连命都不保,是毛主席
救了咱,俺只希望兄弟爷们不再受穷,受压迫,孩子们都有饭吃,有衣穿就行了。”李继信因劳累过
度身患肺病,1966年1月去世,终年66岁。

贾秀章(1941~1966),济南市人,肄业于济南机械专科学校,当过临时工,后在济南市历下区
院西公社工作,任街道劳动学习班中队长。1965年6月,到沂水县尧崖头村插队,扎根于农民中,积
极劳动,热爱集体,热心帮助同志。有一次,生产队寒夜浇麦,干渠决口,贾用身躯挡住决口。1966
年5月5日,中共沂水县黄山区委机关失火,贾第一个爬上屋顶救火,猛烈的火舌烧着了他的头发、衣
服,滚滚黑烟呛得他那有病的双眼钻心的疼痛,他不顾一切,奋力救火,向火烧得最凶的地方泼水。
由于火势太猛,房屋檩条被烧断,贾秀章掉进火海中。被救出后全身严重烧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
当日17时去世,年仅25岁。

邵德孚(1897~1967),沂水镇城里街人。后迁居龙家圈乡后马荒。是沂水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
员。邵德孚从10岁开始,先后在沂水第一公学、第二公学读书。1913年高小毕业后,到织布厂当徒工。
1915年考入县师范讲习所学习,1916年又考入临沂经文教会中学,半工半读一年,1917年当小学教员。
1926年,在沂水县立模范小学任教时,经王敬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中共沂水支部
成立,邵德孚为支部成员。从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沂水县的城关、南乡、西南乡、西北乡迅速发展,
为1928年12月中共沂水县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9年5月12日,中共沂水县委遭敌破坏,他同朱寿年
等县委负责人被捕。当日经交涉邵虽获释,但因沂水党组织与上级失掉联系他忧心如焚,就利用各种
关系寻找党组织。1930年初,他任沂水县同盟会烈士纪念学校--瑞麟小学校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待机与中共山东省委联系。同年暑假,邵德孚去济南途中,在益都客栈结识了河南省失掉组织联系的
共产党员谢梅村,在交谈中,了解到谢的身世,便邀请谢来沂水任教。通过谢在河南的关系,于1932
年4月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了联系。同年5月,中共沂水特别支部建立,8月改为中共沂水县委,谢任
书记,邵德孚任宣传部长。从此,沂水党组织进入大发展时期。同年冬,全县党员已达300余名,组
建了3个区委。1933年,沂水县委迁往西北乡农村,邵德孚留城内,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同社会各界
广泛接触,开展党的工作,负责上下联系。同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沂水党组
织再次遭敌破坏,邵等6人被捕,先后拘押于沂水县看守所40余天,后转到济南韩复榘军法处。在法
庭上,面对叛徒出庭作证,他镇定自若,与敌人进行了顽强而巧妙的斗争,始终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
员的身份。后被国民党法院判刑5年,先交第一监狱执行。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
绝食斗争。1935年夏天,被解到青州监狱。狱方将同去的3名政治犯单独关押,并上了大镣。为此,
邵德孚首先发起绝食斗争,很快发展到全狱。4天后,监方被迫给这3人去了镣。此后又进行了三次绝
食斗争。他作为代表同监方进行谈判,迫使监方答应了全部条件,取得了绝食斗争的胜利。1937年2
月,邵德孚被转回沂水监狱。在狱中,他为争取改善伙食和争取读书机会同监方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团结教育了一些难友和进步的看守人员,并把其中条件成熟的发展为共产党员。他积极支持李贯一建
立抗日武装,为出狱后开展武装斗争做了准备工作。1937年12月,邵经保释出狱,旋去泰安与山东省
委联系。省委派他与李仲林一起回沂水,到莒县、临沂一带,恢复党的组织,发动抗日救亡运动,组
建抗日武装。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1938年3月底,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在沂水城
西的公家疃村组建,邵任党代表。同年夏,邵奉命任八路军驻沂水办事处主任。同年8月,中共沂水
县委第三次重建,邵任统战部长,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士绅名流投入抗
战洪流。1940年春,他参加筹建沂水县参议会和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被选为县参议长,与县委、县
政府一起,领导全县民主建设,发展地方武装,粉碎了日本侵略军的多次“扫荡”。1941年春,邵调
离沂水,先后任鲁中二地委民运部长、各救会长、组织部长和鲁中区参议长。解放战争中,任鲁中区
驻渤海办事处主任兼政委,负责组织鲁中转移到那里的一万余名干部、家属的学习和生活。1948年8
月13日,任沂山专署专员兼地委副书记。1949年8月,任鲁中南行署人事处长,后任行署第二副主任。
1950年后调省工作。历任省立医院院长、中国教育工委山东筹委会主席、卫生厅副厅长、山东省委监
委副书记、山东省医学院院长、省政协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7年5月病故于济南。1971年3
月,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为烈士。

高万荣(1918~1967),杨庄镇高家楼子村人,靠租种他人土地养家糊口,勉强度日。1943年秋,
他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莒沂边县武装部参谋。1 950年3月回村务农,先后担任互
助组长、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等职。1950年,他带头组织了有8户人家的本村第一
个林业互助组。 采取“凑粮换树苗,按工计股分成”的办法,带领群众植树,两年时间造林600亩。
1952年,他又组建了7个林业互助组。认真总结林业生产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比较
完整的造、管、护林制度。至1965年底,全村的2200亩荒山全部绿化。还在山坡上闸起6 3道山沟,以
养土保水。同时积极开展旱地育苗,向沂水、莒县的8个区提供了260多万株苗木,推动了这些地方的
绿化工作。1955年,中央参观团参观后,对该村的林业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授予锦旗一面。1956
年3月,高万荣参加了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8-1966年,他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将松
树林改建成40.2亩苹果园和200亩山楂园,还营造板栗林500亩,刺槐林300亩。并在地沿、路旁、水边
植花椒、核桃、桑树11000棵;栽金银花4800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虽不担任村干部,但仍
一心扑在山林上,为封山造林奋斗了一生。

马毓英(1898~1967),字俊卿,黄山铺乡东朱陈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年跟外祖父上私塾8
年,因受其先祖影响,看到山区缺医少药,遂回家专攻医学,立志学医。18岁读完《内经》、《难经》、
《伤寒》及金、元朝大家名著和《医宗金鉴》等医学经典著作,深得奥旨。几年后用于临床,每获良
效。遇有疑难病症,即赴胡家庄廪生李步鳌处请教。医术、医理大进,20年代适逢中医界考试,他考
绩优良,遂自设“永春堂”药铺,为民疗疾,开始了医术生涯。50年代行医于黄山医院,曾被选为沂
水县人大代表、黄山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医学研究组组长。他和蔼谦虚,平易近人,为及时解
除病人痛苦,不论盛夏三伏,数九严寒,白天黑夜,病人有求必应。待病人不分尊卑,体贴入微。不
以病轻而玩忽,不因病重而退缩。解放初期,他曾多次带医疗队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及时扑灭
麻疹的流行。他行医50余年,潜心研究祖国医学经典,上自《内》、《难》,下至历代名著无不博览
详析,读书成为嗜好。书籍随身带,有空就读,即使在日本侵略军“扫荡”时,转过山头,住下就读,
有时有病在床,亦手不释卷。家境虽贫,但经常将有限家资变购医学书籍,订购中医刊物20余种,家
中藏书甚多,后经战乱,荡然无存。在临床诊疗中,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他自制的哮吼丹、喉痛
丸和永春堂唯一膏等对治疗疾病均有良好效果。

岳洪春(1908~1970),王庄乡柳树头村人,出身中农。自9岁在本村上私塾,17岁高小毕业在本
村当小学教师。 1933年在临沂教会中学读书, 因经济困难,回本村教学。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
1938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发展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他不畏艰难,四处奔波,经周密地工作和运筹,于1939年4月27日,在王庄乡院庄的黄柏寺召开了沂
水县四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岳洪春当选为第一任区长。新政权诞生后,面临着日、伪、顽三股
反动势力的进攻,在四区区委领导下,积极发展队伍,壮大人民武装,击退了国民党九旅的猖狂进攻,
巩固了新政权,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0年,岳被调到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任民政科长,1942年8月
任沂北行署主任,不久被派往沂水县三、八区开辟新区工作。1944年5月任沂源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
府县长。1945年随军到东北,任松江省通河县城工作队长,松江省政府秘书处秘书主任,五常县政府
县长等职。1949年2月,随军南下先后任江西省吉安县军政接管处处长、吉安市长、吉安县长、县委
副书记、书记等职。

靳玉翰(1905~1970)字墨林。诸葛镇上华庄村人,贫农出身。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
月,因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失掉联系。1938年9月重新入党。历任沂北县诸葛区合作社社长,莒沂县
工商局第一事物所主任、商店经理,沂北县诸葛区联合社社长,沂山专署推进社副经理,鲁中南行署
合作总社业务科长,沂水专署合作社主任,临沂专区分社副主任,临沂专署商业局副局长、供销社主
任等职。中共临沂地委委员。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靳随
诸葛区党政机关转移,临行时,他指着桃杏树对群众说:“过了年打回来,误不了吃桃和杏。”同年
春节前,他奉命潜回诸葛区,年除夕晚上,在刘家河村召开会议,被国民党特务队包围,执勤人员当
场牺牲,10多名乡公所工作人员全部被捕。敌人将他翻绑四肢滑梁头,腰间压上土坯。用铁丝抽打身
体,衣服被鲜血染红,酷刑逼问,他只承认是个卖铲头犁子的,使敌人一无所获,后经党组织设法保
释。1942年10月,靳执行党的自力更生政策,为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开展生产救灾,在合作社内开展
土纺土织。他自己先学会打毛衣、织毛袜,再向群众传授技术。他还让女儿、儿子学会纺线织布,把
生活困难的军属、孤儿寡母组织起来,成立纺织工厂,女儿带着织布机进厂当师傅,使群众掌握织布
技术,纺织工厂越办越好。为尽快解决抗日军民的吃饭穿衣困难,他多次到下华庄等邻村筹建合作社。
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使诸葛区32个村庄全部办起了纺织社,纺车达3500架,织布机290台。出现了村
村织机响,户户纺车鸣的局面。在纺织社的基础上,靳玉翰又组织群众相继办起了运输合作社、医药
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买回棉花,解决纺织社用料;他以货郎身份到敌占
区买回食盐,供军需民用;他以商人身份将蚕丝运往敌占区换回军火药品以供军用。他一根扁担自诸
葛至博山、青州往返数百里,凭着身高力大(1.8米以上)挑回犁子、铲头、铁锅和鏊子,解决群众生产
生活上的困难。他还组织群众采槐米,自染土布,供应部队。靳组织合作社开展生产自救,成绩十分
突出,多次出席县和鲁中区的劳模大会。1945年8月,他以合作模范的身份,被选为山东省解放区人
民代表会议代表,赴延安开会。因形势变化,到濮阳一带奉命返回。1946年1月,在鲁中区劳模大会
上被选为合作英雄,他所在单位沂北县诸葛联社,被选为鲁中区合作集体一等模范。1954年7月,被
选为代表,出席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1964年11月离休。

于松泉(1899~1970),沂水镇城里街人。曾任国民党沂水警备队班长、分队长、中队长,国民
党沂水县公安局巡长、代理分局长等职,结交广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沂水县委联络
站负责人。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8月出狱后,参加抗日队伍,任县游击队长。1938年后,任沂
水县职工会长,独立营连长、职工大队长、敌工部干事等职。1944年起在部队做后勤工作,曾任鲁中
军区九师兵站站长、华东野战军八纵供给部副处长等职。1949年后任淄博特区供给处副处长、供给科
长、后勤处副处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济南市第二招待所所长等职务。1964年退休。“文化大革命”
中,被诬为叛徒,1970年含冤去世。1982年6月中共济南市委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张宗文(1903~1971),善疃乡大罗章村人。10岁给本村一富户人家放牛,23岁起以卖面食、当
机匠、做小买卖为生。1939年任八路军地下交通员,活动在岸堤、坦埠一带。1943年春,为了战胜灾
荒,支援前方,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粮、种菜,纺线,养猪、羊、牛等。组织村民成立消费合作
社,被推选为经理。当年秋参加工作,在莒沂边办事处杨庄区做供销工作。1943年底任莒沂边县杨庄
区联合供销社主任。1 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调任沂水县国营汞丹山林场场长。在条件十
分艰苦的情况下,一心扑在植树造林工作上,带领职工植树造林。同干部群众协商,以种、苗、劳力
入股,或场村联营等多种办法,开展了林场的造林工作。还用以场带村的办法,走村串户宣传植树造
林的好处,组织周围村进行分山划界,各自造林绿化荒山、荒滩。造林没有种苗,他就苦口婆心地发
动群众自采、自育,使村村建起了苗圃。并组织场与村、村与村分别建立了“联合护林委员会”,定
期开会处理毁林案件,研究护林措施,巩固了造林成果。连续奋战5个冬春,终于使千亩林场和杨庄
区的6万亩荒山河滩披上绿装, 实现了绿化。自1955年起,他多次出席了省、县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1955年冬,国务院授予汞丹山林场驻地的杨庄区为绿化区,奖锦旗1面。1956年春,山东省人民委员
会授予汞丹山林场为以场带村开展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奖锦旗1面。1956年4月,张宗文被评为全国林
业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代表大会,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荣获奖章1枚。1965
年10月24日退休。

李清潍(1905~1972),字松舟,诸葛镇下胡同峪村人。7岁开始就学,少年时代聪颖多才,喜爱
书画,好学深思。16岁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四师范,1923年在该校参加进步师生组织的“读书会”,
研读《社会主义讨论集》,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春末因参加要求改革校政提倡学术自由的罢课学
潮而被开除。同年8月考入青岛商科职业学校,11月经邓恩铭、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寒假, 因家庭经济困难中断学业, 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他在下小诸葛教书期间,将带回的
《晨钟》、《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送给教师阅读,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92 6年冬又与
胞兄李清漪创办《农民小报》。之后,一面教书,一面从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
先后在三原县云阳青训班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 8年4月毕业后派回家乡从事革命工作,同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山东省战工会干训班学习,毕业后任省战工会民政工作队队员,到泰安发
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 942年起先后任沂北县、益都县司法科科长。1947年调部队工作,曾参加著
名的淮海战役,随军渡过长江。南京解放后转业到南京市工作。1955年调中央政法干校学习,1956年
毕业旋调任南京市公证处主任、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等职。1972年6月7日因脑溢血病逝。

杨在芝(1925~1972),高庄乡东杏峪人,中农出身。1934年在本村读私塾,193 6年在杏峪小学
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关闭,他回家帮助父母干活。1938年始,他积极参加了家
乡的抗日活动。1943年1月4日参军,在鲁中区11团8连任战士。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
党支部书记、沂源县兵役局副政委、临沂军分区宣传科副科长、科长、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副处
长、处长等职。战争年代作战勇敢,先后参加战斗20余次。新中国成立后,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
政策、 路线。工作积极,处理问题干脆果断,不计较小事,心胸宽阔,待人诚恳、直爽。1972年8月
25日批为烈士。

杨云阶(1906~1973),原名杨汉章,字云阶,后以字行。马站镇杨家城子村人。革命烈士。出
身于地主家庭。祖父系中医,一生开药铺和行医。其父为晚清秀才,山东公学毕业,曾加入同盟会。
杨1913年至1917年在本村上私塾。1918年考入沂水县立第一高小,1921年考入济
南省立第一中学,1926年考入山东大学农林系预科。1928年春,其父病逝,杨遂辍学

1929年至1937年,杨先后在沂水、济南、益都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至1940年8
月,杨先后担任沂水县战时小学教员训练班主任、国民党沂水县政府第三科(管文教
)科长、蒙阴县省立第四联合中学总务主任等职。期间,杨参加了一些抗日宣传、组
织活动。曾与李澄之等发起组织鲁南国民抗敌协会;参加了1939年8月召开的沂水县
抗日团体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县政常务委员;1940年2月又被聘为沂水县宪政促进会
执行委员。同年9月至1942年6月,因母病家居。期间,先后拒绝了国民党山东省第三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委任的团副职位和茹素斋团请其入伙的要求。
1938年以后,杨与共产党人邵德孚等多有接触,对共产党及其军队由同情到热爱
。1942年11月,杨在鲁中联合办事处参加革命队伍。此后,历任山东公学校长、鲁中
联合办事处生产科长、鲁中参议会副议长、鲁中行署实业处处长、鲁中驻渤海军属管
理处处长等职。1943年到沂北开展新区工作,在水旺庄与日本侵略军遭遇,伤折两臂
,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土改时,专程自渤海区返村,把自己土地献给农民。1949年
1月,经高克亭、刘建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7月,杨云阶调省工作,历任山东省农林厅农业处长、棉垦局副局长、林
业厅副厅长、林业厅厅长、厅党组书记等职。任职期间,他不顾体弱伤残,致力于全
省农林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深入山区调查研究,组织营林、造林,倡导开展“南竹
北移”、“南茶北移”等工作,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备受迫害,于1973年3月10日在济南逝世。1973年3月,山东
省民政厅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朱恒仁(1910~1975),夏蔚镇石牛峪村人。贫农出身,自幼务农。1954年1月至1958年11月,任
本村农业合作社社长。1958年12月至1970年1月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努力改变穷山恶水面貌。1956年春,为了做到山区开发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紧密结合,力图克服荒山
土层薄,造林不易成活的问题,率先开展了先整造林穴的活动。整后在穴内种大豆花生,当年获益,
冬季再进行植树,使造林成活率达85%。这一做法被省、地、县总结推广。至1958年,全村4000余亩
荒山全部植树造林,农林间作的花生、粮食达1万余公斤。同时对耕地进行了深翻整平,并兴修两座
小水库,发展农田灌溉。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事迹突出,1955年、1956
年、1957年连续3年被评选为省林业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山东省第一、二、三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
极分子代表会议,荣获了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的奖状和奖章。1970年2月因双目失明退休,1975年2
月病故。

赵传春(1902~1975) ,女,王庄乡柳树头村人,贫农出身,为人忠诚朴实,有强烈的爱国心。
1939年4月,其丈夫岳洪春当选为沂水县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她家便成了区政府的秘密联络点。
面对日、伪、顽三股反动势力的进攻,她夜以继日的为来往人员烧水做饭,站岗放哨,传送情报,为
巩固民主新政权而斗争。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妇救会长。她不顾自己的3个孩子,走街
串户,向妇女们宣传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的道理,教育妇女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不动摇、不屈服、不
妥协。在其影响和引导下,妇女们的抗日救国热情不断高涨。赵传春组织带领妇女在村东北万斗峪挖
了十多个地洞,一次八路军伤病员和地下工作者正藏在里面,躲避日军的“扫荡”,突然她4岁的儿
子“哇”地大哭起来,她一把拉过棉被捂紧孩子的嘴,待日军脚步声消失,孩子已停止了呼吸,幸好
一女卫生员用人工呼吸,才解救了孩子。1 941年,反动地主武装“沂蒙队”张贴告示悬赏两千块大
洋捉拿赵传春,并疯狂的叫嚣“杀绝她一家”。赵把孩子转移到其娘家,不避艰险一次又一次完成了
党组织交给她的掩护八路军伤病员、从事秘密交通的任务,做到了抛家纾国难,被誉为“红嫂”式的
人物。

徐瑞国(1932~1975),沂水镇小梨行村人。贫农出身。自幼务农。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大队团支部书记、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城关公社党委委员等职。曾多次
出席省、地、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和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工作中以
俭朴、勤劳、大公无私被人尊重。任职期间,将全村400亩丘陵地统筹规划,田、林、水、路综合开
发治理,使生产条件明显改善。1965年又将400亩丘陵地埂全部植桑,计1.2万株。植桑后,组织群众
养蚕,收入明显增加。1972年推行养蚕“五定一奖”办法,深得民心。1974年春,又领导群众用800株
湖桑苗建无干专用桑园0.5亩,当年养蚕见效,影响全县。1975年夏,为周密安排育桑苗、麦收等工
作,日夜操劳过度,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殉职在大队办公室里。中共沂水县委1975年7月12日向全县
发出《关于向徐瑞国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以彰其功,以倡其风。

欧玉亮(1901~1975),四十里堡镇欧家庄人,贫农出身。青少年时期,因母亲常年多病,本人
体弱,饱尝了穷人被疾病折磨和求医艰难之苦,遂立志学医,为民除疾。他刻苦钻研,学一点用一点,
把为病人解除一点痛苦看成是自己莫大的幸福。193 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
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之瘟疫流行,乡间缺医少药,更激发了他济世救民的决心。他常说:“医
者施仁之术,当以济世救人为宗旨,不管贫贱富贵,有钱无钱,要一律待之”。虽学业不长,医术不
深, 但他的医德却深受穷人爱戴, 往诊者络绎不绝。欧行医讲求专心致志,虚心好学,先后攻读了
《内经》、《伤寒论》、《金柜要略》、《本草备要》、《频湖脉学》等重要医学经典著作,并善于
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和积累临床经验,辨证施治,组方精当,重点突出,疗效显著。同时,他还具有
临床胆大心细,有采用药味少,针对性强的特点,对一些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治常收到显著疗效。一
次,一孕妇大小便不通,众多医人束手无策,欧仅用一剂药,即使患者病除。他自制的《胃疼散》,
也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诊疗中, 他很注重记录和积累临床资料,编辑了一部《谋病康复录》和
《实验病案》数册。解放后,他把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倾注到中医事业上,为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
他于1956年和1963年先后举办了两期学制均为三年的中医学习班,培养出来的11名学员,毕业后都由
县卫生主管部门分配做卫生工作。1954年起,先后当选为一、二、三届县人大代表。

赵砚田(1884~1976),字铁桥,黄山铺乡尧崖头村人。地主出身。少年攻读私塾,善赋诗。青
年时代正值清末民初,军阀割据,战乱起伏,民不聊生,疫病流行,缺医少药,病者求医甚难。他立
志学医,为民除疾。遂拜名医牛汉元为师,日夜攻读医学四大经典和妇、幼等各种医书数年。对原著
的重要章节能熟记背诵,体会深刻,见解过人。结合临床,辨证施治,遵古而不泥古。组方遣药精当,
疗效卓著。尤对外感、妇科及老年病等诊断准确,治疗上有独到之处。赵医德高尚,平易近人,态度
和蔼,不论贫富,一视同仁,病者随到随诊,有求必应,风雨无阻,从不收受礼品。并善解病人疑虑,
深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他从事中医临床60多年,积有不少实践经验。诊治外感,多遵“内”、“难”,
取法仲师“伤寒”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以六经辨证与营卫气血辨证相结合。1949年4月12日,赵
诊治伤寒患者一例,患者已卧床7日不起,见其发热、头痛、手足逆冷、舌质红、苔黄燥、口干渴、
并得知小便黄、三日无大便,脉沉有力,此非少阴病,诊断为热入阳明,热邪阻滞不能外达四肢,故
手足逆冷,病为热厥治宜急下。以救阴大承气汤化裁:枳实10克,川朴10克,大黄12克,芒硝10克(冲),
生地20克,麦冬15克,水煎两遍热服。一剂后,便下燥屎甚多,精神稍好,手足转温,再剂痊愈。赵
诊治老年病深得奥旨。他认为人已衰老,肾脏先衰,注意活动,调理生活,再扶以药物就能延年益寿。

李子衡(1918~1976),新民官庄乡店子村人。少年读私塾3年,后自学成才。19 41年起从事教育
工作。1944年春,他到大崮村创办抗日小学,这个村四面环山,群众居住分散,村里没办过学,招生
困难。为说服群众办学,他怀抱鱼鼓,在村头巷口说唱抗日故事和《杨家将》,宣传抗战保国精神和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同时教育群众,组织儿童入学。为办好学,李按照居住条件和农活情况,把学
校搬到山坳、河崖、树林里,分别把儿童划分为放羊组、割草组、拾粪组、拾柴组、纺线组等。每组
设小先生1人,按各组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小先生每天晚饭后找教师领课本。他自编歌谣做教
材,如:大崮峪,一线天,前有河,后有山,上上下下好种田,勤劳换来丰收年;羊屎蛋,滚满坡,
施到地里打粮多,粮食多了不挨饿等等,这些自编教材,易懂好记,儿童学得快,效果好。为了解决
办学经费,学校办了消费合作社,代卖文具和群众生活用品,使全村儿童普遍入学。还成立了青年夜
校和识字班,进行了扫盲。在抓好大崮村教育工作的同时,他带病(心脏病)到罗家场、大圈、会仙院
等邻村进行教学辅导,使这一带的抗日小学都办得较好。李子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得到群众的拥护,
受到抗日民主政府的表扬。1945年春,出席了鲁中行署在博山召开的教育会议,荣获鲁中区教育英雄
称号和银质奖章。

黄德一(1891~1976),袁家庄乡园里村人。地主出身,学生成份。14岁开始学说书,后拜临朐
县杨德胜为师。他的板鼓熟练,节奏感强,加之眉清目秀,老年时银须飘洒,每到一处演唱,很受群
众欢迎。说唱的曲目有《包公案》、《回碑记》、《呼家上坟》、《绒线记》、《窦娥冤》、《刘庸
私访》、《陈三两爬堂》、《访五虎》等。1960年后,主要演唱现代书目《夺印》等,除在本县演唱
外,还经常到日照、莒县、沂南、临朐等地演唱。并招收了张学礼(沂南)、刘乃唐(沂南)、戚连福(莒
县)、秦德明(苍山)、李顺(沂水)等5个得意门生。黄曾多次参加省、地文艺会演。1957年1月,参加了
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唱的《诸葛亮招亲》获二等奖,并灌制了唱片,在全省播放。1959年3月,
参加了临沂专区音乐、舞蹈、曲艺、皮影会演,演唱的东路大鼓《除四害》获优秀奖。

刘伟(1922~1977),又名刘振田,国际主义战士,诸葛镇河南村人。8岁入本村私塾,后考入当
地新学就读,他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思想有了明显进步。1937年初辍学务农,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
想。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排长、沂
北县诸葛区青救会长、马站区各救会主任、昌乐县郑田区工委书记、鲁中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保卫干事
等职。1949年2月奉命南下,到浙江省后,历任金华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盘安县公安局长、
浙江麻纺厂党委书记、杭州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等职。1975年3月15日,被派遣到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任中国援建赤道几内亚恩蒙公路技术组组长。1977年2月3日上午,在公路查看路面质量时,因车祸以
身殉职,时年55岁。刘伟出生于小康之家,自小聪明伶俐、好学深思、为人正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中,他一直从事地方人民武装工作,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多次立功受
奖。南下浙江后,参加土地改革、剿匪反特、开辟新区、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1951年10月,到新建
的浙江麻纺厂工作,从厂党委委员、副厂长至党委书记,一干就是17年。他结合本厂实际刻苦钻研企
业管理知识,逐步提高了对大型企业的管理能力。还依靠科技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减轻了工人的劳动
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该厂一直保持先进企业行列,他本人亦连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伟受到冲击。197 2年,到杭州市交通局任党委副书记,他深入基层检查
道路桥梁修建情况,组织人员扫除交通中的障碍,建新项目,很快即扭转了杭州市交通秩序混乱的被
动局面。197 5年3月15日,奉调出国后,担负着艰巨的援外任务。他呕心沥血,为促进中国与赤道几
内亚的友好合作关系而勤奋工作,修建的公路达国际标准,受到赤道几内亚政府的高度赞扬。刘伟牺
牲后,赤道几内亚政府极为重视,总统马西埃代表政府和人民立即致电中国领导人表示哀悼。并于2
月4日和5日,分别参加遗体告别与安葬仪式。马西埃在讲话中说:“刘伟组长的事迹将载入中赤两国
人民友谊的史册”。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胡景瑞讲话中说:“刘伟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国际主义战士,
他的工作获得了赤道几内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刘伟之墓建在恩蒙公路旁,并竖碑纪念。2月17日,
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张正(1902~1977),女,院东头乡单家庄人。贫农出身。嫁给本县姚店子镇坡子村黄如冈为妻。
1938年她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担任中共地下交通员,传递情报,掩护伤员,并把唯一的儿子黄超送到
抗日前线。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有一天,张正的丈夫黄如冈在扈山店
村东桥下发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面黄肌瘦,气息奄奄,黄把他背回家,苏醒后,才知道他叫夏希
贤,刚满15岁,原是八路军野战部队的战士,现调到区中队当通讯员。因区中队遭日本侵略军袭击,
夏与区中队失去联系,几天没吃饭,而晕倒在扈山店桥下。黄将夏救回家后,张正像对待亲生儿子一
样对待他。那时日伪军经常“扫荡”,夏怕连累张正一家,几次要去找部队,都被张留下了。一天早
晨,日伪军来到坡子,挨家挨户搜查八路军,抢东西。日伪军闯到张家,张赶忙让夏抱起刚满一岁的
妹妹,去厨房烧火做饭,她去应付闯进门来的日伪军。忽然一个伪军窜到夏希贤面前说:“你是八路
军。”张急忙说:“这是俺大儿子,不信去问保长”。那个伪军举起枪向夏砸去,张拉住了那个伪军
的胳膊说:“老总,别吓着俺两个孩子。”日伪军从张的言行中没发现破绽,就扬长而去。为了躲避
敌人的搜扑,张带领孩子一起搬到沂南县住了3年。夏18岁时,在沂南县第二次参军,后又找到了原
部队。全国解放后,夏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部队被授予大校军衔。后转业到江西省九江市物资局任
局长。经组织批准,夏与黄如冈、张正夫妇结成父、母子关系。

祖秀莲(1891~1977),女。原名祖玉兰。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山东省沂南县杏墩子村
人。后与沂水县院东头乡桃棵子村张志新结婚。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
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多
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
中,突与一队日军遭遇,被敌击中数弹倒地,后日军又趋前连击两枪,并用刺刀乱刺其腹部,认定郭
已死后离去。郭伍士苏醒后,被祖秀莲发现,立即扶回家中抢救。先用温水擦净郭全身血迹,又对其
身上多处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一家在西山沟里挖了个山洞,将郭伍士转移
到山洞里,每天送水送饭,为其擦洗伤口。因缺医无药,加之山洞潮湿,数天后,郭伍士伤口化脓,
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大便也不能自理。祖透莲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
天为郭擦洗伤口。为了使郭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郭吃。
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 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1942年
10月,日伪军1.2万余人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大一分校掩藏
文件和物资,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
1947年,郭伍士复员,没回原藉山西省辉同县,而在沂蒙山区安家落户。1958年
,他正式认祖秀莲为母亲,并带爱人和两个孩子迁至桃棵子村,同祖透莲住在一起,
以照顾老人。1970年底,祖秀莲不顾80岁高龄,仍到南墙峪水库工地劳动。1976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

都树生(1917~1977),高庄乡杏峪村人,全家7口人,三间房屋,只有3亩山岭薄地,生活窘迫,
只好以讨饭为生。1944年参加革命,先到王庄区中队,后到八路军部队当兵。在部队转战南北,负伤
多次,曾几次立功。1956年复员后,被选为本村党支部书记。他以战斗的姿态,投身于家乡建设,跑
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荒山秃岭,制定了改变家乡面貌的蓝图,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搞农田基
本建设,绿化荒山,兴修水利,改造山坡地1万余亩,挖鱼鳞坑、竹节沟数万个,植刺槐、白杨为主
的用材树2万余株,种植苹果、花椒等经济树1万余株,在村北半山腰建小型水库一座,改变了家乡穷
山恶水的面貌,使家乡林茂粮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1957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三届社会主义建设
积极分子,光荣地出席了大会。此后,他一直保持革命本色,在农村第一线上摔打,战天斗地,日夜
操劳,治穷致富。1975年退休后,放弃家里舒适生活,到山上当护林员,吃住在山上,直至去世。

刘惠民(1900~1977),原名成思、德惠。著名中医。黄山铺乡胡家庄人。自幼酷爱医学。1916
年,拜本村中医李步鳌为师,听讲、辩药、随诊等,深得其传。几年后,边行医边刻苦深研中医医学。
20年代赴奉天(今沈阳市),在名医张锡纯创办的“奉天立达中医院”学习和工作,两年后,考入“上
海中西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回故里继续行医,医术日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沂水县西部山区办起了
“沂水县乡村医药研究所”及“中国医药研究社”,招收学员36人,自编教材,亲自
授课,以“培植是项专业人材,供国家多急需”。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医务处主
任。后因需要被派回地方工作,先后在沂水县许家湖开设药铺,在沂南县城办起“山
东大药房”为抗日军民和群众医治伤病。后任山东卫生总局临沂卫生合作社社长、鲁
中南新鲁制药厂经理等职。为适应战争需要,尽量将中药汤剂改制为片剂和药丸,并
亲自制作模具和教药剂人员制药。至解放前夕,先后制出疟疾灵、金黄散、救急散、
救急水、牛黄丸等成品药近百种,为发展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竭力为发展祖国的中医事业奔波,经他倡导、筹备,先后建立
了济南中医诊疗所(后改为济南市中医院)和山东省中医医院。本人亦刻苦钻研中医学
,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并有所创新。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中医学院院长
、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省第三届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视察期间患重感冒,多次治疗不愈,经他诊治
后很快痊愈。毛主席称赞说:“近30年没吃中药了,这药很好。”1957年,随同毛主
席去苏联,负责保健工作。后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及
其他中央和省市领导同志治病。晚年患病,在家休息和治疗期间,登门求诊的病人仍
络绎不绝,他不分尊卑贵贱,坚持接待,一一予以认真诊治。
刘惠民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伤科学读本》、《中西混合解剖生理学概要》、
《中西药物学概要》、《中西诊断学概要》、《战地临时医院组织概要》、《麻疹和
肺炎的防治》及《刘惠民医案》等。

刘民生(1888~1978),原名在勤,字民生,后以字行。高桥镇刘家山宋村人。自幼上学,1914
年于山东省法律专门学校别科毕业。为济世救人,研究中医中药学,回乡开设世仁堂中药店,为乡村
劳动人民治病,同时研究议会民主,以法治国,地方自治等,筹思救国救民之路。1919年,任当时的
直隶省盐山县承审员。1920年,领取律师证书,在济南律师公会登记,履行律师业务。1921年,当选
为山东省议会第三届议员。当时,省督军兼省长田中玉,独揽山东省大权,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组
织政府派天坛俱乐部济社等议员团体,包办省议会议长选举。刘竭力反对,联络旧沂州府属的大部分
议员,帮助张公制(安邱县人前清举人,和刘甚好,曾任省议会议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青岛市副市长)
组织地方派诚社议员团体,并联合民治社,从事倒田运动。经过斗争,终将田中玉倒掉。后诚社因内
部纠纷而瓦解,从此,刘专事律师业务。1935年,秦德纯任北平市长时,刘任北平烈性毒品审判处副
处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回原籍,同年冬,日本侵略军从济南南侵,危及沂水。刘挺身而
出,支持沂水县长召开防务会议,成立支应局,组织地方武装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合作抗日。1938年
春,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沂水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刘任主任。动委会主编《动员时报》,
宣传抗日。随后,沂水县行政委员会成立,刘被选为主任,他倡导实行减租。1938年冬,刘和范明枢
受鲁南动员委员会的推派,参加当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召开的会议,争取合作抗日,但谈
判未成,沈鸿烈却勒令动委会停止活动,为避免分裂,鲁南动委会暂停活动。1939年1月,沈鸿烈在
东里店成立省设计委员会,省动员委员会聘请刘为设计委员会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并推荐刘为国民党
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刘与沈接触不久,即发现沈的顽固性、反动性,即婉辞而去。1939年2月,
沈又请刘为战地服务团团长,后因副团长办事不公而忿然辞职。同年6月,日本侵略军“扫荡”东里
店,沈鸿烈与日军勾结,公开反共反人民,限制八路军给养。原鲁南动委会决定恢复工作,同沈斗争。
同时组织鲁南国民抗敌协会,团结抗日,反对分裂投降。刘均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当时,沈鸿烈一再
派人持亲笔信约刘负责省动委会工作。刘复函以三事相劝:一是批准鲁南国民抗敌协会的成立;二是
收回限制八路军给养的命令;三是承认鲁南动委会。沈恼羞成怒,密令查辑他。因得五十一军军长周
毓英保护,沈无可奈何。1940年山东分局在青驼召开省各界代表大会,刘被选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
副议长,驻会主持工作。沈鸿烈离鲁后,于学忠主鲁,山东分局借此机会,请刘及耿光波、牟宜之等
赴苏鲁战区司令部与于学忠商谈,争取合作抗日,达成恢复双方电台呼号;互派联络参谋;交换情报
等事项。1942年春,日本侵略军对鲁中南一带实行“铁壁合围”扫荡,为一致抗日,刘又与五十一军
的周毓英、于学忠会晤,作统战工作,于学忠当面表示:“我绝不主张磨擦”。194 2年11月2日,山
纵政委黎玉等在对崮山战斗中负伤。刘利用地方关系掩护并帮助治疗。不久与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马
保三、省战工会司法处长张伯秋在沂北县(当时自沂城北划为沂北县)胡同峪村相聚,互通情况,研究
对策。1945年9月,刘被推举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山东省分会副主任。1946年春,刘捐地20亩给本村
学校。1948年4月,与张伯秋赴华东建国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刘先后任全国政协候补代表,省
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院长,省政协二、三届委员会副
主席等职,是山东省第一、二、三、五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一、二、三届和五届人大代表。

段秀兰(1934~1978),女。莒县段家庄人。后嫁到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欧家庄村。贫农出身。自
幼聪慧勤学,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参加过识字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欧家庄村,新中国成立
前仅有8人参加识字班,新中国成立初期,18岁的段秀兰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毅然担任了村民办教
师,决心为扫除青壮年文盲、传授文化知识尽职尽责。自1952年冬担任扫盲民办教师开始,她首先组
织了姊妹学习班。她们同生产、同学习,互爱互助,在两个月时间里,学员每人识字700个左右,群
众称赞她“还真行来!”从此,全村32名青年参加了学习。接着,她又发动老年壮年妇女学习。成立
了老年人炕头组,每7家为1联合学习小组,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都坚持到各组巡回讲课,从
不间断。壮年妇女拖儿带女,家务忙,学习确有困难,段秀兰坚持上门耐心动员。妇女欧肖氏因公婆
束缚,不能参加学习,她先后5次登门动员,最后使其全家都参加了学习。3个孩子的母亲欧王氏,经
段几次上门动员,都被对方以家务忙为借口而拒绝。段到她家帮助推磨、挑水和做其他家务活。开始
对方不理,段坚持帮下去,终于感动了她。她不仅参加了学习,还成了学习积极分子,第一个月就识
字100多个。为提高教学质量,段与其他民办教师经过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创造了“加减教学法”。
将1个单字增减点画,或增减变换偏旁部首,使它成为另一个单字。在此基础上,又教会学员查字典,
更引起了学员们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到1960年1月,段秀兰先后分批分期扫除了130
名青壮年文盲,学员转入业余小学和业余初中继续学习。其中2人升入农业中学,1人担任了卫生所会
计,6人任生产队记帐员。经会考,欧家庄成为沂水县第一个基本无盲村。段秀兰先后出席了沂水县
和临沂专区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和山东省“三八”妇女红旗手会议。1960年4月出席沂水县“群英
会”,又当选为省群英会代表,并于同年6月1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荣获金质奖章1枚。段秀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
上,后积劳成疾,因患心脏病于1978年2月8日病故。

赵兴群(1910~1978),高桥镇东河南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热爱劳动,爱护穷人,目睹、
亲受封建制度的剥削与压迫,求解放谋翻身的志向异常强烈和坚定。1944年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开展
拥军优属活动。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帮助贫苦农民发展生产,取得
显著成绩,1946年荣获华东局劳动英雄称号。194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极大的热情带领群众建立
互助组,走集体化道路,并对土地进行了深翻整平,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亩产提高30%。

鞠允明(1907~1978),何家庄子乡鞠家官庄村人,靠卖茶为生。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村农救会长、互助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及乡长、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职。解放战争中,他
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前线,带领官庄区民工连参加了淮海战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和群众
一起治山治水,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粮食亩产达千斤。1956-1958年连续3年出席了山东省社会
主义劳动模范会议。

龚丕全(1957~1979),高庄乡上薜村人。烈士。1977年1月应征入伍,在35506部队工兵营机械连
任战士。同年10月加入共青团。在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龚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几次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在生死关头他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发挥了共青团员的模范作用。
2月18日下午6时,他在为部队开辟道路排雷时,地雷爆炸,身负重伤,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不
幸牺牲。战后,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刘京业(1920~1979),黄山铺乡东河北村人,贫农出身。少年读完小学课程,因无力继续升学,
跟父母在家种地。1944年秋天,任本村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开展村自卫战,配合鲁中军区主力部队,
开展反“扫荡”斗争。1945年带头参加了子弟兵团。1946年入党,在东北参加过四平街、柳河等战斗,
他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东北解放后,奉命南下,后转地方工作。1948年任南昌市副市长、市长、
江西省卫生厅厅长等职。

杜锡三(1910~1979),院东头乡田家峪村人。全家8口人,有土地4.9亩。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1946年12月至1978年12月,历任村长、农业合作社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田家峪地处深山区,
为改变穷山恶水面貌,杜从1945年起,带领群众在荒山上栽赤松苗3万余株,成为全县成片造林的带
头人。1952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杜锡三省林业劳动模范称号,出席了当年省召开的劳动模范代表
会议,荣获奖状、奖章。在坚持植树造林的同时,领导群众在村南北各建1座小水库,蓄水8000多立
方米,使300亩耕地能浇上水。1964年又领导群众改河,造地250亩,打大口井1眼,使河滩变成良田,
并以坝代路,修建了1条长3公里宽12米的机耕路,使全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亩产由1945年的百
十公斤,猛增到1964年的350公斤。

张奎秀(1913~1979),崔家峪镇李家峪人。自幼给地主干活。1939年2月,参加本村游击小组任
组长。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任村党支部书记,1948年调沂城区(现黄山铺乡)工作,1956
年任泉庄供销社经理。1960年任泉庄区交易所所长。1961年2月,回本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抗日战
争中,张带领民兵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斗争。1939年3月,带领游击小组用土炮、土手榴弹缴获了路过
本村的国民党山东二十一梯队12人的枪。同年7月,他带领游击小组配合山东纵队一团和本区区中队,
在本村消灭了莒沂边县六区区中队叛变投沂蒙队的120人,缴枪120支。1943年春他带领本村党员和群
众,响应中共沂中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生产自救运动。成立变工组、纺织组,开展大生产,多
打粮,织好布支援前线抗战,帮助群众度过了灾荒。1945年6月,被鲁中区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奖锄、
锨、镢各一把。新中国成立后,张在供销社和交易所工作期间积极组织职工筹备货源,保障供给,收
购当地土特产外销,发展群众经济。1961年2月下放回家,任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显著成绩。

卢修(1927~1979),善疃乡仁村人,地主出身。9岁读小学,14岁随父去大连当店员,15岁回
乡继续读完高小。1943年家乡解放后,当抗日小学教员。1945年被选拔到区政府任文书兼通讯站长。
1947年调莒沂县政府支前指挥部任通讯干事,同年调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文化干部、副政治指导员、指导员、师政治部教育干事等职。1951年8月转业到云南省墨江县任
县委副书记、县长,1952年任墨江县委书记(行政14级)。1963年8月,调任威信县委书记,1964年2月,
调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山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负责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揪回墨江县接受批判,
精神上、肉体上受到无端折磨,致严重疾病。1976年恢复工作后,以顽强的毅力带病工作,1979年10
月病情恶化,在昆明病故。
卢修在当小学教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利用工余和假日组织农村剧团,自编剧目和教材宣
传抗日。到区里工作后,他不仅做好文书和通讯工作,还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打击武装土匪和缉查汉
奸等活动。在县支前指挥部,由于工作出色,被记大功一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里,他既是政治
工作者,又是出色的指挥员。从山东、河北、河南到渡江南下,直到祖国大西南西双版纳,参与大小
战役、战斗20多次,立二等功两次。转业到云南墨江县工作后,在一个面积5200平方公里,十几种民
族,不到2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卢修克服了民族风俗、生活习惯不适应等种种困难,坚信党的
领导,依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关系。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写了许多很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对墨江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
间,他虽受到迫害,仍以坚强的毅力同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恢复工作后,虽身患疾病,仍顽强地
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终结。深受墨江县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李召松 (1955~1980) , 沙沟镇石旺官庄村人,“雷锋式的民兵排长”,“优秀共青团员”。
1971年参加民兵,1972年2月加入共青团。1971年11月担任村民兵连排长,生产队副队长和村团支部委
员。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他曾奋不顾身的5次救火,3次冒险排哑炮,
两次潜水排除水库闸门障碍,两次战洪水保护水库塘坝的安全。在生产劳动中,专挑重担,5次被评
为五好社员,两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80年9月26日下午,石旺官庄村的群众正在抗旱种麦。石旺
沟水库闸门口被石头堵塞,闸板关不上,水大量流失。为了保住水源,保证小麦适时播种,村党支部
书记与民兵商量潜水排除障碍,正在送粪的李召松闻讯赶来,自告奋勇,抢先下水,连续三次潜到4
米多深的水底奋力排除障碍。障碍排除了,但李召松因精疲力尽而英勇献身。1981年7月22日,山东
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授予李召松“雷锋式的民兵排长”荣誉称号。同年8月4日,
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他“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8月14日,中共沂水县委追认李召松为中共正式
党员。

张志法(1920~1981),高桥镇张家荣仁村人,全家9口人,仅有3亩耕地,他从1 5岁起跟父亲外
出打短工,勉强糊口度日。1945年2月,他当上了民兵,积极参加支前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任本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任荣仁乡党总支书记,在本村试办了农
业合作社,其经验在全乡推广,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1956年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群
众苦战三个冬春,修水库一座,建塘坝一处,开挖5公里引水河一条,建成两个机灌站,扩大水浇地
面积1680余亩,把320亩山岭薄地整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粮食亩产由9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以上。
在1959年到1961年的国家困难时期,向国家交售粮食48万公斤,超交32万公斤。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村储备粮达21万公斤,花生油4800公斤,存款420 00元。与此同时,全村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养
猪稳定在650头左右,牛、马、驴等牲畜66头。人均口粮由1957年的132公斤,提高到1963年的276公斤。
60年代初期,在农业生产中,他大胆探索,总结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经验,克服了干活一窝峰和出
工不出力的弊端。1964年11月18日《大众日报》作了详细报道。1964年3月,他出席了山东省农业先进
集体代表会议。1966年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1979年参加了山东
省第五届人大代表会议。

冯玉德(1920~1982),许家湖乡冯家官庄村人。因家境贫寒未能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目
睹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立志救国。1938年参加了地方游击队,1940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2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工作员、队长、参谋、股长、科长、县武装部长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中,作战勇敢,多次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先后立功7次。新中国成立后,主要
从事地方武装工作,担任江苏省沛县武装部部长,为部队建设和民兵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65年11月,因患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等病,被安置在沂水县离职休养。期间,他保持和发扬了党的
优良传统,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的决议,服从党的领导,模范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
线、方针、政策。

庄国钿(1893~1982),原籍江西省兴国县坐石村,现籍沂水县夏蔚西村。老红军战士。自幼丧
父,跟母亲及一个妹妹讨饭为生。15岁当雇工,给人放牛,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压迫。1927年八一南昌
起义后,毛泽东、朱德来到这里,领导穷人翻身闹革命。庄国钿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毅然投身革命,
他同本村劳苦大众一起,斗地主,分田地。1928年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红军,
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34年9月,与前妻李氏及3个孩子挥泪话别,踏上了长征的征途。长征期间,
他在红一方面军做后勤供给工作,一根扁担挑着给养和银钱,过乌江、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
九死一生,奔赴延安。国共合作时期,他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后转战到山东,
参与开辟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1938年到1943年,任山东军区后勤部财政科财政助理员兼现金保管员,
随军转战在苏、鲁、豫。在滨海地区曾为山东解放区印制发放“滨海币”。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他
机智勇敢,英勇善战,保护了革命财产。1944年后,因年龄偏高,积劳成疾,经部队批准休养。在莒
南休养时,一直在军区后勤纺织厂参加部分生产和组织领导工作。1948年冬,大部队南下,庄国钿被
安置到沂水县夏蔚西村。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帮助办互助组、合作社。
战争年代他失掉了脚趾和手指,但他仍和大家一样,参加治山治水,磨平了6把铁镐和数把铁锨。他
从不居功骄傲,向国家要钱要物,每逢上级领导去看望他,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只有一句话“没困难,
生活比战争时期好多了!”1982年2月22日病故,临终前,嘱咐儿女要“好好跟党走。”

刘建中(1915~1982),陕西省延长县人。1934年起任少年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4月转为中
国共产党员。1935年11月起在党校学习,毕业后任教员。曾任中共延安县委宣传部长,陕甘宁边区党
校校长。1938年5月,奉党中央派遣到达山东,任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生活指导员,8月任中共沂水
县委书记。1939年10月起,先后任鲁中区二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鲁中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和民
运部长。鲁南、鲁中南区党委民运部长等职。1949年4月任浙江省民政厅长。1952年10月起历任政务院
政法委办公厅副主任, 国务院第一办公室内务组长, 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1979年至1981年任陕北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熊家风(1902~1983),王家庄子乡王家庄子村人,祖孙三代靠给地主干活和要饭为生。1932年
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一一五师
教导一旅司令部特务长、东北民主联军16师司令部副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部管理处主任等职。
1949年4月经鲁中南军区、行署安置回乡,历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庄人民公社副社长。1963年因年
老体弱回家休养。熊家风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1949年经组织批准回乡安置后,他继续发扬战
争年代的革命精神,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50
年代被誉为“沂蒙山区的不老松”。回乡时组织发给他300公斤安家粮,一匹马和两支枪,并随带一
警卫员。回乡后他立即将马匹和枪交给当地政府,并供警卫员上学。1955年警卫员中学毕业后,给路
费80元送他回老家哈尔滨参加了工作。他将代耕的地要回自己耕种。1955年被选为初级农业合作社副
社长后, 带领群众, 挖鱼鳞坑、修梯田、建水库,完成了1100亩山地的水土保持工程。他贯彻农业
“八字宪法”,推广科学种田,1957年所在农业社喜获大丰收,除上交公粮、归还贷款、留足口粮、
种子和饲料外,还卖给国家6万余公斤粮食。1959年5月,被选为全国烈、军属荣复退转军人社会主义
积极分子代表,并光荣地出席了大会。他经常对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几十年风尘仆仆,走遍
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讲革命传统,忆党的历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担任省政协委员和
县政协委员后,以八十高龄,继续为党的工作操心费力,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张孝智(1910~1983),院东头乡西墙峪村人。中农出身。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月
至1966年11月,历任村长、农业合作社长、村党支部委员等职。西墙峪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四面环
山,荒山面积6500余亩,有“高山不压虎蹲顶,望海楼子触着天”的民谣。新中国成立后,全村人民
希望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张与其他村干部一起,爬山头、搞规划、定措施,带领村民治山治水。期
间,两个女儿先后病故,他强忍悲痛,坚持工作。按规划开展了治山工作,一年造林1500多亩,闸山
沟300余道,修塘坝5座。并对部分耕地进行修整地堰、深翻整平等工作,使生产条件明显改善。1951
年粮食亩产200公斤,比1950年增长1倍。群众尝到了甜头,干劲倍增,坚持开展了年年治山治水,均
收到明显效益。1952年张孝智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兴修水利劳动模范称号并出席了山东省农业劳
动模范代表会议,荣获奖状、奖章。1 956年、1957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又分别授予他山东省社会主
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出席了省第二、第三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分获奖章、
奖状。

刘伯成(1919~1983),祖籍江西省,后随祖父迁居沂水县城。刘生于中医世家,祖父刘本谦为
名中医,他早年丧父后跟祖父学医。17岁开始行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
路军和党的地下工作者。1944年秋后,先后任沂水城郊商会会长,医联会会长等职,积极参加了解放
区的革命和建设工作。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刘随军属大队转移到黄河北,任军属
大队保健医生。解放战争胜利后,任沂水县“众成合作社”理事兼医药部医生,终日为患者治病疗伤。
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就登门治疗,不计报酬。1954年被调往临沂专区合作干部疗养院工作,1960年任
该院医务处主任。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和临床实践,他对中医学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治疗肝硬腹水、
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血管疾病、肝癌、乳腺癌、散发性脑炎、癫痫等病有较好的疗效。他对中医坚
持精益求精,并认真学习西医知识,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病,更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他编著的
《痈症的治疗经验》和《硫黄的临床应用》等先后在《山东中医》、《沂蒙中医杂志》上发表,受到
同仁好评。1976年他因患冠心病退休(后改离休)。病好转后,应邀到临沂地区中心医院继续从事医务
工作,慕名来诊者甚多,每次上班他总是坚持将所有病人诊完才下班。1983年8月下旬因疲劳过度,
患脑溢血去世。

赵忠敬(1910~1984),字恕风,龙家圈乡前马荒村人。小时攻读私塾9年。1925年始,自学中医3
年。1927年10月至1947年9月,在沂水县城乡行医,并在乡村兼做函授工作。1934年任沂水县《中国医
药杂志》主编和沂水县医药改进会副会长,沂水县中医考试委员会委员等职。1949年在广西省柳州学
习西医学。1953年10月,在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制药厂任医师,做中药化学研究工作。1957年10月,任
山东省卫生厅实验药厂中医师,1958年5月任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中医师,1964年5月至1984年1月30日任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副主任医师。赵一生热爱中医事业,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学,长期从事中医药
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项目有:高血压、肾炎、肿瘤等。他通晓中医药基本理论,在中医临床和中药研
究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编著《中药研究》一书,1959年2月经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辑,19篇
论文。1959年12月,经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药研究》第二辑,15篇论文。另外,在《新中医》、
《中成药研究》 等全国性、 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过数篇论文,并参加了《山东药用植物品种讨论》、
《山东中草药验方选》、《山东草药手册》、《山东经济植物》等书籍的部分编写工作。赵从事中医
药研究50年,对祖国的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及冶疗、科研教学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董廷会(1903~1984),高庄乡桃花坪村人,自幼务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任
村党支部组织委员,1942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后,他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并
斗争了邻村下里庄村的地主张升范,使穷苦村民扬眉吐气。同时,他在本村组织变工组、纺织组、运
输社,开荒种粮、种菜、纺线、养牛、搞运输等,进行生产自救和支援前线。由于成绩突出,1944年
《大众日报》报道了该村党支部和董廷会等人的模范事迹。1945年鲁中区授予桃花坪为“生产模范村”
称号。自1943年春至1947年,他多次被沂中县、鲁中区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44年冬,他到新泰
张庄窑村参加18天的国事座谈会。 1945年1月参加了鲁中区第一次劳模大会, 会上被评选为鲁中区
“劳动模范”,奖耕牛1头、锦旗1面。1946年1月4日至2 4日,参加了鲁中区第二次劳动模范大会,在
这次会议上,又被选为鲁中区“农业一等模范”。《鲁中大众》于1月7日刊登了“桃花坪积极准备明
年大生产”的文章。1 942年秋至1946年春,根据革命需要,党和政府安排著名的抗战老人,山东省
参议会参议长范明枢到桃花坪居住。为保证范老的安全,他舍生忘死做了许多保卫工作,受到上级领
导的表彰。1948年4月后,历任夏蔚、王庄、铜井、泉庄区区长,沂水县东岭园艺场主任等职。1965
年离休回家。离休后,他仍与村干部群众一起,治山植树1 000余亩,建苹果、葡萄园各1处(10亩),
在梯田的地堰、荒坎上栽植花椒、板栗万余株。

刘邑周(1911~1984),字绍林,沂水县沂水城人。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参加革
命工作。
自幼上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镇压群众的种种罪行使他义愤填
膺,各地革命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向反动势力英勇斗争的行动使他深受启发和教育
。1931年从济南正谊中学回家度寒假时,积极参入了沂水县城革命群众反抗国民党县
党部“党棍”郑耀庭的斗争,被反动当局视为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捕入狱两月余。此
时,“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校学生组织的领导下,他参加济南市学生请愿军(被
选为排长),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蒋介石出兵东北,收复失地。在请愿中
,他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同反动军警进行斗争,被反动当局强行遣送回籍
。此后,在北京大同中学继续读书。1935年,结束学业回家,与沂水县地下党员邵德
孚、于松泉、王光华、李贯一等关系密切,成为知己。他卖掉家中30余亩地做为资金
,在沂水县城东关街开办“大同书店”,兼做社交活动场所,实际上成了共产党地下
组织的一个联络点。地下党员在这里秘密开会和联络,利用书店的资金和器材,印刷
宣传品,开展革命活动。
1936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为发展军事实力,责令各县举办乡农学校。沂水县共
产党组织抓住这一时机,安排刘邑周和一批地下共产党员进入沂水县乡农学校,充当
骨干(刘任班长),开展抗日工作。在第一期集训时,刘参入了策划驱逐了反动政府委
派的校长刘粟斋,力举李贯一担任沂水县乡农学校校长的活动。向学员进行抗日救国
教育,为组织地方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同李贯一等以乡农学校部分学员为基础,组成了一
支区中队。为扩大抗日武装,他又毅然毁家纾难,卖掉家产,购买4挺机枪,20支匣
枪,一百支步枪和一批弹药,扩充队伍,由一个中队扩大成两个中队。
1938年2月,八路军在沂水设办事处,他主动与办事处联系,并在组建的中队里
发展共产党组织。队伍名义上隶属旧政府县大队,实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其间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潘复生来沂水接见了他和李贯一,使其深受鼓舞,更加明
确了斗争方向。他正确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尽量掌握更多的武装,为党组织和派往旧
政府统战工作人员的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
1938年3月,国民党沂水县政府欲将临时组建的一个壮丁队上交国民党省政府。
刘组织这个队的成员反抗省政府派员接收,张贴标语,组织向县政府集体交枪活动,
迫使县政府不得不改变计划,并指派他担任这个拥有百人、机枪一挺、步枪90余支、
称为第五中队的中队长。一次,国民党县政府交他部押送两名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转
交国民党临沂专署,中途他将这两名同志转送到驻沂南青杨行村的八路军,受到驻军
参谋长刘国柱的赞扬。
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沂蒙山区前,青州、济南等地的军阀土顽云集沂水一带,
斗争较为复杂。顽固派极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造磨擦,袭击八路军,八路军
也不断解除土顽武装。国民党沂水县政府数次命令他率部为土顽解围,他都拒绝受命
。后国民党政府察觉他与八路军关系密切,预谋以召开联欢大会为名,解除他的武装
,因刘早有准备,切实力较强(当时掌握了三个中队),使其未敢动手,后又施出软化
拉拢的手段,突如其来委任他为营长。他明辨是非,及时识破反动当局的阴谋。193
9年2月,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由共产党沂水地方组织发展起来的地方抗日武装
,集结于卞山一带,正式召开大会,发表宣言,宣布与国民党沂水县政府脱离关系,
投入到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怀抱,以9个连队的兵力组成沂蒙支队,下属3个营,
八路军山东纵队首长任命刘邑周为二营营长。这一壮举,对国民党反动政府是一个沉
重打击。反动当局下令通缉刘邑周等人,并以大洋悬赏,但刘邑周已站到八路军队伍
行列,反动当局无可奈何。1939年7月,这支地方武装升级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
一团,刘邑周仍任二营营长。部队活动于鲁中南地区,配合兄弟部队,完成了打击日
、伪、顽的战斗任务,取得各次反“扫荡”的胜利。
1943年1月,党组织决定调任刘邑周任沂水县贸易局局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他积极贯彻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充分利用自己人地两熟的有利条
件,发动群众发展粮棉生产,组织军民纺纱织布。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度过
难关,做出了很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邑周先后被调到山东省历城、章邱、周村、张店、淄博等地
,负责商贸工作。后调中央贸易部、石油公司工作,后任黑龙江省鹤岗市物资局局长
,1984年8月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