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741&run=13

公元627~650年间,在今王庄乡土崮顶山上,建有黄柏寺,清代,县僧会司曾先
后设于梵众寺和茶庵。1919年前,沂水县(包括今沂南、沂源两县的部分乡镇)仍有佛
教寺院60余处,后均毁于战乱。至今县内佛教徒仅有尼姑2人,住县城蒙阴阁。佛教
在境内影响较深,至今在丧葬、祭祀、供奉等活动中,佛教色彩仍存。现将尚能查考
的沂水县佛教寺院略述如下:
梵众寺: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处。建于公元999年(宋咸平二年),公元1374年(明
洪武七年)重修。清朝县僧会司设于该寺,毁于何年无记载。寺院清静幽雅,环境优
美。明代成化年间沂水籍进士、诗人杨光溥(曾任山西按察司副使)曾作《游梵众寺》
诗一首,留传至今,现摘录如下:
门掩斜阳柳几株,浮生偶此住行厨。
风从宝树传,人倚银瓶唱鹧鸪。
佛殿全经新雨湿,僧阶半是落花铺。
笑谈满座文章客,不见高阳归酒徒。
茶庵:位于县城今茶庵街办公处西南附近,相传公元1465~1487年(明成化年间
)名为“白衣庵”,后因县衙在此设茶点供奉过路官员,故名“茶庵”。清代县僧会
司设于此。该庵兴毁无记载,今无遗址。
蒙阴阁:又名观音阁、弥陀庵。位于县城南关街。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载:
“明万历八年(1580年)建。”但据今尼姑说此阁为山西观音大师于(明隆庆元年)156
7年来此所建。阁内观音铜像上铸有“明隆庆二年”字样。民国初期此阁有房屋5间,
尼姑6人,土地40余亩。阁内塑像毁于1928年;房屋毁于日本侵略军占据沂城时,原
阁内尼姑现尚有2人健在。
龙兴寺:位于黄山铺山上。兴毁无记。
圣水祠:又名圣水坊,位于黄山铺乡圣水坊村南山上。山上有一洞,终年流水,
名“圣水龙宫洞”。相传该祠建于唐朝。何年成为佛教寺院无记载,民国初期尚有和
尚居此。该寺毁于何时无记。明代诗人杨光溥归故里作诗二首,以表达对圣水祠和家
乡的赞美与热爱。
游圣水坊
路入仙境万虑轻,无边佳景足怡情。
峰头树带烟霞色,洞口泉流日夜声。
隔浦泥融闻燕语,傍林松涧觉风生。
固来疑问前村酒,元晏先生倒履迎。
重游圣水坊
仙境无人久寂寥,从来山色解相招。
烟霞笼树春还在,苍草熏人酒易消。
洞口寒泉飞作雨,水边仆柳卧成桥。
檐头正苦诗囊重,却被东风也上挑。
甘泉寺:位于今夏蔚镇甘泉寺村,兴毁无记。
黄柏寺:位于今王庄乡土崮顶山上,公元627~650年建,毁于何时无记。
石佛寺:位于今泉庄乡里庄村,兴毁无记,现仅存古银杏树两株。
东司庙:位于今院东头乡庙岭子村。1168年(金大定八年)建,金代管理道教府设
司,故知此庙起初为道院,不知何时佛教和尚始居于此。该庙毁于1937年,和尚遂在
此返俗。
望仙寺:又名望仙院、资庆寺。位于今院东头乡驻地西6公里处。相传该寺由一
名阿弥法号三脱化的和尚自五台山来此始建,时间无记。该寺兴盛时有房81间,僧千
余人,地千顷。民国初期,尚有房屋15间,僧4人。该寺毁于民国后期。
塔涧庵:位于今院东头乡塔涧安村,先为尼姑庵,后曾居住僧侣。何时兴建无记
,毁于民国中期。
洞仙寺:位于今院东头乡四门洞村。始建无记,毁于民国后期。
法庆寺:位于今道托乡蔡峪村北。何时兴建无记,明崇祯年间曾重修,毁于民国
后期。
儒林寺:位于今善疃乡上、下儒林两村之间,兴毁无记。
龙泉寺:位于今善疃乡龙泉官庄村。自魏姓始居此村时就有此寺,毁于何时无记

上元寺:又名上院寺、灵泉寺。位于今柴山乡上肖家沟村西南山上。建于唐代,
元至元十五年和明代曾先后进行过两次重修,毁于民国时期。
中元寺:位于今柴山乡南黄家庄东南(原黄家庄南)。今尚存和尚塔残块,其铭文
记有“……云公讲主……于至元二年(1265年)云游至沂水县此地”。相传云公讲主是
二世,该寺约建于南宋,毁于何时无记。
会仙院:位于今新民官庄乡会仙院村。相传此地为修行者的聚会处。兴毁时间无
记。
普济寺:位于今沙沟镇西院村东,相传唐朝兴建,有1871年(清同治十年)重修庙
碑,毁于何时无记。
法云寺:位于今下古村乡宿山上。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建。分上、下两寺。毁
于何时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