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705&run=13

曲艺组织 县内历史上即有说书人,但新中国成立前无统一的曲艺组织。1957年8
月,县文化馆为11名较有名气的曲艺演员颁发了证书,成立了曲艺队。1964年1月,
曲艺队员发展到83人。同年3月,县文教局对全县曲艺人员,进行整顿,经过会议评
选,有18名曲艺人员重新颁发了证书,11月,成立了沂水县曲艺协会。1966年“文化
大革命”开始,曲艺活动全部停止。1979年8月,全县对曲艺人员进行集中考试,采
取公开演唱,征求群众意见,曲艺人员自行评选的办法,又有11名曲艺演员领取了证
书。1982年,有证演员发展到33人,成立了沂水县曲艺队委员会。全县曲艺演员开始
在曲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演唱。
曲种 山东琴书。县内流行南路琴书。主要传统曲目有《大明英烈》、《呼延庆征
南》、《小八义》、《包公案》、《隋唐传》、《金镯玉杯记》、《红绫记》、《空
棺记》、《双合印》、《回龙传》、《薛礼征南》、《秦英征西》、《陈三两爬堂》
、《杨文广征南》等。近年来,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为计划生育、法制教育等编演
了一些新曲目进行演唱,受到群众欢迎。
山东落子。又称光光书,艺人称为荷叶吊板,唱荷叶的。自清嘉庆年间流传至今
。最有名望的是高桥镇木山村女艺人王京兰,已有50多年的演唱历史,具有丰富的经
验和演唱技艺,再加上她嗓音宏亮,吐词清楚,很受群众欢迎。1982年,参加临沂地
区曲艺汇演,她演唱《杨金花夺印》,获锦旗一面。
评书。县内50年代开始有人演唱,主要曲目有《三侠剑》、《小五义》、《响马
传》等。
山东渔鼓。县内流传很广,主要曲目有《绿牡丹》、《水浒》、《金鞭记》等。
有证艺人18人,除在本县演唱外,还到周围县市演唱。
此外,县内50~60年代还流传东路大鼓和皮影戏,70年代以后,已无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