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692&run=13

音乐 县内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类,一是民间歌曲,一是吹奏乐。民歌自古流传,较
为丰富,流传很广。著名的民歌有《沂蒙山小调》、《攻打沂水城》、《劝丈夫上战
场》、《大哥多伤心》、《大烟袋》、《上冬学》等等。文化馆已搜集整理150首民
歌。
县内吹奏乐器主要有大号(即大喇叭)、唢呐、笙笛、管子等,配有小锣、小钗。
吹奏乐主要用于喜庆娱乐和婚丧场所。新中国成立前流传很广,1966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吹奏乐被当作“四旧”扫除。自此,基本失传。
舞蹈 县境内称为玩耍。种类较多,历史悠久。以春节期间最为活跃,主要种类有

秧歌。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人数不等,腰系彩绸,双手各
执彩绸一端,随歌曲扭动舞步,舞步多为进三步、退三步,边扭边唱,队形多有变化
。这种舞蹈多在庆祝前方打胜仗和给烈军属送光荣匾时演出。
打花棍。始自抗日战争时期,全县各地流行。打花棍一般12个人,男女各半,身
着彩衣,手执花棍,边打边唱,队形变化有圆场、直排和交叉等。伴奏多用二胡、笛
子。前奏和队形变化时,加锣鼓伴奏。
打腰鼓。盛行于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每逢盛大节日游行,即有腰
鼓队参加。腰鼓队人数不限,男女各半,身着腰鼓服,鼓系于腰,两手执鼓棒,指挥
者双手执大钹,列于排头,用大钹奏出的不同节奏,指挥腰鼓队的打法、队形的变化
和舞步。
踩高跷。历史悠久,至今不衰。为喜庆丰收和欢度春节的主要娱乐活动。踩高跷
者,一般男女为一对。新中国成立前,多为男扮女装。近年来,已普遍发展到男女皆
踩。扮演的人物,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抗日战争时期,有的扮演八路军,有的扮演
日本侵略军,表演八路军痛打日本兵。土地改革时,有的扮演农民,有的扮演地主,
表演农民斗地主。近年来,多为扮演神话人物,如《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
戒、沙僧,或《白蛇传》中许仙、白娘子、小青等。高跷队尾一般要配丑角当老头和
老太婆,用动作和语言逗观众发笑。高跷队的舞步,受锣鼓控制。高跷流行的队形有
乌螺阵、四门阵、剪子花、蝴蝶阵、金丝缠葫芦、万字阵、二龙出水、金蝉脱壳、垛
牌坊等,有些高跷队还要表演一些赶毛驴、捕蝴蝶等难度较大的动作。
冲旱船。本县传统的节日娱乐活动。其道具、动作同外地同类活动大同小异。
民间舞蹈项目还有跑马灯、挑花篮、跑龙灯、狮子舞、玩四蟹等。
剪纸 剪纸艺术遍及城乡,历史悠久。主要用作美化装饰。剪纸的种类主要有:春
节门笺(即萝卜笺)、窗花、花鞋头、幼儿服装、帽子图案、枕头、门帘图案等。其中
春节门笺,最为普遍。每逢春节,城镇乡村、户户贴挂。门笺每10张为一门,贴挂一
个门口,10张中分大红、粉红、黄、绿、紫5种颜色。门笺上剪有多种图案、花纹及
文字。传统的文字有“喜”、“春”、“新春乐”、“人财两旺”、“恭禧发财”等
。以后又出现了“社会主义好”,“劳动致富”等字样。
县内剪纸艺术上出现了一些优秀人才。四十里堡镇邴家庄王玉贞,自幼酷爱剪纸
艺术,能剪出七八十种图样。其作品造型准确、古朴生动。多次参加各级美展。198
5年她创作的“狮子滚绣球”、“盆花”等作品,分别参加了省美术展览和全国美术
展览。1987年她创作的“刘海戏金蟾”获全国优秀作品奖。被吸收为中国剪纸协会会
员。
彩扎 县内彩扎分布广泛。彩扎物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祭奠品,如花圈、牛、马
、轿、人、摇钱树、金山、银山、箱、柜等生活用具。为死者送丧或上坟用。除花圈
外,其他均在上坟时焚化。彩扎这些祭奠品的材料,其骨架为苇杆或高粱秸,外表以
白、黄、黑、紫等彩纸裱糊。另一类彩扎为玩耍物,主要是风筝。式样种类繁多。沂
城彩扎艺人王贞湘扎风筝已有50多年历史,能扎蝴蝶、燕子等30多个品种。这种玩耍
物彩扎,除结构造型结实美观外,还需要在裱糊纸上绘上一些生动的图案花纹。三类
是观赏物,以彩灯为最多。本县民间扎制的彩灯计有宫灯、宝莲灯、花篮灯、塔灯、
五星灯、八角灯、船形灯、亭子灯、仙鹤灯、鱼灯、莲花灯等几十种,多于元宵之夜
点挂。
灯会 焰火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挂灯的习惯,自古有之,但举办灯会,本县历史较
短。民国初年,沂城一些店铺、商号在元宵夜将灯挂于大门外,招徕顾客,以后规模
逐年扩大,式样逐年翻新,观众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元宵灯会。抗日战争后,逐年
冷落。新中国成立后有些恢复,规模仍不大。举办较大规模的灯会,始于1985年。参
加灯展的有县直89个单位,彩灯162盏,共有40多个样式,东至县委大门东侧,西至
县政府大门口,南起邮电局大门,北至植物油厂,十字街口东西两端各扎一座彩门,
整个十字街口彩灯闪闪,火树银花,观众如潮。1986年元宵节,举办了第二届元宵灯
会。参赛单位有124个,彩灯262盏。彩灯式样更加繁多,除绸布纱灯外,还有玻璃灯
、金属灯、电子控制灯等。仅正月十五夜,观众即达6万人次,连续三夜,至正月十
七日结束。1987年春节后,元宵挂灯改为由集中变分散的办法,各单位自己在大门口
张挂,观众分布全城。
县内鞭炮烟花有几十个品种,多为本地制造。春节燃放鞭炮居多,元宵燃放烟花
居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结婚喜庆,建筑开工、竣工、
门市开业等时候,也大放鞭炮,以示庆祝。县里历史上举办大型焰火会,有记载的只
有5次。1934年元宵节,在城南“万人坑”(今沂水师范院北),举办第一次大型焰火
会。由国民党沂水县政府出资,从正月十四日开始,请来界湖京剧班,连唱了三天戏
,十六日晚上放烟火,观众达万人次。1951年正月,在县城北河滩中(今中心医院北
)又举行了一次小型焰火会。1958年正月和1963年正月,沂水县人民政府出资,两次
在城东南岭举办了大型焰火会,观众分别达5万人次。1966年正月,又在此举办了中
型焰火会。县里历史上举办的焰火会,除数量有别外,其花色式样,点燃顺序,基本
相同。一般是先放起花(一种最原始的火箭)、明子(爆炸后,将火球射向空中),接着
放大小手花,文武鞭炮(文鞭即普通鞭炮和灯花炮,武鞭俗称“老鼠鞭”,点燃后,
到处乱钻,有的爆炸),最后放“泥垛子”和造型烟花,将焰火晚会推向高潮。“泥
垛子”是一种喷向空中达七八米高的烟花。造型烟花多为葡萄架,燃放后,先是现出
绿色的枝叶,继而出现绿色的葡萄,最后出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等字样。
绘画 县内民间绘画,虽有流传,但历史上有名望的画家和影响较大的绘画作品不
多。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国画较有造诣的刘观成(姚店子人),招收了一批学生,教授
绘画。内容以山水画为主,兼画花卉、人物等,培养了一批美术绘画人才。1958年后
,县文化馆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美术绘画人员,全县美术绘画工作开始有了较快
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美术工作队伍。1980年8月,成立沂水县科普美术协会,会员
有30多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和美术作品。优秀美术工作者有张义生、王
献芳、王世芳、高世夫、高在成、辛崇国、丁芹昌、徐永田等。较有影响的美术作品
有王世芳的《陈毅和他的老房东》、《妯娌》、《沂蒙絮语》,连环画《红石崮激战
》、《学军和他的小伙伴》、《财迷心窃》等;高世夫的版画《泉》、《舐犊情》、
《沂蒙山组画》;高在成的《晨》、《晨牧》等;张义生的年画《听妈妈讲故事》、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这些作品在全国50多家刊物上发表,有些受到国家级、省
级奖励。
书法 县内书法历史悠久,较出名的有清末民初武汉阶、刘永丰等。新中国成立后
,书法艺术开始有所发展。近年来,发展更快,出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1
987年2月,沂水县书法协会成立,促进了书法的开展。本县书法较有影响的有王元容
、刘云程、乔树枝、孟新农、孙干臣、江波、王春堂等。
摄影 1935年,杨新三在县城东关街设“德兴仁”照像馆。次年,临沂人来沂城设
“宏大照像馆”,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迁回临沂。1939年6月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沂城
后,设“中岛写真馆”,专照“良民证”照片。新中国成立后,照相业大有发展,相
继又有几家照像馆建成开业,后几经分合,至1990年,县城共有照相馆5家。摄影作
为艺术创作,是近十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较有影响的作者有李百军、于松普、邱
云峰等。李百军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国内外报刊
和多类影展中发表和展出作品216幅,其中《老夫老妻》获全国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展
览银奖;《沉思》、《全家富》、《父母俩》、《老母》、《代代生虎子》、《甘甜
》、《秋场上的笑声》等作品获国家奖;《晚归》、《乡土》被选入国际和平年全国
青年摄影大奖赛参赛作品。于松普、邱云峰也各有一些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

另外,盆景、根雕艺术近几年亦有所发展。1986年11月县举办花卉、盆景、根雕
展览,展品260件,其中一半以上为盆景、根雕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