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642&run=13

新中国成立前,沂水县麻疹、天花、霍乱、伤寒、黑热病、疟疾、菌痢等许多传
染病在境内猖獗流行,因医疗条件差,患者无钱医治,更无预防措施,因此,各种传
染病的死亡率高得惊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传染病
管理办法,使传染病有的得到控制,有的得以根除。自1956年至1990年,全县共发生
乙类19种传染病51635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7.14/10万,病死2643人,病死率为0
.51%。
天花 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年都有天花流行,每隔三、五年有一次大流行。1928年
大流行,仅高桥村就死亡60多人。1932年,塔坡村在天花大流行中死亡18人。1930至
1942年期间,圈里区只有2万多人口,患天花人数占18%,圈里村仅700人,患者100
多人,死亡率30%。1949年上半年莒沂县10个区患天花3602人,死亡328人。1951年
,全县发生天花16例,1952年发生最后2例,1953年天花绝迹。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泉庄区中医李会南从外地带进少量牛痘疫苗,为群众接
种预防天花。后由于痘苗紧缺,老中医苗希周又研制天花疫苗,接种后虽有副作用,
但预防效果较好。1931年,县民众教育馆曾购买大宗牛痘疫苗为儿童免费种痘,预防
天花。从1950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牛痘,仅1950至1952年,全县免费种牛痘214211人
份,以后除每年种一次牛痘外,1952至1973年期间每6年开展一次全民种痘。1980年
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沂水县于1981年进行最后一次种痘。
霍乱、副霍乱 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年都有霍乱流行。1927年8月,全县大流行,
民国政府无人问津,更无特效药和预防措施,任其蔓延,百姓惊恐不安。泉庄区尹家
峪村一夜患霍乱死亡7人。泉庄、里庄、石旺峪等村有250多人死于霍乱,诸葛区古村
因霍乱流行死亡惨重。
1946年夏,山东省出现大面积霍乱,沂水县亦有10余个村庄流行霍乱。省民主政
府、卫生机关非常重视,购置药品,组织医疗队,号召全力以赴扑灭疫情。从1952年
反细菌战开始,县内每年都大面积注射霍乱、副霍乱菌苗,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疫情检
索,成立专门组织和指挥机构,配备药品、器械和检验设备,每年5至10月都进行疫
情监测,进行水、粪检索,密切注视疫情动态,该病再未发生。
白喉 白喉俗称狼卡,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新中国成立
前,每年冬春在农村不断发生。1954年发病1例。1956至1965年全县共发病1185例,
年均发病率为17.96/10万,病死156人,病死率为13.16%。其中,1959年大流行发病
841例,发病率为134.9/10万,病死104人。1966到1975年发病82例,发病率为1.01/
10万,死亡3人。1976至1985年共发病2例,发病率为0.02/10万。1986至1990年,未发
生此病。
1952年开始接种精制白喉类毒素疫苗,共2000人份。1960至1964年接种百日咳、
白喉二联疫苗59700人份。自1973至1990年广泛开展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制剂
的预防注射,并对11岁以下儿童每6年复注一次白喉类毒素,发病率逐年下降。1986
年后,未发生此病。
流行性脑膜炎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在境内流行时,危险性大,死亡率高。1951至
1955年共发病194例,1956至1985年共发病11772例。30年间共发生7次大流行,最高
流行年为1962年,发病率为155.59/10万。1986至1990年,年均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
以下。
县内于1972年首次注射流脑菌苗1万人份。1974年注射4万人份。1983年后,对发
病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根据流行趋势及时预防接种。1984年和1985年对15岁以下儿童
进行流脑(A群)菌苗接种,有显著预防效果。1986至1990年,除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外
,根据疫情动态,搞好疫苗接种,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服药预防,
1990年发病率下降为0.83/10万。
百日咳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在境内多有流行,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新中
国成立后,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原因,使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特
别是1973年开始在全县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制剂,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
降。1980年实行计划免疫,将“百、白、破”三联制剂纳入儿童基础免疫之一,较好
地控制了疫情的流行和蔓延。1987年全县实现冷链运转,“百、白、破”三联制剂由
过去一年接种一次,改为一年六次,儿童全程接种率逐年提高,发病率不断下降,1
988至1989年无病例发生,1990年仅发病11例,发病率为1.01/10万。
麻疹 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1949年前每年春季都有大流
行,患者常并发肺炎而死亡。1946年,仅莒沂县上半年就发病6976人。1951至1954年
全县发病6548例,1956至1985年共发病114264例,年均发病率为475.54/10万,死亡
949人,死亡率为0.83%。这30年间,曾出现过4次大流行和9次中、小流行。最高流
行年份是1959年,发病率为2084.76/10万。1990年发病83例,发病率降至7.63/10万

在麻疹疫苗问世前,主要采用中草药等防治。1956年提出“推迟发病年龄,防止
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防治方针,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实行家庭隔离和中草药、紫
草汤口服等预防措施,效果较好。1957年在发病较多的道托、杨庄、姚店子等区注射
丙种球蛋白,预防效果良好。1986年开始在全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发病率明显下
降。1987年全县实行冷链运转以来,每年单月对全县适龄儿童进行麻苗接种,使发病
率逐年下降,1986至1990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0/10万以下。
猩红热 新中国建立前,该病在境内多有流行。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病初步得到控
制,1956至1985年共发病1484例,年均发病率为6.18/10万。由于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的应用,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仅发病1例,1986至1990年发病率为零。
细菌性痢疾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人民生活贫困,卫生条件差,常造成水源和食物
污染,每年春秋季节,该病在境内广泛流行或暴发流行。重症菌痢常因防治不当,造
成病人死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四害、讲卫生”运
动的开展,“三管两灭”(管水、粪便、饮食,灭蚊蝇)和“四改造”(改造厕所、鸡
窝、栏圈、水井)的广泛推广,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加之
各种抗菌素药物的应用,发病率逐年下降。1956至1985年共发病85120例,死亡88人
,年均发病率为354.27/10万,死亡率为0.1%。1986至1990年共发病3740例,年发病
率为92.33/10万。其中1990年发病259例,发病率为23.82/10万。
伤寒副伤寒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为境内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取预防措施,发病率有所下降。1959年,县防疫站组织巡回
医疗队,赴发病地区对患者就地隔离治疗,并施行综合性防治措施,注射伤寒、副伤
寒疫苗1万多人份,及时控制了蔓延流行。1963年此病在高桥公社散发流行时,县防
疫站派人前往疫区加强防治,并对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和细菌检验,在县城前小河
村水井内培养出伤寒杆菌,及时进行消毒处理。1965年对饮食服务人员中的伤寒、菌
痢带菌者进行隔离和治疗。1981年县防疫站分别在泉庄、黄山铺等疫区就地防治,及
时控制了疫情,之后再未发病。
急性传染性肝炎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在境内多有流行。1949年以后,由于医疗条
件的改善发病率在所减少。为摸清该病的流行规律,1977年在沂水医专帮助下,对发
病重点区域城关和黄山公社的部分大队进行调查,共查4368人,发病441例,1至15岁
儿童占总发病数的93.4%。1981年10月,在临沂地区防疫站帮助下,县防疫站到杨庄
公社四官庄村进行甲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共查1926人,发病84人。每次肝炎流行,
县防疫站均派员分赴重点社队进行防治。自70年代,虽在农村采用中草药茵陈大枣汤
、大青叶、五样树头等煎汤口服预防,实行家庭、饮食隔离,但该病仍有散发流行。
1986年后,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除采取隔离治疗病人、易感人群预防服药,加强粪
便及生活用水管理等措施外,对饮食从业人员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保育员、献血员
等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对肝功异常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阳性病人及时调离工
作并积极治疗,以控制传染源,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流行性脊髓灰质炎 新中国成立前和50年代初,此病在境内常有流行。1960至198
2年共发病227例,死亡9例,重点分布在姚店子、四十里堡、黄山铺、诸葛、王庄、
沙沟等公社。1962年首次服用脊灰疫苗2000人份,1966年广泛服用脊灰疫苗,发病率
明显下降。1981年开始对发病地区易感儿童进行应急服菌,及时控制了疫情。1982年
10月,县防疫站在黄山公社对30岁以下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查4854人,发现跛
行151例,诊为脊灰后遗症者78例。1986年后重点抓了儿童的脊灰疫苗基础免疫,19
87年实现冷链运转后,每年实行6次服苗措施,提高全程服苗率,使脊灰年发病率始
终在0.1/10万以下。1983至1990年仅发病6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俗称大脑炎,新中国成立前为境内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在夏秋季
节流行。1956至1985年共发病3449例,年均发病率为14.35/10万,死亡241例,死亡
率为7.02%。1986至1990年发病51例,年均发病率为0.98/10万。
自1956年起,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防治乙型
脑炎领导小组,县防疫站派员到疫区配合当地医生进行防治。1966年县委发出防治乙
脑的号召,卫生防疫部门除接种乙脑疫苗外,采取灭蚊和利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等措施
,发病率明显下降。
斑疹伤寒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在境内常有流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卫生条件的改
善和与该病有关的传播媒介虱子得到有效控制,1967年后境内未再发现此病。
结核病 1949年前,结核病在境内传播很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被视为“不
治之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1957年开展
对15岁以下儿童接种卡介苗3000人份。1958年,临沂专区沂水结核病防治所设立门诊
部和预防科,对机关、厂矿、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职工进行结核病调查和防治。1959年
县防疫站设1名防痨医生,负责全县结核病防治和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1962年3月,
临沂地区沂水结防所对驻县城62个单位的炊事人员进行普查,同年10月又对全县106
0名中小学教师开展普查,对查出的现症病人及时治疗,效果明显。1966年10月,临
沂专区沂水结防院由原来只收治干部职工改为向全社会开放。1974至1978年,以临沂
地区沂水结防院为主,会同县各级医疗单位,先后对黄山、十里等8个公社51816人进
行普查和重点人员调查,查出患者1475人,发病率为2.85%,对患者进行了建卡管理
和及时治疗。1979年5月,县结防所建立后,进行线索调查24995人,查出病人295例
,患病率为1.18%,对患者进行登记、分组管理和治疗。1974至1984年分别对马站公
社书堂旺村和杨庄公社孟母、高家楼子村进行连续3年的流行病学选点调查和防治,
使现症病人全部治愈。1982至1985年县结防所对132名初发排菌病人实行合同登记管
理治疗,由国家报销50%药费。1959至1985年全县共做结核菌素试验324868人。198
6至1990年,对全县1287名结核病人进行登记治疗,治疗费用以自费和国家补助相结
合,治愈率达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