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606&run=13

1914年,本县始有农民教育的萌发组织--民众讲演会和民众问字处等。在此基础
上,县城内渐有讲演所、阅报所。1926年沂水县籍中共党员李清漪从上海大学休学回
家养病期间,自出资金,自编教材,在下胡同峪村开办平民学校,吸收贫苦农民青少
年读书,同时出版油印《农民小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其影响下,邻村埠前村
进步青年李洪宝和上小诸葛的陈梯山等也分别在本村办起平民学校。用李清漪所编教
材,对农民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革命启蒙教育。与此同时,沂水国民政府也开始着
手设立社会教育机关。1929年,全县有讲演所、图书馆、读报所各一处,民众夜校3
4处。1930年,县成立民众教育馆,统一管理原分立的社会教育机关,读报所增至10
处,县民众教育馆为推广发展民众夜校,采取两条措施:其一,责成各小学附设民众
夜校;其二,奖励各村设立民众夜校。小学或村设民众夜校者,县拨教育款给予补助
。这一办法,促进了民众夜校的发展,当年增至88所(包括民众教育馆内3所),就学
者达2762人。到1936年就学人数增至3600人,约占全县文盲总数19万人的2%。
1940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派工作人员赴各区促进冬学运动,发展农民教育。当年
组织冬学382处,男女学员18318人。此后,夜校、识字班、秧歌队、读报组等活动在
全县解放区内蔚然成风。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冬学运动迅速发展,1950年全县青年民校340处,入学男青
年8593人;妇女识字班270处,入学年轻妇女6004人,儿童识字班55处、入学男女少
儿1400人。全县民师共计608人。1952年县推广“速成识字法”,全县成立速成识字
班431个,学员8810人,民师增至814人。1956年,县在各区专设扫盲校长和专职教师
。1957年,县成立扫盲协会,1959年县又成立沂水扫盲业余教育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
统一领导全县农民业余教育工作,到1965年全县有1071个村办起民校,基中有扫盲、
业小、业中以及农技等班,计有58882人参加业余文化学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业余教育停顿,民校停办。1978年县成立农
民业余教育办公室(设在县文教局),具体分管负责农民业余教育。1980年全县有农民
教育专职干部25人,具体抓好农民业余教育工作。在农民业余教育中采取“一堵二扫
三提高”的办法,抓好小学教育,堵住产生新文盲的渠道;抓好现有青少年、壮年中
的文盲扫除;同时尽量把已脱盲的青少年、壮年组织到业小、业中或业余技术教育班
去学习。到1985年11月,全县青少年、壮年文盲、半文盲已基本扫除,业余学校发展
到574处,在校学员25146人,技术班810个,学员35387人。1990年全县各乡镇成立成
人教育中心校16所,学员12150人,全县非盲率提高到96%。
农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80年代,全国广播电视网
基本普及。在此有利条件下,全国开展了远距离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1984年9
月成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沂水分校,开设农学、农业经济、畜牧、淡水养鱼等专
业,学制三年,不包分配。经国家统一考核,毕业后承认中专学历。截止到1990年底
,全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招生110个班,已毕业3723人,在校生尚有20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