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设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597&run=13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沂水县在县城考棚(今县政府院东侧)创办第一所新学-
-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之后,县内各地新学渐兴,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两年
期间全县又兴办两等小学堂3所,初等小学堂16所。在公办新学的影响下,由同盟会
员的倡导,县内私立小学堂也陆续兴起。到1911年(宣统三年),私立小学堂发展到1
2所。公私立学堂入校生达到545人。
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本县先后又新建刘氏私立两等小学、商会小学、文山小
学、第三公学、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刘家店子峙密小学、高桥培人小学以及西泉庄黄
山公学等。至1915年,全县有公私立高初等小学61所,学生1072人。此后,县城内1
920年建女子高等小学,1927年建尚德回民小学,1929年至1930年先后建溥霖、瑞麟
两处纪念小学。县以下分10个学区,各区初高级小学都相应地有所发展。至1931年全
县有县内完全小学17所,公私立初级小学349所,入学高级生860人,初级生9991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9%。1936年,为使失学儿童接受一年短期教育,县又办起短
期小学65所,收学生1555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县大部分学校相继停办。1940年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号召建立抗日民主学校,发展真正与人民战争实际相适应的教育。县和各区相继在解
放区内办起抗日小学。到1941年9月全县已有抗日高级小学2所,初级小学157所。高
初级小学在校生达5872人。此后,随着解放区不断扩大,抗日小学逐步得到发展。1
942年至抗战胜利,境内较大规模的抗日小学主要有夏蔚抗日高小、埠前庄高等小学
、金星区抗日高小、诸葛抗日民主第一高小、刘家山宋抗日高小、垛庄抗日民主小学
、官庄抗日高小、田家峪抗日子弟小学等。到1946年全县小学发展到710所,教职员
739人,学生18771人。
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7月侵占沂水城,在内战深入灾荒严重的情
况下,全县学校再次停办。1948年3月沂水重获解放,12月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
县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全面恢复教育。1949年全县小学发展到162所,教职工218人,学
生5601人。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建立新型的教育工作体系。1957年
全县小学发展到824所,在校学生达到40466人,小学在校生比1949年增长了6倍以上
。1958年县贯彻国家办学和群众集体办学,全日制和半日制以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两
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大量发展了民办小学和早、午、晚班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开
辟了发展小学教育的新途径,但由于“大跃进”左倾错误思想影响,盲目追求办学数
量指标,当年全县小学学生猛增到122696人,超越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办学能力,教
学质量受到影响。对此,从1961年始,县人民委员会积极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教育进行了调整。到1962年,全县公办小学由1960年的1
091所调整为925所,在校学生由77407人精减到40793人。1964年贯彻刘少奇“两种劳
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全县始办半工(农)半读小学(简称工读小学),翌年,
全县工读小学发展到114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6.2%。
1968年底,将小学教师全部下放农村,大批外籍教师回了原籍。到1970年全县公
办小学减少到427所,小学教师减少了50.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教育拨乱反正,小学贯彻教育部修订的《全
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小学学籍管理和学校常规,加速改变办学条件,
全县重建各乡镇小学中心校,小学教育走向既稳步踏实又迅速发展的轨道。1990年全
县小学达到1230所39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到1005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
4%,小学教师达到51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