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洋军阀及国民党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485&run=13

1915年6月,方营1个营,下属3个连约300余人,进驻沂水南关营房(现粮油经理
部)1917年5月撤走。
1920年临沂镇守师(师长翟文林)隶属方营3个连,编为三三制,约300余人驻沂水
城南营房(现粮油经理部),1922年7月撤走。1926年3月,沂州镇守使翟文林(奉系)收
编3个民团,1个团驻临沂城,其余两个团驻沂水、郯城、蒙阴、费县、莒县、日照等
地。
北洋军阀时期驻沂州(今临沂)的山东陆军第五混成旅有1个连,计120人,驻沂水
城南会馆。
1924年,张宗昌为山东军务督办,其家乡掖县的表弟祝绍樊向他谋职。张宗昌便
派祝绍樊建立队伍。祝绍樊到沂水招兵买马,招收了一个营的兵力,定名为琅琊队,
祝自任司令。排以上干部多为掖县人,班以下士兵大都是沂水、莒县人。部队的经费
,除祝绍樊按月向张宗昌领取外,给养被服全部由沂水县供应。祝和他的各级军官,
领军饷分赃。这部分官兵生活糜烂,自编歌谣说:“不收麦子吃饽饽,不收芝麻喝香
油”,1928年,北伐军北伐,琅琊队抢劫了部分商人财产北逃,沂水、莒县藉士兵纷
纷逃回家乡,琅琊队解体。
1927年6月间,北伐军到达临沂,熊式辉的贺耀祖部进驻南乡的葛沟村(现属沂南
县)。
1929年3月,杨虎城部1个团在沂水剿匪,从瓦屋崖进驻沂水城,9月撤离。
1930年2月,韩复榘部81师243旅(旅长运其昌),所属3个团,约2000余人,驻沂
水城刘南宅和考棚(现县政府处)。1932年6月撤走。1933年6月2日,运其昌旅又从莒
县进入沂水,驻沂水城城隍庙内(县公安局处)及周围村庄。
1932年7月,韩复榘部22师127团(团长田海忠)所辖。3个营1200余人,进驻沂水
城刘南宅。1934年8月撤防。
1938年2月20日,国民党第40军一部在沂水县道托驻防。
1938年5月,国民党军杨焕彩率海军陆战队1000人左右,同青岛市长沈鸿烈带领
的部分机关人员,进驻沂水,不久撤走。
1938年,台儿庄战役后,国民党69军(军长石友三)撤下来的部队驻扎到沂水。军
部驻沂水县埠前庄,民运指导处驻沂水城。同年12月底,从沂水北撤。
1938年底,于学忠被任命为苏鲁战区总司令。1939年春,于率东北军51军和57军
分由皖北和苏北北上,开赴鲁南山区,战区总部先驻沂水县上高湖(现属沂南县)。1
939年夏,经上高湖、冯家场反扫荡后,战区总部移驻沂水县圈里乡许家庄。51军11
3师也在圈里一带驻防,师部驻七箭村。111师、114师等也驻扎在沂水县的北乡和西
北乡一带。到1942年,国民党51军在此共驻扎了两年多,先后成立了战区党政分会、
干训团、党政总队及各抗日纵队。收编了大批伪军,其中有暂编第12师赵保元部和新
编第36师刘桂棠部1942年10月29日后,57军111师“八三”起义后的部分部队在仙姑
顶一带驻扎,1943年4月改编为滨海支队。1943年6月,于学忠率51军和57军撤出沂蒙
山区,南去安徽阜阳。
1947年7月15日,国民党9师师部及228团占领沂水城,驻扎一个月撤防。同年8月
,国民党83师44旅进驻沂水城,旅部驻城里,活动于城关、许家湖、四十里堡等地区
,1948年4月5日南撤。
1947年6月,整编9师,所属3个旅,装备重炮12门,迫击炮、六○炮、轻重机枪
、美式步枪和200余辆汽车,约24000余人,分驻沂水城及周围12个村庄,1948年3月
撤走。

附:日本侵略军及伪军
1938年2月21日,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中将)侵占了沂水城,并派兵
烧了七里铺子。随后在穆陵关、沭水设临时据点,同年4月22日撤走。
1938年3月初,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报本)的3个步兵连,一个山
炮中队,以及伪军刘桂棠部20000余人,占据莒县、沂水。3月3日向汤头进发,对驻
临沂的国民党军庞炳勋部进攻,五六天后汤头被侵占。
1939年6月1日,日军第5、114师团主力及第21师团一部共20000余人,由津浦、
陇海路及台潍公路各据点分10路出发,以沂水、莒县为中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长驱
直入,6月9日,先后侵占了莒县、沂水县城。
1939年6月9日,日军竹林部队1个营侵占沂水城。司令部安在张四饭馆(现药材公
司零售部处)。在沂水城里活动的有二、四中队。一中队盘踞刘家店子(后迁苏村镇孙
家庄),三中队盘踞沭水、马站一带。竹林部队调走后,小林部来沂水盘踞,司令部
设在北关街王皋文家,1940年春迁考棚(现公安局住址),二中队也随司令部驻此。1
940年下半年,日军在刘南宅(现沂水酒厂处)修建营房,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占据
新营房(即南营房)。南营房是一个碉堡群,中央和四角各修一座碉堡,中央和东南、
西南三座碉堡较大,也较坚固,东北和西北两座较小。营房外挖了护城河。营房内火
力配备有4门迫击炮,重机枪4挺,其余为步枪、手榴弹等。外围防御工事有:外城墙
外200米处玉皇阁(今东皋公园制高点)东边有两座碉堡;外城东南角有一座大碉堡,
有一个中队驻守;北关毛家林处有一碉堡,还有一处炮台。此外,1941年开始,日本
侵略军飞机在马荒洼飞机场(国民党修建)起落,1943年秋停用。1944年8月,八路军
一举攻克沂水城,日本侵略军被全歼。
1941年前,县城有日本侵略军青岛宪兵队沂水派遣组。1939年建立了武装工作队
,即“红部”。“红部”只有三五名日本人,头目称伍长,先是佐藤,后为神头甲一
。另有几名朝鲜人,翻译、秘书是中国人。“红部”有两个直属便衣队,一个便衣队
成立于1940年,共9人,队部驻“广盛号”对门,队长刘启全,副队长刘德胜,均为
沂水城里人,常给日本侵略军二中队“扫荡”时带路。第二个便衣队占驻日本侵略军
南营房外东南角,全队8人,队长隽吉华(莒县人)。
日本侵略军侵占沂水城后,成立宪兵队,有10人组成。头目叫金口,后为米田、
山田、神头。宪兵队部安于东关街路西“义盛长”布店(今邮电局大门处)。1944年8
月被八路军歼灭。
宪兵队的便衣队。队长赵板臣,1941年内讧被杀后分成5个队:一为孙明水队,
共3人,皆为外地人,1942年自行解体。二为朱宝隆队,原为7人,1943年春,耿成林
拉出4人自成队后,还有3人,1943年初夏,在余粮官庄被沂北县大队消灭。三是耿成
林队,1943年从朱宝隆队拉出后,便投靠保安大队。四是王建民队,王原为鲁中军区
敌工干事,1941年被俘叛变。1942年秋,王建民被沂中县公安局短枪班在新婚洞房中
活捉后处决,便衣队解体。五为武景山队,多时为10人,是5个宪兵队中人数最多,
历时最长的一个队。武景山先得宠于日军宪兵队长米田,米田调往山西后,保安大队
长与牛仙元产生矛盾,牛便笼络10多人到宪兵队告发武景山,宪兵队将武景山枪杀,
便衣队随之垮掉。
伪县公署警备大队。1943年由牛仙元创建,后称保安大队,下设15个中队,约1
200人。13、14、15中队占驻沂城,其它中队分别盘驻马站、高桥、道托,辛集(今属
沂南县)、黄山铺、松峰、孙家庄(今属沂南县)、刘家店子等地。牛初任副大队长,
后任保安大队长,朱士元、王复胜、范鲁生任大队副。此武装杀害了许多抗日军民。
1944年8月,在解放沂水城战役中,驻沂水城的保安大队8个中队及驻城外黄山铺、匡
庄、斜午、武家洼、凤凰头、满堂坡、四十里堡的7个中队共1000余人被八路军鲁中
军区部队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