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419&run=13

“五四”运动后,沂水县籍一批在外地的革命志士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开始
接受马克思主义,部分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或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1月,下胡
同峪村李清潍,就读于青岛商科职业学校,经邓恩铭、王尽美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
团,同时加入团组织的沂水籍学生还有李萃之、张肃甫。这是沂水县最早的团员,也
是最早的接触、传播马克思主义者。192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的李清漪经瞿秋白介绍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冬,他因患病回乡,与胞弟李清潍创办《农民小报》与平民
夜校,吸收本村和邻村30余名无力进学堂的青少年到夜校学习文化知识,并宣传共产
主义思想。1927年2月,他发展了埠前村的李鸿宝入党,在沂水西北乡播下了革命种
子。1921年,沂水城东关街王敬斋到淄川洪山煤矿当职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洪山煤矿党小组长。1926年3月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第六届学习,9月毕业回
山东,11月被中共山东区执委派回沂水县从事建党活动。他回沂水后经过考察和培养
,陆续介绍鞠百实、邵德孚、张希周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中共沂水支部
成立,直属中共山东区委,王敬斋为书记。此后,王敬斋与李清漪取得联系,李清漪
把李鸿宝党员的关系介绍给王敬斋。7月初,先后有朱寿年、孙固斋、徐子厚、张敬
诺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夏天,北伐军到达沂水县南部葛沟(今属沂南县)一带,因中共沂水支部不
知蒋介石已叛变革命,遂以国民党的名义召集百余名党员(国、共)发表宣言,欢迎北
伐军的到来。因此,沂水县共产党员大部分暴露身份,为免遭奉鲁军阀驻沂水部队的
镇压,支部安排已暴露身份的党员疏散,王敬斋也去济南向省委汇报工作,后被调往
外地。11月,省委指定党员张希周任沂水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党员工作复开始,张主
持发展了沂水女子高等小学的教师、学生牟馨斋、徐景班、皇甫玉、刘洁斋4人入党
。这是沂水县第一批女共产党员。1928年6月,省委派巡视员孙兆鹏到沂水,指导审
查原有党员,整顿党组织。6月,中共沂水特别支部成立,有委员5人,孙兆鹏任书记
,领导莒县、沂水两县的5个党小组,20余名党员。5个党小组分布在沂水城内两个组
,沂水西南乡朱家里庄(今属沂南县)、沂水西北乡小诸葛和莒县各一个组。特支与省
委联系较密切。特支成立后,在发动组建农民协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党员,党员数量
增加很快。1928年底,沂水特别支部书记孙兆鹏奉命调离沂水县前,由孙主持在沂水
城南司马村(今属沂南县)召开全县党员代表会议,有沂水、莒县党员代表20余人与会
。会上,经孙兆鹏提名,党员代表通过,产生了中共沂水县委,有5名委员组成,朱
寿年任书记、孙固斋任组织部长、鞠百实任军事部长、徐子厚任青年部长、袁子云任
秘书。县委建立后,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组建区委及特支,城里、南乡、北乡三个
区委和莒县特支相继建立。委员大都以国民党员身份在国民党县党部任职,以公开、
合法身份推动农运、学运、工运工作。1929年5月,中共沂水县委遭国民党沂水当局
的破坏,朱寿年、孙固斋、鞠百实、徐子厚、袁子云、张敬诺、刘华亭等县委委员和
党组织活动骨干被捕入狱,县委及沂水县各级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中断,后经
党员邵德孚的努力,于1932年4月,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联系,5月恢复中共沂水特支
,谢梅村(河南省郾城县李集乡老官田村人、瑞麟小学教师)任书记。8月恢复中共沂
水县委,直属中共山东省委谢梅村任书记、邵德孚任宣传部长、韩文卿任组织部长,
李鸿宝、王子敬为委员。县委恢复后,继续发展党员,至1933年春,县委下辖3个区
委和10个支部(包括莒县两个支部),有党员300余名。1933年7月18日,叛徒宋鸣时(
原中共山东临时省委组织部长)亲自带韩复榘军法处人员来沂水城抓捕了县委委员邵
德孚、韩文卿和党员于松泉、孙华亭、曹泽生,团组织负责人刘秩吾6人,中共沂水
县委再次遭破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共沂水县委未能恢复,只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的独立活动。为联系各党员有组织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沂水县西北部埠前村及周围
村的李贵德、李道德、耿启明、孔楚白、李桂五、王翰卿等共产党员,于1937年10月
在埠前村小学聚会,经过商讨决定成立中共沂水临时县委,公推李贵德为负责人。临
时县委成立后,马上联络党员宣传发动抗战,筹备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同年底,邵德孚出狱,去泰安与中共山东省委取得联系,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
委派邵与李仲林回鲁南从事抗日救亡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俩首先到沂水西北乡埠前村
,审查战前党团员的情况,与一批党员取得联系,恢复了党组织关系,推动了全县的
抗日工作。同年2月2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沂水城,鲁中大片地区沦陷。
1938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制定的《发展和坚持山东游
击战争的战略计划》,内容之一是在鲁中地区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8月,省委将沂水县划为直属县,并派陕北根据地来山东的干部刘建中任中共沂水县
委书记,恢复建立中共沂水县委。县委由刘建中、邵德孚、王翰卿3人组成。11月,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暨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部移驻沂水县王庄村。在
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沂水县党组织恢复发展很快。次年春,10个区全部建立区委,还
建立了部分乡、村支部,全县有党员900余名。1939年10月~1944年5月,根据抗战形
势的变化,沂水县域几经分合,归属不一,现就沂中、沂北两县中共组织发展概况简
述如下:
1942年8月,中共沂水县委改称中共沂中县委,县境西部根据地不断扩大,农救
会、青救会、妇救会中一批积极分子入党,党组织较快地发展壮大。到1945年8月,
县委下辖扈山、峙阳、金泉、荆山、郭庄、夏蔚、王庄、沂城、柴山、金星、东里、
城郊等12个分区委、301个支部,有党员5700名。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沂中县地方组
织领导群众参军、参战、支前、土改和发展生产等,培养并发展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入
党。1949年8月,中共沂中县委改称中共沂水县委。中共沂东县委撤销时,将城子、
英山、双泉、良水、丰台5个分区委划入中共沂水县委管辖。到10月底,中共沂水县
委下辖城郊、丰台、双泉、英山、城子、良水、峙阳、扈山、金泉、沂城、柴山、荆
山、夏蔚、王庄、郭庄、东里、金星等17个分区委、630个支部,有党员10880人。
1942年8月,在百鼓峪(今诸葛镇秀峪)成立中共沂北工委,武杰任书记。工委下
辖原沂水县二区、七区大部、三区一部和沂中县长安区。不久,二区撤销,划为诸葛
、葛庄、道托、高桥4个分区委,其它不变。1943年春,中共沂北工委改称中共沂北
县委。到抗战胜利时中共沂北县委下辖道托、高桥、诸葛、葛庄、崖庄、韩旺、马站
等7个分区委、329个支部,有党员6163人。1949年8月中共沂北县委与中共莒沂边县
委合并,成立中共莒沂县委(驻杨家城子)。县委下辖峰山、东莞、杨庄、雪山、棋山
、箕山、浯河、马站、高桥、长安、道托、诸葛、葛庄、崖庄、韩旺等15个分区委、
756个支部,有党员16029人。到1953年7月底,中共莒沂县委下辖12个区委(1952年1
月韩旺区委划入中共沂源县委,长安、雪山两个区委划入中共沂水县委)、133个总支
、619个支部,有党员12685人。同年8月,撤销中共莒沂县委,将道托、马站、高桥
、诸葛、崖庄、杨庄、浯河、箕山、葛庄等9个区委划入中共沂水县委,其余3个区委
划入中共莒县县委。
1950年7月,中共沂水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的党员
多为工农群众及工农出身的干部、职工和教师。1953年8月,撤销中共莒沂县委,将
9个区委划入中共沂水县委领导。1965年底,中共沂水县委有基层党委155个(包括18
个区委)、党总支19个、党支部1292个,有党员2157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委和基层党组织曾普遍受到冲击而瘫痪,党的
组织活动和党员发展均停止。1970年,中共九大以后,党组织恢复活动,经过整党建
党,沂水县发展了一批党员。至1977年底,县委下辖基层党委27个(包括18处公社党
委)、总支185个、支部1518个,有党员33061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中共沂水
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从1985年上半年到1987年下半年,分期分批
进行整党。通过整党,达到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目的。到
1990年底,中共沂水县委下辖46个党委(其中乡镇党委31个)、1814个基层党支部(其
中农村党支部1517个),有党员42639人。党员占全县人口的比数,1949年为2.2%、
1966年为3%、1990年为4%。

中国共产党沂水县地方组织部分年份发展情况统计表

┌──┬──┬──┬───────┬─┬──────────────────┐
│年份│县名│小计│ 党 委 数 │党│ 党 员 (人) │
│ │ │ ├──┬────┤支├──┬───┬───────────┤
│ │ │ │农村│机关企 │部│总数│其中 │文化程度 │
│ │ │ │党委│事业党委│ │ │女党员├──┬──┬──┬──┤
│ │ │ │ │ │ │ │ │大专│高中│初中│小学│
│ │ │ │ │ │ │ │ │以上│ │ │以下│
├──┼──┼──┼──┼────┼─┼──┼───┼──┼──┼──┼──┤
│1927│沂水│1 │ │ │1 │15 │4 │ │ │ │ │
├──┼──┼──┼──┼────┼─┼──┼───┼──┼──┼──┼──┤
│1928│沂水│3 │3 │ │ │20 │4 │ │ │ │ │
├──┼──┼──┼──┼────┼─┼──┼───┼──┼──┼──┼──┤
│1933│沂水│13 │3 │ │10│300 │ │ │ │ │ │
└──┴──┴──┴──┴────┴─┴──┴───┴──┴──┴──┴──┘

续表

┌────┬──┬──┬───────┬──┬─────────────────────┐
│年份 │县名│小计│党委数 │党 │ 党 员(人) │
│ │ │ ├──┬────┤支 ├───┬───┬─────────────┤
│ │ │ │农村│机关企 │部 │总数 │其中 │文化程度 │
│ │ │ │党委│事业党委│ │ │女党员├──┬──┬───┬───┤
│ │ │ │ │ │ │ │ │大专│高中│初中 │小学 │
│ │ │ │ │ │ │ │ │以上│ │ │以下 │
├────┼──┼──┼──┼────┼──┼───┼───┼──┼──┼───┼───┤
│1945.9 │沂中│313 │12 │ │301 │5700 │ │ │ │ │ │
├────┼──┼──┼──┼────┼──┼───┼───┼──┼──┼───┼───┤
│1945.9 │沂北│336 │7 │ │329 │6163 │ │ │ │ │ │
├────┼──┼──┼──┼────┼──┼───┼───┼──┼──┼───┼───┤
│1949.8 │沂北│437 │9 │ │428 │9950 │ │ │ │ │ │
├────┼──┼──┼──┼────┼──┼───┼───┼──┼──┼───┼───┤
│1949.10 │沂水│647 │17 │ │630 │10880 │ │ │ │ │ │
├────┼──┼──┼──┼────┼──┼───┼───┼──┼──┼───┼───┤
│1949.10 │莒沂│771 │15 │ │756 │16029 │ │ │ │ │ │
├────┼──┼──┼──┼────┼──┼───┼───┼──┼──┼───┼───┤
│1953.8 │莒沂│631 │12 │ │619 │12685 │ │ │ │ │ │
├────┼──┼──┼──┼────┼──┼───┼───┼──┼──┼───┼───┤
│1953.8 │沂水│1022│22 │1 │999 │20315 │3572 │ │2 │39 │20274 │
├────┼──┼──┼──┼────┼──┼───┼───┼──┼──┼───┼───┤
│1965.12 │沂水│1447│149 │6 │1292│21571 │2724 │37 │131 │831 │20572 │
├────┼──┼──┼──┼────┼──┼───┼───┼──┼──┼───┼───┤
│1976.12 │沂水│1491│18 │9 │1464│30986 │3123 │ │ │ │ │
├────┼──┼──┼──┼────┼──┼───┼───┼──┼──┼───┼───┤
│1978.12 │沂水│1577│18 │9 │1550│33562 │3261 │242 │1545│4658 │27117 │
├────┼──┼──┼──┼────┼──┼───┼───┼──┼──┼───┼───┤
│1985.12 │沂水│1676│31 │10 │1635│38785 │3401 │521 │4442│9120 │24702 │
├────┼──┼──┼──┼────┼──┼───┼───┼──┼──┼───┼───┤
│1990.12 │沂水│1860│31 │15 │1814│42639 │3712 │1306│7706│11947 │216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