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3&run=13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居沂、沭河上游,处沂蒙山区腹地。东与诸城、
莒县为邻,西与沂源、蒙阴接壤,南与沂南毗连,北与临朐、安丘交界,总面积
2434.8平方公里,省内名列各县(市)第二名。1950年5月至1953年8月,为沂水专
署驻地。1990年辖10个镇、21个乡,1219个行政村,1559个自然村。全县人口为
1107917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55%,回、蒙古、满、壮、白、傣等16个少数民
族仅占总人口的0.45%。
沂水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高度一般在200-
500米之间。 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俱全,平原占总面积的37.5%,余为
山地丘陵。“齐地多名山,而沂为诸镇之冠”。境内坐落着较大山峰1900余座,
其中海拔500米以上者有17座。县境西、西北部系纯山区,诸峰相连,群山竞秀。
其峰头或直,或斜,或透,且周身陡峭,绝壁如削,形成数10米高的悬崖,而被
称为“崮”,素有“沂水、蒙阴七十二崮”之称。它们以各自维妙维肖的形态,
点缀着沂蒙那特有的风光。五镇之首沂山屏障着北面门户,其南主峰泰薄顶,海
拔916.1米, 为县内第一高峰。泰薄顶孕育了沭河源头。沂、沭河犹如姊妹河,
自北蜿蜒南流形成冲积平原。境内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年均气温12.3℃,年均日照时数为2414.7小时,无霜
期191.7天。有“春旱、夏涝、秋易旱”之气候特点。
沂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沂”载入史册,早见于《禹贡》和《周礼》。
夏朝,其北、东境入青州,南境属徐州。商朝,沂地属人方。西周,地属鲁国。
建置多变,名号稍异。春秋名郓,战国称盖。秦废封建,置郡县,沂地属琅琊郡。
自西汉至北周,诸候纷争,沂地隶属屡变,曾名东安、团城……。隋朝是沂水县
成名与定型时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改东安县为沂水县至今,因沂河流
经境内而得名。境内原始社会遗址有旧石器晚期的南洼洞遗址,出土了打击石器
和鹿角化石;在属于新石器晚期的干洞顶遗址,发现了细石器;姑子顶、凤台等
地出土了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骨器、陶器,多有珍
贵文物。这足以证明20万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披星戴月、
筚路蓝缕开发了这块沃土,创造并发展了沂水的古代文化。
自隋初置沂水县后,迄今已历1400年,斗转星移,朝代更替,沂水历代不乏
名人志士。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载:“汉时列城相望,最称殷繁,编户人才
雄于东海。”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于“阳都”,1940年以前为沂
水辖地(今属沂南县);东晋徐熙,官至濮阳太守,得《扁鹊镜经》一卷,精心研
究而成一代名医。医术世代相授,衍续7世200余年,为中国历史上名医传世之家。
南北朝名医徐之才,著有《徐氏家传秘方》和《雷公药对》等书,大善医术,用
药之验名震朝野,行医不分贵贱,尤悯劳苦之众,其医德、其著述深得后世推崇。
自明至清,名门望族刘氏一家,4进士2举人,科举蝉联,代有闻人。近代周瑞麟、
郑瑞麟、刘溥霖,以奔走国事为务,积极从事反清倒袁活动,不避艰险,大义凛
然,名彪青史。当代名医刘惠民,继承祖国医学,刻苦钻研中医典籍,积累了丰
富的医疗经验,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诊治疾病。他视病人如
亲人,一一认真诊断,深受赞许,有《刘惠民医案》传世。著名烈士林茂成,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殊功,先后荣膺“山东特等战斗英雄”、“华东一
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堪为全军楷模。刘庆亮在抗美援朝中,数次深入敌后侦察,
为指挥机关提供了准确情报,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到1990
年,全县涌现出国家和省命名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
击手等百余人,他们堪称“无私奉献”的杰出代表。
劳动者的创造,特别是大自然的赐予,使沂水物产丰富。这里盛产小麦、玉
米、地瓜、花生,是全国大花生、黄烟、生猪生产基地县或重点生产县。苹果、
山楂、 板栗、核桃、柿子、梨、杏、桃等干鲜果品十分丰富。这里生长着500多
种中药材,珍贵名奇的全蝎,产量居全省第四位;酸枣仁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
全国酸枣仁生产基地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达32
种,特别是非金属矿,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集中、质地优良、易于开采等特点。
花岗岩总储量达3804万立方米,有10余个品种,其中“紫青花”花色稀奇、质地
细腻,属国内罕见品种。“沂水红”分别被亚洲第一大桥--襄樊大桥和北京亚运
村建设所选用。
物华天宝,山川毓秀,并没有使沂水人民摆脱贫困和落后。数千年封建主义
的桎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历次战乱、兵燹、匪祸也破坏着大自然。加
之交通不便,“游人不入其境”,致使商贾不兴。广大农民虽不辍劳作,但仍处
于困境之中,尽管有象吴树声等有识之士也曾提倡“讲农事、劝农桑、修水利、
广积粪” ,但亦无回天之力。自1843年至1942年的100年间,境内13次发生特大
干旱, 造成“河道干涸” 、“野无寸草”。尚有涝、雹、蝗、瘟疫相加,出现
“树皮皆尽”、“饿殍载道”、“民多死、人相食”之惨景。人口大量死亡、外
流,至1944年解放前夕,沂水农业凋敝,粮农破产,人民处水深火热之中。
沂水县“前阻蒙山之险,后扼穆陵之固”,“春秋为齐鲁之交,莒要害之
地”。古今往来,常为战场。宋、元、明、清历次战乱,生灵涂炭,致使“邑居
不足昔日一井之盛”。然而,蒙山的孕育和沂水的洗礼,赋予了沂水人民英勇顽
强的精神,革命斗争连续不断。沂水大地上曾呼啸着捻军的呐喊声。鸦片战争后,
沂水人民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洪流,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春,沂水留
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周瑞麟在县城创办“第一公学”,通过办学秘密进行反清活
动。他和杨宝林、高筱山等人动员起一批知识分子向清朝政府腐败统治宣战,向
地方封建统治势力宣战,鼓舞了县内广大知识分子,启迪了一代人。1919年,沂
水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成立了学生联合会,组织300多人连续三次上街游行示威,
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慷慨激昂,查收并集
中烧毁日货。1923年,沂水35名庄长联名致电山东省省长控告县知事助匪抢掠,
强烈要求撤办县知事王懋义等政警官员。
反抗浪潮如火如荼,斗争精神代代相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中
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极大地鼓舞了沂水县进步知识分子,他们纷纷到外地求
学、做工,寻求革命真理。1923年,在青州读书的七里堡子人(后迁下胡同峪)李
清潍,参加了青州进步师生组织的读书会,选读《社会主义讨论集》,是年经邓
恩铭、王尽美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其胞兄李清漪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
在著名共产党人陈望道、瞿秋白、蔡和森等影响教育下,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李清潍中断在青岛商科职校的学业,回
沂水小诸葛小学教书,他把《向导》、《新青年》等党内刊物送给邵德孚等同事
阅读,宣传马克思主义。1926年秋,李清漪从上海回家乡,带来了革命火种,他
开办平民夜校,并与李清潍油印出版《农民小报》,对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
是年秋,王敬斋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结业后,被中共山东区执委派回沂
水县, 从事革命宣传和建党工作。自此,沂水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1927年4
月,中共沂水支部在沂水城建立,到7月,全县党员达2 0余名。支部发动沂水各
界声援北伐战争,共产党、国民党两党党员联合筹办欢迎北伐军的活动,在沂水
城扎彩门、贴标语,“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嘹亮歌声回荡在沂城上空,造成了
浓厚的革命气氛, 军阀张宗昌的琅琊队自沂水城仓皇逃走。1928年1 2月,建立
以朱寿年为书记的中共沂水县委员会。县委通过宣传、组织,成立了县农民协会、
工人联合会、妇女协会等。工农联合抗捐、抗税,向土豪劣绅作斗争,给地方封
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1937年,日本大举侵略华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当头,“沂水抗日救
亡协会”、“沂水抗敌后援会”、“沂水抗日游击第一中队”、“沂水县抗日志
愿队” 等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3月,在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下
的“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六大队”在沂水县成立,沂水人民的抗日斗争在蒙山
沂水之间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是年7月, 中共中央批准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
《关于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不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移驻王
庄,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也在这里成立,《大众日报》在云头峪村创刊。自此,
沂水成为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心。罗荣桓、黎玉、王建安、孙继先、钱钧、
刘导生、匡亚明等均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郭洪涛、徐向前、张经武、朱瑞
等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游击战,反“扫荡”、反“蚕食”,配合八路军同日伪军
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44年8月17日,八路军鲁中部队收复沂水城,此后又于9月
3日至4日组织了葛庄战役, 该战役成为运动中打歼灭战的著名战例。8年抗战期
间,沂水人民“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一起打东洋”,全县相继有3170名青壮年
参加了抗日主力部队; 有966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涌现出模范军属王步荣,动
员参军模范曾超、马秀莲,拥军支前模范李强德,女交通员赵传春,抚育革命后
代的好妈妈张志桂,民兵英雄张奎秀、陈秀成,沂蒙“红嫂”祖秀莲。“战斗模
范村”李家峪,“丛山密林的红堡垒”南墙峪、桃花坪等典型代表。沂水人民为
抗日战争的胜利,写出了灿烂的华章。
1947年5月, 陈毅、粟裕在沂水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沂水人民“有粮
出粮、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汇成支援前线、支援战争的滚滚洪流,以高度的
政治觉悟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竭尽全力。 先后把11926名优秀儿女送往前线;
有27万民工参加支前,他们组成车子队、担架队、挑运队紧随解放大军转战鲁中
南山区、黄淮海平原和大江南北;在淮海战场上,滚动着沂水一万辆支前的车轮;
参加莱芜战役的“沂水县担架团”荣获“陈毅子弟兵团”的殊荣。解放战争中,
沂水县有2474名烈士血洒疆场。沂水人民以特有的传统美德和奉献精神,同全国
人民一道,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黎明。
新中国建立后,沂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战争年代的
那股劲、 那股拼命精神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其间,虽有“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影响,但全县各项事业仍取得一定成就,国民经济仍
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沂水县的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
时期。 至1990年,按198 0年不变价计算,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10922万元,
比1949年增长33.19倍。 农村石砖瓦房逐步代替了泥土草房,轻骑、电视机、电
冰箱等现代化家用电器进入农民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507元,比1978年的65元,
增长了6.8倍。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居民年末储蓄余额达到10463万
元。
沂水为综合农业区,也是山东东南部重要粮油棉产区之一。农业生产历史久
远,农业历来是沂水经济的支柱。农民祖祖辈辈面向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由
于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生产力低下等原因,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49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164万元。粮食平均亩产仅为88.3公斤。新中国建立后,完
成了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了生产关系。同时,针对山区特点,
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山整地,修建梯田,到1990年全县修水平
梯田75.05万亩,沙坝地8.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838平方公里,占水土流
失总面积的43.6%。 1960年5月, 总库容5.085亿立方米的跋山水库建成,库区
27700余亩良田被淹,29900余人迁往他乡,但它从此锁住了频繁泛滥的沂河。不
仅使下游的临(沂)、郯(城)、苍(山)平原成为稻花飘香的山东江南,而且为苏北
人民解除了水患,再次成为沂水人民无私奉献的具体体现。还兴建大中小型水库
149座,塘坝1494座,打大口、大锅锥等井3700多眼,使灌溉面积扩大到58.04万
亩,占耕地面积的48%。1980年以来,全县注重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广应用先
进的作物栽培、植保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强化农村服务组织,使农业经济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的增长,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39662万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358公斤;农业总产值实现37664万元,为1949年的11.9倍,是1978
年的2.89倍。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速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经
济转化的进程,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到55%。
沂水人民历来有植树造林的习惯。旧志有“沂地……千树之素接畛而居”和
“林壑芊绵,岩岫深瞑,夏无绝炎,午无停日,烟水之胜轶于江南”的赞语。由
于历次战乱、 毁林开荒、 人口剧增等,致使林木资源屡遭破坏,日渐贫乏。到
1949年底, 全县仅有残林17万亩,占宜林面积的1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
1950年,党和政府发出“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号召,领导人民群众有计划地
植树造林,至1956年,全县新造林地面积达37万亩。1958年,全县砍伐树木制作
木炭“大炼钢铁”,使林地面积减少到17.5万亩。1961年后,认真落实林木政策,
开展林木确权发证工作,使林业生产再次出现转机,沂水被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
造林重点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林业生产逐步实行承包责任制,全县把
发展林业作为开发山区、繁荣经济、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根据地域营造丰产林、
经济林,已经初步形成了“西、西北部山地水保林、干鲜果林区,东、东北部丘
陵用材林、经济林区和中南部平原丰产林”的格局。1990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
5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9%。沂水桑蚕生产,源远流长。清乾隆年间,
山茧绸畅销苏浙,时苏州阊门里的茧绸店门前书有“山东沂水茧绸发客不误”的
店招,可见当时沂水县茧、丝、绸生产之盛状。1914年,沂水花茧绸、茧绸在山
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获奖。 后来由于战争频仍,沂水蚕业萧条。1 952年后,
人民政府力挽此业,积极推行科学种桑养蚕,虽几经波折,但桑蚕生产仍持续发
展,1990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8500亩。蚕茧产量、质量省内均名列前茅,蚕
茧出口日本、韩国等。
沂水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着发展工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但自清末及民国期
间,工业生产一直比较落后,到1949年,县内仅有一家私人办的平民纺织厂及丝
绸、酿酒、榨油、土陶、白铁、翻砂、铁木修配等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力水平十
分低下。 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0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新中国成立
后,完成了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逐步呈现出蓬勃发
展的好势头。以后,经历了盲目上马、调整的曲折过程,70年代后期,终于走上
了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全县立足本县资源和社
会需求,积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努力增加生产能力,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全面
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冶金、机械、
化工、纺织、建材、皮革、食品等14个门类为主体的工业体系。1990年,全县工
业总产值实现7.325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数以千计的农民企业家,从
黄土地里走出来, 务工经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产值达到5.1亿元。工业产
品中, 泰山牌12拖拉机花键轴获国优产品称号;白鹭牌166中性蛋白酶、如意牌
猪二层花纹革、沂河牌610ZQ连杆总成、宝珠牌一级工业明胶等10种产品获部优、
省优产品称号。皮胶、明胶、裘皮、服装、浴巾、元钉、缝衣针等29个品种冲出
国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沂水自古交通闭塞,民国期间仅有青(州)临(沂)、泰(安)石(臼所)、沂(水)
博(山)三条公路经县境,且路面狭窄,桥涵残缺,致使晴通雨阻。新中国成立后,
全县积极发展交通事业, 至1990年,县内有省道7条,长248.61公里;县、乡道
21条, 长297.5公里;尚有厂矿专用公路10条,长57.4公里。县内村村通公路,
彻底改变了乘车难的状况。 1942年2月,沂水成立战时邮局,开创了人民邮电事
业。新中国诞生后,这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至1990年底,除省内委托办理邮
路外,有县内邮路6条,长度400公里;农村邮路79条,长度2713.5公里。县内电
话实现了自动化; 农村交换机34台,总容量2120门,实占用量992门,一些农户
也安上了电话。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商路畅通,沂水商业步入繁华、
兴盛的新时期。在商品流通中打破了单一的、封闭的旧模式,逐渐形成了“三多
一少”(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开放体制,
城乡市场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0年,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39137万元,比1980年增长2.6倍。外贸出口商品交货总值为5805万元,有70多种
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经济建设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了文教、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的振兴。人
民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全县文化艺术项目日益增多,群众文化生活也日趋活跃。
1990年除有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外,还有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
馆、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设施。各乡镇都建有文化站、广播站和电影队。很多
村庄建有文化中心。“踩高跷”、“冲旱船”、“挑花篮”、“狮子舞”、“剪
纸”等民间艺术久经不衰,80年代以来又被赋予新的内容。沂水文艺工作者创作
的绘画、摄影、小说、电影剧本等各有一些作品分别获国家和省级奖励。有的小
说还被翻译成外文单行本出版。1950年以来,沂水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
局面, 1990年,全县有小学1230所,初级中学61所,普通高级中学6所,完全中
学2所,职业中学5所,师范1所,幼儿园4 4所,还有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沂水分校、
教师进修学校、卫生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沂水教学班、劳动技校等。适龄儿童入
学率98.4%。自1952年至1990年,全县有7400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4455人升入
高等院校。尚有36000余人接受初等技术教育。祖国医学在沂水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咸丰年间, 沂水城就有中药铺“天和堂” 。后来,县城相继有“保和堂”、
“德盛堂”、“万济堂”、“同德堂”等18家药房。1893年,西医第一次传入本
县,但境内防病、治病仍以中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推行卫
生医疗事业,普及卫生常识,培训医务人员,实行中西医结合,有效地预防了疾
病发生。天花、麻疹、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痢疾、疟疾等地方性
传染病也已基本消灭, 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1岁。199
0年,境内有地级医院2处,县级医院18处,乡镇卫生院15处,村村设有卫生室,
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10.06‰。县内体育活动遍及城乡,竞技水平也不断提高。仅1984年至1990年,
全县就举行体育运动会45次, 参赛人数达3万人。在1988年举行的首届全国农民
运动会上,女选手黄业涛获“60发卧射”冠军。科学技术工作得到重视。特别是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后,县科技部门逐步得到充实加强,到1990年,县有
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和良种示范繁殖农场等科研机构。有专业技术
人员8489人,为1953年的7.7 9倍。科研项目及工业、农业、水利、畜牧、林果、
文教卫生等领域,自1978年到19 90年,有77项科研成果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
县服装厂完成的“坚固呢石磨水洗工艺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获省科技进步
奖。“花键高速洗削规律的研究”,“空气冲击回转钻井新工艺”、“鲁花一号”
花生良种等获省科技进步或科技成果奖。县、乡、村科研推广组织有机结合,面
向经济建设,进行多学科研究及推广引进等工作,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较快地转化
为生产力,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沂水山川毓秀,地阜物华,“其民勇而直”,“其俗朴而俭”。千百年来,
沂水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文明发展的历史,在前进的道
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
政府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使沂水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再次唤醒了这块“奉献的土地”。外国客商和海外
赤子不断前来参观考察、洽谈生意、寻根问祖,他们为这里特有的沂蒙风光而赞
美! 那怪耸的山崖,逶迤的沂河,苍茫的沂山林场令他们倾倒;更为那凌空飞架
的渡槽,横跨河流的拦洪大坝,山区人民解决吃水难的壮举而赞叹不已。沂水的
确是个好地方。但也有其山区自然条件等自身的制约因素。农业抗御旱、涝等自
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 全县还有60万亩耕地不能灌溉,699个自然村的5.27万人
用水困难。1088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人口增长过快,
全县由1949年的503000人, 增加到1990年的11079 17人, 人均土地由1949年的
3.04亩下降到1990年的1.07亩。人口的文化素质也较低,1990年,全县每千人中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46人,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44.73人,均低于全省、
全国水平,而文盲、半文盲达15万人。因此,重视教育和科技以提高人口文化素
质,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耕地,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固农业基础,立足山区优
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和创汇产品,乃是举政利民的长久大计。县委、
县政府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探索的建设山区,实现“小康”的新路子已见到成
效。
鉴古知今,光照来人。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新浪潮面前,勤劳勇敢的全县
人民正一如既往,团结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块“奉献的土地”
上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