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130&run=13

境内传统水果主要有桃、杏、梨、李、山楂、葡萄、花红果等,新中国成立以前
,多为群众零星种植,成片面积甚少。1950年,省、地为支援沂蒙山区经济建设,从
辽宁省调入大批苹果树苗,其中调入沂水县5万株,主要栽植在西、西北部山区村庄
。自此,苹果生产得以大面积发展。1958年随着“大地园林化”,西部沿石(臼所)泗
(水)公路,北部沿益(都)新(沂)公路两侧,大建了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园,共栽植果树
30余万株,其中苹果25万株。此后,逐年都有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
以苹果为主的水果生产的发展,到1990年,全县新建果园6.5万亩,栽植各种苹果树
250余万株。同时,不断更新品种。50年代的国光、金帅已陆续被红富士、新红星等
名优品种替代,1988年又引进北斗、乔纳金等。1990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到4194.
48万公斤,并形成了5个生产基地。
苹果生产基地 跋山水库库区片。有武家洼、下古村、诸葛、新民官庄、柴山等乡
镇的50个村。1978年扩建,面积5万亩,20万株,以国光、金帅为主。1985年果品产
量500万公斤,1987年达1000万公斤。占全县苹果总产量的35.7%。
沿石泗公路片。有崔家峪、夏蔚、高庄等乡镇的32个村,面积3万余亩,约10万
株。1970年扩建,以金帅、国光为主,1985年果品产量250万公斤,1987年达400万公
斤,占全县苹果总产量的14.3%。
三十里堡、四十里堡片。共20个村,以红富士为主,1985年扩建,后逐年发展,
面积1万亩,约40万株。1987年产量开始大增。
山楂生产基地 1979年始建,以诸葛镇宿山周围的22个村为重点,栽植山楂树50余
万株,其中成片面积1万亩。1985年产山楂50万公斤,1987年产87.5万公斤,占全县
山楂总产量的40%。
大樱桃生产基地 大樱桃是1901年由德国天主教传教士引入,种植在王庄圣母山天
主教堂院内。初植50株,现存21株,年产樱桃1000余公斤。以果皮可分紫红色、金黄
色两个类型。果实个头大(单果重10克左右),成熟早(5月份),味鲜美,有“春花第
一枝”之称。为扩大生产,于1987年在王庄、夏蔚等乡镇建生产基地,面积1500亩,
栽植大樱桃5万余株。
帅李生产基地 帅李是沂蒙山区农民长期栽培的名贵品种,因果实在结果枝上成串
排列,俗称“串子”。果实大(单果重80-90克):阳面紫红色,果肉淡黄绿色,味酸
甜可口,并有浓郁清香,故在“李”前加“帅”字,以示珍贵。1987年以诸葛、下古
村等乡镇的15个村为重点,建立生产基地2000亩,栽植帅李10余万株。1989年已见果

葡萄生产基地 1984年以县城周围的10个村为主,栽植以巨峰为主的葡萄1000余亩
。1985年见果,1987年产葡萄5万公斤,1989年达到15万公斤,占全县葡萄总产量的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