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3&rec=77&run=13

  【概况】县烟草生产服务中心担负着全县烤烟生产发展,烤烟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服务
和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检查督促及考核的职责。2007年中心设有人秘科、生产科、信息科
、综合科。共有干部职工16人。

  【烟叶生产与收购】2006年,县烟草中心紧紧围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科技兴
烟战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切实提高科学种烟水平,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布局,努力扩大
植烟面积,以发展大村、大户、专业乡镇为重点,促使全县烤烟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轨
道,不断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沂水烤烟生产整体优势和知名品牌地位
的烤烟生产总体思路。突出抓好烤烟种植面积和各项生产管理,全县烤烟生产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全年种植烤烟2624公顷;收购烟叶109万担,同比增加366056担(其中,上等
烟比例达到1613%,中等烟比例达到6857%);收购均价867元/公斤;投放收购资金
471984万元,同比增加115534万元;实现烟农收入628197万元,同比增加23119万元
;实现烟叶特产税103836万元,同比增加32606万元。2007年,为推动全县烤烟上规模、
上水平、增效益,县烟草中心及时抓住2006年植烟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提出了“稳定面积
,强化科技,调整品种,优化布局,提高产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全年种植烤烟3330
公顷;7月10日、7月31日、8月10日全县部分乡镇烟田连续3次遭受了严重的风雹灾害袭击,
受灾面积达916公顷,其中绝产面积68公顷,减产5成以上面积321公顷,减产3—5成面积130
公顷,减产3成以下面积397公顷。在烤烟大田管理中、后期,又遭受了严重雨涝灾害,致使
全县烟叶减产3万余担,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灾情发生后,县烟草中心及时与有关部门
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受灾地区进行了调查,并实施了灾后补救措施,使全县烤烟生产仍然取
得了较好成绩。收购烟叶11089万担,同比增长192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达到2388%,
同比增加775个百分点;均价达到916元/公斤,同比增加049元/公斤;投放收购资金5
07721万元,同比增加35737万元,烟农累计总收入达644978万元,同比增加16781万
元;实现烟叶税收11169859万元,同比增加7863万元;单产平均达到11546公斤;亩产
值平均134299元(含补贴)。据统计,全县亩产值1200—2000元的户占总户数的5441%
,2000元以上的户占总户数的1168%,户均收入728377元。

  【健全完善三大机制】为促进全县烤烟生产健康发展,2006—2007年,进一步健全完善
了产业化经营、风险控制和奖惩投入机制,使全县烤烟生产迈上了新台阶。健全完善产业化
经营机制2006—2007年,加强了烤烟合作组织建设,重点在规范管理、完善机制、发挥作用、
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烤烟合作组织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烤烟合作组
织的作用,特别是村级合作社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了新会员入社,重点培
育植烟大户、专业户成为烤烟合作社社员。加大对社员特别是村级社员的培训力度,使全县
烤烟生产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健全完善烤烟生产风险控制机制2006年,为正确处理好企
业、烟农、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完善了组织者、经营者、生产者三者之间风险共
担、利益共享的风险基金制度,县财政从当年烟叶特产税中提取5%,烟草部门注入同等资金
,共同组成烟农植烟风险准备金,在县财政设立专户,用于防雹减灾体系建设,以及烟农遭
受人力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造成严重减产降质时的生产补助。年内共发放救灾物资折款达1128
1192元。2007年,充分发挥全县防雹网络的作用,特别在大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全面做好
冰雹预测预报工作,年内共进行消雹作业10次,发放炮弹232枚,消雹作业效果明显。最大限
度的降低了灾情,并及时对受灾烟田进行灾后补助,共发放救灾物资折款达207万元。健全完
善奖励和投入扶持机制2006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烤烟生产的奖励扶持力度。一是加大生产投
入力度,以每亩500元左右的标准对烟农进行扶持。其中产前投入100元,用于供应化肥、地
膜、烟苗以及农药等生产物资;剩余部分待烟叶收购结束后,根据烟农实际交售烟叶的等级
和数量,按照每斤上等烟补贴18元、每斤中等烟补贴15元、每斤下低等烟补贴1元的标准
以实物的形式兑现给烟农。二是从当年烟叶特产税中提取15%作为乡镇、村两级的烤烟生产
组织费,由县财政设专户管理。根据组织领导、大棚育苗、大田移栽、合作组织建设和烟叶
收购5个方面的考核情况,直接兑现组织费。三是烟草公司按每亩投入20元的标准进行统筹统
兑。其中,每亩8元用于烤烟合作社,每亩6元用于乡镇综合考核,每亩6元(每担烟2元)用
于乡镇担烟扶持。2007年,对烤烟生产继续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一是对烟农每亩产前投入
100元,用于化肥、农药、烟苗、种子等物资补贴。二是对50亩以上的植烟片,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冬耕的(原则上要求冬耕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每亩补贴冬耕费15元。三是按每亩补
贴40元的标准优惠供应豆饼(大豆)或有机肥。四是对烟农实行产后补贴,收购结束后根据
烟农实际交售烟叶的等级和数量,按照每公斤上等烟补贴36元、每公斤中等烟补贴30元
、每公斤下低等烟补贴20元的标准以实物的形式给予兑现。五是按照当年烟叶税入库数7%
的比例安排资金与省市烟草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作为烟叶生产扶持费:对完成政府下达收购
任务,且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以上、中烟系列品种使用率控制在40%以内、无违规收购外地
烟叶行为的乡镇和植烟面积100亩以上、平均亩产140公斤以上、中烟系列品种使用率控制在
40%以内、合作组织作用发挥较好的村,按照实际种植面积每亩给予12元和8元的生产扶持费
。对先进乡镇及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自然灾害进行投保或补助。

  【科技兴烟】2006年,把搞好“五个调整”作为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增
加植烟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即:在立地条件上,由山岭薄地向有水浇条件、适宜种植烤烟的
肥沃地块调整;在耕作模式上,由过去单一纯作、连作向轮作换茬、间作套种模式调整,大
力推广烟薯“二、一”或“二、二”间作,大力推广麦茬烟种植;在经营方式上,由传统的
单户经营向烟叶生产农场、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调整;在技术要求上,由过去广种薄收
、粗放管理向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调整;在生产规模上,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向大村、大
户种植调整。同时,狠抓了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烤烟生产的科技含量。在育苗方
面,统一使用优良品种,彻底淘汰杂劣品种,全面实行大棚托盘育苗,杜绝零星分散育苗;
在栽植方面,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部实行地膜覆盖,做到无膜不栽烟;在大田管理方
面,狠抓以病虫害防治、合理留叶、揭膜培土、抗旱排涝等措施的落实;在烟叶烘烤方面,
大力推行烤房改造、烟叶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全面推广热风循环式烤房改造和“三段式”
烘烤工艺;在烤烟收购方面,切实抓好“三关”(初分预检关、密码收购关、收购秩序关)
。把收购质量关口前移到“初分预检”工作中,充分发挥烤烟产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配合技
术员入户指导烟农分级,提高了烟叶纯度和等级质量,增加了烟农收入。2007年,狠抓科技
兴烟措施。一是优化种植布局。积极培育发展2000亩以上的植烟乡镇和100亩以上的植烟大村
,推广烟薯“二、一”或“二、二”间作,实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种植。二是优化品种布
局。统一使用优良品种,彻底淘汰杂劣品种,推广使用NC82、NC89、K326、云烟85等优良品
种,逐步淘汰中烟系列品种。三是加强生产管理。全面实行大棚托盘育苗,杜绝零星分散育
苗;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部实行地膜覆盖,做到无膜不栽烟;狠抓病虫害防治、合理
留叶、揭膜培土、抗旱排涝等大田管理工作;大力推行烤房改造、烟叶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
技术,全面推广热风循环式烤房和“三段式”烘烤工艺;切实抓好烤烟收购工作,搞好初分
预检,严格收购程序,维护良好的烤烟收购秩序。

  【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加大了对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及烤
房建设的扶持。全年基建项目共分两期实施。1—9月份争取上级投入资金1057743万元建密
集烤房573座,水池40个,大口井10个,小塘坝整治工程6座,管网17处。烟田受益面积达13
27公顷,受益户数达2162户。10—12月份,争取上级投入资金1073万元,建水池119个,机井
1眼,大口井24个,塘坝32座,管网51条、53565米,烤房202支,修建道路55条、437千米
。2007年,全面启动了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并按要求制订了三年总体规划:利用3年时
间建成生态村104个,规划烟田面积12万亩,全部轮作换茬,每年植烟6万亩左右。其中,植
烟面积1000亩以上的村12个,500亩以上的村50个,300亩以上的村42个,烟田内基本达到水
、田、路配套,烤房全部改建为省工节能的密集型烤房,概算总投资28亿元。年内规划建
设生态村53个,重点建设了诸葛镇南门楼村、沂水镇稳坐官庄等10个生态村。全县共建设基
建项目1242个,总投入4177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投入资金3692万元。一是建设水利项目39
0个,投入2095万元,其中:上级投入1846万元,建水池175个,大口井44个,小塘坝整治工
程52座,管网69处、94456千米,提灌站50处。二是投入2082万元新建密集型烤房852支(
含可拆卸式烤房10支),其中:争取上级投入资金1846万元对烤房土建工程、加热设备、自
控设备、备用动力设备及12处烤房群的地面硬化8000平方米、院墙1300米、扎烟棚7处、输变
电等进行配套建设。年底,经过上级的检查验收,10个重点建设的生态村走在了全省前列。

  【发展烟叶种植农场】2006年,利用现有的农村机动地或承包地,扩大植烟面积;引导
和鼓励烟草系统内部职工、乡镇脱产干部和社会人员发展烟叶种植农场,发展烟叶种植农场
41个,面积236公顷。2007年,大力推广烟叶农场种植模式,共发展烟叶种植农场46个,面积
374公顷,全县烤烟生产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种植的生产新格局。

  (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