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庄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3&rec=153&run=13

  【概况】泉庄乡地处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7公里处,东依诸葛镇,西靠夏蔚
镇,南连崔家峪镇,北与沂源县交界,总面积10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6公顷,荒山面
积646667公顷。辖31个行政村,11万户,334万人。全乡属山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西
高东低,著名七十二崮有十崮在境内,其中纪王崮海拔5724米,是境内最高点,被誉为“
齐鲁第一崮”、“沂蒙七十二崮之首”。主要河流有马连河、沂河,建小(二)型水库2座。
崔(家峪)泉(庄)公路纵贯南北,全乡村村通硬化路、通电、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石灰岩、钾长石、钠长石、页岩等。农业以林果业为主导产业,盛
产苹果、葡萄、桃、柿子、山楂等果品及花椒,享有“林果之乡”的美誉。同时,兼或种植
玉米、花生、小麦、地瓜、黄烟等农作物。2007年,民营企业发展到26家,手套加工、板材
加工、矿产开采加工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有临沂胜旺手套制作有限公司、泓源劳保手套有
限公司、沂水华润工贸有限公司、沂水天棚制板厂、沂水县泉旺石瑛有限公司等5家规模以上
企业,从业人员594人,企业总产值32076万元,利税2569万元。全乡财政收入2037万元,
上级补助9196万元,总财力112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农民储蓄总额达到1
7亿元。

  【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以林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
乡林果总面积达4000公顷,其中葡萄1000公顷,年产量达4000万公斤,以“红提”、“巨峰
”为主。苹果57333公顷,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以“红富士”、“粉红佳人”为主;桃1
66667公顷,年产量达6500万公斤,以“苍芳早生”、“中华寿桃”为主;柿子200公顷,
年产量达300万公斤;以山楂、杏、梨、李子等为主的其他杂果560公顷,年产量达1500万公
斤,是名副其实的林果专业乡镇。泉庄乡葡萄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
食品,所有果品在国家工商总局统一注册了“汇泉”牌商标,泉庄乡被确立为山东省林果标
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乡已建起大小果品恒温库20座,年可储藏果品7000吨。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农业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日趋优化,效
益逐步提高。2006—2007年,发展林果27333公顷,建起精品果园11个,培育精品户485户
;发展杨树丰产林37333公顷,封山育林86667公顷;发展养殖小区6个,培育养殖大户1
20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68个,入社农民9178户,占全乡总户数的83%,成为推动现
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和旅游开发】围绕资源做文章,实施“招商兴乡”、“工业富乡”战略,初
步构建起了一业为主、多业支撑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培育主导产业。积极为企业发展搞好
服务,进一步把手套加工业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临沂胜旺手套制作有限公
司固定资产6000万元,产值过亿元,带动起了泓源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的手套加工企
业。培育支撑产业。立足林果资源优势,发展起了果品储藏、运输等企业,拉长了林果产业
链;立足木材资源优势,发展起了木材加工企业63家,其中胶合板4家,旋皮59家;立足矿产
资源优势,发展起了6家矿产开采加工企业,规范了矿产开发管理;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发
展起了服装加工、花生加工等企业,进一步扩大了民营经济规模。培育后备产业。2006年,
启动了“天上王城”旅游开发项目,开发建设集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娱乐
、户外度假、民俗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07年4月26日正式营业,预计第一年可接待游客
30万人次,以后逐步达到60万人次。抓住“天上王城”旅游开发机遇,跳出农业抓农业,大
力开发“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春观花,夏赏绿,秋尝果,冬休闲,精心打造“崮文
化、生态游”两大旅游品牌,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泉庄乡的新亮点。

  【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06年对中心初中危房进行
了改造,新建教学楼1座,改造平房72间;2007年对张庄、石汪峪两处小学进行了改造。200
7年,全乡设有9个学区,9处小学,1处中心小学,1处中心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
中率均达到100%。

  全乡设有卫生院1处,卫生院职工38人,设卫生室14处,乡医58名。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管
理,乡村卫生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使全乡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07年,年就
诊病人15万人次,业务收入180万元。

  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使全乡计划生育率、女性初婚晚婚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等各项
指标均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内。2006年,投资70万元新建计生服务楼1座,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
,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条件。2007年,全乡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5‰,女性初婚晚
婚晚育率975%,采取节育措施率达100%。

  【城乡环境建设】围绕生态旅游开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搞好城乡环境建
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平台。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006年有8个村实现了“村村通”
自来水,2007年有6个村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各类
水利工程616处,其中五自工程600处,治理小流域6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00公顷;实施
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所有行政村和90%的自然村已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4128户;实施了“一池三改”工程,全乡建成使用沼气池406个;实施了“村村通”硬化路工
程,对5个村已老化毁坏的“村村通”道路进行罩面修缮;实施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完
成了13个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132公顷;实施了生态绿化工程,在纪王崮、
文峰山、东汉崮三大山系封山育林86667公顷。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
切实抓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了又好又快大讨论活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
好氛围。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宣传文明新风、传播科技文化、加强村民管理的“窗口”和
“载体”,开展了争创“文明户”、“美在农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善了村容
村貌,提高了农民素质。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狠抓治安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消除安全
隐患为重点,抓住责任制落实这个龙头,建立平安创建制约和激励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包管
理区、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通报、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构建法制
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安创建三个网络,增强群防群治能力,全面抓好“平安泉庄”
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乡共有五保老人95人,2006年投资新建1处敬老院,2007年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达到40名
。建立了8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和建国前老党员补助机制,定期对全乡80岁老人和建国前老
党员进行补助;全乡优抚对象153人,2007年优抚资金支出5592万元,农村低保794户,发
放低保资金2859万元;自然灾害救济679万元。做好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权利,为1
0名肢体瘫痪者争取轮椅10辆,为11名白内障患者争取实施了免费手术;开展免费义诊550人
次,为全乡496名优抚对象、五保户和残疾人办理了新农村合作医疗。

  (侯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