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沂水县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2&rec=21&run=13

书记 郑磊
副书记 杜以厚 吴善强

[机构设置]1991年,团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校少年部、工农青年部
和权益调研部。共有工作人员12人。1993年机构改革,设办公室、组织宣传部、学校
少年部、工农青年部、权益调研部,定编8人。1994年,机关团委划归团县委。至19
99年团县委共有工作人员8人。此外,县少工委、县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团县委合署办公。

[概况]团县委的职责是在县委领导下,按照《团章》要求,围绕县的中心工作设计
、开展活动,凝聚、引导、教育青年,并受党委委托领导少先队工作。1991年以来,
团县委一班人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把握大局,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沂水县青少年工
作新局面。团县委连续8年被团市委授予先进(红旗)团委称号;1991年被全国少工委
授予“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活动先进单位;1994年,被团省委命名为“全省青春
立功活动先进团委”,被团省委、省教委、省少工委表彰为“全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单
位”;1997年被团省委授予“红旗单位”,被县委、县人大授予“全县普法集中宣讲
先进单位”。

[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
年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一系
列讲话精神,使广大青少年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小树立民族自信心、自
尊心和自豪感。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
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理论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二是
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县委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每年都积极组织发动广大团员青年
投身到县委组织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机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和“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强化服务、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使团员青年们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得到根
本改变。为配合全县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1991年、1993年,团县委开展了税法宣传
。1995年,集中开展了新税制宣传。1996年、1999年,团县委成功地组织了两次青少
年普法知识竞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青少年学
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三是树立和宣传各类青少年典型,充分发挥先进人
物的榜样和导向作用,适时推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少年先进人物,宣传他们的事迹,
使之成为全县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在1999年开展的首届“沂水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
动,从不同行业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10位杰出青年,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
彰,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一,大力推
进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青少年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以创建
青年文明社区、青年文明村镇为目标,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为主要方式,以青
年志愿服务站为主要阵地,实施包括爱心助残、尊老敬贤、扶贫帮困等为主要内容的
青年志愿者长期服务计划。第二,全面深化青年文明号,带领青年职工建设社会主义
职业文明。立足岗位,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活动,为方便群
众生活提供综合性服务。第三,努力扩大手拉手互助活动范围。在学校,通过开展“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手拉手读书交友”、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赠送爱国主
义教育图书,加强了情感交流,拓宽了交友范围。第四,加大实施希望工程的力度,
不断拓宽社会化筹资渠道,探索新的捐资方式,以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的儿
童为工作中心,积极推进希望小学建设。五是积极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普实践活
动,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

[学校团队建设]至1999年,全县共有团员6万余人,少先队员14万人,设有37处中
学团委,县、乡镇各小学均配备了专(兼)职辅导员,总数达3000余人,学校团队工作
成为全县团的工作的半壁江山。
一、中学共青团的工作把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深入开展了
“争创优秀团支部,争做跨世纪合格建设者”、“争创中学合格团校”等活动。通过
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了基层组织生活,激发
了广大中学生发愤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跨世纪合格建设者的自
觉性。道托中心初中团委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省进行了推
广。二、小学少先队工作积极开展“雏鹰行动”。团县委把开展雏鹰行动作为素质教
育的重点,按江泽民“五自”题词要求,组织少年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雏鹰行动”
,通过独立自主的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强自立
;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做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以“争创国旗中队”活动为载体,推动了爱国主义教
育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先后有20个中队分别被全国少工委和省、市少工委授予“红旗
中队”称号。四、以贯彻落实各级《少先队工作条例》为突破口,加强少先队正规化
建设。1999年6月,团县委、县教委印发了《沂水县少先队工作条例》。在队室建设
上注重时代特点,根据不同学校提出不同要求,注重实用性,发挥多功能作用。辅导
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任命了各乡镇、县直小学的辅导员。少先队组织和信息理论
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全县除广泛订阅《辅导员》、《山东少先队》、《中国少年报》
等刊物外,还利用《沂水报》、《沂水团讯》、宣传橱窗等有效载体交流经验,传递
信息,自1991年以来,全县共有1000篇少先队信息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

[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团县委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共青团系统信息工作条例
》和《临沂市共青团系统信息工作条例》,坚持服务决策、服务基层、服务团的工作
,积极开展团的信息调研工作,促进了信息调研质量的提高;团县委还出台了《团务
信息调研及宣传奖励办法》,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团的“三大工程”建设,积极开
展了专题信息调研,开展了团的信息调研竞赛;各级团干部和广大信息员还以主动态
度,善抓“热点”,积极向上级团的信息载体报送信息,采用数量和采用率一直位于
临沂市前列。
团县委还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辐射、导向、影响作用。宣传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
先进青年典型,宣传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先进事例。9
年来,累计在各级新闻单位用稿600余篇,极大地提高了团的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
团的工作的开展。

[培养、选拔各类优秀集体、个人典型]在农村,一是开展了选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
动,大力普及和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和星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有100
0名有志农村青年被授予各级“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牛岭埠良种鸡繁育中心的张
在福,从1990年创办养鸡场以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探索,在蛋鸡孵化、饲养、防
疫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辐射到4个县区10多个乡镇,带动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其被授予“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二是开展了“青年养殖致富工程”和创办
青年科技示范园工作。由于推广优选项目,并注重规范化管理,沂水县的“青年科技
示范园”一开始就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轨道,累计建园200余处,1997年,团市
委在本县召开了现场会。三是深入开展了“青春染绿沂蒙山”活动。1991年4月,县
青年绿化工程--炉山万亩绿化工程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
为“全国优秀青年绿化工程”。
在企业,开展了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和“争创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有300
余人获市、县“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团十三大以来,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青年文明号”
成为凝聚和引导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随着《沂水县“青年文
明号服务卡”的通知》等文件的先后出台,全县的青年文明号活动进一步深化,广大
青年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到1999年,沂水县共有青年文明号集体9
8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44个。
在机关,组建了140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以“助残、敬老、爱幼、
尊师、扶贫、帮助”和“城市清洁日、三下乡”为主要内容的“一助一”青年志愿者
活动,且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效果明显。沂新中学志愿者服务队长期结对帮助老红
军关义宣夫妇,邮电局职工长期结对帮助孤寡老人。卫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聋
哑学校的孩子们查体治病及每年三月份开展的“青年志愿者集中活动月”等都在社会
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全社会,还广泛开展了各级“十大杰出青年”和新长征突击手
的评选推荐工作。县于1999年5月举办了首届“沂水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杨庄
镇青年农民孙淑霞等人当选。同时,注重发掘、推荐事迹突出感人的青年典型参评省
、市“十大杰出青年”。1994年张在军获“全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6年当选为
省“十大杰出青年”。徐从华、李明斌等被评为省、市“十佳乡镇团委书记”称号;
牛继前等荣获“沂蒙长青奖”。先后有300余人获省、市、县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为
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希望工程]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在沂水县实施。县成立了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
组,办公室设立在团县委。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组织领导“希望工程
”实施工作。9年来,县“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热情参与下,先后救助了5296名已失学
或即将失学的少年儿童,累计接受救助款额达100万元,先后建成希望小学4所,在建
1所,争取拔款和自筹资金累计款额450万元。已有4120名受助学生完成了小学学业。
在希望工程的管理和教学中,先后有鞠立民等16名小学教师获“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
”,有3名受救助生获省“希望之星”称号,有7名受救助生获省、市“优秀受助生”
称号。同时建立了希望书屋14处,三辰影库2处。

撰稿人:杜以厚
审稿人: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