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2&rec=184&run=13

[沂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跨沂水、沂源、临朐、安丘四县,面积700平方公里,又
称东泰山、小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环绕在主峰周围,有29座不同姿态的奇
峰,逶迄百余公里,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
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之首”之说。山体主要有泰山群黑云母变粒岩
、片麻岩和混合岩等组成,呈北北西走向。植被以马尾松、刺槐为主,森林覆盖率达
90%。设有沂山林场,产苹果、板栗等。抗日战争时期为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一部分
。山峦清秀,风景优美。主要景观有东镇庙、百丈崖瀑布、法云寺、双崮天阙、玉皇
顶等,是沭、弥等河的发源地。为历代军事要冲。战国初期,齐国依山势修筑的长城
,其遗址尚存。东麓的穆陵关,西侧的铜陵关,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汉武帝曾立祠于沂山祭祀。隋开皇十五年诏祠名山大川,以沂山为东镇。唐朝加封东
镇沂山王。其他王朝也在这里设关、建塞、树碑、筑庙、立祠。为历代登临游览胜地
。众多的文人墨客赋诗赞美沂山的神奇山势和佳绝风景。“坐看两山云出没,云行如
驱归若呼”,“万叠奇山共眼底,一方雄镇位齐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东镇庙,位于沂山东麓,建于宋朝初年。院内古松、古槐和银杏龙蟠虬结,参天
蔽日,蔚为壮观。新修殿宇气势恢宏,殿前有大量古代碑碣,供游人赏评。
百丈崖瀑布,处东镇庙上2公里。百丈崖高65米,绝壁如削,山陡谷深。泉水从
远在四五里外法云寺前参孩洞流出,又汇其他诸泉,形成潺潺溪水,流过崖顶,飞溅
而下,犹如白练悬空。瀑布下注,声震山谷。即是初夏,悬崖上尚存残雪余冰。前人
有“百丈瀑布六月寒”的诗句。百丈崖中腰旁,有仙客亭,雪蓑题傅希孟联在其上:
“山静凝神气,泉高识道原”。崖西侧有吕祖洞,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洞旁古松
横出石隙,挺拔凌空,俗称其为“万年松”。石壁上刻有“海岳”二字,方逾径丈,
笔力雄浑。
法云寺,俗称古寺,处百丈崖上2公里,沂山主峰东侧。周围群山环抱,林海苍
莽,幽洞神秘,恍若仙境。现寺院已坏,新建房舍为沂山林场场部。林场附近山岩之
间,有参孩泉,又名参孩洞,是沂山的主泉,泉水甘冽。汩汩清流,顺曲折的山溪,
蜿蜒回旋,飞漱于山石之间,流向百丈崖。法云寺西北的山谷中,有一“黑风口”,
传说是水浒英雄李逵力杀四虎的地方。
双崮天阙,是指沂山群峰中最为显要的两座奇峰,一名狮子崮,一名歪头崮,东
西对峙。狮子崮巨石嶙峋,远眺极似一头张口欲吞天穹的巨狮。歪头崮坐北面南,似
一老叟昂首天外,因崮巅偏向一侧,故名。崮南有通向峰巅的陡峭小道,中途石壁上
有清人题刻的“人世蓬莱”四个斗大隶书字。其上有一座拱形石门,门外有小石庙一
座。由此向上攀登,即可到达崮顶。崮顶有碧霞宫。宫旁有一石穴,深不可测,名曰
“天池”。池东,一巨石由绝壁探出,凭石眺望,但见岗岭逶迤,谷幽壑深,泉流瀑
鸣,松碧花艳,令人心旷神怡。傍晚,崮顶烟云缥渺,凝碧如带,这就是“沂山晚翠
”的胜景。
玉皇顶,为沂山主峰,有环山公路直达。峰顶有玉皇庙,其南矗立着电视转播塔
。东侧有一巨石探出,名为探海石,黎明可观东海日出。登上玉皇顶极目四望,山峦
叠翠,势如潮涌。东方大岘山上的雄伟穆陵关就在眼底,齐长城遗址隐约可见。沭水
如带,远明天际。
沂山泰薄顶,位于沂水县城北43公里处。属沂山主体南延部分。主峰泰薄顶海拔
916.1米,是县境内最高点,沭河发源地。199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沂水县沂
山森林公园(原沂山林场处)。公园在泰薄顶南麓,与临朐县沂山林场接壤,总面积6
07.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境内400米以上的山头10多个,主要山谷数十条。
公园内木本植物主要有刺槐、松类、平柳树等8种木材树种,有苹果、柿子、软枣等
9种干鲜果树木。草本植物主要有黄被草、狗尾草6种。植物性药材144科,500余种。
动物药70科,104种。矿物药11种。野生花卉达47科,130余种。菌类有松蕈、木灵芝
等6种。兽类有狼、獾、狐狸、野兔等5种。禽类有鹰、喜鹊等5种,另外还有蛇类、
蝎子、土圆(土鳖子)等爬行动物。此山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岩岫明媚,林壑草绵,
逶迤百余里,自然风景秀丽。自早春始至初冬,各种鲜花相继怒放,开遍山野,万紫
千红,争丽斗艳。

[沂河]又名沂水,有沂蒙山区的母亲河之称。为山东省第一大河。在山东省南部,
江苏省北部。源出沂源县鲁山南麓。南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
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内,至新沂市分为两股,一股为
干流,到嶂山折而向东,汇新沂河入黄海;一股为老沂河,入大运河和骆马湖,后流
至灌云县东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在沂水县境内流
域是:从泉庄乡龙骨洞村东北入境,向东南流,经泉庄、新民官庄乡,流程14公里入
跋山水库。出库后折向南流,流经柴山、武家洼、龙家圈、沂水、许家湖、袁家庄、
姚店子7个乡镇的边沿地区,流程35公里,在姚店子镇邵家宅村入沂南县境。在沂水
县境内河段长56公里,河床最宽处1200米,平均宽670米,流域面积1437.7平方公里
。属山东省洪河道,源短流急,洪水集中。1730年(清雍正八年)沂城西桥头洪水最大
流量为10580~13500立方米每秒。1957年流量为6940立方米每秒。1959年以前,汛期
可上下营航运,但汛期也易发生水患。仅清代(1644~1911年)沂河决口12次,给沿岸
人民造成很大灾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在其上游流域进行封山
造林,并在两岸营造防护林、速生丰产林,保持水土。闸山沟、修塘坝、水库,下游
加固堤防,进行导沭整沂,疏通河道,水患基本控制。1960年5月,在其上游的跋山
与无儿崮之下的白腊顶之间,将沂河拦腰截断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库--跋山水库。水库
建成后,将河水全部截流,使水库下游35公里河道仅有涓涓流水。全年仅汛期河水较
大,基本免除了洪涝灾害,收到了养鱼、发电、灌溉之利。沿岸群众在河床上种小麦
、玉米、稻谷、蔬菜,瓜、果、花卉等。

[南洼洞遗址]位于沂水县诸葛镇范家旺村西南山的山顶上。因临范家旺村南一片洼
地,故名南洼洞。洞口南向,高3.6米,东西宽6米,深14米,系水平溶洞。山洞深处
有部分棕红色粘土堆积。在堆积中共发现多面石核两件,双台面石核一件,石片三件
,砍砸器一件,有4个个体以上的鹿角化石一宗,其中一块长为181毫米,在角柄和主
枝眉枝的残断处有明显的砍砸痕迹。还有一些破碎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伴随在堆积层
中。从鹿角化石看,与北京人洞穴中鹿化石相同,应是葛氏班鹿。此鹿是华北中更新
世的典型动物,现已绝迹。洞内红粘土与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的离石黄土相似。由此可
以断定洞内堆积的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即第四纪早期)石制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
期。这一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分布及它与沂源猿人的关系提供了
重要的实物资料。

[姑子顶遗址]位于何家庄子乡驻地西南1公里处。三面是水,西南是水库,遗址高
出地面3~5米,东西180米,南北90米,文化层1~3米。早期的文物有磨光石刀、石
斧、石镞;陶片有黑、灰、白、红4种颜色;器物有鼎足、、腿、盆、壶、口沿
等。晚期文物有汉代铜器、铁器、陶器等,属龙山文化和汉代文化遗址。

[薛王台遗址]位于高庄乡马兰村南500米处,东临河,西靠山,南、北为丘陵,东
西93米、南北60米,文化层1米,灰褐土中含灰渣。早年出土鹿角、陶鬲腿,伴有铜
镞。标本有陶鬲足、鼎腿、盆、鬲口沿。属商、周文化。

[东安古城遗址]位于袁家庄乡后城子、前城子、黄崖头三村之间,沂河西岸。周长
1000米,文化层1~2米。出土文物有铜壶、盘、陶豆、铁器鼎、焦斗、铧、五铢钱等
。另有“大布黄千”,“军假司马”印鉴,城北有“九女墩”、“八角墓”汉墓群,
墓群出土有汉画像石,砖刻“建武元年”。据考证,此邑为汉城阳国东安县故城。

[齐长城遗址]周代齐国所建,西起济水,东经平阴、泰安、历城、莱芜、章丘、博
山、沂源、临朐、沂水、莒县、五莲、胶南等县,至琅琊台入海,全长500多公里。
沂水县境内长城从沂山入境,经东于沟、马站、杨庄、富官庄、何家庄子5个乡镇入
莒县,全长50公里。现存较好的有四段:穆陵关东西两段,长5公里;东西沟子至凤
鸣一段,长约4公里;光光山一段,长约1.5公里。尚存长城残墙中,以穆陵关东段为
最高,约2米,其它地方较低矮、残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穆陵关上曾有二层关楼,后因扩修益新公路拆除。关北
面100米处有庙,庙内有一尊高、粗各1米的铁铸将军像,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载
,该像是为齐王误杀的齐将常元通所铸,后齐王知错,追念常将军战功,故铸像纪念
。此庙解放后坍塌,铁像于1958年大跃进中被毁坏。现穆陵关上仅存两通明、清增修
穆陵关楼碑。

[资庆寺砖石塔]位于院东头乡张家庄(俗称张家庄子)村北500米处,北靠望仙山。
塔为明代所建,高12米。塔底长石砌,塔身用青砖,顶用瓦盖。塔龛门高1.35米,宽
0.65米。该寺内原有塔林,共有塔6座,已倒塌5座。寺内尚存一幢二层藏经楼,清碑
四通。

[团山汉墓群遗址]位于高桥镇团山村南和西南两处。村南500米处有南北并排3座,
当地群众称“三凸墩”。西南岭上有7座,“文化大革命”中有6座挖去封土,仅存1
座,高6米,周长150米,群众称之“王坟”。属汉墓。

[刘家店子春秋墓遗址]位于院东头乡刘家店子村西200米处。北依时密山,南向时
密水,东临刘家店子,西靠岭。墓葬于1977年冬,该村群众在此处推土垫地时发现。
墓为南北2座,中间相距8.7米,另外在墓西20米处有一车马坑。一号墓:墓口南北长
12.8米、东西宽8米,底长8.5米、宽5.8米、深3.6米。墓室用方木构筑椁室和两个器
物库。葬具:两椁一棺。出土器物有铜、陶、玉、金器470余件。铜器大都有铭,其
中盆盖内铭:佳正月初吉丁亥,黄太子伯克作其钵盆、共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之。铃钟铭:陈大丧史中高作铃钟,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另外有“公
铸壶”、“公铸鼎”、“公簋”等器物。二号墓:早已破坏,南北长6.5米、东西宽
5.1米、墓底长6.1米、宽4.5米、深3.5米。葬具已破坏,据调查有棺有椁。出土文物
有:鼎、壶、、提梁、盘、、编钟等。车马坑大都被挖出破坏,仅在烟屋底部
压着一段,经清理出土一车四马。有壶、车軎、箭镞等遗物。从出土器物和铭文鉴定
,属春秋时期墓葬遗址。

[山东分局旧址]位于县境西部王庄村西的天主教堂内。1938年11月,中共苏鲁豫皖
边区省委迁至王庄村。省委机关设在天主教堂内。12月,边区省委改称中共中央山东
分局(即中共山东省委前身),郭洪涛、张经武、黎玉为委员。郭洪涛任书记,程照轩
任组织部长,孙陶林任宣传部长,郭子化任统战部长,刘居英任社会部长。并成立了
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委,江华任政治部主任。山东分局曾在这里领导
全省军民开展抗日斗争。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原山东分局机关办公的天主教堂
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辟为纪念地。

[《大众日报》创刊地]位于县境西部王庄镇东北3.5公里处的云头峪村。该村北依
歪头崮,南临吉宝山。193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此创
刊。创刊时,报社只有10几个人,1部破旧的收音机,1架四开平版机和1部石印机。
编排、印刷就在村中两户农民家里。刘导生任报社社长,匡亚明任总编辑。后,匡亚
明、于寄愚、李竹如、陈沂相继担任社长。初创时报纸为3日刊,尔后逐渐改为二日
刊、日刊。开始发行量3000份,到1946年发行3.5万份。《大众日报》从创刊至1947
年10月19日,报社机关在临沂历时8年零10个月又19天。先后展转于临沂的9个县计3
0余个村庄。沂蒙人民为支持和保护《大众日报》,做出了重大贡献。云头峪村建有
《大众日报》创刊地纪念堂、纪念碑。

[华东特纵特科学校]位于县城东南部8公里处的后满堂坡(今后坡)村。1947年2月1
日,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毛泽东指示:“今后军事建设方面的中心任务,是
用一切努力加强炮兵和工兵建设。各大小军区,各野战兵团,必须具体地解决为了加
强炮兵和工兵而发生的各项问题,主要是训练干部和制造弹药两项问题”。华东军区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和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为组建华东特种兵作了具体部署。经
过一个月的筹备,3月18日,由炮兵、工兵、坦克兵和骑兵组成了华东人民的快速纵
队--华东特种兵纵队。同时,为特种兵培养干部的华东特纵特科学校(今南京炮兵学
院前身),在此诞生。特纵特科学校是以雪枫大学和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后,成立
的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六大队)为基础,加上东江纵队的一批连排干部和200多名
国民党军被俘人员扩建而成的。特纵司令员陈锐霆和政委张藩分别兼任特纵特科学校
校长、政委,日常工作由教育长孙权平(华东地区非常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解放后
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主持。办公室设在后满堂坡村一农户的三间草房里(今房子尚存)
,干部、学员多住后满堂坡村及周围几个村庄。特科学校成立不久,迁至陈家庄子。
4月8日,又迁至莒北的埝头。解放后迁至南京,并更名为南京炮兵学院。

[孟良崮战役指挥所]位于王庄镇驻地南0.5公里处的双山村。1947年5月8日,陈毅
率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该村,并在此设立了孟良崮战役指挥所。指挥所设在农民
李成义家三间北屋里。离屋东去20米有深沟,用门板、木棒搭了防空洞。陈毅、粟裕
、谭震林等就在这里指挥这次战役。现三间草间和防空洞遗址尚存,搭防空洞用的门
板和陈毅借用老乡烧水用的铜壶保存完好。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西北13公里的跋山西麓,总面积4万平方米。革命烈
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12月(沂北行署建),原址在河西村北。1959年修建跋山水库时,
将河西革命烈士陵园的220名烈士遗骨迁至跋山西南坡。在此基础上,1960年建立了
沂水县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更名为跋山革命烈士陵园。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
准为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改为现名。陵园座东朝西,背依芳草萋
萋、树木葱葱的跋山,面对悬崖立壁、陡峭险峻的无儿崮及连绵起伏的远山,右面是
碧汲荡漾、山水相映的跋山水库。成依山傍水之势。
陵园主要建筑有大门、陈列馆、纪念堂、碑亭、纪念塔、烈士墓群等。大门是牌
楼式建筑,高11.4米,宽10.4米,飞檐两重,金碧辉煌,白色花岗石门楣上镶嵌着原
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手书的“沂水革命烈士陵园”8个金色大字。
进入大门,左边是陵园管理处,右边是接待室。正对着大门,是150级依山而筑
的台阶。拾阶而上,第一个平台上面的左右两侧各有1座题词碑亭,陈列着中央军委
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等老一辈革命
家和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题词碑32通。县委书记李鸿翔,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法义,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秀章,县政协主席卢修田等领导人题词碑在第四平台左右两侧碑
亭里陈列。第二平台上面左右两侧是陈列馆,建于1981年。1994年改建,为回廊式建
筑。馆内陈列着沂水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及烈士生平事绩,是一部具体形象的地方革
命斗争史。在陈列馆南侧25米处,是革命烈士纪念堂。第三平台上面是著名烈士墓,
置有师长郑植立、中共山东区委技术书记李清漪、师参谋长(上校)石玉龙、团长苏丽
泉、侯光忠、团参谋长周毅和二地委秘书王宏等风格各异的陵墓。原沂北县革命烈士
陵园(河西村北陵园)迁来的一座公墓、一座纪念碑分别安置在第五平台南、北两侧。
北侧的墓碑正反两面分别刻着“烈士公墓”和“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左右两面镌刻
着220名烈士的英名,南侧的纪念碑正面刻着“为国史光”4个大字,背面为碑文。
陵园最上层,耸立着1994年8月落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与两侧辅碑及后
面的烈士名录碑共同构成一碑为主、多碑辉映的建筑群。纪念碑高17.5米,兰色花岗
石基座托起黑色大理石碑身,碑身镶嵌“革命烈士纪念塔”几个金色大字;辅碑高4
.1米,碑身上各镶嵌3块沂水境内重大革命事件纪念碑;烈士名录碑32平方米,上面
镌刻着沂水籍烈士3877名和外籍烈士654名。主辅碑山字型构图,碑下蜿蜒的渠水,
象征着烈士是沂山、沂水养育的优秀儿女。纪念碑后方,是烈士长眠的墓区。

[跋山水库]位于县城西北14公里处的沂河干流上。以坝处跋山脚下,得名。是山东
省第三大水库。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上阵劳力5.7万人。1960年5月竣工。库面分
别向沂河、暖阳河上游延伸,成V字形。汇水面积1782平方公里。总库容5.085亿立方
米,兴利库容2.09亿立方米。水库主体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闸、电站组成。大
坝成弓形,西起无儿崮下的白腊顶,东接跋山,横截沂河,长1780米,坝高33.65米
,坝顶宽6米。输水洞处大坝东端,为钢筋混凝土砌压力随洞,灌溉、发电并用。洞
长290.2米,圆形,内径3.5米,设计泄水量每秒110立方米。溢洪闸处大坝西端,为
10孔10×7.5米的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为20480立方米每秒。闸上镌刻郭沫若手书的
“跋山水库溢洪闸”7个大字。输水洞出口建有4×1250千瓦的水电站。水库兼有防洪
、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能。正常情况下可削减沂河上游30%的洪峰。设
计灌溉面积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30万亩。本县有黄山铺、龙家圈、姚店子、沂
水、武家洼、许家湖等6个乡镇直接受益,有效灌溉面积6.74万亩。养鱼水面2.88万
亩。水光山色,风景如画。东侧有沂水革命烈士陵园。

[东皋公园]1986年,中共沂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东岭果园改为东皋公园,占地
33.3公顷。1987年9月1日动工,1988年9月1日竣工。至1999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
园内分别建成了东大门、南大门、奇石园、儿童乐园、人工湖、猴山、鹿馆、鸟亭、
游乐中心、亭、迷宫等部分。公园东北角还用大理石雕塑了1尊李逵打虎塑像。1998
年动工复建东皋文峰塔(在公园最高点原玉皇阁处),塔高11层,56.8米,1999年12月
文峰塔主体工程建成。铺设沥青环园路1556米。栽植各类花卉树木140余种十几万株
,连续9年成功地举办了春节、元霄节灯会展和六届百鸟赛。建饭馆1处。儿童乐园内
设有秋千、滑梯、电游动飞机等儿童玩具数十种。公园成为人民憩息的良好场所。1
991年至1999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收入达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