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12&rec=3&run=13


——杨原田在沂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5年2月1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按照“链切先进,定准方向,正向发力,全面赶超”的总体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8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45∶44.45,服务业比重提高1.9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0.7亿元,增长15%;乡镇(街道)收入全部过3000万元,其中10个过5000万元。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3元,分别增长15%和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4.2%。万元GDP综合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16%和4.73%,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引进项目30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478亿元,其中投资240亿元的青岛保税港区临沂(沂水)功能区和120亿元的富尔德项目成功落地,实现了招大引强新突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0.9亿元,增长15.7%;工业企业设备抵扣进项税占全市的21.8%,位居第一。清沂山石化、铭浩化工、永丰轮胎等项目相继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45.5亿元、利税101.亿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占73.6%和74.6%,集群优势进一步凸显。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跨入全省50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园区农业稳步提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5万亩,规模化流转土地2.2万亩,新培植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6处、家庭农场85户,优质农产品基地、“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分别达到273个和157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348家企业完成二三产分离,实现物流业税收1.9亿元、增长152%,全县物流业迈向电子商务新时代。全力推进工农商旅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商贸服务网络更加完善。省级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全景沂水·全域旅游”建设取得突破,新增2A级以上景区5处,累计达到22处,居全省县域第一;全市首家县级旅游集散中心和全省首家标准化乡镇旅游服务中心顺利启用;亲情沂蒙集团与北京瑞尔特集团成功合作,开启了我县旅游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城乡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龙湾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景观等规划设计84项,城市发展思路和方向更加明确。95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1.8亿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月澜湾新区建设顺利推进,“东皋时代”迈向“龙湾时代”步伐进一步加快。启动农村社区建设项目12个,建设住房9256户、改造危房4145户。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952公里,硬化整治城区背街小巷92条,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工程全面完成,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配套有了大的改善。
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坚持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创新推行了“节地发展20模式”,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24个,上报征收建设用地4108亩,争取上级指标1352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新设金融服务机构4家,余额存贷比和新增存贷比分别达到78%和136%。坚持创新驱动,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紧缺人才85名;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2家;47个项目列为省技术创新项目,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
生态沂水加速建设。坚持以最严厉的措施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大气、水域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效明显,渣土车整治、餐饮业油烟治理、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建成12369环保智慧云平台,完成迎淮重点项目25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十位。造林绿化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7%,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
民生事业高效落实。20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满意度全市第一,全年民生支出29.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4.6%。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顺利完成,高考重点本科进线966人、增长52.6%。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登记失业率1.6%;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低保”专项行动,新增城乡低保对象2000余人;新建保障性住房2936套。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取消药品差价;在全省首创建立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圆满完成人口计生年度责任目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群众饮水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明显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高效运转,办结事项57000余件。在全国率先完成联通光网建设试点。顺利完成村居(社区)“两委”换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四零”底线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健全完善了财政、规划、国土等方面的民主议事程序,“三重一大”事项全部集体研究决定,重要决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建议、提案按期办结率100%。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从严治理“庸懒散”。各类会议、文件、简报分别减少14%、7%和35%,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42起、45人,“庸懒散”案件59起、64人,“三公”经费下降10.5%,群众需求诉求解决97%以上,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统计、物价、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构编制、对台、扶贫、气象、史志、档案、保密、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城乡面貌发生的每一处改善、人民群众得到的每一件实惠,都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都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沂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省市属单位,向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沂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按照“与全省同步、比全国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牢固树立“四个思维”意识,保持了发展的好势头,激发了前进的正能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树立改革思维。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汇聚各方才智,破除发展壁垒,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整改“四风”问题,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和推动改革,全县形成了上下互动、同频共振的强大动力。二是树立底线思维。坚守政治责任,以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千方百计呵护绿色家园、守护碧水蓝天;坚守民生底线,认真抓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实事,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三是树立创新思维。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我们积极创新思路,加快转型发展。招商引资,确立了“招大引强选老板”的思路,实现了体量、质量、建设投产三大突破。旅游业发展,提出了“6+6”工作思路,引领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时代”向“全域旅游时代”转变。工业和民营经济,坚持以转型促发展、以淘汰促提升,工业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9.7%,实现了由1/4向1/3的跨越。城乡和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品质和生态理念,城市风格初步确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树立担当思维。一年来,无论是面对财政税收等硬性发展指标,还是面对安全、环保、土地等要素保障压力,全县各级面对责任敢于担当,面对矛盾善于破解,面对风险勇于履职,为全县跨越发展打牢了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新技术占比仍然偏小,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违法违规生产依然存在,雾霾天数在总体下降中仍有反复,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宜居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村居环境整治仍需发力,城乡建管理念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共产品相对不足,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作风建设成果还不牢固,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更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机遇引领新常态,以改革创新突破发展制约,以务实举措推动工作落实,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途径、考核导向等方面实现新转调,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走到全省前列。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强县目标不动摇,按照“借势先进,把好方向,再造优势,跨越赶超”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定不移深化经济转调,稳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法治沂水建设,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实现执行上级决策与自身创造性发展的统一、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推动发展与服务民生的统一,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以新作为推动新跨越,加快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建设。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7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以内。
一、以更好质量推进产业转型,着力在提升实力上再攀高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推进结构深度转调,加快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实现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一)提标择优,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的主抓手,准确把握上级清理规范优惠政策的新形势,牢固树立“招大引强选老板”理念,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集中优势资源招引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链式发展、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招引产业配套服务项目,提升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批龙头项目、一群配套企业、一个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机制,更加注重单位要素产出、安全生态影响,年内确保引进过100亿元项目1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28亿元、增长37%。
(二)提质增效,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继续实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改造提升机械、矿产、食品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力求产业发展质态新提升、速度更稳健、后劲可持续。全力培植骨干企业,力争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6家,20家企业进入全市骨干企业行列。坚持以技改促转型、以淘汰促提升,完成工艺设备更新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各100家以上。同时,积极做好企业输出文章,借势借力促进本土企业更好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利税分别增长16.6%和15.7%,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增长23.1%和18.9%。
(三)提速强基,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园区农业和配套服务两大重点,持续推进沂河两岸城区段、峙密河流域、马连河流域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引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县,生猪、奶牛、肉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2%、98%和85%以上。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培育有较强影响力品牌4个。实现粮食总产45万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产权抵押、合作社联保等融资平台,激活农村静态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规模化流转土地1.5万亩;规范提升合作社示范社10家,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20户。
(四)提档升级,塑造服务业发展新品牌。持续提升 “全景沂水·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建设“城区—院东头—泉庄”旅游大环线和3条生态慢游绿道,加快推进亲情沂蒙集团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发展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各1处,新创2A级以上景区3处。全力打造区域专业物流节点城市。深入推进二三产分离,鼓励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快公路物流、铁路物流和电商物流深度融合,重点推进颐高、传宝、华隆综合物流园区和汽贸城建设,搭建覆盖全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和网络。物流业增加值、税收分别增长20%和50%。服务业占比提高1.45个百分点。
二、以更高境界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在城镇建设上扩容提质。更加注重品质品位,加快完善城乡载体服务功能,塑造个性鲜明的人居环境形象,努力建设沂蒙北部中心城市。
(一)着力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立足“九五体系、山区水城”发展定位和“城市北上、工业南下,跨河发展、两翼生态”总体布局,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统筹编制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分步编制城市公共设施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以及城乡风貌与建筑色彩规划,有序编制林地、湿地、水系、湖面等景观工程规划,实现山、水、城融合共生,以超前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引领城乡建设与发展。
(二)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学习杭州、赶超桐庐”和“建设品质城市、创造品位生活”目标,狠抓重点、精品、民生、配套工程建设,实施6大类、68项城建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城市核心区建设,实施月澜湾新区公用设施配套和金融、商务、休闲、居住功能区建设,加快城市北上;启动龙湾新区各项工程建设,加快跨河发展,引领城市建设向“龙湾时代”跨越。更加注重城市形象打造,深入推进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整治、亮化提升、竹墙绿化等工程,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
(三)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村镇。按照“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种风格、四大片区”工作思路,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为引领,建设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新型城镇化率达到53.5%。发挥许家湖、马站重点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小城镇建筑改造由乡镇驻地向“三线一部”、农村社区和重点村居延伸。加快实施社区基础设施“五项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八有”配套,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村风光区三区融合发展,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村镇。
(四)着力强化城乡管理服务。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数字化有机融合。全面开展城镇改造管理三年大提升活动,深入实施治丑点、解难点、增亮点工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城乡环卫保洁长效机制,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三、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在发展优势上进位争先。更加注重活力动力,坚持用改革精神破解发展瓶颈,用创新思维强化要素保障,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发展支撑。
(一)全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努力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年内新引进设立县外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以上、融资服务机构5家;本外币存款增加50亿元,各项信用总量增加60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达到35%以上。设立1000万元农村金融发展基金,全力支持“三农”发展。鼓励支持企业上市,拓宽融资发展渠道。开展金融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打造金融生态安全区。
(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强力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有效利用,狠抓闲置低效用地清理,积极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实现建新指标2000亩,新增项目储备3000亩。保持打击违法违规用地高压态势,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三)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紧抓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机遇,加快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进入全省40强。全力助推青岛保税港区临沂(沂水)功能区建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安全,高标准推进庐山项目区建设,打造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典范。
(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钛铁分离、新型酶制剂、乙醇深加工、高档食品等领域技术攻关,申报市以上科技项目30项,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项目35项。规划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等配套服务。健全企业家培育机制,落实“千名硕博在沂水”计划,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四、以更严标准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在环境改善上取得实效。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积极落实环保加严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协调共进。
(一)坚决打赢迎淮战役。严格落实“12369河长制”,全面改善河流水质。从严落实环境隐患定期排查制度,狠抓排污企业信息公开,坚决查处超标排放和超总量排污行为,确保污染问题不反弹。加快沂河生态湿地建设,打造融旅游观光、生态修复、科普展览于一体的精品工程,圆满完成迎淮核查任务。
(二)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综合治理,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快油气回收、油品升级和黄标车淘汰步伐,严控高污染、高风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230天以上。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鼓励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新项目,扎实抓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新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各10家。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继续实施绿化彩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全面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推动环境整治、污染治理与农村新能源、新资源开发利用有机融合。
五、以更实举措推进民生改善,着力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有更大作为。更加注重惠民利民,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障体系,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一)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人群就业,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机构28处,完成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居住难题。
(二)大力发展文教卫体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施配套工程;积极做好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物防、技防系统,保障师生安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0个行政村健身广场器材配套。继续开展公益演出送基层活动,积极推进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新图书馆建设和博物馆提升工程,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修改造省道和县乡道路87公里、中型桥梁3座;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水土流失29平方公里;解决164个村庄、12.6万人饮水困难;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卫生间、便民果蔬市场、临时停车位等公共设施;实施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9处。
(四)积极推进法治沂水建设。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工作。着力推进公正司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普法教育,实现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深入开展“双无”综治主题创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稳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强化网络安全监管,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深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和“宣传教育年”活动,健全中介机构专家查隐患机制,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全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同时,统筹做好双拥共建、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扶贫开发、史志、档案、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将始终保持发展激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依靠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增创转型优势、增添发展活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全县的各项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我们将大力提升施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干好事业。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做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沂水实际的工作。
我们将加快提高施政能力,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完善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优质高效、重诺守信的发展环境。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三重一大”等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网格化管理和体验式执法等活动,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施政、文明行政。
我们将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全面抓好政府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依法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扎实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从严抓好“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规范干部行为”活动,深入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全面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我们将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规矩,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毫不松懈反对“四风”。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作用,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让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惧,真正以廉洁勤政的作风,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我们的所有工作、所有努力、所有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全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面对发展新形势、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百倍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持久的干劲,全面完成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全力推动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建设,努力促进全县各项事业科学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