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东头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10&rec=149&run=13


  【概况】 院东头镇位于沂水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院东头村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1
05.35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1.04万户,2.93万人。镇内北部和西部为山岭,东部平原,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山地间布。森林覆盖率为61.5%,平均海拔248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镇内峙密河绵延10余公里,自西向东汇入沂河。建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座,小
(二)型水库3座,地下水资源丰富。姚(店子)院(东头)路、姚(店子)石(门)路、沂
(水)邳(州)路等公路交汇于境内。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通电,通有
线电视,通互联网。矿产资源以铁、石英等为主。农作物以生姜、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为主。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2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32元。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
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称号,被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
设先进乡镇”称号。
  【农业】 2012年,沿河沿路沿景区培植6处现代农业园区。把现代农业园区、品牌基地
建设作为丰富生态旅游内涵、营造旅游大环境、培植旅游观光农业的总抓手,完成土地流转
294.4公顷,规划现代果茶园区5处、生姜园区1处200余公顷,培植生姜、马铃薯品牌基地3处
83.33公顷,新硬化道路4.1公里,新建大口井5个,蓄水池8个,塘坝4座。
  【招商引资 工业 旅游开发】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号”工程来抓,实施“招商引
资”月活动,明确各条工作线完成招商信息目标。2012年,全镇共有5个项目通过经济开发区
评审,有2个项目分配用地指标。
  实施四大技改项目,增强发展效益。2012年,泓达生物3万吨乙胺项目,总投资1.12亿元
。泓达生物特种气体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主要生产工业气体与充装。沂蒙山酒业矿泉水
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9月投产。蒙山龙雾沂水茶叶加工厂, 8月投入使用。全镇全年技改
到位资金2.2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122%。
  加快旅游升级转型,提供发展支撑。一是科学编制升级转型的路子。以生态作背景、以
山水绘蓝图、以风情筑灵魂,融入现代旅游理念,由青岛大学进一步完善《山东旅游强乡镇
规划》编制,提炼更具个性、更有持久力、能彰显沂蒙风情元素的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吸引
物、广告语,推出了可操作、系统化、指导性的实施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2012年
10月,沂蒙山酒文化园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及成品库3万平方
米,新上淀粉深加工生产线4条,1600千伏安变压器1台,白酒勾兑设施50台(套)。三是编
制四大景区的改造提升规划。天然地下画廊投资5000万元,改造滑雪场及探险漂流,新上崖
壁观光轨道车;地下萤光湖投资8000万元,改造崖壁漂流,增设游客与昆虫嬉戏的景点;沂
蒙山酒文化园投资2000万元,充实酒文化长廊,新建仿古酒楼1处,在洞藏区新建酒博物馆;
蒙山龙雾茶博园投资200万元,新建茶叶采摘园,改造提升金牌购物店。
  【教育 卫生 计划生育】 2012年,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416人,专任教师26人;小
学6所,在校生1126人,专任教师1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5人
,专任教师94人,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镇小学升初中入学率、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均
达100%。中考人数237人,高中进线人数95人,升学率达40.1%,位居全县前列。预算内教育
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6.91%,比上年提高3.02%。
  2012年,镇设有卫生院1处,达标卫生室15处。全镇37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共有
25237人参加了新农合。建有1400平方米的门诊楼1座,新建1幢面积为1434平方米的公共卫生
综合楼。医院为全镇19070人建立了健康纸质和电子档案,健康档案项目内容完整、真实,健
康档案合格率达到了75.6%。医院床位40张,专业人员34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
14人,助级职称29人。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中医科、康复理疗、检查、放射、
彩超、心电、放射科、心电图室、药房、药库、收款室等科室。2012年就诊病人1.6万人(次
)。
  依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专项治理。2012年,合法生育率达到94.73%,晚婚率59
.12%。组织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6万人(次),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外出为育龄妇女进行健
康查体310人次。对新婚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350人次;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完
善,兑现独生子女费15万元,发放55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7万余元。
  【城乡环境建设】 加快小城镇改造,提升发展品位。项目包括沿街商贸楼改貌及配套“
五化”工程、滨河绿道、沂蒙风情岛、游客服务中心“四大工程”。一是小城镇改貌工程。
沿街商住户234户1080间,根据山东建筑大学规划完成改貌;镇驻地住房建设,完成5栋134户
1.82万平方米;配套“五化”工程,完成镇驻地道路两侧排水沟清淤5800米,垒砌机电井34
个、检查井52个,弱电入地穿管线4023米,铺设人行道4万平方米,安装广告牌匾180家;组
团式栽植银杏、柿树、紫楸、国槐、杏树700余株,栽植麦冬草2000平方米;建设日处理生活
污水200吨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各1处并运营。二是滨河绿道。总长2405米,宽9米,完成
防渗护堤2000米、摊铺、路沿石安装、垒砌泄水槽。三是沂蒙风情岛。作为“沂蒙风情长廊
”的主体,该工程占地2公顷,规划建设河内小岛、景观桥、风情园、停车场等功能区,已完
成基础工程、2700米防渗墙、2680平方米的的自然石护坡及大型绿化树栽植,建设景观桥3座
、拦水坝2道。四是游客服务中心工程,规划由山东建筑大学编制,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集
社区服务、票务服务、品牌展示、观光游览、特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五星级厕所已完成基础工程。
  开展“美化田园”行动,营造发展环境。打造绿化、彩化道路景观。新建松石景花园3处
,栽植景观松50余株,摆放奇石60余块;完成工程造林彩化工程2处150余公顷,共栽植核桃
、茶叶、欧洲红栎等树种11个,达到了“三季有花、三季彩叶、四季常绿”的自然景观效果
和社会效益;拆除护林房20余间,对能发挥作用的视野范围内护林房80余间统一进行改貌处
理。水域整治美化山水田园。投资15万元购买水蒲,对2处4000平方米的景观水面进行美化;
对留虎峪河、田家峪河两条流域进行了规划治理,留虎峪河已投资18万元,扎拦水坝2道,建
漫水桥2座,清淤河道1360米。道路硬化美化村容村貌。通过“一事一议”,硬化8个村主要
街道6400米;把帮包工作和整村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围绕村街硬化
、园区配套,硬化道路12.3公里。建立保洁工作长效机制。镇里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执法中队
,组建市场经营管理办公室,利用市场化手段成立山乡保洁公司,配备人员30名,配套保洁
车21辆;为各村配备了垃圾箱85个,保洁人员85名;落实“定人员、定地段、定职责、定标
准、定奖罚”措施,卫生每天一清理,每三天一拖运,确保“美化田园”行动全天候管理,
常态化服务。
  【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开展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村创建活动。镇里成立了专
门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计划和具体创建措施,对已获得文明单位和文明村,结合实际
,重新复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指导,使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全
镇没有一个文明单位因管理不善而被摘牌的现象。
  镇、村制定“平安文明家庭创建”和“美在农家”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健全了各
项创建活动制度,加强评选标准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争创活动。对照标准要求,真正做
到半年初评,年终总评,规范管理。经常开展文明平安家庭的评比检查、晋星摘星活动,镇
村召开表彰大会,对评选出来的典型户进行表彰奖励,在全镇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比
奉献”的良好风尚。按照“五美”、“四化”标准,集中开展清理“三五化”工程,大力倡
导家庭文化,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
12年,全镇共计评选出“平安文明家庭”2000余户,“美在农家”明星户1000余户。
  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及时发放优待补贴,班子成员与老党员老干部结
成对子,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在全镇坚持深入开展“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各村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及有关规章制度,集中对封建迷信活动和封建迷信制品经营点进
行清理,彻底清除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群众树立勤俭节约观念,取消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
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每个村按“四个一”标准建起了公墓林,大力推进了殡葬改革
,全镇火化率达到了100%。
  深入开展了民主法制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大力推进农村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政务公
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全部进行了廉政承诺。投资23万元建
立了两处警务室,各村、各主要路设置了电子监控,同时加强了平安创建指挥中心和司法调
解指挥中心建设,切实发挥两个中心的综合调控职能,有效地防止了刑事案件和信访案件的
发生。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综合整治、村镇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交通集中整治等活动,严厉
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净化了社会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优化了发展环境。
   (黄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