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1&rec=13&run=13

【地理位置】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沂山南麓、临沂市最北端。北
纬35°36′~36°13′,东经118°13′~119°03′。东以诸城、莒县为邻,
西和沂源、蒙阴接壤,南与沂南毗连,北同临朐、安丘交界,东西最大横距
7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7.5公里,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
的1.6%,为省内各县(市)第二位,居临沂市各县区之首。

【历史沿革】沂水历史悠久。出土文物证明,早在20万年前,先民们就
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远古文明。“沂”载入史册,早见于《禹贡》、
《周礼》。夏朝,其北、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朝,沂水地属人方。
西周,地属鲁国。春秋名郓(鲁邑·东郓),战国称盖。秦朝统一,地方实行
郡县制。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汉置东莞、东安、盖邑、阳都等县。三国,
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
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南北朝,先后隶属东徐州、南青
州、东安群、莒州。隋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至今,因沂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唐朝,沂地属莒州,贞
观八年(公元634年)莒州废,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五代十国时期,沂地先后
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均属沂州辖。北宋,属京东东路沂州
琅琊郡。金、元属莒州,明属青州府,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先后属岱南、济
宁、琅琊道。1928年裁道,直属山东省。1936年属省第三区。1940年3月,沂
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941年2月,属省战时工作推
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1950年5月,属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
并入临沂专署,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94年12月,临沂地区撤销,建立地级
临沂市,县仍属之。
此外,1939年10月之后,沂水地域内相继建立过7个县级政权机构。一般
称为抗日民主政府,也称办事处或行署,都独立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1945
年10月之后,又对区划进行了某些调整,到1949年8月,境内有沂水、莒沂两
个县级政权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沂水、莒沂两县所属区时有
划入或划出。1953年8月,莒沂县撤销,9个区归属沂水县。1958年11月,沂
南县撤销,其481个村庄归属沂水县,县内官庄公社划入安丘。1961年4月,
沂南县建制恢复,481个村庄划归沂南。10月官庄公社自安丘划入沂水。自此
形成沂水现在的版图。

【区划人口】2004年,全县辖13镇、6个乡、122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110.9万人,男女性别比103.1∶100,人口出生率9.96‰,死亡率5.29‰,自
然增长率4.67‰。 2005年, 全县辖19个乡镇,121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110.83万人,男女性别比103.09∶100。人口出生率10.12‰,死亡率6.16‰,
自然增长率3.96‰。

【自然地理】地质 沂水县地质体较为古老,地层有太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和第四系4类。各类地层的大体分布是:太古代、古生代地层在县境西
部、北部和东部,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8%,地层形成年代距今有6~10亿年;中
生代地层出露于沂沭断裂带间,形成年代距今约5亿年;第四系地层主要分
布于山间谷地及河流两岸,形成年代距今约0.3亿年。出露地层由老到新的
层次是: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白型系、第三系上下玄武岩
组、第四系。沂水全境处于沂沭断裂带中段,沂水汤头、鄌郚葛沟两条大断
裂带纵贯全境。
地貌 域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俱全,
面积分别为1. 34万公顷、13.88万公顷、9.13万公顷,各占总面积的5.5%、
57.0%和37.5%。全县有大小山头、岭头3794个。其中海拔高度>800米的5个,
>700~800米的9个,>600~700米的42个,>500~600米的262个,>400~
500米的522个,>300~400米的1085个,>200~300米的1438个,>140~
200米的431个。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沂水境内有47个;七十二崮之首
的纪王崮,座落在县内的泉庄乡。全境山岭按其主要特征基本分为泰薄顶、
狼炕子、高板场、长虹岭四大山脉。最高点为县境北部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
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
水系 全县有大小河溪622条,其中河道长1~2公里的352条,>2~3公里
的97条,>3~4公里的50条,>4~5公里的31条,>5~6公里的22条,>6~
7公里的25条,>7~8公里的8条,>8~9公里的10条,>9~10公里的3条,
>10~20公里的14条,>20公里的10条。沂河为全县第一大河,全长574公里,
其中沂水境内河段长56公里,河床最宽处1200米,流域面积1437.7平方公里;
沭河为第二大河, 全长400余公里,其中沂水境内流程51. 3公里,流域面积
747.6平方公里。泉池中,以沙沟镇三泉村的三泉为最,它由3个呈三角形的
山泉组成,较大的一股泉水从黑(玄武岩)、红(花岗岩)、青(石灰岩)三种颜色
的石缝中涌出,每秒钟涌水量0.03立方米,且百日无雨泉水不见其小,阴雨
连绵涌水不见其大;水温18℃,严冬酷暑泉水温差不超过0.5℃;泉水碧清,
甘甜可口,为含高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水库以跋山水库为最,
水库大坝横跨跋山和兀儿崮之间,全长1780米,高33.65米,弧形钢闸门上有
郭沫若手书“跋山水库溢洪闸”7个大字;跋山水库总库容5.085亿立方米,
受益面积5.47万公顷,为全省第三大水库。全县地下水资源总储量5.12亿立
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年总储量8.164亿立方米。县内多年平
均年降水量15.32亿立方米。
气候 沂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度为62.4%,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易发生春旱;夏季
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常有秋旱。全县累年平均气温12.3℃,
气候宜人,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5.5℃;l月份最低,平均-2.8℃。极端最
高气温41.7℃(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24.9℃(马站,1981年12月19
日);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414.7小时;年均降水量629.2毫米。
土壤 沂水县土壤共有3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67个土种,以棕壤、
褐土土类为主。其中:棕壤(A)土类面积96978.47公顷,棕壤性土(Aa)亚类(俗
称“岭砂土”、“白砂地”、“马牙砂土”)面积76389.47公顷,棕壤(Ac)亚
类(俗称“黄土”,“黄粘土”)面积18569.33公顷,潮棕壤(Ae)亚类(“老黄
土”、“油黄土”)面积1716.67公顷,白浆化棕壤(A5)亚类(俗称“白塘土”)
面积303公顷;褐土(B)土类面积87378.4公顷,褐土性土(Ba)亚类(俗称“石渣
土”)面积63912.2公顷,淋溶褐土(Bc)亚类面积21573.8公顷,褐土(Bd)亚类
面积1473.73公顷,潮褐土(Bf)亚类(俗称“黄土”)面积418.67公顷;潮土(C)
土类面积18844. 33公顷,褐土化潮土(Ca)亚类面积971.8公顷,潮土(Cb)亚类
(俗称“河淤土”) 面积16268. 27公顷,湿潮土(Ce)亚类(俗称“黑土”)面积
1604.27公顷。
生物 全县农作物有20科,59属,80多种。粮食作物主要种类有小麦、玉
米、地瓜、大豆、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以花生、黄烟、棉花为主,蔬菜
以白菜、萝卜为主;林果中,属木本植物的有56科,118属,213种,主要种
类是松柏、杨、榆、槐、柳、泡桐、桑、苹果、梨、山楂、葡萄、桃、杏、
板栗、柿子、核桃、花红、樱桃、枣等;草本植物有100多种,能构成植物
群落的优势植物有30多种;水产植物主要为藕、苇、蒲;药用植物251种,其
中人工种植的达72种,主要为丹参、桔梗、元参等。鸟类有12目,19科,35
种,以麻雀、喜鹊、家燕为主;兽类常见的有野兔、黄鼠狼、獾、狐狸、狼
等;鱼类有6目,11科,35种,以青、草、鲢、鲔、鲤、鲂鱼为主;畜禽以牛、
驴、骡、马、羊和兔、鸡、鸭、鹅为主。农业害虫天敌有2纲,58科,77种,
主要为青蛙、瓢虫、步甲虫、草青蛉、赤眼蜂、肿腿蜂等。
矿产 全县已发现矿产资源43种,金属矿产8种(铁、钛、金、银、铅、锌、
镁、铜等),非金属矿产32种(长石、石英砂岩、白云岩、瓷石、蛭石、脉石
英、花岗岩、膨润土、石灰岩、木鱼石、石英片岩、石榴子石、重晶石、磷、
大理石、园林石、辉绿岩、沸石、瓷土、陶土、水晶、砚石、页岩、方解石、
萤石、麦饭石、玄武岩、阳起石、燧石、建筑石材、黄砂、砖瓦粘土等),宝
玉石矿产1种(红宝石、兰宝石),水气矿产2种(矿泉水、地下水等)。
自然灾害 沂水山丘面积大,土地瘠薄,极易受旱。春、夏、秋旱每约2
~3年一遇,也往往有春夏、冬春连旱的现象发生。夏涝约4年一遇,秋涝约
3年一遇。冰雹多发生在4~10月份,以6月份为多。大风,全县时有,风向以
偏北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