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军政训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8&rec=51&run=13

抗日战争时期,遵循“劳武结合”的方针,坚持一边打仗、训练、支前,一边生
产。训练多为小型分散的活动。军事训练主要是以战斗勤务、射击、偷袭、劈刀、埋
地雷、伏击等游击战术为主,政治训练着重时事形势教育。1944年冬,根据滨海军分
区的冬训命令,在全县开展了以爆破、投弹、射击等为主要内容的练兵活动。解放战
争时期训练内容有埋雷、破袭、反特等。
1952年,根据沂水军分区训练基层民兵干部的计划,以政治业务为主,军事为辅
,对基层民兵干部中的积极分子进行短期训练。共举办两期,时间各一个月,培训基
层民兵干部450人。1955年,实行预备役制度后,民兵数量增加,是年训练民兵783人
。1956年训练民兵826人。
1959年后,训练的重点是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其中以18—23岁的野战民兵为主
。在加强政治训练的同时,不断充实军事训练的内容,以射击技术为主,增加对轻、
重机枪射手和炮兵的训练。1961年,军事训练实行分工负责制,公社专职武装干部由
军分区统一集训,基层民兵干部、教员由县和公社武装部集训,民兵由各大队(村)集
训。训练遵循“就地、小型、分散,闲时多训,不误农时”的原则。1963年10月至1
964年4月,莒南县开展民兵军事大比武练兵活动,全县共选出射击尖子150人,其中
选出参加济南军区比武大会的1人,参加省比武大会的7人,并分别受到济南军区和省
军区的奖励。1966年,训练本着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以劳为主,劳武结合
的原则,全年训练民兵65186人,排以上干部6671人,共71857人,完成军分区分配任
务数的139.43%。其中参加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实弹射击的11777人,进行
八二迫击炮射击训练的150人,六○炮射击训练的60人,有线电话兵训练的280人,卫
生兵训练的894人,开展埋雷、排雷训练的798个连队,参训民兵32080人,制作各种
地雷51030个,实行对空射击训练的461个连队,参训民兵12933人。1972年组织了53
7个连队的29533名民兵进行了小型拉练和单兵战术训练。
1973—1976年,根据总参谋部下发的《民兵军事训练纲要》,着重进行射击、投
弹、地雷爆破、打坦克、单兵战术和班进攻、排防御、民兵战斗执勤等训练。1976年
9月18日晚9点,莒南县人民武装部组织5个机动武装基干民兵连,长途乘车拉练。5个
连分别是:涝坡公社孙卢鸡山民兵连,路镇公社温水泉民兵连,坊前公社莫家龙头民
兵连,筵宾公社大略庄民兵连,相邸公社杜家岭民兵连。
1977—1980年,按照军委总参谋部《1977年至1980年军事训练纲要》的规定,对
全县各种民兵专业技术分队,采取培训骨干和适当集中的办法进行训练,每年集中训
练20天。1981年,贯彻总参谋部《关于调整民兵军事训练的试行意见》和省军区《训
练指示》,进行周期训练,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训练时间为30天。训练对象
主要是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1985年,根据上级要求,把两年一个周期的训练改为年
度训练,训练时间按新兵役法规定执行。1987年,根据省军区、临沂军分区关于民兵
预备役军事训练指示,以县为单位集中训练。训练内容有射击、爆破、单兵战术、轻
重机枪、火箭筒、地炮、高射机枪、侦察、通讯等。训练重点是基干民兵和民兵专业
分队。
1988年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分步兵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分别在洙边乡崖子村
和涝坡乡孙卢鸡山村进行,时间20天。参训人员来自县直和25个乡镇,全县共训练民
兵493人。
根据中共中央(1985)22号文件关于有条件的地区应建民兵训练基地,民兵在基地
集中训练的要求,莒南县于1988年在县城东北角石汪沟村后建成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
。该基地占地10亩,建房66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200人的食宿和训
练。自1989年开始,按照上级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的指示精神,各年度的民兵军事训
练均以县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为依托,按多批次、小批量的要求由县集中组织训练。
至1993年,县依托训练基地训练民兵连(排)干部1528人,基干民兵3281人(其中专业
技术兵2035人,步兵1246人),完成总训练日732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