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军区、军分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8&rec=43&run=13

滨海军分区机关 1941年3月,鲁中第五军分区在路镇区官地村成立。刘海涛任司令员
,中共五地委书记王众音兼任政委,杨信任参谋长(9月到职),张岗任政治部主任。
1942年3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原鲁中区五地委和鲁南区四地委(亦称沭海区)合
并组建中共滨海地委,直属中共山东分局领导。同时建滨海军分区,军分区机关驻十
字路、温水泉,何以祥任司令员,王叙坤任政治委员。
1943年3月,滨海军分区撤销,成立滨海军区,陈士榘任司令员,中共滨海区党
委书记符竹庭任政委,何以祥任参谋长(后胡继成、张仁初先后继任),刘兴元任政治
部主任。
1946年7月,滨海军区撤销,再次成立滨海军分区,覃士冕任司令员,中共滨海
地委书记谷牧兼任政委,符确坚任副政委,王晓任参谋长,赵昭任政治部主任,张伯
祥任副主任。1948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将鲁中、鲁南两军区及滨海军
分区合并,成立鲁中南军区,傅秋涛任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到8月15日,
鲁中南区党委、行署成立,相继成立7个地委,原滨海地委改称鲁中南六地委,原滨
海军分区遂改称鲁中南第六军分区,胡定千任司令员,鲁中南区六地委书记谷牧兼任
政委,王晓任参谋长,赵昭任政治部主任。1949年5月15日,根据鲁中南军区命令,
将鲁中南第六军分区又改称滨海军分区。王晓任司令员,中共滨海地委书记郑子久兼
任政委,谷凤鸣任副政委。军分区辖海防第一团及莒县、日照、临沭、郯城、临沂、
莒南6县人民武装部。1950年2月从大店移驻临沂城,4月,改为临沂军分区。
滨海军区四团 1943年3月以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四团为主,与教五旅十五团3个连、
山纵二旅五团4个连及旅直一部编为滨海军区四团,多数时间驻莒南及临沭、苍山一
带。罗华生任团长,吴岱任政委。该团长期活动在滨海地区。该团是滨海军区的主力
部队之一,被称为“老四团”,能征惯战,威名远扬。1945年8月编为山东军区第二
师四团,1945年9月调往东北。
滨海军区独立三团 1940年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特务大队进入沂蒙山区,
改称山东抗日游击队九支队一团,后为山东纵队二旅六团,活动于赣榆、日照、莒南
一带。1943年4月,与莒南县大队、滨海区青年游击大队直属中队合编为莒南县独立
营和莒中县独立营,曾配合滨海军区主力部队参加了石沟崖战斗、夏庄战斗、莒城战
役等。1945年1月与莒中县独立营合编,改称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独立团,简称独立
三团。侯世魁任团长,钟生栋任政委。该团参加了滨海区1945年春季反“扫荡”等战
斗。1945年8月编为山东军区第一师三团。
滨海军区独立一团 前身是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六六七团中反对投降、
要求抗日的两个连队。1940年11月举义,脱离国民党控制,进入解放区后,为贯彻统
一战线政策,仍沿用五十七军番号,对外番号为五十七军补充团三营,1941年9月,
扩编为五十七军独立团,10月扩编为五十七军独立旅,活动于赣榆县沙河以南、沭河
以东地区。1943年8月精简整编,编为海陵独立团。1944年11月,改编为滨海军区独
立一团。江潮任团长,唐青山任政委。1945年8月,改编为山东军区二师六团。该团
曾参加1943、1944年反“扫荡”及演马庄战斗、海陵战役、甲子山战役。1945年8月
16日,改编为山东军区第二师六团。9月调往东北。
滨海军区滨海支队 前身为国民党五十七军一一一师。1942年8月3日,师长常恩多
率部举义后,部队称新一一一师。1944年10月,改称滨海支队,万毅任支队长,王维
平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下辖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共3个团(由原一一一师独立团
、六六六团、六六二团改编)。该部在莒南驻扎数年,参加过甲子山、石沟崖等战役
。1945年9月调往东北。
滨海军区二十三团 前身是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1943年10月由苏北入鲁,
改称滨海军区二十三团,曾驻莒南一带。
滨海回民大队 1945年初夏,山东省回民抗日救国协会委员彭林鹤(莒南县筵宾乡
东集西村人)、沂南县武委会主任彭林柏(蒙阴县垛庄人)经滨南地委同意在郯城组建
“滨海回民大队”。1945年深秋,到临沂改编为“山东省回民大队”,1946年改名“
回民团”。是年冬,在莒南县筵宾乡休整,团部驻在东集西村,部队驻在西筵宾、王
家庄子等村,此时有1000余人。1947年春改名海防警备团,彭林柏任政委、吴作恩(
汉族)任团长,共有600人。不久,转移到日照县丁家楼驻防。是年夏,参加了石臼所
、涛雒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