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上级设在莒南县的工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4&rec=24&run=13

滨海军分区手榴弹厂1939年2月,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修械所在莒南相邸北寺后村
建立,负责人苏东海,全所19人,手工操作,主要任务随部队修理枪支和打造刺刀。
1940年9月,山东纵队二支队、九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二旅,二支队修械所遂改属
山纵二旅供给处,称山东纵队第二旅修械所,也称滨海厂。11月,山东纵队司令部将
二旅修械所扩建为手榴弹厂,同时从山纵兵工厂抽调刘长云等9人到二旅修械所协助
建厂。1941年1月,山纵二旅手榴弹厂正式宣布成立,按连级建制,厂长苏东海,副
厂长刘长云,指导员张德仁。下设四个生产组,即铸造组、木工组、装药组、修械组
,有职工20余人,月产手榴弹300枚。2月,为摆脱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袭扰,该厂由
寺后村迁至饮马庄。5月,苏东海、张德仁调走,刘长云继任厂长,赵璋任指导员。
这时月产手榴弹2500-3000枚。12月,由于日本侵略军“扫荡”,该厂迁至岫务村。
1942年3月,山纵二旅改为滨海军分区,滨海手榴弹厂改为滨海军分区手榴弹厂,这
时,赵璋调走,李小鲁继任指导员。12月,厂址由岫务村迁至·山村,月产手榴弹约
5500枚,刺刀约200把。
八路军一一五师供给部军工科由供给部生产社演变而成。生产社始建于1939年底
,在费县抱犊崮黄山口村建立。社长先后为钟青山、樊文烈,指导员先后为董少龙、
白喜娃。生产社设子弹班、炸弹班、修理班、缝纫班等,有职工30余人,任务是复制
子弹,制造手榴弹,缝制军衣、子弹袋等。1940年10月,生产社改编为军工科,科长
钟少华,政委吴云清,特派员刘建。军工科下设子弹厂、炸弹厂、修械股和电器股4
个单位。子弹厂有三四十人,厂长王志成,指导员王吉轩,以复装子弹为主;炸弹厂
有40余人,厂长金子良,指导员先后为王守魁、张挺,以制造手榴弹为主;修械股有
10余人,股长刘玉忠,副股长毛金彩,以修理枪械为主;电器股9人,主要任务是修
理无线电收发报机。1941年3月,由于日军进犯抱犊崮,军工科移至临沭县朱仓一带
,这时有工人200余人。其中炸弹厂20余人,月产手榴弹8000枚;子弹厂100余人,月
产复装子弹8千至1万发;修械股30余人。1942年6月,军工科由临沭县迁至莒南县洙
边区马家峪村,政委吴云清调走,毛金彩任政委,王诚任副科长,开始试制八二迫击
炮弹。
滨海军区军工总厂1943年4月滨海军分区扩编为滨海军区。是年秋,滨海军分区
手榴弹厂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军工科合并,成立滨海军区军工总厂,对滨海军区军工实
行统一领导,并对原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厂长胡邦凯,政委马亭,副厂长李振南,职
工约1000人。总厂设厂部及工务股、材料股、总务股、财政股。总厂驻高家柳沟有方
村。下辖三厂一所,均驻莒南县。一厂是机器厂,厂长金子良,指导员张千,驻徐家
老窝村,全厂40余人;二厂是炮弹厂,厂长王志成,指导员宋慕韩,驻李家崖;三厂
是炸弹厂,由原二旅手榴弹厂改编而成,厂长李长荣,指导员李英,驻·山村;修械
所所长刘玉忠,指导员姚应忠,驻张家岳河村。不久,滨海军区分设三个军分区,各
军分区均设一个手榴弹厂。第一军分区(滨北)手榴弹厂由山纵二旅手榴弹厂部分人员
组成,厂长高风岐,指导员李小鲁(后为段正涛),驻五莲县小北官庄;第二军分区(
滨南)手榴弹厂由一一五师军工科生产手榴弹的部分人员组成。第三军分区(滨中)手
榴弹厂由山纵二旅手榴弹厂另一部分人员组成,也称滨海兵工总厂第三厂,厂长刘长
云,指导员李少卿,副厂长赵明年。其时,军工总厂的主要产品有枪榴弹、手榴弹、
五○弹、六○弹、八二弹、五○炮等。八二弹的月产量为1000余发,手榴弹的月产量
为2.4万余发。
1944年秋,滨海军区军工总厂及所属各厂均迁至莒南县涝坡区,之后扩大规模。
总厂驻李家鸡山,一厂(机械厂)驻马山,二厂驻涝坡村,三厂驻·山村。此时,滨
海军区兵工总厂抽调二、三厂部分人员成立四厂,驻卢家鸡山。修械所改编为五厂,
驻唐庄。同时,调整厂级领导干部,总厂副厂长到党校学习;二厂厂长王志成调离,
徐鸿三、董开明任正副厂长;四厂厂长李长荣,指导员李向文;五厂厂长刘玉忠,指
导员解纯生。
华东军区军工部抗日战争胜利后,滨海兵工厂进行了新的改组。1946年春,滨海
军区军工总厂与滨中厂合并为军工总厂第三厂,滨中厂长李长荣、指导员李少卿调出
,由刘长云、赵明年分别任正副厂长,李英任指导员。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对山东
发动重点进攻,新四军华中军区军工部及所属军工生产部门,大部分转移到山东各军
区,军工组织重新改组。10月,新四军七师军工部与滨海军区兵工总厂合编,成立新
四军兼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程望,副部长杜立保、胡邦凯,政委罗湘涛,副政委马
亭。同时,驻大店的滨海华兴铁工厂暂归军工部领导,主要生产八二和六○迫击炮弹
、地雷、军用铁锹等,兼修枪炮。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总部为加强对军工的统一领导,决定华中军区军工部与
山东军区军工部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军工部,任命汪道涵、程望为部长,孙象涵、李
仲麟、王新民、胡邦凯、杜立保为副部长,罗湘涛任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张吉甫、马
亭任副主任,军工部仍驻李家鸡山。同时将新四军抵滨海的军工领导机关和生产单位
与滨海军工总厂合编为8个厂,分别是:
一厂,由滨海一、二厂的部分人员合编而成,厂长金子良,副厂长徐鸿三,驻马
山前大庙,主要生产八二炮弹,有机器设备24部,职工200余人,月产炮弹3000发

二厂,即原新四军一师机械厂,驻址坊村,生产六○炮弹,设备19部,人员130
人左右。
三厂,即军工部成立的工具厂,驻涝坡区李家鸡山村,主要制造工厂用各种工具
,如乙炔灯、扳手、螺丝钉等,亦造手榴弹。
四厂,由原滨海二厂装配组和新四军七师军工部合编而成,负责人倪和希、代克
、杜来根,驻卢家鸡山,主要任务装配八二迫击炮弹(弹体由一、六厂生产供给)。1
946年冬至1947年春,装八二炮弹20000余发,拉火管21000个,装高级炸药的手榴弹
200多枚,生产燃烧瓶30多瓶,有职工200余人。
五厂,由原滨海军工总厂与新四军军工修械所部分合编而成,仍称滨海五厂,负
责人刘玉忠、董开明,驻唐庄,主要承修武器等,有职工130多人。
六厂,即原华中军工部七师二厂,负责人孙学桂、徐建,驻涝坡村,生产八二炮
弹,有设备32部,人员200人左右。1947年春生产30000余发。
七厂,由原滨海军工总厂翻砂组和华中军工部翻砂一大队合编而成,驻涝坡村,
负责人孙允芳、王振邦、宋慕韩,生产八二迫击炮弹壳、发射管、手榴弹头、铜棍、
引信,职工200人。
八厂,由原滨海兵工总厂第三厂和滨南两手榴弹厂合编而成,正副厂长仍由刘长
云、赵明年分任,增加一名副厂长刘辛仁,指导员王玉山(后为李同金)。驻涝坡区魏
家潘店子村,职工300余人,有机器设备18部,主要生产六○迫击炮弹、拉雷、地雷
等。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八十三师(驻临沂)进犯军工部驻地,军工部各厂进行备战
转移。军工部部长程望带一部分人员转移到日照蒲汪,不久迁至沂水县朱位、王庄一
带,后迁至博山石马村。六厂全部转移到渤海。七厂由孙允芳、宋慕韩带一部分转移
。二厂全部转移。为了对留在滨海地区的军工厂统一领导,将一、七厂合编为军工五
厂,转移到日照县黄墩区双疃村,厂长金子良,副厂长徐鸿三,指导员姚应忠,全厂
职工270余人。下设两个分厂,一分厂厂长王振邦,二分厂厂长周辛勤。四厂留滨海
区的部分转移到日照县黄墩区田家沟,厂长杜来根,指导员李少卿,工务室主任洪明
光,职工80多人。滨海军区滨北分区划归胶东军区后,原滨北分区手榴弹厂的人员、
设备归编滨海兵工八厂,其它未变。是年秋,滨海五厂从日照转移到五莲县赤家庄,
归编军械处。
山东工矿部1948年4月,五厂迁驻沂源县大泉庄,张圣真任厂长,下设四个车间
,生产八二炮弹。6月,华东财务经济委员会办事处在博山县召开军工会议,财办主
任李人俊和华东军区军工部部长程望、副部长孙象涵主持会议。会议就山东军工体制
和各军工单位的生产任务作了布置,决定成立山东工矿部,对山东兵工各单位实行集
中统一领导,将各地区军工部(处)按区编为一、二、三军工局。大鲁南军工局为第一
军工局,胶东军工局为第二军工局,渤海军工局为第三军工局。第一军工局辖鲁中、
鲁南、滨海三个地区的兵工厂,局长兼政委周贤,副局长邹国资、何凤鸣、王川,副
政委朱可琨(后为刘哲),特派员王诚。这时,滨海兵工厂大部分已调出莒南,留在莒
南的只有八厂,被编入第一军工局。1949年1月,滨鲁大合编,五厂由大泉庄搬至博
山石马村与鲁中、鲁南八二迫击炮厂合并,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八厂由厂长刘长云
、政委杜善甫、副厂长刘辛仁率领,从莒南潘店子村迁至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东
石马村,与鲁中、鲁南迁来的兵工厂合编为山东军工一局第一兵工厂。
1949年7月,华东财办撤销三个军工局,成立山东人民政府工矿部兵工局,辖三
个厂,滨海各兵工厂从此统归山东兵工局领导。
山东大鸡烟厂1942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为搜集日、伪军情报,以销售卷
烟为掩护,在横沟村一户农民家中创办卷烟厂,有职工4人,用木盒卷烟机卷烟。19
43年春,山东军区后勤部对卷烟厂增加投资,并将所卷香烟命名为“大鸡”牌香烟,
卷烟厂取名为利华烟草公司,即大鸡烟厂,下设工厂部和营业部。因产品质优价廉,
除在当地畅销外,还远销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同年秋,大鸡烟厂成为日、伪军“
扫荡”的重点目标,致使烟厂不断搬迁,先后移至阚家沙土汪村、小嵯峨村、刘家·
山村等。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烟厂随部队迁至大店,时因环境安定,烟厂生
产发展较快,先后在日照、临沂、连云港等地设立分销处。1946年春,从上海购进3
台小型卷烟机,并从青岛烟厂聘请技师指导。自此,烟厂由手工生产转为机器生产,
职工增至200余人,日产卷烟2000余条(条装200支),成为滨海地区骨干工业企业。是
年秋,烟厂改组为三个分厂:留在大店的为第一分厂,转移到沂南县界湖的为第二分
厂,由苏中转移到日照县李家大村的新四军一师新达烟草公司为第三分厂。不久,一
分厂因大店遭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搬至街疃村,三分厂因设备丢失,只能维持简单生
产。1947年4月,界湖、街疃连遭飞机轰炸,一、二分厂奉命迁至日照县李家大村一
带,同三分厂合并。
1948年1月,华东局决定将大鸡烟厂移交地方政府管理。5月中旬,烟厂迁至华东
局驻地益都县。1949年9月,山东省政府批准,将“大鸡”牌香烟转到济南烟厂生产。
莒南制药厂1970年,县白酒厂筹建葡萄糖车间。1972年,建成投产,年产量100
吨。1973年,新建淀粉车间,生产口服葡萄糖和注射用葡萄糖。1978年9月,两个车
间从白酒厂析出,建莒南县制药厂,职工85人,主要生产口服葡萄糖、丁维葡萄糖等
。1982年9月,该厂归山东省医药管理局管理,职工增至158人。1985年,新增饴糖、
口服补液盐、谷维素等产品。1986年,归临沂地区医药管理局管理。1987年后,新增
白葡菌止咳片、土霉素片、感冒通片等10多个新产品。1990年,研制成功白色葡萄球
菌粉,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该产品于1992年获省优产品奖。1993年,有固定资产3
59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213万元,利税132万元。
临沂坪上玻璃厂1971年6月,莒南县筹建坪上铁矿。1976年,建成临沂地区唯一
的钢铁联合企业,下设采矿、选矿、炼铁、炉渣水泥4个分厂,职工200余人。1980年
,投资105万元,转产玻璃制品。1984年,投资90万元,新上啤酒瓶生产线。1985年
,新建1条年产5000吨啤酒瓶生产线,并投资866万元,新上年产2万吨啤酒瓶生产线
。是年,划为临沂地区直属企业,更名为临沂坪上玻璃厂。1989年2月,利用日本“
黑字环流”贷款252万美元,与香港振云有限公司合资,对一号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主要生产真露酒瓶,出口韩国。是年,生产的640ML啤酒瓶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
1991年,改造二号生产线,年产出口真露瓶5000万只,创外汇400万美元。1992年7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等陪同下视察了该厂,并题字留
念。1993年,职工1800名,固定资产7917万元,实现利税465万元。产品主要有啤酒
瓶、罐头瓶、印花瓶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其中四旋、六旋芦笋罐头瓶填补了国
内空白,产品除供应国内10余个省、市外,还出口韩国、美国及东南亚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