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辑 工艺美术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4&rec=18&run=13

雕刻莒南民间雕刻历史久远。建于唐代的马山庙宇廊庑皆为石刻。明、清两代,马
山石磨已驰名鲁南、苏北。
1946年,大店有雕刻厂1家。之后,县内有少量碓、磨等加工户。1968年,王家
坊前村创办全县第一家石雕厂,村里12名石匠,利用当地垒墙铺地的“莒翠玉”,雕
刻小虫、烟嘴等,送广交会展销,赚回4000美元外汇。从此,石雕业引起政府重视。
1971年,成立莒南县石刻设计研制组、石刻创新组,对民间雕刻艺术进行重点开发。
同时,县外贸公司专设石刻组,负责石雕订货和出口,推动了全县石雕业的发展。先
后有厉家寨、王家大庄、大严家沟、大店、坪上等村办起石雕厂。1978年,石雕业产
值50万元。1985年,县外贸公司组建莒南县石雕厂。到1990年,全县石雕业产值增到
5000万元。1993年,坊前乡建起第二石雕厂,年创外汇12万美元;县组建石刻工艺品
总公司,下设石雕厂62家,产值2454万元,利税200万元。全县有23个乡镇、300多个
村庄从事石雕业,从业人员4万多人。
编织莒南境内盛产芦苇、柳条、腊条、高粱秸、玉米皮等,编织原料丰富,柳编
箕斗、腊编筐篓的历史悠久。
民国时期,水磨村和赵家临沭等村的席编业,刘家庄和涝坡乡大址坊等村的条编
业,团林乡泉子等村的结蓑衣业已很盛行。坊前、坪上、团林一带180余村的农户几
乎家家结蓑衣,年结蓑衣30万件之多,成为农村副业大宗。新中国建立前,编织业为
个体经营。农业合作化后,开始有编织组和编织社。1954年,全县有条编组2个。19
56年,全县有席业社2个,从业人员295人,其中赵家临沭席业社190人,水磨席业社
105人;刘家庄柳业社1个,332人。1958年,全县条编产品6.47万余件,蓑衣32万件
。1959年,县内编织业发展迅速,仅条编品便有13.34万件,是1958年的2倍多,其中
,条箱2356件,粪篓16336件,抬筐97627件,筐17089件。另外产苇席万余领,苇笠
4万多个。之后,编织业发展速度减慢。1960年,条编产品仅有3.26万件,约为1958
年的1/4,草鞋年产量约20万双,只剩少数家庭编席。70年代,以县外贸公司为龙头,新上柳编出口项目,条编业再度兴起,柳编产地主要是板泉镇和刘家庄乡。腊
、槐条编织多由大队和生产队经营。1972年,赵家临沭村几乎家家户户编席,每人日
编1领。草编业出现用琅琊草、玉米皮、麦秸编织而成的坐垫、提篮、地毯等新产品
,出口外销。草鞋和蓑衣数量骤减。80年代后,编织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
柳编、席编为主。1984年,板泉镇成立柳编厂,1987年更名为莒南县工艺柳编公司,
负责全镇工艺柳编制品的设计、加工和销售等,主要产品有筐、篓、盘、篮等400多
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该公司被
县政府批准为莒南县柳编工艺品集团公司,有固定资产80万元,从业人员150多人,
产值500万元,利税20万元。是年,全县有席编户20余户,年编席6万余领,创产值6
2万余元。
钻石首饰民国初,全县制作金银首饰的店铺有11家。后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经
此业者减少。70年代后,首饰钻石业复兴,家庭加工点不断增多。1974年成立莒南县
工艺美术厂,生产宝石首饰等工艺品。1985年县工艺美术公司生产的云鹤砚、伴读双
仕女两种产品获山东省地质局工艺美术展一等奖。1986年,由庄肃贞主持研制的仿古
指南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年,山东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联合临沂地区工艺
品进出口公司、莒南县工艺美术公司与美国哈里·温斯顿公司签订《钻石来料加工补
偿贸易协议》,为保证协议顺利实施,中方三家联合投资50万元,成立临沂钻石厂,
厂址设在莒南县工艺美术公司院内,美方提供车石臂140条,磨钻机30台,其它设备
11台。
1990年,县工艺美术公司开发机绣、网花等新产品。1991年生产的仿古砚参加北
京艺展,国家主席李先念为之题词。1993年,公司有职工220人,完成产值281万元,
利税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