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服装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4&rec=11&run=13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有少量私人制衣铺,所制鞋、帽、衣、袜多散卖于集市。1953年
,全县有私人缝纫铺25家,从业人员56人。1954年,莒南县缝纫社成立,时有职工4
7人,自带缝纫机缝纫,根据计划加工成衣。1956年,多数缝纫铺转为生产合作社,
主要加工民用服装。1960~1962年,因生活困难,工厂工人多数下放,县缝纫社只留
20余人,服装业萧条。“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服装盛行,品种单一,缝纫业发
展缓慢。1976年,有县营服装厂1个,社办服装加工厂18个,生产队经营的缝纫组63
个,个体缝纫户47家;县营制鞋厂1家。80年代,县营服装厂不断扩大规模,乡村亦
出现大批联合办缝纫厂、点,个体缝纫户遍布城乡。1983年,全县有服装加工和制鞋
厂、点238个,其中县营3个,乡村235个。加工的西服、劳动服、内衣、风衣、皮衣
、运动鞋等品种增多,款式新颖。县羊革厂生产的“回蓝”牌山羊皮服装革获国家轻
工部和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县运动鞋厂生产的“李宁”牌运动鞋被指定为巴塞罗那
奥运会中国体育运动员用鞋。1992年,县内个体制鞋业发展迅速。翌年,仅筵宾乡集
前村就有个体制鞋户30余家,户均收入万元以上。1993年,全县有服装、制鞋、皮革
加工厂、点753个。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9个,完成产值2382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