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厉家寨农田基本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3&rec=9&run=13

厉家寨村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新中国建立前,全村3026亩耕地分布在五条岭(东
岭、小岭、魏家岭、凤凰岭、大岭)上,丘陵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由于常年
水土流失,在丘陵坡地上形成600余条大小沟壑,把耕地分割得支离破碎,土层瘠薄
,亩产粮食100斤左右。
1948年,厉家寨村建立互助组,便开始农田基本建设活动。农业合作化后,厉家
寨村的农田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逐步创造出整建高标准的“三合一”梯田和实行
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经验。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
莒南县委呈报的《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
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是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
会授予大山农业社奖旗一面,上书:“英雄社战胜了穷山恶水。”厉家寨村的农田建
设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1958—1977年,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及其
所属地(市)、县、公社均派代表先后到厉家寨村参观学习。

cg43211
   第一条 一、厉家寨村农田基本建设在不同阶段的做法

叠地1948年,厉家寨村民根据地块土层深浅,将表土适当往中间折叠,然后包好地堰
,使土层增深,利于庄稼生长。但地块越叠越小,水土流失不能减轻,此法实行了3
年。
深翻地1951年,厉月举领导的互助组首先进行深翻地试验,用镐头、铁锨深翻1
.2亩,土层由不足10厘米,加深到40厘米以上,种植花生后比条件相同的未翻地块增
产110.7公斤。从此,厉家寨村在丘陵耕地上开始人工深翻活动。1953年,厉家寨成
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深翻地220亩,平均亩产粮食211公斤,比未翻地增产7
0多公斤。1954年冬,在大山脚下的程子沟,进行小块并大块的深翻整地尝试,这片
地有11块零星坡地,原耕地面积仅为5.3亩,西边是土崖,东边是河滩,高低相差3米
多。生产队长厉永谦带领25名壮劳力,用一个冬春,削掉土崖填平沟、汪,整出大山
脚下第一块面积为13亩的平坦地块,比原耕地面积扩大7.7亩。同时在这块地上打出
全村第一眼水井,播种春玉米,亩产300公斤。这次深翻整地活动,使全村人受到启
发,为大规模深翻整地闯出了路子。
沟洫梯田深翻地虽然加深了土层,但水土流失未能解决。1955年春,根据社长厉
月举的提议,开始整“沟洫”梯田,即在深翻的梯田地埂脚下,分段刨沟,形似竹节
(又称竹节沟),沟深40厘米,宽30厘米,长2.5米左右,将挖出的土培到地埂上。这
样,降雨时,沟内可储水,能起到减缓地面径流的作用,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到195
6年,全村共建“沟洫”梯田1000余亩。
“二合一”梯田始于1956年秋。鉴于“沟洫”梯田在大雨时水土流失仍未解决,
并且容易引起内涝,耕作也不方便,社委会决定整“二合一”梯田,即在深翻地的基
础上,在地块外侧和两端加培地埂,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三合一”梯田“二合一”梯田缺少田间排水系统,基本未能改变丘陵耕地原始
旧貌。社委会根据党支部委员、农业技术员厉守福的建议,决定整“三合一”梯田,
即深翻整平地面(使地面外高里低,倒流水),三面培埂,田间修建排水系统,共三道
工序配套建成。“三合一”梯田,地块变大,改变了丘陵耕地支离破碎的面貌,增强
了水土保持能力。
高标准“三化”梯田整“三合一”梯田时,只注意整平地表面,活土层下面的硬
底仍是向外倾斜的坡面。渗到活土层下面的水,形成地下径流,顺着硬底斜坡向地堰
汇集,易造成地堰坍塌。1960年夏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雨,“三合一”梯田地堰
不少被冲坏,于是厉家寨生产大队党支部决定整建高标准“三化”梯田。根据不同的
地形地势,打破地界,重新规划,使新整梯田地块变大(一般每块3—5亩),土层加深
到50厘米以上,达到上下两平(即活土层下面的硬底整平,地面整平),田间修建排灌
渠道,地堰栽植绵槐或红草,同时修建机耕路,称为水平化、水利化、绿化的高标准
“三化”梯田。这种梯田基本根治了水土流失。到1976年,全村丘陵耕地全部整成了
高标准“三化”梯田。
厉家寨村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先后建起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
库8座,塘坝36座,总蓄水量300万立方米,截大山河潜流1处,建机电扬水站2座(扬
程分别为64米和26米),架渡槽1座,长285米,修围山河2条,总长1750米,累计造林
2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