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3&rec=25&run=13

1951年前,农作物病虫害主要靠土法防治。1952年,全县使用六六六粉农药5000公斤
。之后,农药、药械逐年增多,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能力不断提高。1976年,建立县
植保站(隶属农业局),并在全县相继设置50多处病虫测报点。1984年,县植保站设专
职植物检疫员,各乡镇分别配备兼职植物检疫员,全县形成较完整的预测、预报、防
治、检疫农作物病虫害网络系统。
小麦锈病县内小麦易发生叶锈、条锈病(俗称黄疸、黑疸),以叶锈病为重。195
4年,全县发生叶、条锈病面积2.7万亩,减产20%。1958—1973年的16年间,有5个
年份小麦发生大面积锈病,减产10—15%。60年代多用代森锌防治小麦锈病,有效率
60%。70年代多用敌锈钠,有效率80%。80年代多用粉锈宁,有效率达80%以上。随
着药物效能的提高和不断引进抗锈小麦新品种,小麦锈病危害逐渐减轻。90年代,该
病基本得到控制。
小麦黑穗病俗称“腥乌麦”。1946年发现,后逐渐蔓延。1948年,相沟乡圈子村
发病面积占全村小麦面积的30%,1950年上升至49.8%。1954年,全县小麦发病面积
15.4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31.6%,减产35%。1955年,开始选用抗病小麦品种和实
行温水浸种、隔离病区等措施,小麦黑穗病逐步得到控制。至1963年,全县发病面积
降至6.4万亩。60年代末绝迹。
小麦全蚀病此病由引进白蚰包小麦品种传入。1977年,岭泉公社庞疃农科队,首
先发现此病。1986年,全县小麦发病4.28万亩,遍及19个乡镇。主要用粉锈宁防治,
在播种时拌种,返青期喷施,防治有效率70%左右。
玉米大、小叶斑病由引进品种传入。60年代初发现,以后发病面积逐年扩大。7
0年代发病最重,严重发病年份减产15%以上。以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并轮作换茬,
改用抗病品种鲁玉2号、丹玉13号等效果较好。1980年后,玉米大、小叶斑病基本得
到控制。近年,玉米病虫害很少发生。
地瓜黑斑病由引进胜利百号地瓜种传入。1963年,全县发生地瓜黑斑病面积6万
多亩,减产鲜瓜75万公斤。60年代中期,采用高温大屋窖贮藏地瓜种和建立无病采苗
圃、无病留种地及温水浸种等措施,地瓜黑斑病逐步得到控制。70年代中期后,已极
少发生。
地瓜蔓割病由引进地瓜良种济薯5号传入。1993年,发病面积4万亩,厉家寨乡发
病严重,减产10%。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多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喷洒叶面防治,
效果较好。
地瓜茎线虫病1964年,由少数生产队从外县调进地瓜种传入,当年发病面积100
亩左右。1973年,蔓延全县,发病面积达5768亩,毁掉鲜地瓜750万公斤,以“窝地
瓜”发病最重。1974年始,采取压缩窝瓜面积,严格处理病残体,引种抗病品种青农
2号等措施,经过3年防治,地瓜茎线虫病基本控制。1990年始,采用茎线灵治疗,有
效率95%以上。
水稻白叶枯病1965年从南方引进稻种传入。到70年代后期,常年发病面积1000亩
左右,减产10~20%。后,采用402抗菌剂等药物防治,选用京引119、京引153等抗
病品种,已基本得到控制。
稻瘟病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就有稻瘟病,严重发病年份导致水稻绝产。60年代,
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发病面积也随之扩大,多用西力生拌种或用石灰水浸种防治。7
0年代,多用稻脚青、多菌灵喷雾防治。80年代,用井岗霉素防治,均有良好效果,
但未根除。90年代以来,由于引进新品种临稻4号,其抗穗颈稻瘟能力较弱,导致19
91年、1992年穗颈稻瘟又有流行趋势。1993年,全县推广水稻良种中部67等,并在孕
穗前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水稻纹枯病80年代末,发病面积较大。90年代,改善栽培措施及用井岗霉素等药
物进行防治,效果很好,现已基本得到控制。
花生枯萎病当地称“花生倒秧病”。此病分茎腐、根腐、青枯、白绢、黑霉五种
类型。1958年,由于各生产单位贮存花生种的方法不当,造成种子霉变,导致大面积
发病,减产20%左右。1973年,涝坡公社孙卢鸡山和相沟公社圈子大队,发现青枯类
型倒秧病。1978年全县共发病2000亩,减产25%左右。后引种抗青枯病花生品种鲁花
3号,此病得到控制。
花生叶斑病此病早有发生,发病地块减产10%左右。70年代前,误认为是花生成
熟的表现。后用多菌灵等药物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花生亡斑病1990年,发病面积约为15万亩。1993年,开始使用灭亡灵治疗,效果
很好。
花生根结线虫病70年代发现。先在相沟公社的西黄埝、中王祥,洙边公社的扶兰
官庄、清水涧等村大面积发病。1981年,全县发病面积7000亩,减产25~40%。对病
区采取轮作换茬,旱田改水田,增施肥料,用呋喃丹、甲基异柳磷和二溴氯丙烷处理
土壤等防治措施,已基本得到控制。1985年,由于二溴氯丙烷禁用,除上述地区外,
该病在涝坡、柳沟、王家沟等乡镇,又有缓慢发展的势头,每年发病面积有5万亩左
右,采用涕灭威等药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蝗虫俗称“蚂蚱”。新中国成立前,为县内农作物的主要虫害之一。1938年6月
,沭河沿岸发生蝗灾,5000亩夏作物叶片全被吃光。50年代初期,县和各区均成立灭
蝗指挥部,各村成立灭蝗突击队,重灾区常年配有侦察员,一旦发现,立即组织捕灭
。以后随着农药施用增多,蝗灾渐渐减轻。1988年,筵宾乡解家庄、岭泉乡大官庄等
村发生小范围蝗灾,很快用药物捕灭。后无蝗灾发生。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1938年秋,境内上
万亩谷子、禾参子发生粘虫,几乎绝产。新中国建立后,粘虫危害仍时有发生。195
8—1993年的30多年中,有6个高发粘虫年份,虫害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减产15—3
5%。先后用六六六粉、敌百虫、粘虫散、久效磷、敌杀死等农药防治,已基本控制

蚜虫俗称“蜜虫”,主要危害小麦、花生、棉花、烟草和蔬菜等作物,年年发生
,重发年份,导致作物严重减产。60年代前,用六六六粉喷洒防治。70年代后,用乐
果、磷胺、1605、氧化乐果等高效农药防治,效果良好。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一年内可发生3代,危害春玉米和夏玉米。70年代前,
主要用六六六粉兑土或沙灌玉米“喇叭口”防治。80年代后,用久效磷、辛硫磷等农
药防治,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稻纵卷叶螟新中国成立前,县内就有此虫害。60年代,水稻面积扩大,每年有数
千亩遭受卷叶螟危害。先后用六六六粉、敌百虫和甲敌粉等农药进行防治。80年代末
,采用甲胺磷进行防治。虫发早期药物防治效果好,中后期,以人工拍杀效果最好。
蝼蛄分布极广,主要危害春苗。1944年春,沭河沿岸小麦、高粱和谷子遭蝼蛄严
重危害,缺苗率达30—50%。1952年,全县春苗被蝼蛄危害面积3万多亩。50年代前
,多用砷石等农药拌毒饵防治。后随着农药用量增多,蝼蛄危害逐渐减轻。1993年秋
播时,在十字路、筵宾、大店等稻区蝼蛄危害较重,及时采用小麦播种剂进行防治,
虫害得到及时控制。
蛴螬俗称“大牙”,其成虫俗称“瞎撞子”。有大黑、暗黑和铜绿三种。主要危
害花生、地瓜等,历年均有发生。1970年,全县花生被蛴螬危害面积达6万亩,其中
绝产1500亩。先后用六六六粉、苏化203、1605和辛硫磷等农药兑水,7月中旬灌墩防
治,效果较好。现仍为花生的主要虫害,多采用甲基异硫磷、辛硫磷等,于每年的7
月中旬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鼠害从70年代起,鼠害日见严重,每年约有50万亩农作物程度不同地遭受危害。
1979年,成立县灭鼠领导小组,统一培训乡村投药技术员,统一组织全县灭鼠活动,
以磷化锌毒饵灭鼠为主,配以人工捕杀,效果较好。1982年,县政府组织全县统一灭
鼠活动,共捕捉田鼠、家鼠180万只。后每年灭鼠数十万只。但因其繁殖力强,至今
仍危害着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