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农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3&rec=19&run=13

cg431411
   粮食作物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适播期为每年9月21日至10月10日,有“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的农谚。1949年前,当地只有小红芒品种,播种
方式多为耧播或开穴点播,亩用种量10斤左右,年播种面积45—50万亩,平均亩产不
足100斤。新中国建立后,小麦品种不断更新,先后种植红秃头、徐州438、泗水38、
碧码1号、碧码14号、石家庄407、北京8号、泰山1号、白蚰包、泰山4号、白高38、
百泉40、济南13号、烟农15号、早丰815、辐63、鲁麦1号、鲁麦7号、鲁麦8号、鲁麦
10号、鲁麦14号、鲁麦15号等。1949—1978年,播种面积保持在45~55万亩。1966年
,厉家寨科学实验队试验成功“大沟麦”种植法,即种麦时扶沟,沟底种两行小麦,
翌年春,沟顶套种花生或地瓜,解决了“粮油争春”的矛盾,为丘陵地区扩大小麦播
种面积开拓出新路子。1978年后全县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到60万亩以上。1981年,板泉
公社寨子大队精播小麦900亩,平均亩产450.5公斤,岭泉公社庞疃大队精播的1.149
亩烟农15号小麦,亩产达到625.85公斤。1989年开始,试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和
旱地综合增产栽培技术,板泉镇东高榆村精播小麦面积123亩,平均亩产461.3公斤。
1990年后,小麦精播栽培15万亩以上,推广旱地综合增产技术栽培40万亩以上。199
3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266公斤,比1978年亩增143.5公斤,总产16093万公斤,是1
978年的2.65倍。
玉米明末清初引种境内。新中国建立前,播种面积较少,多在菜园、地边零星种植。
品种有大粒红、小粒红,亩产100斤左右。50年代初,引进金皇后、安东大马牙等新
品种。1951年全县播种面积210亩,平均亩产145公斤。1953年播种面积增加到11768
亩,平均亩产208公斤。1956年播种面积猛增到17.3万亩,平均亩产108.6公斤。后,
面积逐渐减少。60年代,年播种面积2万亩左右,亩产不足200公斤,品种有双跃4号
、双跃150等。70年代,年播种5万亩左右,亩产提高到300公斤以上,品种有烟单6号
、烟单10号、鲁原单4号、丹玉6号等。80年代,年播面积稳定在8~10万亩,亩产40
0公斤以上,品种有鲁玉9号、鲁玉2号、鲁玉3号、丹玉13号、烟单14号、掖单2号、
掖单13号等。玉米播种面积以西部平原为多。播种方式,有单行等距、大小行及纯种
、间作和套种等。春玉米多间作套种,夏玉米多等行纯种。1993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
13.16万亩,平均亩产441公斤,总产5800.14万公斤。
水稻县内栽培历史悠久。1956年前,年播种面积1.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
平原涝洼地,均为当地老品种,亩产不足60公斤。1957年,县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去江
苏省等地学习水稻栽培技术,并引进了银坊、黄壳早、大白粳3个新品种。1958年,
成立莒南县“稻改委员会”,并在大店一村、六村和小官庄等地试种5000亩,因水源
不足,其中3000亩浇水不及时,产量较低,浇水及时的2000亩,单产300公斤以上。
1960年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品种不断更新,先后引进了南
粳15、桂花黄、广陆早、农垦40、黄金、京引119、京引153、糯系6号、籼优6号、临
稻4号等水稻品种。1966年,播种面积17.5万亩,平均亩产198.5公斤。70年代,水稻
播种面积稳定在8—10万亩,平均亩产250公斤左右。1979年,筵宾公社西集西大队培
育水稻攻关田,最高地块亩产615.4公斤。80年代,年播种1万亩左右。1988年播种面
积6548亩,亩产352公斤,多在西部平原。1991年,水稻种植面积6.78万亩,平均亩
产480公斤,总产3254.4万公斤。同时,引进了临稻5号、84-15造系、中部67等优良
品种,并推广水稻精种高产栽培技术。1992年,在十字路镇大河南村和道口、板泉等
乡镇采用精种高产技术种植2450亩水稻,平均亩产681.3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
93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54万亩,平均亩产553.7公斤,总产1960.1万公斤。
大豆县内栽培有1000多年历史。1949年前,只有当地品种小油夹、爬满青等,年
播种面积20万亩,亩产不足100斤。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引进齐黄1号、齐黄3号、文
丰2号、文丰7号、东解1号、鲁豆1号、鲁豆4号、跃进5号等新品种,产量呈上升趋势
。1988年,播种面积4.45万亩,平均亩产164公斤。90年代,大豆价格上升,播种面
积逐年增加,平均亩产170公斤左右。1990年,刘家庄乡大白常村选用大豆“常胜”
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地区农科所组织验收,平均亩产311公斤,创县内小面积
大豆亩产最高记录。为增加播种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同穴播种栽培技术:即每亩种
植玉米3500—4000株,选用早熟、耐荫性好的大豆品种与玉米种同时入穴。在玉米产
量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每亩可收获大豆40~50公斤。该技术年推广面积约4~5万
亩。1993年播种大豆面积39435亩,总产8254000公斤。
谷子栽培历史悠久。1948年前,谷子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20万
亩以上,分布全县各地,以丘陵区为多,主要品种有老来青、刀把齐、牛毛黄等,平
均亩产100斤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因其产量较低,抗灾能力差,播种面积逐渐下降
。50年代,年播面积约10万亩,亩产60公斤左右;60—70年代,年播种面积3~5万亩
。80年代,年播种面积减少到1.5万亩,单产200公斤左右。1989年,开始引进推广鲁
谷4号、鲁谷5号、鲁谷7号、鲁谷8号、8062-8等品种,并推广配方施肥、精播、科
学管理等一套新技术。1993年,刘家庄乡刘家庄村种植省农科院培育的夏谷(8337)新
品种1.7亩,平均亩产604.4公斤,在全国谷子工作会议上被认定创全国夏谷亩产最高
记录。是年,全县播种面积2万亩,平均亩产263公斤。
高粱栽培历史悠久。1956年前,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面积20万亩左右
,主要有黄儿伞、黑壳子等高秆品种,均为春种,亩产60—90公斤。1957年后,面积
逐渐减少。60年代,先后引进百多穗、原杂10号、原杂14号、千斤坠、晋杂7号等新
品种,多为秋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00公斤以上,但米质较差,秸秆矮,经济价
值较低,种植面积一直较少。70年代,年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80年代,减少到3万亩
,亩产230公斤左右。90年代,农民多种植粮秆兼用的鲁粮一号等品种。1993年全县
播种面积8670亩,平均亩产358.3公斤。
地瓜清代传入莒南。民国初年,境内引进白洋、永利两个品种。1949年前,年播
面积20万亩左右,亩产不足140斤(以5斤鲜瓜折1斤标准粮计算,下同)。新中国建立
后,先后引进胜利百号、丰收白、一窝红、青农2号、徐薯18号、济薯5号、79-555等
新品种,播种面积增大,产量提高。50年代,年播面积30~35万亩,亩产200公斤左
右。60年代,年播面积保持在40万亩以上,亩产350公斤左右,成为农民的主要食粮
。80年代,春植地瓜面积大量减少,多为夏植,并推广小沟密植法(沟距75厘米,密
度4500—5500株/亩),全县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450公斤。1992
年,朱家洼子村栽植的1.5亩夏地瓜,平均亩产1051.5公斤,创全县夏地瓜单产历史
最高记录。1993年全县地瓜种植面积38.42万亩,亩产461公斤,总产17711.62万公斤

1952年以前,采用露天育地瓜苗的办法,清明前后下种,出苗率低,插秧晚。1
953年,推行“回龙火炕”育苗,出苗早,采苗率高,但苗弱。1963年,文疃区宋家
庄宋开周试验成功“窝瓜下蛋”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方法是用尖咀大腚的小瓜母,在
“清明”前将瓜母直栽浅栽,栽植后在每个瓜母上面培土防冻,出苗后,于立夏前,
及时清墩,使瓜母老化,促使下蛋(结瓜)。最高亩产鲜地瓜达到5050公斤,在县内大
面积推广。同时,在山东省及其他部分省、区推广“窝瓜下蛋”栽培技术。1965年,
开始采用薄膜温床育苗,苗早,苗多,苗壮,春瓜、夏瓜一次育苗,同时建立二级采
苗圃,一次插秧,全用苗头,对地瓜增产起到重要作用。
其它杂粮主要有禾参子、龙爪稷(俗称蚂蚱禾参)、黍、稷、豌豆、绿豆、豇豆、
黑豆、红小豆、芝麻、大麦、荞麦等。50年代前,禾参子、龙爪稷、大麦、豌豆种植
面积较大,后逐渐减少。禾参子、黑豆现已绝迹,大麦、龙爪稷、荞麦濒于绝迹。绿
豆、豇豆、芝麻、黍、稷等,年播面积不大,但年年种植,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粮
食品种。90年代后,人们对绿豆、芝麻等杂粮需求量越来越大,小杂粮播种面积有逐
年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