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寻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6&rec=4&run=13

卧佛寺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县城北部,坐落在望海楼山脉环抱之中,吉龙河从
庙东由北往南于寺前拐向西去。一架白色十七孔菩提桥南北凌架于清秀的莲湖上,
一座七级浮图舍利宝塔屹立在寺庙的东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行各业的振兴与发展,旅游业亦日益兴盛,特别是佛
教文化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5年中共莒南县委、县政府慧眼识宝,对
卧佛寺及周围人文景观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和挖掘,建立了天佛景区,成为人们休
闲度假、参观游览的极佳场所。
寺院占地110亩, 现有山门、钟鼓楼、东西偏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
楼、僧舍寮房等建筑设施。恭请来了巨型汉白玉雕制的卧佛佛像一尊,台湾、福
建产香樟木制成的全堂佛像和乾隆年刻本《大藏经》一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
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亲自挥笔题写了“卧佛寺”寺名,辽宁营口楞严寺
明智大师率僧伽在此住持弘法。
卧佛寺历史悠久, 遗迹可见, 传说极广。相传它建于唐朝时候。咸丰元年
(1851年)《重修大观音寺》碑文记载:“莒城南一百里山有大观音寺,不知创于
何时。而唐宗珉璃,元明钟虞,其残缺犹在也。”考其遗迹,莒南县博物馆收藏
的两件铜质罗汉像就是从卧佛寺流传出来的。寺内一块柱础,灰色石灰岩制成,
有残缺。圆墩下是八棱基座,七棱面刻有花卉、巧云纹饰,纹饰漫漶,一棱面刻
一佛像,为减地高浮雕,有唐代造像风格,论其雕刻时代似不应很晚。另有两块
圆墩形柱础,石质同上,但形制和上柱础不同,一是圆墩稍高而无下基座,二是
纹饰围圆墩浮雕云龙纹,因此分析此柱础可能是明代前后的遗物。这些柱础周身
有磕碰痕,特别是有佛像的柱础磨损磕碰更甚。院外一棵古槐,树干孔洞,苍老
可见,林业专家据其树轮考证,树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人们都称它为唐槐。
这些遗迹当是卧佛寺历史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卧佛寺历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
相传在南北朝时候,一个去古印度国学习佛法的和尚法显,回国从崂山南岸登陆,
一路寻访名寺大观,从青州龙兴寺、云门山等地云游至莒之南部,听当地传说,
有一卧佛山,随即前去瞻拜。当他来到卧佛山前一看,一尊栩栩如生的释迦牟尼
仰卧在那里,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五官非常清晰。最令人震撼的是那深邃的眼
睛,眼睫毛都楚楚可见。法显大师禁不住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之后他又遍游当
地群山,见卧佛山东南数里有一莲花山,山西有一条吉龙河,河水由北往南拐西
又曲南流,再拐西,河床蜿蜒,曲折有序,又名九曲清溪。溪中溪水冲撞得怪石
林立,有大有小,突出水面,称金蟾蛤蟆石。水里游鱼成群,相互追逐嬉戏,悠
闲自得。夏季莲花怒放,红莲、白莲竞相争艳,法师名其为“七宝莲池”。池水
曲流环绕西去,佛家视其为圣水,因名“八功德水”。看到这里,法显拍手称好,
连声称赞这里正是“七宝莲池,八功德水,九品莲花,诸佛海会悉遥闻,花开见
佛惠”的极乐净土。
因九顶莲花山能瞻拜卧佛,山西麓一个纵深9尺,宽8尺有余的自然山洞,俗
称青龙洞,法显遂至此栖身修行,并命其为“莲池洞天”。法显来到这里,受到
当地民众的欢迎和尊重,不久就为他在洞旁修建一座寺庙,称“卧佛寺”。他行
戒律严格,并在洞中译出了一部有名的佛律书,叫《摩诃僧祗律》,重视戒律的
止持作持,以“教外别传”,直指心性和顿悟的特点,形成了后来禅宗皈依戒律
的必备条件,所以,他度僧很严,悟性不行,绝对不收。后来史书对这个寺庙记
载很少。据说他在卧佛寺共收了三名徒弟,其中一名小和尚悟性极高,名叫昙朝,
7穗在青州龙兴寺出家,12岁拜别掌门法师来到卧佛寺从法显修行。一段时期后,
法显起身云游西去,弟子昙朝率众仍在此修练佛法,他广结同道,与定林寺寺僧
常有往来,由于当地政府的参与支持,昙朝成了这一带众多寺庙的僧众领袖。
传说隋朝时候,该寺和尚数十人,信徒近万人。唐朝玄宗兴佛建寺,这里的
僧众达到高峰,寺庙难以聚众,满山林中尽是和尚和佛教信徒,念经的声音在数
里之外都能听到。开元12年春,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的高僧一行来到这里,
看到这里的佛教盛况非常高兴,经过实地观测,他建议将卧佛寺迁至莲花山以西、
吉龙河以北。卧佛寺住持根据一行大师的指点,募捐修建,数月完工。一行又在
寺院门前植一柏一槐。寺庙建成后,一行带领僧伽对卧佛寺位置再次测之,确认
卧佛寺和天然卧佛的额头恰恰在一条子午线上,便稽手说:“善哉、善哉! ”言
毕,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卧佛寺香火不断。
南宋嘉定十年,时局混乱,寺庙里已有了护持武僧。这一年的秋天,僧人配
合红袄军在望海楼周围的山凹里消灭金兵一部,狠狠地打击了金兵在当地的嚣张
气焰。
明朝中叶,卧佛寺寺僧研究佛法高深,对周围影响很大,日本和高丽的僧人
也慕名前来拜佛,分别从岚山、青口港上岸,由当地寺院僧人陪同前来卧佛寺求
学。由于外国人前来学佛法,卧佛寺名声大震,成了鲁南苏北很有影响的佛教文
化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疯狂地滥杀无辜,激起了寺僧的抗战热情,住持
僧广运带领众僧在送情报、掩护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抗战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卧佛寺是莒南县人民医院的前身——大众诊疗所的所在
地。50年代寺庙全部拆除。90年代庙宇修复后,银蟾寺住持广运的徒弟禅宗派第
二十五代弟子绪贵仍在庙中。
至今为止,卧佛寺里发现有元至正元年碑一幢,因年久保护不善,字迹模糊。
清朝雍正四年《重修祖师堂》碑一幢,紫砂岩质,锈蚀非常严重,字迹漫漶不清。
咸丰元年《重修大观音寺记》碑一幢,紫砂岩质。碑文记住持法师通礼率徒心兰
等组织重修大雄宝殿。 碑文又记“道光六年重修, 越六年又重修”。宣统四年
《重修银蟾寺记》碑一幢,紫砂岩质,上载:“住持僧人元善与乡耆捐助,自光
绪三十二年重修,至辛亥又重修。”
《重修莒志》载:“卧佛寺在山,有成化钟,重千斤,古柏古槐二株。康熙
四十九年重修。”据访,该寺确有成化年制造的铜钟,毁于解放战争时期。
综观上述,不管是遗迹遗物,还是口碑相传,再有碑碣记载,莒南卧佛寺在
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兴衰而起伏跌宕,但香火从未间断。卧佛寺后来虽然
几易其名,称大观音寺、银蟾寺,但当地百姓一直称之为卧佛寺。目前,卧佛寺
每逢初一、十五及佛教节日,寺内僧人率众举行佛事活动,现已接待香客和游客
十多万人次。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的游客也常来朝拜。今天的卧佛寺又恢复
了昔日的风貌,成了鲁南苏北的佛教中心。卧佛寺的复兴,无疑对莒南的经济、
文化和各项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吴子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