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类 涝坡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5&rec=183&run=13

党 委书 记 刘松田
副 书 记 董怀俭 孙成安 刘建峰
党 委委 员 刘松田 董怀俭 孙成安
刘建峰 庄会诚 袁清江
张立凯 王言申 李玉泉
人 大主 席 贾彦铎
副 主 席 孙承东 徐玉合
镇 长 董怀俭
副 镇 长 庄会诚 唐秀田(女) 高维喜 刘景善
政 协主 任 孙成安(兼)

1994年—1999年1月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党 委书 记 彭友祥 (1993.2—1995.6)
王克铭 (1995.6—1999.1)
副 书 记 赵仕华 (1991.4—1995.6)
克永明 (1993.12—1996.7)
葛为表 (1993.3—1995.12)
高文秀 (1996.7—1999.1)
郭其兵 (1995.6—1999.1)
陈庆连 (挂职)(1993.5—1994.7)
孙运松 (挂职)(1994.7—1995.8)
张孝公 (挂职)(1993.4—1997.5)
党 委委 员 孙成春 (1993.12—1999.1)
王洛迎 (1990.5—1996.7)
王常森 (1994.4—1995.6)
孙兰林 (1993.8—1996.10)
赵祥川 (1995.6—1995.10)
孙承东 (1996.1—1999.1)
高文秀 (1996.7—1999.1)
林令臻 (女)(1996.7—1999.1)
曹祯福 (1997.3—1999.1)
人 大主 席 卢绪忠 (1989.6—1996.1)
副 主 席 卢绪林 (1987.3—1994.6)
(乡) 镇 长 赵仕华 (1993.1—1995.6)
克永明 (1995.6—1996.7)
高文秀 (1996.7—1999.1)
副(乡)镇长 郭其兵 (1993.3—1995.6)
贾彦铎 (1993.12—1996.1)
赵统顺(1993.1—1995.5)
孙承东(1992.4—1996.7 )
孙运成(1992.3—1996.7)
赵祥川(1995.6—1995.10)
贾召珍(女)(1995.6—1999.1)
政协副主席 王绪亭(1992.6—1999.1)

[刘松田简介] 刘松田,男,汉族,道口乡北集村人,1965年出生。1985年7
月毕业于山东建材学院,专科文化程度。199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
参加工作,历任县黄金建材公司技术员、团支部书记、生产科长。1993年10月任
县黄金建材公司副经理。 1995年6月任县黄金建材公司经理兼党支部副书记。
1999年1月任涝坡镇党委书记。

[董怀俭简介] 董怀俭,男,汉族,相邸镇寺前村人。临沂师专毕业。1954年
1月出生, 1973年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在相邸中学
任教。198 9年3月任洙边党委秘书。1993年1月任洙边党委宣传委员。1995年6月
任相沟乡党委副书记。1996年7月任团林镇党委副书记。1999年1月任涝坡镇镇长。

[概况] 涝坡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大涝坡村距县城18公里。南与北
园镇相连,北与莒县接壤,东邻柳沟乡,西靠陡山乡。全镇总面积7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33.3公顷,水域面积333.3公顷,居民点及工矿企业占地505.3公顷,
交通用地232公顷, 荒山荒滩2666.7公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山丘。
马山海拔662米,为境内最高点。河流6条,其中鸡龙河发源于境内鸡山,至小
岭村流入石泉湖水库,境内流程12公里。小型水库11座,最大库容515万立方米,
总灌溉面积2.17万亩。文泗公路、双十公路、陡十公路在境内形成“H”状结构。
土壤主要有棕壤土。主要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石。
1998年全镇辖36个行政村, 共有11731户35028口人,其中男性17997人,女
性17 211人。中共党员1600名,共青团员617名。农业人口34106人,非农业人口
1102人。苗族25人,彝族6人,朝鲜族1人,壮族1人,满族3人,侗族4人,白族1
人,黎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
1998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200万元, 比1994年增长36%;实现工业总产值
9600万元,比1994年增长31%;人均纯收入2126元,比1994年增加1015元。
1998年底,镇直机关有党政办公室、纪检、统战、团委、妇联、武装部、经
委、计生委、民政、信访、土地乡建、统计、科技、司法等,党政干部29人。列
入事业编制的单位有财政所、计生委、教委、文化站、广播站、农技推广站、农
村经营管理站、茶果站、农机管理站、林业站、兽医站、水利站、卫生院等,共
有工作人员368人。
1998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农业] 全镇共有粮田面积3.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
豆等。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1998年粮经
作物种植比例达到6: 4,复种指数达到170%,粮食单产提高到600公斤,总产达
到2280吨。
1994年起,该镇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至1998
年底,全镇开发建成果园1万亩,板栗4000亩,杂果2000亩,茶园200亩,果品总
产达到6 00万公斤, 总收入1700万元。大棚茶叶亩收入达到3万元;桑园发展到
1510亩, 年交鲜茧3.5万公斤,三龄桑亩产值达到2100元。1994—1998年,全镇
黄烟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700亩,其中1998年种植1600亩,亩收入1300元。花生种
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3万亩,单产达到260公斤。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1998年,农村农民业校得到充
分利用,以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学校为中心,全镇共举办农技培训班23次,其中
聘请省、市、县教授专家现场授课9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重点传授推广
EM液在畜牧业、种植业方面的使用,瓜果菜保护地栽培技术、四园管理、农作物
立体种植和优良品种推广等先进科学技术。

[畜牧业] 在畜牧业生产中,走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路子,大力发
展节粮型畜牧业。 至1998年,全镇共有养殖专业户386家,养殖小区12处,其中
东店头养猪场年出栏规模1万头。畜禽品种主要有瘦肉型系列品种猪、小尾寒羊、
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良种鸡等。从1997年起,广泛应用了草粉生
物发酵技术, 以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为中心,在全镇设置了畜牧疫病防治点5处,
配备农村兽医防疫员42名,对畜禽防疫采取程序免疫和强制免疫措施。1998年全
镇牛存栏3800头,生猪存栏3.8万头,羊2万只,家禽存栏26万只。畜牧业生产总
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6%。

1994—1998年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产量

单位: 亩、公斤、万
公斤
┌────┬──────────┬─────────┬──────────┐
│ │ 小 麦 │ 玉 米 │ 地 瓜 │
│ ┝━━━┯━━┯━━━┿━━┯━━┯━━━┿━━━┯━━┯━━━┥
│项 年度│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总产 │
├────┼───┼──┼───┼──┼──┼───┼───┼──┼───┤
│1994 │22400 │236 │528.6 │3210│320 │102.7 │14510 │380 │551.4 │
├────┼───┼──┼───┼──┼──┼───┼───┼──┼───┤
│1995 │20576 │256 │526.8 │3511│396 │139 │10111 │439 │444 │
├────┼───┼──┼───┼──┼──┼───┼───┼──┼───┤
│1996 │21412 │249 │533.2 │4345│411 │178.6 │17004 │433 │736.3 │
├────┼───┼──┼───┼──┼──┼───┼───┼──┼───┤
│1997 │22160 │268 │594 │2810│350 │98.4 │13211 │288 │380.5 │
├────┼───┼──┼───┼──┼──┼───┼───┼──┼───┤
│1998 │21256 │310 │659 │5260│400 │210.4 │14170 │489 │692.9 │
└────┴───┴──┴───┴──┴──┴───┴───┴──┴───┘

1994—1998年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产量

单位: 亩、公斤、万
公斤
┌──┬──────────┬─────────┬──────────┬────────┐
│项目│ 花 生 │ 黄 烟 │ 蔬 菜 │ 桑 蚕 │
│年度┝━━━┯━━┯━━━┿━━┯━━┯━━━┿━━━┯━━┯━━━┿━━┯━━┯━━┥
│ │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总产│
├──┼───┼──┼───┼──┼──┼───┼───┼──┼───┼──┼──┼──┤
│1994│12712 │250 │ 317.8│1100│130 │14.3 │1207 │3069│370.4 │200 │80 │1.6 │
├──┼───┼──┼───┼──┼──┼───┼───┼──┼───┼──┼──┼──┤
│1995│13488 │294 │397 │1506│148 │ 22.3 │1217 │3708│451.3 │350 │60 │2.1 │
├──┼───┼──┼───┼──┼──┼───┼───┼──┼───┼──┼──┼──┤
│1996│12714 │316 │401.8 │2503│197 │ 49.3 │ 801 │2941│235.6 │650 │ 40 │2.6 │
├──┼───┼──┼───┼──┼──┼───┼───┼──┼───┼──┼──┼──┤
│1997│13268 │145 │192.4 │3506│140 │ 49.1 │1100 │2560│281.6 │1150│24 │2.8 │
├──┼───┼──┼───┼──┼──┼───┼───┼──┼───┼──┼──┼──┤
│1998│12650 │310 │392 │1200│215 │ 25.8 │1406 │3600│506.2 │1420│ 24 │ 3.4│
└──┴───┴──┴───┴──┴──┴───┴───┴──┴───┴──┴──┴──┘

[林业] 境内多山场、丘陵、河滩,发展林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1994
年镇内林地面积3.13万亩,其中用材林2850亩,防护林9750亩,经济林1.75万亩,
薪炭林1 200亩。 四旁植树24万株,林木覆盖率37%,总立木蓄积3.3万立方米。
木本植物56科171种。 用材林有杂交杨、毛白杨、刺槐、梧桐、榆树、臭椿、平
柳。灌木树种主要有紫穗槐。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板栗、桃、杏、梨、桑、葡
萄等。
采伐树木做到持证采伐,并及时更新,确保良性循环。1994—1998年,共采
伐用林1100立方米,更新扩建用材林530亩,经济林3000亩。

[水利] 1994年全镇水利工程共完成43处,其中新建塘坝17座,打大口井21眼,
修防渗渠4000米,截潜流3处。1995年打大井12眼,建塘坝20个,修石渠5000米,
治理荒山荒滩5000亩,增加灌溉面积4000亩。1996年建塘坝25座,打大口井30眼,
建机电灌站1处,水囤16座。铺设地下管道3.6万米,截潜流10处,修配石渠1.97
万米,微喷3 00亩。1997年新打大井46眼,建塘坝38座,截潜流21处,修防渗渠
9500米,铺设地下管道1.5万米,完成5000亩中低产田深翻改造。
到1998年底,全镇有小(一)、(二)型水库11座,塘坝152座,总库容515万立
方米, 兴利库容378万立方米。机电扬水站7座,大口井139眼,微喷灌2850亩,
防渗石渠4.93万米, 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占农田面积的85%。20个村2.3万人
吃上了自来水。

[工业] 1994年有镇、村集体企业32家,从业人员1160人,拥有固定资产1210
万元, 完成产值6000万元, 实现利税150万元, 分别比1993年增长18%和21%。
1996年确立了“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科教兴镇”的总体思路,放宽
政策,积极引导扶持,大力发展镇村企业。1998年通过出售、租赁等形式,对机
械厂、 粮油加工厂、石刻厂、砖厂等4家镇办企业进行改制,机械厂更名为“莒
南信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到1998年, 全镇镇村集体企业已发展到160家,从业人员2800人,完成产值
921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54%和60%。镇办企业4家,从业
人员480人,固定资产640万元,1998年完成产值677.5万元,实现利税129万元;
村办企业15 6家, 从业人员2320人,固定资产900万元,完成产值3435万元,实
现利税11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 1994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850家, 从业人员
1917人,固定资产968万元,完成产值8680万元,实现利税650万元,分别比1993
年增长29%和21%。
到1998年底, 全镇个体私营业户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843家, 从业人员
2543人,注册资产582万元,固定资产1650万元,完成产值1.1亿元,实现销售收
入9800万元,利税2100万元,其中入库税金78万元。

[民政、社会福利] 1991年7月成立了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1995年3月
对全镇农村两委干部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取消退休制,到1998年底,全镇
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 235,663元,投保人数3031人,已有35人领取了养老
金。 1996年9月,该镇停办婚姻登记。1997年11月对全镇社会残疾人进行了等级
评定,发放了残疾证。
1998年7月, 该镇遭受特大洪水袭击,人民财产损失严重,全镇人民在全力
自救的同时,还积极为我国其它洪涝灾区组织抗洪救灾捐赠活动,共捐款8000余
元,捐衣物480件。

[教育、 卫生、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 1994年全镇有中心初中1所,中心
小学1所,农村小学18所,教师263人,在校生440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是
年,镇政府投资46万元用于校舍改造和添置中小学图书仪器。1995年,县第二职
业高中撤并, 改建为涝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同年投资15万元建成教中心1处。
1996年投资35万元,扩建中心小学,新建西山、前河崖两处小学。1996—1998年,
全镇中小学累计投资80万元进行系列配套建设。 至1998年底,全镇有初级中学2
所,教职工99人,在校生1763人;小学9所,教职工181人,在校生4632人;30所
幼儿园,幼儿入园率达85%。同年,有132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30名学生升入
各类中等专业学校。
1994—1998年,涝坡一中被市教委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中心小学
等四处小学被县教委授予“县级规范化学校”称号,成教中心被县教委授予“县
级示范学校”称号。
1998年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处, 村级卫生室11处,卫生技术人员80人。涝坡
镇卫生院,1994年接收住院病号369人,门诊量14560人次。1998年该院有主治医
师7人, 医师8人, 医护师13人,病床20张,固定资产51万元,年接收门诊病人
20283人,住院病人600例,业务总收入78万元。至1998年底,该院共投资19.7万
元购置医疗器械。
1994年全镇计划生育率94%,人口自然增长率3.1‰。1995年对6900名已婚育
龄妇女实行分类建档、 查访管理制度, 全镇共建有36处村级育龄妇女服务室。
1998年计划生育率100%,晚婚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2.8‰。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1994年起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镇工作的重点,与
发展经济奔小康有机结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具体的量化考核制度,对全镇
各村、各单位及镇、村干部进行年终考评。该镇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电教站等
阵地,加强对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至1998年底,全镇共举办党员
干部培训班40余起, 各村举办培训班达300余次。1996年起,在全镇广泛开展了
群众性创建活动,争当好媳妇、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等活动蔚然成风。村村
建有农村文化大院。1996年镇政府投资1万元,建老年门球场2处;1998年投资20
余万元建成文化体育中心。有电影放映室、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活动场所。
投资330万元, 先后于1995年硬化了陡十公路涝坡段,1997年开通硬化了文泗公
路涝西段。 至1998年底,全镇共有程控电话612门,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
通电话。1996—1998年,唐庄村被临沂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村”,有24个村、
13个镇直单位被县文明委授予“县级文明村(单位)”。

骨干企业简介

[莒南县信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莒南县信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
公司座落在涝坡镇政府驻地,其前身是镇办企业农具厂,1996年更名为信义机械
厂,1997年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该公司有职工120人,总资产40万元,
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完成销售收入600万元,实现利税150万元。
1994年,该厂濒临倒闭,没有定型产品,靠零星加工机械配件、修理小农机
具维持生计。是年底,该厂承揽了江苏外贸公司出口德国的球铁连接器加工项目,
该项目技术复杂,众多厂家都没成功,该厂历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解决了有关
技术难题,按要求完成了加工任务。因此,该厂既赢得了信誉,又积累了发展的
资本,从此在外贸出口市场上站住了脚跟。
该厂紧紧围绕抓市场,促销售;抓投入,扩规模;抓管理,上水平;抓人才,
壮队伍四个方面做发展文章。 仅1997年至1998年两年间,该厂研制生产了6个内
销产品和9个外销产品,其中申报国家专利产品6项:多功能道路修复机、化铁炉、
带安全装置的液压千斤顶、简易榨油机、复合式粉碎机、折切机。这些专利产品
中,折切机是外销产品,化铁炉、液压千斤顶、榨油机、粉碎机也已投入国内市
场,深受用户欢迎,多功能道路修复机具有8种功能,即将投放市场。

经济强村简介

[唐庄村] 唐庄村共有473户1542口人,耕地面积1550亩,果园面积600亩,板
栗300亩, 茶园80亩。近几年来,该村将茶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其中茶果业收入占66
%。
该村山场面积大,土地瘠薄。自九十年代初,累计投工60万个,投资12万元
大搞山区开发,至1998年底,已修6米宽环山路15华里,果园面积达600亩。为搞
好茶果园管理,该村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茶果生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茶果生产。
村里根据生产情况适时聘请县、镇茶果站技术人员为果农们讲授管理知识,对参
加培训学习的果农, 年终给予工分补助。 在购买和使用化肥、农药方面,强化
“统”的功能,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认真抓好销售服务,茶果生产领导小组早
计划、早行动,采取多种促销形式联系客户。近年来,该村茶果园普遍实施了苹
果人工授粉、 蜜蜂授粉、套袋等技术,有300亩果园实施微滴灌,改善了灌溉条
件。 1996年建起了一座贮存量达6.5万公斤的果品恒温库,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
的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村在加强茶园管理的同时,注重改进茶叶炒制技艺,
提高产品档次,使平均亩产值达到了5000元。1996年利用茶叶保护地栽培技术,
发展大棚茶叶7亩,亩产值超过3万元,生产的“凤阁碧芽”茶,1996年被省农业
厅评为省优产品。
该村在依托茶果业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完成了
新村改造建设任务,街道两侧配上了石渠,栽上了国槐等绿化树木。该村连续多
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1996—1998年连续三年被临沂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村居示
范点”。

[翟家涝坡村] 翟家涝坡村共167户572口人,耕地面积54.4公顷。近几年来,
该村以大力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着力增加村民收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988
年全村生猪出栏603头, 存栏410头,牛存栏170头,羊2000多只,其中小尾寒羊
480余只。199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70%。
该村在发展畜牧养殖业方面,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小规模大群
体。该村利用山多、沟多、饲草丰富的有利条件发展养殖业已有多年历史,近年
来,在村两委的大力倡导、扶持下,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户户养牛、羊、猪、
鸡等畜禽。 饲养量最多的羊、猪,年饲养量分别达到了户均12只、6头。二是品
种优良。 该村生猪品种优良率达100%。1996年又引进高腿小尾寒羊良种9只,到
1998年底繁殖发展到40 0多只。1998年冬,人工冷配肉役兼用良种牛梨木赞、西
门塔尔50多头, 波尔山羊70余只。 三是饲养科学。该村猪圈、羊栏的改造率达
100%, 科学喂养率达98%。1997年以来,该村积极推广应用生物草粉发酵技术,
以草代粮,大力发展以养羊、牛为主的食草型畜牧业,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
经济效益。四是村集体扶持力度大。村里专门成立了技术服务队,负责给村民提
供饲养、管理、疫情防治等服务,同时负责良种的引进和外调,养殖户的发酵饲
料也由服务队无偿帮助配制。村里统一引进的良种发放到户后,无偿提供周转金
供养殖户使用一年,无偿提供EM液供养殖户使用。村民每建一个标准栏圈,村里
补助现金50元。
该村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县委、县政
府命名为小康村,1998年被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命名为“科技示范村”。

(李兴金 曹德岭)
审稿人 刘松田 董怀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