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类 相邸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5&rec=180&run=13

党 委 书记 王传珍
副 书 记 李洪谦 高存民(挂职)
袁召廷 鲁守利 陈淑田
党 委委 员 王传珍 李洪谦 高存民
袁召廷 鲁守利 陈淑田
主富春 孙运利 厉志强
于治秀 付廷荣 李先军 陈维福
镇 长 李洪谦
副 镇 长 主富春 高术堂 邱纪华
徐淑波 刘思军
人 大 主席 王传珍(兼)
副 主 席 董玉宣
政协副主任 卢俊前董平书

1994年—1999年1月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党 委 书记 崔久席 (1993.1—1996.7)
张孝平 (1996.7—1997.4)
副 书 记 尹德玉 (1993.1—1995.6)
李世亮 (1993.1—1999.1)
张孝平 (1993.12—1996.7)
卢言学 (1994.5—1996.7)
崔维彬 (1995.6—1999.1)
陈兆良 (1996.7—1999.1)
王明元 (挂职工)(1993.5—1994.7)
张树杰 (挂职)(1994.7—1995.7)
张安平 (挂职)(1995.7—1996.7)
刘合森 (挂职)(1996.7—1997.7)
董平书 (挂职)(1993.5—1996.6)
党 委委 员 许家善 (1993.1—1995.6)
徐广场 (1983.1—1999.1)
刘树建 (1983.1—1996.7)
王言文 (招聘)(1994.4—1995.12)
人 大 主席 范祥贤 (1987.3—1996.1)
李世亮 (1996.1—1996.7)
朱正珊 (1996.7—1999.1)
(乡) 镇 长 张孝平 (1993.12—1996.7)
李世亮 (1996.7—1999.1)
副(乡)镇长 崔维彬 (1992.12—1995.6)
鲁绪翠 (女)(1993.3—1999.1)
滕新忠 (1993.3—1999.1)
政 协主 任 尹德玉 (兼)(1993.1—1995.6)

[王传珍简介] 王传珍, 男, 汉族,坪上镇王家岭村人,1963年7月出生,
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历任中学教师,团委干事、
团委书记, 党委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乡长,1997年4月任相邸镇党委书记。
1986年12月被中共莒南县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 ,1987年2月被临沂团地委授
予“地级优秀青年工作者”,1987年12月被临沂团地委、地区教育局授予“地级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 992年7月被中共莒南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990
—1995年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1993年4月被县委、县政
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1996年2月被临沂市人事局、市交委授予“岚
济公路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共莒南县第八、九、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李洪谦简介] 李洪谦, 男, 汉族,大店镇崮北头村人,1964年3月出生,
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5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历任教师、党委组织干事、
老干主任、统战委员、组织委员、党委副书记,1999年1月任相邸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1989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市级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1996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市级优秀党员电教工作者。莒南县第十三届
人大代表,中共莒南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李世亮简介] 李世亮,男,汉族,团林镇李家河涯村人,1954年12月出生,
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77年1月入党,中专文化程度。历任工人、战士、武装部
干事、 武装部长、党委委员、副乡长、党委副书记、镇长,1999年1月任莒南县
环保局副局长。1997年被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
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概况] 相邸镇位于县城东9公里,西靠县城,东邻坊前镇,南连演马乡,北
依柳沟乡。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2933.3公顷,果园1066.7公顷。地势周围高中
间低,丘陵占89%,其中北部丘陵建有水库1座,占地5000亩。境内最高点为康山,
海拔342.8米。 主要河流有龙王河,北自柳沟乡流入,从邬家岳河村入境,东至
何崖头村流入坊前镇,境内流程10余公里,系常流河。中型水库1座、小(二) 型
水库7座,最大库容506 0立方米。岚济公路、兖石铁路横贯东西,设火车站1处。
主要土壤有沙壤土、粘壤土、半沙半粘土三种,沙壤土分布在镇北部库区,粘壤
土分布在镇南部,半沙半粘土分布在岚济公路两测。主要矿产资源有石英石、重
晶石、粘土等。
1998年全镇辖42个行政村, 共有12310户35760人,其中男性18271人,女性
1748 9人。中共党员1750名。农业人口34690人,非农业人口1070人,其中苗族4
人,朝鲜族1人,满族1人,黎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
1998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工业总产值1.9亿元,农业人口人均纯
收入2158元,比1994年增加1094元。
1998年底,镇直机关有党委办公室、纪检、统战、团委、妇联、武装部、政
府办公室、经委、计生委、财贸、民政、信访、土地乡建、计划统计、科技、司
法等,党政干部39人。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有广播站、文化站、农技推广站、水
利站、兽医站、财政所、卫生院、果茶站、农机管理站、林业站、司法所、中心
中学、中心小学、计生委、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所等,共有工作人员420余人。
1994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农业] 全镇粮田面积4.4万亩,主要粮食农作物有小麦、花生、玉米、地瓜
等。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一些低产作物被淘
汰,1998年粮食单产提高到592公斤,总产达到1.77万吨。
该镇自1994年起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围绕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三大优势
产业,确立了“立足优势搞调整,促进经济大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按照宜林
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的原则,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998年全
镇共举办农技培训班21次, 其中聘请省、市、县专家授课16次,发放技术资料1
万余份。

[畜牧业] 根据该镇山区较多、植被较丰富的特点,采取以规模化养殖区、专
业化养殖村养殖户为主,分散放养为辅的做法,大力推广科学饲养,到1998年底
全镇共有养殖专业村10个,养殖大户1000户。大峪崖村与县食品公司联办的万头
规模养猪场,采用科学方法自繁自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
年全镇养猪达7万头,大牲畜存栏达1500头,羊8000只,鸡、鸭、鹅等家禽150万
只。

[林果业] 果林生产是该镇的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支柱。 1994年果林面积达
2.5万亩,户均2亩,低龄园面积占85%,果品总产1750万公斤,比1993年增加500
万公斤。自1989年起,该镇本着“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
收入”的原则,大力发展林果业,聘请果林专家、技术员举办培训班10次,召开
现场会13次, 印发明白纸1万余份,普遍推广压草、覆膜、整技、疏花、疏果、
套袋、角蛾壁峰授粉等一系列高产丰产技术,果品质量、产量明显提高。1998年
苹果产量达2000万公斤,总收入2000万元。为解除果农的后顾之忧,该镇成立了
以南甘霖、水泉头村为主的专业苹果批发市场,建立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水利] 1994年冬治理了星石沟、相邸后河、北高庄河、史家河、龙王河的庙
子山至王家相邸段的五条河流,治理流域面积2平方公里,维修配套水利工程2处,
打大井7眼,维修旧井38眼,砌防水墙1500米,新砌石渠7300米,新建机电灌站6
座, 谷坊38个,塘坝17座,建桥15座,铺设地下管道1.2万米,拦河14处,扩大
和改善灌溉面积4100亩。
1995年完成22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其中18个村新上自来水,实现村村吃上
自来水。 砌挡水墙1万米,建大小桥涵56座,新建扬水站25处,建水囤、水盆35
个, 铺设地下管道3.1万米, 新打机井、 大口井19眼,修复旧井13眼,修石渠
7470米,新建水库、塘坝13座、建谷坊53座,扩大和改善水浇地面积7850亩,共
投工203万个, 投资578万元。1996年修石渠1.9万米,铺设地下管道66公里,建
水囤8个,建塘坝17处,打大井、机井22眼,闸谷坊103座,建机电灌站11处,砌
河堤1.6万米, 挖条带66万米,挖鱼鳞坑2000个,整三合一梯田1500亩,发展微
喷、滴灌2800亩。1997年修建水库12座,铺设地下管道2000米,开辟史家河治理
一期工程,修路6公里,改河道1500米,全镇新修维修道路94公里,建水囤22个,
建水库、塘坝22座,打大口井8眼,砌河边墙2700米,闸谷坊4个,建漫水桥3座,
小桥涵36处。治理流域面积1660亩,改造低产田700亩。
1998年以治理史家河二期工程为主战场,砌河边墙3000米,建谷记塘坝60处,
桥涵26座,建水囤13个,机电灌站12处,打大口井18眼,新修石渠、铺设地下管
道3.5万米,加固塘坝11座,改善灌溉面积4600余亩,造地71亩,总投资270万元,
投工12万个。

[工业] 1994年该镇本着“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发展规模,强化管理,提高
效益” 的原则, 内挖外联,大力发展镇办、村办企业。1994年全镇四级企业达
154家,其中镇办8家、村办47家、联合体企业24家、个体企业75家,从业人数达
5880人, 总产值达1.75亿元,比1993年增长122%,利税823万元,比1993年增长
23.9%。 镇办企业实现产值2180万元, 比1993年增长73%,实现利税93万元,比
1993年增长78.8%。企业投放完成450万元,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1995年橡胶厂投资200万元, 新上汽车、拖拉机轮胎生产线,成为临沂市最
大的轮胎生产基地。滨海石材公司投资50万元,新上矿石精细加工项目,年增产
值150万元。 丝棉厂招标承包后起死回生,投资30万元新上棉球生产线,与原设
备配套生产棉球, 年产值达100万元。石英厂与青岛联营投资40万元创办了汽车
修理厂。1998年镇政府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一处占地150亩的工贸小区,通过多种
形式招商引资,先后有县康复医疗中心、花木公司、石雕艺术中心、建材市场、
设备安装公司、油石厂、机械厂、外贸出口公司、良种筛选基地等十多家企业在
工贸小区内投资,推动了该镇经济的发展。
1998年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租赁2处(橡胶厂和丝棉厂) ,承包1处(福利石
材厂),目标管理1处(建筑公司)。1998年集体工业创产值0.9亿元,完成利税560
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 1994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46个, 从业人员
2800人,固定资产348万元,完成产值5536万元,实现利税289万元,分别比1993
年增长80%和4%。 镇党委政府自1995年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个体企业
的优惠政策,从经营范围、场所到工商、税务等方面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方
便,全镇涌现出地毯、绣花、草编、石刻、农机具加工等20多个项目的专业村、
专业户。 以徐家相邸为主的农机铧犁加工业, 1994年达11家, 占全镇的1/3,
1998年发展到60多家,产品远销连云港、赣榆和临沂、日照、济南、青岛、莱芜
等市地, 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到199 8年底,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已发展到726个,从业人员3600人,固定资产521万元,完成产值9120万元,实现
销售收入9760万元,实现利税439万元,其中入库税金57万元,比1994年增长52%。

[商业、 饮食服务业] 1998年全镇商业企业124家,比1994年增加80家,从业
人员31 6人, 比1994年增长2倍,实现利润80万元,缴纳税金12.5万元,分别比
1994年增长2.5倍和2倍。
1994年全镇共有饮食服务业5处,从业人员60人,营业收入121万元,实现利
税3 0万元。 1998年全镇饮食服务业发展到11处,从业人员150人,营业额254万
元,利润51万元,缴纳税金8万元。

[建筑运输业] 1994年有镇办建筑企业1个,从业人员137人,年建筑安装产值
250万元, 利税15万元。1998年镇办建筑企业1个,从业人员179人,年建筑安装
产值56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
1994年有镇办运输企业1个,汽车6台,功率1027千瓦,个体运输户22个,拥
有汽车4台, 功率615千瓦,拖拉机18台,功率370千瓦,从业人员共44人。1998
年有镇办运输企业1个,汽车8台,功率1480千瓦,个体运输户发展到46个,拥有
汽车20台, 功率3014千瓦,拖拉机28台,功率575千瓦,从业人员99人,创利税
75万元。

[民政、 社会福利] 1994年7月成立了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同年对全
镇农村两委干部率先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取消退休制。至1998年底,全
镇共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76万元, 投保人数1680人,已有10人领取养老保
险金。
1996年7月,对全镇社会残疾人进行了等级评定,发放了残疾证。1997年3月,
该镇开展平坟还耕工作, 共平迁坟头282座,退还耕地61亩,岚济公路两侧及农
田中的坟全部平迁。 同年5月,该镇停办婚姻登记手续。1998年夏,全镇积极组
织抗洪救灾捐赠活动, 共捐款3万元,捐衣1432件。1998年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发放保障金31111元,有61户特困户157人领取了保障金。

[教育] 1994年全镇有初级中学4所,中心小学1所,农村小学24所,教师248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8%。同年夏,镇政府投资150万元扩建了中心初中,撤销
大岭、岳河、水泉三处联办初级中学,合并到镇中心初中,并进行了一系列配套
建设,经省、市有关部门验收达到了全年制初级中学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准,并在
中心初中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该镇的经验做法。1994年,该镇普及了小学五年
制义务教育,被列为临沂市复式教学基地。1995年,镇政府投资10万元扩建了中
心小学,整修镇中学操场40亩,普及了初中三年制义务教育,同年底通过了省、
市“双基”验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7年新建西杨圈、大嵯峨两处小学。
1998年新建水泉头小学,中学教学楼开始筹建。1996年镇中学被评为县级“教书
育人”两全学校;1997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中心小学被评为“县级规
范化学校”和“市级先进教研室”。1998年,镇中心小学被山东省教育科研推广
中心和山东省课题实验小组命名为“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课题”
实验基地。
至1998年底,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119人,在校学生1665人;小学23
所,教职工217人,在校学生3838人。同年,有108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和各类
中等专业学校。

[卫生] 1998年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室30处,卫生技术人员56人。
相邸镇卫生院, 1994年接收住院病人1447人,门诊量29800人次。全镇卫生厕所
率达80%, 健康教育普及率达65%;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5%,集资医疗保健覆
盖率50%, 安全卫生普及率70%,食品卫生合格率80%,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
率等均达到了规定的标准。 1995年,镇党委政府投资92万元建门诊楼1座。1996
年增添了200mA22床22球管X光机一台和B超机一台, 1997年购置脑电地形图仪一
台,同年在全县率先实行了合作医疗,云南省昆明市卫生局和临沂市河东区卫生
局先后前来该院参观学习。 1998年7月,省、市有关领导来该院指导工作,1998
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在相邸召开。1998年,该院自筹资金11.3万元,建二层病房
楼一座, 筹资13万元购救护车一辆。截止到1 998年底,该院有专业技术人员22
人, 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护师5人,病床20张,固定资产104万元,接受门诊病
人30980人,住院病人1754例,业务总收入128万元。

[计划生育] 1994年全镇计划生育率100%, 出生率9.63‰,人口自然增长率
2.22‰,在市、县全年人口抽样调查中名列全市第一。1995年计划生育工作坚持
“七化”管理 (领导干部责任化、村级干部自治化、三家联合办公制度化、计划
管理程序化、育龄人群管理全员化、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化、宣传教育经常化) 和
“一票否决制度”,出台了《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制定了《流动人
口管理办法》 , 签订了《人口目标责任书》,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
“三为主”合格乡镇,镇计生服务站被评为“全市优秀服务站”,全县计划生育
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该镇召开。1996年镇计生协会兴办“三结合”项目,17个村
办起绣花加工厂,从业育龄妇女600多人。同年4月,国家计生协会在该镇召开了
协会工作现场会, 考察了该镇的协会工作。19 98年全镇清理出历年出生瞒报、
漏报、空挂户口59人,计划生育率99.6%,人口自然增长率5.8‰。

[精神文明建设] 自1994年起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
明建设同发展经济奔小康有机结合,并对精神文明建设实行量化考核,纳入干部
年终考评。该镇注重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到1998年,全镇共举办
党员干部培训班35期。1997年该镇狠抓群众性创建活动,在42个行政村深入开展
了“十星级文明户”和“美在农家”系列活动,有32个村被市、县、镇三级党委
政府授予“美在农家”先进单位。杜家岭村“美在农家”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先后有10多个县、 市来该村参观学习。2个村建起了老年门球场。到1998年底,
全镇农村安装程控电话达6000余门,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电、通公路、通程
控电话。

骨干企业简介

[橡胶厂] 相邸镇橡胶厂为镇办企业,创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投产运营。
1998年有职工130人,固定资产230万元。
该厂自建立以来,主要生产火补胶、三角带、鞋底,狠抓产品质量,拓展销
售市场,使一个仅有30人的小厂逐渐发展壮大,产值连年攀升,1994年实现产值
85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70万元,创利税4万元,固定资产95万元。1996年,该厂
固定资产投资104万元,新征土地6.2亩,扩建厂房、办公室17间,购进轮胎生产
设备18台(套),生产拖拉机轮胎,当年实现产值94万元,销售收入80万元,利税
6万元。
1998年,橡胶厂由于生产产品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经营状况一度陷入困境。
镇党委、 政府审时度势,改变经营机制,采取租赁形式,于1998年7月将橡胶厂
租赁给县农村信用联社, 投资25万元购进炼胶机1台,新上摩托车轮胎系列生产
设备14台(套),新建厂房7间,使企业扭亏增盈,焕发生机,当年实现产值180万
元,销售收入15 5万元,利税10.9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230万元。

经济强村简介

[徐家相邸村] 徐家相邸村地处镇政府驻地,交通便利。全村共485户1374人,
64公顷耕地。1998年全村有养殖大户20个,小农具生产加工私营企业30家,餐饮、
服务业个体工商户50余家,银杏园100亩。1998年农业总收入440万元,人均纯收
入2240元。
该村充分利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种
植业和养殖业。到1998年,全村已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大户20多户,发展银杏
苗圃100亩, 依靠岚济公路及镇政府驻地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小
农具生产加工为主的私营企业发展到30家, 年产值5000万元, 产品销往26个市
(区),沿镇政府驻地一条街发展餐饮、服务等行业个体工商户50多个。
该村在发展种养业及第三产业的同时, 还先后开展了“美在农家” 、争创
“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连续多年受到镇
党委政府的表彰,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全县第二批小康村,1998年被县
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村”。

[南甘霖村] 相邸镇南甘霖村地处镇政府驻地南8公里。全村共605户1774人,
166.7公顷耕地。 是以苹果生产为主的农业村,到1998年,全村共发展优质苹果
园3000亩, 户均5亩。1998年全村完成农业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34
元。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多年来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岭众多的自
然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苹果生产, 开发苹果市场,实现了优质苹果产销结合。
1985年,南甘霖村两委提出了“说苹果话,办苹果事,发苹果财”的口号,全村
奋战三个冬春,开发荒山秃岭3000多亩,引进美国“新红星”、日本“红富士”
等名优脱毒果树品种,实行“挖条带,覆底肥熟土回填,合理密植”的科学栽培
技术,发展了3000多亩优质高效苹果园。1996年,该村面对苹果生产出现的“买
方市场”,为彻底解决卖难问题,不断增加果园管理科技含量,实行规范化管理,
在提高果品质量上下功夫,聘请山农大等单位的果树专家任技术顾问,传授果树
剪枝、整盘施肥、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还引进了日本角蛾壁蜂自然授粉技术,
提高了苹果的座果率和果品质量。1997年11月在临沂市举办的第五届优质苹果评
比中,该村选送的苹果获得了金、银、铜牌。
该村还努力开拓苹果市场,在销售服务上做文章。1996年底,该村成立了南
甘霖苹果销售批发市场,对前来采购苹果的客户实行“五包”承诺 (果品质量包
满意,人身财产包安全,客户食宿包方便,诚信待客包公平,包送出界无“三乱”),
为客户广开绿灯, 提高销售服务水平。1998年,全村共收获优质苹果300万公斤
(其中出口2万公斤),总收入400多万元。
南甘霖村在努力抓好苹果生产的同时,还积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家家户户
盖上了新房,吃上自来水,部分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深入开展了“美在农家”、
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继坤)
审稿人 邱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