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类 筵宾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5&rec=176&run=13

党 委书 记 崔金成
副 书 记 滕立强 杜子法 鲁守生 孝玉斌
党 委委 员 崔金成 滕立强 杜子法
鲁守生 孝玉斌 薛彦谨
王加周 孙运奎 孙建华
罗从军 宋礼台
人 大主 席 崔金成(兼)
副 主 席 李玉振 王代玲
镇 长 滕立强
副 镇 长 彭新河 孙希联(女) 汲茂利
张翠芳(女) 刘元吉
政 协主 任 史春修
副 主 任 杨恒站 庄欠智

1994年—1999年1月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党委副书记 孙厚连 (1993.1—1995.6)
卢立俊 (1993.1—1994.3)
孙立军 (1994.6—1995.3)
李洪谦 (1995.5—1996.7)
王安迎 (1995.12—1999.1)
党委 委 员 孙厚连 (1989.9—1995.6)
宋文贵 (1990.5—1996.7)
王文山 (1993.12—1995.12)
王传利 (1993.1—1999.1)
孙希联 (女)(1993.1—1995.6)
孟祥宝 (1994.4—1995.3)
汲万湘 (挂职)(1993.5—1994.7)
葛厚惠 (挂职)(1994.7—1995.8)
人大 主 席 胡茂禄 (1991.4—1994.3)
纪庆义 (1996.1—1999.1)
副 主 席 侍希森 (1990.9—1994.3)
鞠培礼 (1993.1—1994.6)
纪庆义 (1994.6—1996.1)
孙成文 (1996.1—1999.1)
(乡) 镇 长 王文山 (1993.12—1995.12)
王安迎 (1995.12—1999.1)
副(乡)镇长 滕立强 (1994.1—1995.6)
孝玉斌 (1993.3—1999.1)
杨恒站 (1992.4—1999.1)
政协副主任 崔献春 (1991.1—1994.3)
纪庆义 (1993.1—1994.6)
李玉振 (1996.1—1999.1)

[崔金成简介] 崔金成,男,汉族,十字路镇五村人。1958年11月出生,1978
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乡镇企业管理学校。1974年参加
工作,先后任路镇五村教师、县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副书
记、书记,并兼任路镇工办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93年12月任筵宾镇党委书记。
先后获“省级先进工作者”、“临沂地区劳动模范”,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等荣誉称号, 199 7年被中共临沂市委评为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998年被中共莒
南县委、县政府荣记三等功一次。

[滕立强简介] 滕立强,男,汉族,厉家寨乡大山河村人。1958年7月出生,
1984年1月入党,1980年8月毕业于莒南师范。1980年任大山乡中学教师。1985年
任朱芦乡党委秘书。1987年任朱芦乡党委宣传委员。1989年任朱芦乡纪委书记。
1993年任朱芦乡党委委员、 副乡长。 1993年12月任筵宾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1995年6月任筵宾乡党委副书记。1999年1月任筵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82年
被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1988年被中共临沂地区委员会授予“地区文化宣传先
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临沂地区优秀纪检干部、省优秀纪检干部,1997年被
评为全省农业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并先后3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王安迎简介] 王安迎, 男, 汉族,壮岗镇大河西村人,1955年9月出生。
1977年7月毕业于莒南师范, 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8月参加工作。
1982年任壮岗联中教师。1985年任壮岗乡武装部干事、副部长,同年任壮岗乡党
委组织委员。1989年后任团林乡党委宣传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1995年
任筵宾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1999年1月任县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1991年被评为全市人口普查先进个人,1993年被临沂市政府授予“岚济公路拓宽
工程先进个人” 称号,1998年被中共莒南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并先后5
次被评为县级模范共产党员。

[概况] 筵宾镇位于县境北部,镇政府驻地西筵宾村距县城12公里。东临涝坡
镇,西靠道口乡、岭泉镇,北接大店镇、陡山乡,南连十字路镇、北园镇。全镇
总面积7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41.8公顷,水域面积365.5公顷,居民点及工
矿企业占地80 0.6公顷,交通用地264.1公顷,林地面积708.5公顷,荒地、荒滩
面积1594公顷。地势东高西低,以莒新公路为界,西部为平原,占总面积53%,
东部为丘陵,占总面积的47%。主要河流筵宾河,镇内流程9公里。有小(一)(二)
型水库12座, 库容量414.6万立方米。莒新公路从镇中南北贯通,莒阿公路从镇
驻地向西南入岭泉。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土。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
地瓜、花生等。矿产资源有氟石、重晶石、明矾石等。
镇内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①虬龙墩墓,位于王庄子东北,属汉代
墓, 南北30米,东西32米,高4.5米,曾出土玉器、陶壶。②后辛庄汉代墓群,
位于后辛庄西北,南北330米,东西180米,曾出土陶器、铜器。
全镇共有40个行政村,15245户47223人,其中男性23826人,女性23397人。
中共党员2074人, 共青团员3241人。农业人口46009人,非农业人口1214人。回
族645人,苗族21人,壮族8人,布依族2人,侗族3人,朝鲜族2人,其余为汉族。
199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亿元, 比1994年增长120%; 工业部产值8亿元,比
1994年增长280%。 财政收入59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909元, 比1994年增加
1290元。
1998年底,镇直机关有党委办公室、纪检、统战、团委、妇联、武装部、政
府办公室、经委、计生委、财贸、民政、信访、土地乡建、计划统计、科技、司
法等,有党政干部37人。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有广播站、文化站、农技推广站、
农村经营管理站、茶果站、农机管理站、林业站、水利站、兽医站、财政所、教
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所等,共有工作人员71人。
1996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农牧业] 全镇共有粮田面积50942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地瓜、
玉米、大豆等。由于大力推广科学种田,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98年粮食总产达到3198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黄烟、
桑、蔬菜等。根据东部山区、西部平原的实际,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筵宾镇
被列为1—4期黄淮海平原开发重点乡镇。到1998年底,西部桑园面积已达5000亩,
蚕茧产量26.5万公斤,总收入450万元。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水
萝卜、黄瓜等远销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年均纯收入4800万元。东部山区大
力发展黄烟种植,1998年共种植黄烟2000亩。
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推广优新畜禽品种,提高养殖技术,落实防疫措
施,提倡科学养殖、规模养殖。到1998年底,全镇养牛2.3万头、猪2.1万头、羊
2.5万只、鸡80万只。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1%。

1994—1998年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产量


位:亩、公斤、万公斤
┌──┬──────────┬─────────┬─────────┬──────────┬────────┐
│项目│ 小 麦 │ 玉 米 │ 地 瓜 │ 水 稻 │ 高 粱 │
│年度┝━━━┯━━┯━━━┿━━━┯━━┳━━┿━━┯━━┯━━━┿━━━┯━━┯━━━┿━━┳━━┯━━┥
│ │ 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 │单产┃总产│面积│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总产│
├──┼───┼──┼───┼───┼──╂──┼──┼──┼───┼───┼──┼───┼──╂──┼──┤
│1994│31136 │391 │1217 │11790 │701 ┃826 │8801│826 │727 │5210 │668 │348 │2015┃413 │83.2│
├──┼───┼──┼───┼───┼──╂──┼──┼──┼───┼───┼──┼───┼──╂──┼──┤
│1995│30138 │395 │1190.5│12260 │668 ┃819 │7834│781 │612 │6990 │623 │435.5 │1463┃350 │51.2│
├──┼───┼──┼───┼───┼──╂──┼──┼──┼───┼───┼──┼───┼──╂──┼──┤
│1996│36090 │407 │1469 │12687 │638 ┃809 │6313│645 │407.2 │12535 │633 │793.5 │1165┃372 │43.3│
├──┼───┼──┼───┼───┼──╂──┼──┼──┼───┼───┼──┼───┼──╂──┼──┤
│1997│32588 │451 │1469.7│14195 │290 ┃412 │4797│251 │120.4 │9745 │462 │450.2 │1093┃123 │13.4│
├──┼───┼──┼───┼───┼──╂──┼──┼──┼───┼───┼──┼───┼──╂──┼──┤
│1998│31224 │344 │1074.1│14670 │479 ┃703 │4493│456 │205 │7740 │495 │383 │1222┃236 │28.8│
└──┴───┴──┴───┴───┴──┸──┴──┴──┴───┴───┴──┴───┴──┸──┴──┘

1994—1998年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产量

单位:亩、公斤、
万公斤
┏━━┯━━━━━━━━━━┯━━━━━━━━┯━━━━━━━━━┯━━━━━━━━┓
┃项目│ 花 生 │ 黄 烟 │ 蔬 菜 │ 桑 蚕 ┃
┃年度├───┬──┬───┼──┬──┬──┼──┬──┬───┼──┬──┬──┨
┃ │面积 │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总产│面积│单产│总产 │面积│单产│总产┃
┠──┼───┼──┼───┼──┼──┼──┼──┼──┼───┼──┼──┼──┨
┃1994│15099 │315 │475.6 │478 │119 │5.7 │4553│2970│1352 │2462│126 │31 ┃
┠──┼───┼──┼───┼──┼──┼──┼──┼──┼───┼──┼──┼──┨
┃1995│15119 │332 │502 │100 │150 │1.5 │5075│3084│1565 │4068│91 │37 ┃
┠──┼───┼──┼───┼──┼──┼──┼──┼──┼───┼──┼──┼──┨
┃1996│9072 │314 │285 │929 │180 │1.7 │4002│3697│1701 │2924│116 │34 ┃
┠──┼───┼──┼───┼──┼──┼──┼──┼──┼───┼──┼──┼──┨
┃1997│8918 │151 │135 │2553│80 │2 │5549│3109│1725.2│3816│93 │35.5┃
┠──┼───┼──┼───┼──┼──┼──┼──┼──┼───┼──┼──┼──┨
┃1998│9403 │372 │350 │2094│108 │22.7│5804│2331│1353 │3433│75 │25.8┃
┗━━┷━━━┷━━┷━━━┷━━┷━━┷━━┷━━┷━━┷━━━┷━━┷━━┷━━┛

[林业] 镇东部是山区、丘陵地带,发展林业生产具有一定优势,1998年全镇
有用材林100公顷, 防护林500公顷,薪炭林25公顷,经济林630公顷。“四旁”
植树41万株,林木覆盖率25%。全镇有木本植物54科150种。用材林主要有杨树、
泡桐、榆树、椿树、刺槐、平柳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树、板栗、枣、桃、杏、
李、柿等。199 4—1998年果品总产量8200吨,收入820万元,其中1998年果品总
产2050吨, 收入205万元。规划建起了一条西起东略庄,东到老子峪,南到山前
工作区的经济林带,全长30华里,总面积3000亩,植瓒皇大枣24万棵。

[水利] 1998年底,全镇有(一) 、(二)型水库12座,塘坝35座,库容量414.6
万方,建大口井7眼,扬水站3座,西部建有防渗干渠,并有支渠配套,东部有环
山渠,在齐庄子挖排水沟20条,全长1万米。有14个村2万多人用上自来水。
1997—1998年, 重点抓了筵宾河的治理,共投资480万元,把河分段截流,
蓄水10万立方米,集美化、抗旱、防洪于一体的河道链状小湖21个,解决了沿河
两岸的土地灌溉问题,并建起了凉亭3个,假山1座,使过去干涸的脏河变成了一
个美观实用的筵河公园。

[工业] 1994年有镇、村集体企业23家,从业人员1220人,拥有固定资产320
万元,完成产值0.5亿元,实现利税132万元。
1995年确立了“工业立镇、农业强镇、商业富镇、科教兴镇”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镇村企业,先后改建、新建了制鬃厂、铝压延厂、纸箱厂、养殖场、织
袋厂、水泥预制厂、废旧蓄电池回收厂等集体企业。1998年出台了《筵宾镇企业
改制实施方案》,通过出售、租赁、兼并等形式对镇村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
到1998年底,全镇镇、村集体企业已发展到53家,从业人员3230人,固定资
产3 967万元, 完成产值4亿元,实现利税320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了8倍和
4.1倍。

[个体私营经济] 1994年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0家,从业人
员1825人,固定资产1250万元,完成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983万元。自1995年起,
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采取了放手发展的措施,从
工商、税务、土地、资金、电力、技术、信息等各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全镇涌
现出拆车、运输、制鞋、皮毛、养殖、种植等10多个专业村。其中前泉龙村拆车
市场成为全国第一大拆车市场,集前村制鞋业生产规模居全县之首。到1998年底,
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625家, 从业人员4710人, 固定资产
2620万元, 完成产值6亿元,实现利税317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了3倍和3.2
倍。

[商业、 饮食服务业] 1998年全镇有商业企业12家,从业人员520人,营业额
8500万元,实现利税3250万元,创税8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3.6倍和3倍。到
1998年,全镇共有集市6处,集市贸易额18亿元。
1998年全镇共有饮食服务业15处, 从业人员56人,营业额300万元,实现利
润55万元,缴税12万元。

[建筑、 运输业] 1998年有镇办建筑企业1个,从业人员24人,实现利润20万
元,上缴税款2.8万元;村办建筑企业1个,从业人员17人,实现利润12万元,实
现税金1.4万元。
1998年有镇办运输企业2个,汽车6台,功率390千瓦;个体运输户168个,拥
有汽车14台, 功率105千瓦,有拖拉机154台,功率5852千瓦。从业人员共有197
人,1998年实现利润186万元,创税收19.2万元。

[民政、社会福利] 1994年成立了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对农村两委干
部、无子女户、双女户实行了养老保险。至1998年底,全镇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金7.5万元,投保人数450人,已领取养老金人数31人。1997年对全镇社会残疾
人进行了等级评定,发放了残疾证。全镇平坟2560个,还耕305亩,新建公墓7个。
1998年夏, 全镇在抗洪救灾捐赠活动中,共捐款8.2万元,捐衣2000件。是年,
全镇共发放生活保障金2.3万元,有57户特困户175人领取了保障金。

[教育、 卫生、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 1994年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中心
小学1所, 农村小学33所, 教师319人,在校生686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
1995年撤销山后、下河两处联中,合并到中心初中。是年,镇政府投资60万元对
镇中心初中进行扩建,投资16万元对中心小学进行了搬迁新建。1997年镇政府投
资48万元对中心初中再次扩建,投资95.4万元对中心小学进行扩建。1997—1998
年,镇政府总投资35万元,对成人教育中心校进行了一系列配套建设,硬化了路
面,添置了图书、仪器,配置了电视录像设备,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天线,为成
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成人教育中心校有教职工8人,
中专学前班学生95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学生92名,微机培训4期146人次。到
1998年底,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11 8人,在校生2260人;小学31所,教
职工276人,在校生60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6人,
入园幼儿53人。 1995年9月,镇中心小学被临沂市教委、临沂市人事局评为“教
书育人先进单位”;1998年筵宾成人教育中心校被山东省教委授予“全省农村成
人教育规范化学校”称号,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被市教委评为“市
级规范化学校” 。是年,镇中学有125名学生升入高中,22名学生升入各类中等
专业学校。
1998年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处, 村级卫生室18处,卫生技术人员54人。1994
年镇中心卫生院门诊量达2.17万人次。 1995年镇政府投资300万元搬迁新建卫生
院。 1998年,该院投资110万元建起一座1500平方米的卫生门诊大楼,有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36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护师17人。病床30张,固定资产430万元,
全年接收门诊病人4.6万人次,收住院病人7600人次,业务总收入147万元。是年,
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
1994年全镇计划生育率99.1%, 人口自然增长4.9‰,对9138名已婚育龄妇
女实行分类建档管理和查访管理制度,全镇共建村级育龄妇女服务室40处。1998
年全镇计划生育率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5.3‰。1995—1998年,筵宾镇党委政
府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自1994年起,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对全镇党
员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学习,并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细则》,将精神文明建设量
化考核纳入干部年终考评。在全镇40个村开展了创建“文明村”、“十星级文明
户”以及“美在农家”等活动,到1998年全镇建有36处文化大院,40处农民夜校,
有9976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 。1996—1997年,镇政府投资480万元,治理
了1.15万米的筵宾河,建成了蓄水10万立方米,集美化、防洪、抗旱于一体的河
道链状小湖21个,并在河沿修建了假山、凉亭、曲桥,种植了垂柳、花草,使原
来“有雨水泛滥,无雨河底干,常年垃圾滩”的河道变成了一个风景秀丽的河道
公园。1996年12月全镇共安装程控电话1013部,成为全市第一个农话安装千门镇,
到1998年底,全镇农村安装程控电话已达1343部,内部程控电话99部。已开通有
线电视的有5个村460户。 1998年建起了以门球场为重点的体育活动场地2处。
1994—1998年,全镇有15个村被县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14个镇直事业单位
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7—1998年,前泉龙村连续两年被临沂市政
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骨干企业简介

[筵宾福利制鬃厂] 筵宾福利制鬃厂位于筵宾镇工贸小区,莒新公路两侧,始
建于1 991年。 总占地面积52亩,固定资产820万元。从业人员488人,其中工程
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0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一家
猪鬃加工企业。下设水煮鬃分厂、铝制品分厂、冶炼一厂、冶炼二厂、制革厂、
纸箱分厂、食品厂,主要产品有水煮鬃、铝制品、糖稀、还原铅等。
该厂注重深化改革,抢抓机遇,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壮大。19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63万元,被列为全省百家农副产品加工远销龙头
企业。制鬃厂系列制品生产技术开发被省科委列入“星火科技项目”。1995年新
上了纸箱厂、冶炼厂。铝制品厂由1994年的20个规格产品,增加到1998年的60多
个品种,其中新产品蒸格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内部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
规章制度,实行包工定额,严把质量,层层落实,奖罚分明,充分调动了广大干
部职工的积极性。 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30万元,实现利税360万元,被国家
民政部列为重点扶持项目。1994—1995年连续两年被省计委、省农行列为粮棉大
县扶持项目,并拨给专项贴息贷款5 00万元。1996年新上制革和电解铅两个项目,
日产电解铅60吨、羊皮革3500平方尺,工业总产值达7540万元,被评为“市级明
星福利企业”。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消费低迷,在这种不利
的形势下,该厂采取转机制、降成本、挖潜力、增效益等管理措施,扩大销售范
围。 199 8年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达6733万元,被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授
予企业经营进出口权。水煮鬃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全部销往日本、英国、意大
利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吉祥皮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吉祥皮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
家以回族职工为主体的民营企业, 地处筵宾镇政府驻地西部,占地面积1.2万平
方米, 职工400人,固定资产1500万元。下属2处合资企业、3处股份制企业。年
生产羊革40万张,牛革5万张,各种皮衣皮件2万件,毛巾、毛巾被15万条,平布
10万米,年创产值8 000万元,利税500万元。是山东省最大的回族制革民营企业。
该公司前身是筵宾镇东集西村的一家小作坊厂,也是莒南县唯一的回民村村
办企业。多年来,由于管理混乱,效益低下,曾一度陷入破产的境地。1995年春,
回族青年刘元吉(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振兴本村的传统制革业,带领群众
脱贫致富,毅然放弃了“铁饭碗”回村创办民营企业,从1995年11月开工扩建到
1996年9月止, 在短短的十个月内相继建成了吉祥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吉庆皮革
制品有限公司、吉兴纺织品有限公司、牛革厂、织布厂等5家企业。
在管理上该公司坚持高起点、严管理。一是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采取送出
去委培、代培,请进来传帮带,鼓励自学等措施,培养“永久牌”人才;对高技
术人才高薪聘用,在住房、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先后吸引上海、
北京、青岛等地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10人,中级职称知识分子30人,国外专家
6人来公司工作。 科技的重投入,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到1998年,公司
拥有100多个产品种类,其中获省优5个、部优3个、1个国际金奖、1个国际铜奖,
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的营销力量,
积极开拓市场。三是积极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对生产的每个
环节实行严格核算,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该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对牛革厂、吉兴纺织有限公司实行股
份制,对织布厂实行独自经营,1997年2月组建了山东吉祥皮革制品(集团) 有限
公司,形成了由公司股、法人股、外资股、社会股、职工股等多股资本组成的现
代企业。同时,该公司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除了充分利用广交会、青交会
等全国性招商外, 还自行组团,走出国门进行专业性招商,先后与南韩合资400
万元兴办牛皮制革厂, 年实现产值4800万元,利税500万元;与俄罗斯合资兴办
“吉庆有限公司”;与香港合资500万元,建起“莒南吉祥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60 0万元;与美国合资建起了牛皮鞋厂。共吸引外资
300万美元。
该公司注重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在稳步扩大羊皮服装革、手
套革、牛皮服装、鞋面、箱包革、男女服装、手套及各种包箱等产品出口的同时,
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搞好新产品开发,与南韩、美国客商搞蛇皮、火鸡腿皮制革
深加工,仅此一项年创汇达100万美元。
该公司执行民族政策,促进回、汉同胞的团结与发展,始终坚持民族团结这
一主线,对回、汉族职工一视同仁,唯才使用。公司发展壮大后没有忘记社会,
更没有忘记东集西村的父老乡亲,村里的“三提五统”全部由公司承担,并投资
10万元对东集西村小学校舍进行了改造, 捐助希望工程5000元, 安置下岗职工
100余人。 同时还拿出专门资金,用于东集西村规划建设、改善水电、街道等基
础设施条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994—1998年,该公司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发展民族经济团结
进步先进单位”称号;被市政府、县政府授予“先进民营企业”、“先进单位”
称号。

经济强村简介

[前泉龙村] 前泉龙村位于筵宾镇南2.5公里,莒新公路东侧。居民355户1085
人,耕地87公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泉龙村因势利导,重点发展了拆车市
场。 1998年拆车市场沿莒新公路两侧达6公里,年拆车上万辆,创产值5000多万
元。1996年投资90万元,建铸钢厂1家、汽车车斗制造厂2家,年创产值1000万元,
实现利税100多万元, 产品除畅销本地外,还远销江苏、河南等10多个省市。随
着拆车市场的发展,饮食服务业、电焊、小铁器制造业等也随之产生而壮大。
到1998年底, 全村已有60多户从事果园、大棚菜种植,发展黄烟100多亩、
粮枣间作800亩。1994—1998年,先后投资11万元修大堤2个和部分石渠,投资10
万元更新配电室及电器, 投资17万元硬化街道1000米,投资3万元建起了村文化
大院。1995年村里自筹资金40万元,建起了全县第一座农村小学教学楼。1994年
6月,中共临沂地委授予前泉龙村党支部为“九间棚式党支部”称号,1995年8月
被县政府命名为全县首批小康村, 1994—1998年连续五年被县委、 县政府授予
“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称号,1997—1998年连续两年被中共莒南县委授予“五好
党支部”,被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东略庄村] 地处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莒新公路东侧。全村共有723户2266
人, 耕地215.6公顷。1994年以来,该村两委立足村东部有矿产资源、西部土壤
肥沃的有利条件,带领村民勤劳致富。1998年全村实现产值2700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3120元。
针对村内脏、乱、差的现状,村两委自1995年起深入开展了村庄规划、美在
农家活动,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村民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村
两委制定了“开好三个会,做好四件事”的工作思路,具体做法是:开好党员会、
村民代表会、全体村民会;向群众讲透村庄规划能节约土地、美化环境的意义;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规划方案、奖惩措施;广泛宣传政策界限;
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做好治安工作。村两委成员明确分工,包片包户,动员督促,
为村民排忧解难, 自1 995年起全村共拆除旧房760家、6800间,建新房700家、
6300间。拓宽了一条长1500米、宽20米的中心大街,形成了次街16米、14米和10
米,小巷4米,每4幢为一组的农家村貌新格局。1996—1998年,村里又投入98.5
万元,在街道两侧修建排水沟5000米,并在各条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花坛,
栽植了月季、牡丹、百日红、冬青、银杏、垂柳等花木。
在建设村庄、美化村庄的同时,村两委加强了对村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投入
资金重建了文化大院、青年之家、农民夜校,并坚持常年开展活动。同时,广泛
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开展争当“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至1998年底,
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 400家,“好媳妇好婆婆”60人。以农民文化夜校为阵
地,以县、镇专家技术员为依托,多次举办科学知识、致富技术培训班,1998年
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村民3000多人次。订阅报刊46种,在村电教室播放
文化片、科技片40余部,使村民由过去的劳力型致富上升到科技致富,加快了村
民致富的步伐。
1996—1998年,该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康村”、“美在农家明星
村”、“文明村”、“两个文明建设先进村”等称号。

[范家水磨村] 位于筵宾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莒阿公路经村中穿过。全村
720户2 280口人, 耕地184.5公顷,地处黄淮海平原重点开发区域。1998年经济
作物种植和农作物种植比例达5: 5,发展大棚蔬菜198亩、油桃100亩、桑园460
亩、柳条100亩,养猪100头以上的有10户,30头以上的有37户,养鸡1000只以上
的有26户。199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20元。
该村投资22万元购买了农机65台(套) ,总动力560千瓦,成立了村级农机服
务队, 对全村农业生产耕、 种、收、脱、秸杆还田一条龙服务,1992年被列为
“全省农机服务产业化示范点”。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也相
继产生。 到199 8年全村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服装加工、车辆维修、小百货门
市部、猪蹄筋加工、兔耳加工等近10个种类60多家。投入2万元建起了村卫生所,
投资3.5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了扩建,并建起了村文化大院。1998年植树1000多株,
既绿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1994—1998年,范家水磨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县级
先进农村党支部”、“县级红旗党支部”和“县级文明村”。

(葛秀江 徐洪松 徐田臣 李
宗平)
审稿人 张翠芳 逯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