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十字路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5&rec=167&run=13

党 委书 记 主旭元
副 书 记 李树山 李守贵 庄军良
杨永早 薄自明 李洪伟
党 委委 员 主旭元 李树山 李守贵
庄军良 杨永早 薄自明
李洪伟 赵一乾 王金斗
王修建 孙增利 刘发兵
田艳文(女)
人 大主 席 吴仕华
副 主 席 高述昌 崔成山 刘文宝 朱正珊
镇 长 李树山
副 镇 长 赵一乾 徐传连 汲长智
李从岭 徐恒昌
政 协主 任 孙振业
副 主 任 田乃生 季玉用 张义学
崔宿光 程金瑞

1994年—1999年1月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党 委 书记 杨昌福 (1994.1—1994.4)
王永秀 (1994.4—1995.6)
徐福田 (1995.6—1998.1)
副 书 记 王永秀 (1994.1—1994.4)
赵树国 (1992.4—1995.6)
左振龙 (1994.11—1996.7)
宋玉平 (1993.12—1995.6)
张宝秋 (1995.6—1997.5)
宋现坤 (1995.6—1996.7)
卞德荣 (1995.6—1999.1)
陈 勇 (1995.6—1999.1)
解希华 (1996.7—1999.1)
党 委委 员 邱纪华 (1994.1—1995.6)
王核实 (1994.1—1995.6)
冯金花 (女)(1994.1—1999.1)
季玉用 (1994.1—1995.6)
李从岭 (1996.1—1999.1)
汲长智 (1995.10—1999.1)
人大副主席 刘文宝 (1996.1—1998.3)
马成文 (1996.1—1998.3)
镇 长 王永秀 (1993.12—1995.6)
张宝秋 (1995.6—1997.5)
陈 勇 (1997.5—1999.1)
副 镇 长 田乃生 (1987.4—1999.1)
高述昌 (1990.5—1999.1)
杨永早 (1995.6—1999.1)
卞德荣 (1995.6—1999.1)
崔成山 (1995.6—1999.1)
张义学 (1992.4—1996.7)
政协副主任 隽希兰 (1994.1—1999.1)

[主旭元简介] 主旭元,男,汉族,汀水镇主家岭村人。山东省委党校本科毕
业。 1 955年1月出生,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
年12月在部队服役。1976年9月在郯南农校学习。1978年8月在石莲子公社西北庄
联中任教。198 1年
1月在大店公社农技站工作。1981年10月在莒南县农业局工作。1984年8月任县委
农工部秘书。1989年8月任县扶贫办副主任。1990年8月任刘家庄乡乡长。1993年
1月任刘家庄乡党委书记。 1995年6月任县委委员、壮岗镇党委书记。1998年6月
任县委委员、十字路镇党委书记。

[李树山简介] 李树山,男,汉族,汀水镇人,大学毕业。1958年6月出生,
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参加工作。1977年7月至1983年7月先后在石
杭联中任教、临沂师专学习。1983年7月在大店中学任教。1986年3月至1989年10
月先后任汀水镇建设助理、组织干事。1989年10月至1992年12月任王家沟乡党委
委员、纪委书记。1 993年1月任团林乡常务副乡长。1993年12月任团林乡党委副
书记。1996年7月任相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1999年1月任十字路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县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王永秀简介] 王永秀,男,汉族,相沟乡董家沟村人。大专文化。1955年4
月出生, 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任相沟乡
古城联中民办教师。1976年10月至1979年11月任相沟公社党委通讯员。1980年12
月至1981年12月任相沟公社管委经管站经管员。 1982年2月任相沟公社党委组织
干事。1983年5月任相沟公社党委秘书。1984年6月任相沟乡党委组织委员。1985
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分校脱产学习。 1987年4月任相沟乡
副乡长。 1989年9月任相沟乡党委副书记。 1991年4月任刘家庄乡党委副书记。
1992年4月任壮岗镇镇长。1993年12月任十字路镇镇长。1994年4月任十字路镇党
委书记兼镇长。 1995年7月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成员、党组成员。
1997年3月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成员、党组副书记。

[陈勇简介] 陈勇,男,汉族。文疃镇看马庄村人。山东师范大学专科毕业。
1960年3月出生,1978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0月
在朱芦镇大茅墩村下乡。 1979年12月在县物资局工作。1981年9月在相沟乡团委
工作。 1982年12月在团县委工作。1990年12月任县政协经科委副主任。1993年1
月任坪上镇党委副书记。1995年6月任十字路镇党委副书记。1997年5月任十字路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 999年1月任县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概况] 十字路镇位于县境中部,镇政府驻地为县人民政府驻地。东邻相邸镇,
西靠官坊乡、岭泉镇,南连洙边镇,北依北园镇、筵宾镇。总面积8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33公顷,林地面积1333公顷。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属丘陵,占总
面积的40%; 西、北部为平原,占总面积的60%。境内最高点为赤眉山,海拔166
米。 主要河流鸡龙河,镇内流程6公里,系常流河。兖石铁路横贯东西,莒新、
岚济公路在此交汇。建有火车站、汽车站。全镇村村居居通电、通自来水、通公
路、通程控电话。土壤有棕壤土、潮土、水稻土。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地瓜。
矿产资源有红砂岩、粘土、重晶石、石英石等。
1998年全镇辖39个行政村、 16个居委会, 共有23229户70350人,其中男性
36786人,女性33564人。中共党员1356名。农业人口57701人,非农业人口12649
人。回族350人,满族16人,朝鲜族10人,其余均为汉族。
1998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7051万元,比1994年下降48%;工业总产值11.08
亿元, 比1994年增长70%;财政总收入1515万元,比1994年增长130%;农民人均
纯收入24 76元,比1994增加1136元。
1998年,镇直机构有党委办公室、纪检、统战、团委、妇联、武装部、政府
办公室、经委、计生委、财贸、民政、信访、土地乡建、计划统计、科技、司法、
广播站、文化站、农技推广站、农村经营管理站、茶果站、农机管理站、林业站、
水利站、 兽医站、财政所、教委、机关后勤事务管理所等,工作人员共188人,
其中行政人员49人。

[农业] 全镇粮田面积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大
豆等。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一些低产作物被
淘汰, 复种指数不断提高,1998年复种指数提高到162%,粮食单产提高到682公
斤,总产达2.15万吨。
自1995年起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按照“南部果茶连成片,西部蔬菜成方圆,
北部桑园沿河转,东部黄烟是重点”的布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至1998年底, 镇东、 南部果茶开发成1500亩梨园和大成、兴隆店子两村居连片
6000亩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引进国内外名优新特果茶品种,其中大成居委温
室栽培的美国油桃、日本凯特杏亩产值达4万元,大棚茶叶亩收入3万多元,成为
山东省最大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西部平原为省级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
县“三高”农业示范区,以刘家白龙汪村为中心的36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亩
均收入1万元;北部沿鸡龙河发展桑园1200亩,年交售鲜茧6万吨,亩产值1800元。
全镇黄烟面积发展到1000亩, 亩收入1500元,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单
产达到270公斤。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落实科技兴农措施。1998年共举办农技培训班26次,
聘请专家现场授课12次, 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重点传授推广畜牧业的EM液使
用技术、保护地栽培、大棚菜生产、果茶园四季管理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等
先进科学技术,全镇有2万多名群众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

1994—1998年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产量

单位:亩、公斤、万公斤
┏━━┯━━━━━━━━━━━┯━━━━━━━━━━━┯━━━━━━━━━┓
┃项目│ 小 麦 │ 玉 米 │ 地 瓜 ┃
┃年度├───┬───┬───┼───┬───┬───┼───┬──┬──┨
┃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总产┃
┠──┼───┼───┼───┼───┼───┼───┼───┼──┼──┨
┃1994│32858 │288 │946 │12318 │ 446 │550 │16333 │398 │650 ┃
┠──┼───┼───┼───┼───┼───┼───┼───┼──┼──┨
┃1995│33469 │296 │990 │13290 │ 448 │ 595 │14521 │446 │648 ┃
┠──┼───┼───┼───┼───┼───┼───┼───┼──┼──┨
┃1996│34581 │ 311 │1075 │11805 │ 606 │ 715 │10466 │620 │649 ┃
┠──┼───┼───┼───┼───┼───┼───┼───┼──┼──┨
┃1997│32892 │ 365 │1201 │13358 │ 451 │ 602 │9488 │476 │452 ┃
┠──┼───┼───┼───┼───┼───┼───┼───┼──┼──┨
┃1998│31407 │ 295 │927 │17360 │ 407 │ 707 │10156 │389 │395 ┃
┗━━┷━━━┷━━━┷━━━┷━━━┷━━━┷━━━┷━━━┷━━┷━━┛

续表
┏━━━┯━━━━━━━━━━━┯━━━━━━━━━━━┓
┃项目 │ 水 稻 │ 高 粱 ┃
┃年度 ├───┬───┬───┼───┬───┰───┨
┃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
┠───┼───┼───┼───┼───┼───╂───┨
┃1994 │2073 │532 │110 │590 │254 ┃15 ┃
┠───┼───┼───┼───┼───┼───╂───┨
┃1995 │ 4821 │ 537 │259 │ 425 │ 240 ┃ 10 ┃
┠───┼───┼───┼───┼───┼───╂───┨
┃1996 │ 388 │ 325 │13 │ │ ┃ ┃
┠───┼───┼───┼───┼───┼───╂───┨
┃1997 │5641 │ 491 │ 277 │ 287 │ 122 ┃ 3.5 ┃
┠───┼───┼───┼───┼───┼───╂───┨
┃1998 │2247 │434 │ 98 │ 150 │ 247 ┃ 3.7 ┃
┗━━━┷━━━┷━━━┷━━━┷━━━┷━━━┻━━━┛

1994—1998年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产量

┏━━━┯━━━━━━━━━━━┯━━━━━━━━━━━┯━━━━━━━━━━━┯━━━━━━━━━━━┓
┃项目 │ 花 生 │ 黄 烟 │ 蔬 菜 │ 桑 蚕 ┃
┃年度 ├───┬───┬───┼───┬───┰───┼───┬───┬───┼───┬───┬───┨
┃ │面积 │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 面积 │单产 │总产 ┃
┠───┼───┼───┼───┼───┼───╂───┼───┼───┼───┼───┼───┼───┨
┃1994 │17002 │344 │585 │665 │71 ┃4.7 │3245 │4337 │1407 │ 960 │ 65 │ 6.2 ┃
┠───┼───┼───┼───┼───┼───╂───┼───┼───┼───┼───┼───┼───┨
┃1995 │16954 │ 345 │ 585 │ 143 │ 146 ┃ 2.1 │2396 │4086 │979 │ 998 │ 106 │ 10.6 ┃
┠───┼───┼───┼───┼───┼───╂───┼───┼───┼───┼───┼───┼───┨
┃1996 │16960 │392 │ 665 │ 976 │194 ┃ 18.9 │3242 │4476 │1451 │ 570 │ 118 │ 6.7 ┃
┠───┼───┼───┼───┼───┼───╂───┼───┼───┼───┼───┼───┼───┨
┃1997 │16542 │ 297 │ 491 │1873 │ 143 ┃ 26.8 │4861 │ 2782 │ 1352 │ 570 │ 118 │ 6.7 ┃
┠───┼───┼───┼───┼───┼───╂───┼───┼───┼───┼───┼───┼───┨
┃1998 │14542 │ 270 │ 393 │1087 │ 136 ┃ 14.8 │3100 │1930 │ 598 │ 574 │ 130 │ 7.5 ┃
┗━━━┷━━━┷━━━┷━━━┷━━━┷━━━┻━━━┷━━━┷━━━┷━━━┷━━━┷━━━┷━━━┛

[畜牧业] 以规模化养殖山区,专业化养殖村、养殖户为主,分散放养为辅,
主要推广瘦肉型猪、三元杂交猪、良种牛、良种鸡等品种。采用EM源液发酵饲料
和快速育肥法, 对畜禽防疫采取计划免疫和强治免疫措施。 1998年全镇牛存栏
2296头,猪存栏6.61万头(其中仔猪5万头) ,羊存栏1216头,家禽存栏18万只。
后良店村为肉鸡生产小区,年产肉鸡16万只。全镇畜牧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28.4%。

[林业] 镇东部、南部为丘陵,发展林业生产条件优越。1994年有林地面积2
万亩,用材林3000亩,防护林8000亩,薪炭林500亩,特用林150亩,经济林8000
亩。“四旁”植树60万株。林木覆盖率20%,总立木蓄积4万立方米。到1998年底,
共伐用材林1 800立方米。全镇有木本植物54科150种。用材林主要有杂交杨、毛
白杨、榆树、椿树,灌木树种有紫穗槐、腊条,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树、桑、
桃、葡萄、樱桃、杏、李、甜柿子等。1998年果品总产600吨。
1998年全镇板栗园增至24处,面积1000亩,总产10万公斤,产值50万元。

[水利] 1994年新修西部平原灌区防渗石渠4000米,建机电灌站6座,打大口
井4眼,解决了2个村人畜吃水。
1995年全镇修建防渗石渠1.4万米,铺设地下管道2000米,新建乡镇供水站1
处,解决了4个村的人畜吃水困难。完成了西部平原黄淮海开发项目1.2万亩的综
合规划。
1996年完成水利工程项目21项, 修防渗石渠1.5万米,铺设管道3000米,建
扬水电站8座,塘坝8座,谷坊16座,大小桥涵闸120座。11个村居1.6万人用上自
来水。东部山区开发2000亩。
1997年修建防渗石渠1.8万米, 拦河坝15道,大口井15眼,扬水站12座,塘
坝15座, 蓄水池6座。承担了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黄淮海平原大田节水工程,并
通过了省、 市有关部门的验收。完成了半移动式大田喷灌800亩,扩大和改善灌
溉面积4000亩, 治理白龙河12公里,建拦河坝26座,砌河岸防护堤2.4万米,开
挖鱼塘180亩。
1998年全镇完成水利工程项目28项,新建赤石沟水库灌区配套防渗石渠3000
米,西部黄淮海平原开发区防渗渠4000米,大口井配套3眼,新挖大口井3眼,修
复扬水站6座,新建扬水站6座,蓄水池6座,发展节水灌溉600亩,大棚茶叶微滴
灌一期工程6 0亩,省重点科技项目大田喷灌600亩,新修排水沟1200米,荒山开
发2000亩,改善扩大灌溉面积6000亩。
到1998年底,全镇有小(一)、(二)型水库8座,塘坝40座,总库容360万立方
米, 兴利库容180万立方米,机电扬水站42座,大口井36眼,微喷灌2000亩,防
渗石渠6万米。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占农田面积的80%。镇供水中心1处,有52个
村居5.6万人用上自来水。

[工业] 1994年镇、村集体工业企业达201家,从业人员11258人,拥有固定资
产727 3万元, 完成产值5.14亿元,实现利税3517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3.5%
和28%。199 5年确立了“工业立镇、农业强镇、商业富镇、科教兴镇”的总体思
路,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同奔小康路,强村带弱村,消灭企业空白村”的口号,
大力发展镇村企业。1998年镇政府出台了《十字路镇企业改制实施方案》,通过
出售、租赁、兼并等形式,对镇办企业县织带厂、县肉类水产加工厂、砖厂等17
家企业进行改制,对峙嵋电器有限公司、飞达建安公司、鱼台面粉厂等8家村(居)
办企业进行出售,对富源锅炉厂、县螺旋管厂、助力车厂等12家村(居)办企业进
行了股份制改造,对五建公司、朝阳塑编厂、卫生纸厂、纸箱厂、铝制品厂、路
镇造纸厂等38家村(居)办企业进行租赁经营。
到1998年底,全镇镇、村集体企业已发展到259家,从业人员12562人,完成
产值6.18亿元,实现利税0.43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20%和23%。其中镇办企业
15家,从业人员2220人,固定资产3420万元,完成产值1.6亿元,实现利税545万
元;村办企业244家,从业人员8394人,固定资产14556万元,完成产值4.58亿元,
实现利税3755万元。
镇办企业莒南县紫光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建成投产,该公司承
担的年产1000吨电熔稳定氧化锆项目(一期工程300吨) ,被列为1998年山东省高
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50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电熔稳定氧化锆300吨,产
值可达1100万元,利税36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 1994年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28家,从业人
员647 4人, 固定资产2585万元,完成产值2.24亿元,实现利税3852万元,分别
比1993年增长45%和56%。镇党委、政府自1995年后出台了《开发和建设工业园的
优惠政策》《关于兴建村级工贸小区的若干规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兴
办个体私营企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方便,全镇
涌现出拆车、运输、商业、木工、粉条、刺绣、烧鸡、豆腐等20多个专业村。到
1998年底,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205家,从业人员8888人,
注册资金2280万元, 固定资产593 8万元, 完成产值5.22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
3.42亿元,实现利税7026万元,其中入库税金215.5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133
%和82%。

[商业、 饮食服务业] 1998年全镇商业企业1070家,比1994年增长1.6倍,从
业人员2238人,增长1.5培,实现利润2380万元,缴纳税金250万元,分别比1994
年增长2倍和2.5倍。
1994年全镇有饮食服务网点358处, 从业人员2480人,营业收入5580万元,
实现利税460万元。 1998年全镇饮食服务业发展到702处,营业额15000万元,利
润180万元,缴纳税金150万元。

[建筑、 运输业] 1994年镇办建筑企业1个,从业人员540人,建筑安装产值
1100万元;村办建筑企业12个,从业人员3600人,建筑安装产值8000万元;联合
体建筑队14个, 从业人员280人,建筑安装产值750万元。1998年镇办建筑企业1
个,从业人员1100人,建筑安装产值2800万元,实现利润155万元,税金78万元;
村办建筑企业发展到15个, 从业人员5800人,建筑安装产值18000万元,实现利
润1440万元,税金540万元;个体联合建筑队28个,从业人员800人,建筑安装产
值1350万元,创利润150万元,税金50万元。
1994年镇办运输公司1个,有汽车8台,功率720千瓦;个体运输户528个,拥
有汽车56台,功率4870千瓦,拖拉机464台,功率4176千瓦,从业人员580人。至
1998年底,镇办运输公司1个,汽车12台,功率1080千瓦;个体运输户发展到720
个,拥有汽车85台,功率5738千瓦,拖拉机635台,功率5715千瓦。从业人员750
人,创利税1800万元。

[民政、 社会福利] 1994年9月成立了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对全镇农
村两委干部率先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取消退休制,至1998年底全镇缴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金197.5万元,投保人数3200人,已有30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1996年7月,对全镇社会残疾人进行了等级评定,发放了残疾证。1997年3月
开展平坟还耕工作,共平迁坟头11679个,退还耕地510亩,新建公墓11座,铁路、
公路两侧及农田中的坟全部平迁。5月1日,停办婚姻登记手续。
1998年夏,为支援长江、嫩江流域的抗洪救灾和重建家园,全镇积极组织抗
洪救灾捐赠活动,共捐款179030.3元,捐衣1233件。
1998年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累计发放保障金9.2万元,有94
户特困户264人领取了保障金。

[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全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
展经济的外部环境,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配合县城建部门完成了县城民主西路、
人民西路、镇中路、滨海路等11条重要街道的开通、拓宽、硬化工程。新修镇村
道路180多公里。在全镇农村安装了1000门程控电话,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
体育中心、影剧院及有关设施,投资220多万元建起了供水中心。

[教育、 卫生、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 1994年全镇有初级中学5所,中心
小学1所, 镇直小学2所,农村小学28所,教师577人,在校学生8803人,适龄儿
童入学率98.5%。 是年,镇政府投资80万元,用于小学校舍改造。1995年撤销官
庄、赤石沟、良店、金岭4所联办初级中学,合并到镇中心初中,并投资160万元
进行了扩建。 1996年对中心小学进行扩建,投资250万元建起教学楼1座,6月成
立中心幼儿园。 1996—1998年,镇初级中学投资530万元进行一系列配套设施建
设。至1998年底,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191人,在校学生4212人;小学27
所, 在校学生9116人,教职工2473人;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33人,入园幼儿
360人。是年有352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71名学生升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截
止1998年底,初级中学、中心小学被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镇二小、三
小被授予“市级五好村小”称号,中心幼儿园被授予“市级规范化幼儿园”称号,
初级中学、中心小学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农村小
学先进单位”。
1998年,全镇有医院1处,村级卫生室39处,卫生技术人员193人。十字路镇
人民医院, 1994年接收住院病号1000人, 门诊量2.6万人次。1996年4月更名为
“莒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投资4760万元,扩建了一座面积888平方米的病房楼
和一座366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并购买了部分先进医疗设备,使医疗水平有所
提高,6月与县公安局联合成立了法医门诊。199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193人,其中
高级职称的5人, 中级职称的28人。设内、外、妇、儿、中医、五官、口腔等30
多个临床和辅助科室, 拥有中风预测系统、S—G700型心脏工作总站、200MAX光
线遥控遥揽、 摄像机、三维电脑地型图、东芝B超、麻醉呼吸机、全自动人工呼
吸机、 熏蒸牵引治疗床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1998年病床达120张,接受门诊病
人168873人,住院病人2689例,业务收入31 0万元。
1994年全镇计划生育率97.5%,人口自然增长率3.16‰。1995年对13240名已
婚育龄妇女实行建档、查访管理制度。全镇共建55处村级育龄妇女服务室。计划
生育率达97%,晚婚率为9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2‰。1997年计划生育率为
99.58%,晚婚率为9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2‰。1998年计划生育率达99%,
晚婚率为9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9‰。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1994年起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发展经济奔小康有机结合,
并对精神文明建设实行量化考核,纳入干部年终考评。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政治
理论、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精神培训,到1998年底,该镇共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
40期。199 7年该镇狠抓群众性创建活动,在全镇55个村(居) 深入开展了“十星
级文明户”和“美在农家”系列活动,全镇有44个村(居)分别被市、县、镇各级
党委、政府授予“美在农家”先进单位,有2300户被县文明委授予“十星级文明
户”。1998年,全镇55个村(居)建起了综合性文化大院,刘家白龙汪村、镇中心
初中被临沂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村(单位)”,40个村(单位)被县文明委授予
“县级文明村(单位)”。

经济强村(居)简介

[温泉居委会] 十字路镇温泉居委会位于县城东隅,全居分4个居民区,居民
1540户4700人。 是全县第一大村居。1996年5月撤村改居,同时成立温泉党总支
和温泉企业集团总公司,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有党员126人。集团总公司下属16
处企业,其中骨干企业8处。固定资产1.2亿元,从业人员5500人。1998年全居实
现社会总产值3亿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上交税金286万元,
成为全县第一个“亿元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居委”和“文明村(居)”、
“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排头兵。
过去,温泉曾是全县有名的穷村,人多地少,经济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党的富民政策敲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村两委带领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在发展经济上找出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相继建起了一批企业,走出了创业
的第一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温泉居委大胆改革, 不断创新,提出了
“艰苦奋斗,快速发展,永不满足,实绩到位”的十六字温泉精神。首先从巩固
入手,对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该居建筑公司经过投入壮大实力,连续多年工
程中标率居全县行业首位,每年都有多处工程获优良样板工程,1996年承建的县
国税局1号住宅楼成为临沂市唯一一家省级“泰山杯” 最高质量奖,1998年实现
利税416万元,上缴税金150万元。鲁南外加剂厂经过产品嫁接改造,开发生产出
8大系列45个新品种,其中无卷防水屋面材料,1994年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三等奖。
其次从管理入手,推行企业管理标准化,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应发展的企业规章制
度,使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化。集团公司对各企业层层建章立制,逐
级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审计,奖惩严格,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从抓人
才入手,采取人才带动战略,先后聘请各类专业化人才35名,为温泉居培养了一
大批专业骨干人才,还通过外出学习,聘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培养了许多优秀管
理干部,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1998年先后对7处企业进行了改制。 1996年投资1800万元兴建的莒南
华纶化纤厂,年产高强力工业丙丝3000吨,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配套工程揽绳
网生产线也已投产。兴泉油脂厂投资180万元新建精炼油车间,年生产能力达5万
吨,成为镇、居骨干企业。到1998年已发展成为以建筑建材、化工化纤、肉类食
品三大支柱产业和流通业、维修、运输等经营性经济体系为主。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96年投资350万元拓宽
硬化了居内4条主要街道, 安装了高功率钠灯。对全居60岁以上老年人定期实行
生活补助制度,对老党员、困难户、病残人员建立扶持档案,敬老院、卫生室、
学校、文体活动等场所齐全。

[人民路居委会] 人民路居委会地处县城中心,共有居民501户1576人。居两
委坚持“工业立居, 商业富居” 的指导思想,实行全方位推进,重点性突破。
1998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10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880元。
居两委带领全体居民大力发展居办企业,对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管理,建立和
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加大投入搞技改,盯住市场拓经营,促使企业不断上档次、
上水平。1998年居办企业第五建筑安装公司共承揽工程18处,完成产值3600万元。
至1998年底,已发展居办企业11处,形成了建筑、包装、食品、商业、饮食服务
等多元化经营格局,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完成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该居依靠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鼓励居民踊跃投身于市场经济中,并在资金、
场所、 信息、管理等方面大力扶持,一大批村民走上致富路。1998年,已有300
多户10 00余人长年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在流通、商业、饮食、包装、运输等多
种行业中占据了一定市场,1998年累计收入达140多万元,占总收入的30%,人均
收入1万余元。
居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行制度制约和典型教育相结合,突击活动与日常工作
相结合,组织团总支、妇联、治保、调解、计生等部门开展以评选“文明家庭”、
“遵纪守法光荣户” 、“美在农家先进户”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全居80%
以上的家庭分别受到市、县、镇的表彰。同时,还将“五保”老人全部请到敬老
院供养。对建国前的老党员、残疾人员和重点贫困户给予补助、救济。

[富源居委会] 富源居委会位于县城南部,岚济公路北侧。分6个居民区,共
730户1 900人。立足本居实际,大力发展居办企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十字路镇
有名的工业村居。截止1998年,居办企业已发展到8个,社会总产值达5000万元,
实现利税400万元,其中上缴税金108万元,人均纯收入3700元。
自1993年起,两委一班人立足实际,认真考察市场,上马了一批“短、平、
快”项目。顺发橡塑制品厂从论证、筹资、搞基建、进设备,直至正式投产,仅
用了90天时间,生产的产品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1997年,该居在县城隆山路
东侧、岚济公路北侧黄金地段,建起了占地100亩的工贸小区,办起了14家居办、
个体、 联合体企业。其中投资110万元和90万元新上了无压锅炉厂和新型建筑材
料厂,生产的产品打入市场后,每年新增产值700万元、利税150万元。助力车厂
是全市第一家助力车厂, 年生产助力车1万辆。居办骨干企业县第四建筑安装工
程公司,多年来强化管理,严把质量关,工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优良率60
%,1998年完成产值2080万元,实现利税90万元。
富源居委地处县城, 发展第三产业条件优越。该居因地制宜,投资100多万
元,在县城繁华地段建起了莒南商场、车站商场,吸引客商前来经营,既活跃了
商品交易,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每年仅租赁费收入达25万元。
同时, 还引导居民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1998年全居80%的户长
年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人均年纯收入5000余元。
居两委组织人员施工,接通县城自来水供水系统,投资20万元挖掘了一口深
水井, 投资100万元配置了三台变压器,解决了水源和电力不足的问题。配合有
关部门,带领居民完成了隆山路、镇中路等路段的拓宽、开通、硬化工程,同时
进行了科学规划建设, 改善了居容居貌。1995年9月,被县政府命名为“首批小
康村” 。1997—19 98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名星村居”、“乡镇企业先进
单位”。

[刘家白龙汪村] 刘家白龙汪村地处县城西2.5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全村28 5户847人,865亩耕地。是全县最大的蔬菜专业村。到1998年底,共发展
大棚蔬菜65 0亩,亩均产值达1万元,其中实行四作五收50亩,最高亩产值1.5万
元。1998年全村完成农业总收入4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
自1992年起,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
菜生产,重点引进了数十种“稀、优、特、短”等品种,积极搞好串季菜种植;
同时推广实用科技,提高复种指数,在小弓棚中推广了茭瓜(西红柿或黄瓜) -油
菜(花菜)-芹菜一年三作三收模式。在冬暖型棚中推广了黄瓜-油菜-花菜-芹菜一
年四种五收种植模式。为切实解决蔬菜的产、供、销,该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
策,组建了科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对农民所需的良种、农(地)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由村统一购买分给
农民,并安排专人负责管水、放水,使蔬菜生产走上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轨
道。对外地客商则在停车、食宿、装车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先后与北京、天津、
青岛、南京等大中城市蔬菜公司和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固关系,确保了蔬菜销路畅
通无阻。
在努力发展大棚蔬菜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
主要街道两侧全部配上了石渠,栽上了垂柳、水杉等绿化树木,全村面貌焕然一
新。 1 996年该村被临沂市委、市政府评为临沂市“美在农家”明星村,1996—
1998年被临沂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村居示范村”。

骨干企业简介

[莒南县兴泉油脂厂] 莒南县兴泉油脂厂建于1994年,中(二)型企业。隶属温
泉居。1998年有职工128人,固定资产510万元,年产食用猪油3600吨,腌制加工
猪皮30万张,加工出口肠衣18万根。
兴泉油脂厂自建立以来,在厂长李洪光的带领下,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
一”的企业宗旨,深化企业改革,内抓质量和产品开发,外拓市场,保持了良好
的发展势头。1994年以来,该厂的生产规模、产值、利税等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度
增长,1998年完成产值2900万元,实现利税13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30.2%和
5%。生产的“泰瑞”牌精炼食用猪油是该厂与山东省粮油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优质
食用猪油,该产品保持了猪油特有的香味,对云贵地区的干燥性皮肤能起到润滑
和保健作用,凭着一流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深受云南、贵州、湖南、湖北、
江西等省客户的青睐。腌制加工的猪皮主要销往威海、河北、温州等地制革厂。
加工的肠衣主要销往西德、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在国际市场中以稳定的质量和良
好的信誉,赢得了外贸客户和国际客商的一致好评。产品畅销不衰。
该厂广拓思路, 多元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1997年9月,经过考
察论证,对县第三肉联厂进行了租赁经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造了该厂的
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强化了内部管理,并于当年11月恢复生产,1998年实现利税
达200多万元。 1997年12月,在县城东部峙嵋山东侧建起了一处占地80亩的大型
养猪场, 出让给3 0多户居民发展养猪业,既增加了居民收入,又为企业生产提
供了充足货源, 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1998年底,投资180万元新上了精
炼油车间,年生产能力扩大到5万吨。
五年来,兴泉油脂厂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实现了滚动跳跃式发展,迈向了集
团化生产经营格局,成为临沂市猪皮、猪油、肠衣生产的龙头企业。1998年,该
厂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定量包装合格企业”,被共青团临沂市委授予“市级青
年文明号”,被市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县纪委、县监察局列
为重点保护企业,被农业部授予“质量达标单位”称号。

[莒南县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简称二建公司,创建于1966年,建筑施工资
质二级企业。占地64亩,综合经营场所及宿舍区等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下设
6个科室、 15个施工队及冷轧带肋钢筋厂、水泥预制品厂、装饰装璜公司、水电
安装队、建筑机械用具租赁站及木工车间等11个直属生产经营服务单位。注册资
金13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63万元,流动资产640多万元。从业人员1500多人,
专业技术人员17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0人。年建筑工程施工能力达
到8万多平方米。
二建公司从创建初期仅有几十个人的综合服务社,历经30多年的风雨沧桑,
发展到一个服务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和施工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建筑施工企
业,已成为十字路镇的龙头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是二建公司辉煌发展的时期。特别是1991年后,在全县率先
实行了栋号工程承包责任制,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管理、工程工期、经
济效益等工程建设内容实行规范化、合同化管理,做到任务、责任、效益三落实。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法,加强栋号工程成本管理,使公司经
济效益逐年增长。“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全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短短的
七、 八年时间里,投入资金450多万元,新上了十几个综合经营项目。年产值从
八十年代初的七、 八十万元, 到1994年达到2540万元,其中综合经营产值达到
898万元, 实现利税214万元。1 998年公司产值达到3800万元,其中综合经营产
值12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
自1991年以来,创市优工程24项,省优工程15项。其中1993年施工的县建委
培训中心主楼、 1994年施工的莒南县供销商城楼被评为“临沂市十佳工程” ;
1998年施工的县农村信用联社住宅楼被评为“省优工程”和“全市安全文明卫生
施工样板工程”;1998年施工的十字路镇基金会大厦获山东省“泰山杯”优质工
程。二建公司从199 1—1997年连续7年夺得全市建筑企业质量效益杯和工程质量
金牌;连续获地市级一级信用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计量合格企业。
1992年获省建工系统先进企业,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和全国乡镇企业
系统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一级合格企业;同年被临沂地区文明委授予“地级文明单
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1995年被评为省建工系统安全达
标企业和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996—1 998年夺得县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金
牌。

[莒南县第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简称四建公司,成立于1980年3月,隶属富
源居居办企业, 坐落在县城隆山南路。占地面积18350平方米,固定资产1069万
元,流动资金890万元,职工2030人。拥有机械设备655台(件),总功率8190千瓦,
施工企业取费资质等级乙级、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二级。1998年完成产值2080万元,
实现利税90万元。
四建公司成立以来,技术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已成为全
县建筑行业屈指可数的骨干企业之一。坚持“科技兴业、管理兴业、质量兴业”。
注重人才的培养,每年都派出相关人员参加工程、财会、经济、统计等各种培训
班学习,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1998年持证上岗人员达159人。
狠抓科学管理, 积极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建立了90项560条企业管理标准、工
作标准和施工技术标准,使公司的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轨道。对所
有中标工程实行项目经理全额承包,进行宏观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专人管理,
并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
自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以来,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四建公司坚持规模
经营和外出施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风浪中站稳脚根,除在巩固当地建筑市场的
基础上,还到青岛、东营、淄博等地施工,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增强企业发展后
劲。
近几年,四建公司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也不断提高,共创地(市)、省
优工程26项, 其中省优工程5项。四建公司以稳定的质量、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建
设单位的好评。

[莒南县金城卫生材料厂] 莒南县金城卫生材料厂建于1985年,隶属大成居委。
199 8年有职工660人,固定资产1546.6万元。年产坯纱布3000万米,腹部垫、手
术巾、口罩各1400万片。1998年完成产值3560万元,实现利税583.5万元。
1995年新上了一条年产4000万米的氯氧联漂、医用脱脂纱布的生产流水线,
开发高、精、尖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金城”牌医用脱脂纱布,执行国家卫
生部WS1—196—86—89标准,经检验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美国USP和英国BPC标准。
该厂充分发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优势,逐步提高炼漂加工生产水平,以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真正做到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出厂。产品远销美
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
通过革新技术,深化改革,逐步形成以卫生材料为主的纺织、漂炼、加工等
多品种、系列化、高水平、多厂家联合的专业集团。是山东省重点出口创汇单位
之一, 出口量占全省同行业的45%以上。1998年被县纪委、县监察局列为重点保
护企业。

[莒南县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简称五建公司,成立于1971年,隶属人民路
居委会。职工126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6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固定资
产原值680万元。 为二级施工企业。下设施工科、技术科、财务科、家具租赁科
等8个科室,5个工区,12个施工队和装璜公司、木器厂、安装公司3个直属企业。
1998年完成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完成产值1860万元,创利税166万元。
首先强化了工程质量管理,公司干部职工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命,建立了公
司、工区、施工队、栋号四级管理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定期检查评比,定期考
核, 严格奖惩,几年来工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优良率达到70%以上。1990
年施工的县劳动局办公楼荣获市“十佳”工程和省优工程,实现了莒南建筑史上
“零” 的突破。1 997年施工的中国银行莒南支行办公楼获省优工程。其次是强
化了安全管理和现场管理。 在现场管理方面积极开展了“三查” 、“两严”、
“一树”活动。“三查”即查意识、查现场、查资料;“两严”即严格考核、严
格奖惩;“一树”即树样板,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施工现场脏、乱、差的
现象。
公司注重企业改革,1994年在全县率先推行了建筑工程栋号承包,彻底解决
了建筑工程“跑、冒、滴、漏”现象,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多年来,五建公司始终以质量优、工期短、效益高,在莒南建筑市场上享有
较高的声誉,1991年以来连年被县建委评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96—1998
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乡镇明星企业”。

[莒南县华纶化纤厂] 隶属温泉居。1996年12月建成投产,是目前山东省唯一
的高强丙纶长丝生产厂。 现有职工2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6名,占地面积26
亩,固定资产1600万元。下设化纤、绳网两个车间和经营部、生产部、财务部、
后勤部四个管理机构。1998年完成产值3400万元,创利税270万元。
该厂注重科学管理,积极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注重节约挖潜,降低生产成
本,一手抓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一手抓市场营销。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设备
和技术, 年产3000吨“中纶”牌300D—1500D高强丙纶长丝,属产业用丝,产品
主要质量性能指标与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较,处于领先水平。强度可达8.0g/d
以上。具有质轻、色艳、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是各种线(缝包线、风筝线)、带(安全吊带、消防水带、箱包带)、绳(船舶缆绳)、
网(安全防护网、鱼网、体育用网) 、布(土工布、膜袋布、过滤布、蓬帆布、箱
包布) 等织造行业的最佳材料。年产“安力”牌船舶缆绳200吨,安全网4万片,
经国家检测部门检测、验收,其性能指标均超过国际标准,完全符合用户要求,
经国家劳动部等部门验收,获生产许可证书和安全检验合格证书。

[莒南县第六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简称六建公司,成立于1977年5月,隶属温
泉企业集团。 公司占地3.2万平方米。施工技术资质等级二级。注册资金1300万
元,固定资产1114万元,流动资金460万元,机械设备481台(件)。从业人员2600
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6人,二级项目经理资质的8人,三级项目经理资质的2
人。下设1室8科6个施工队。下属企业有华润装璜有限公司、木工车间、机修厂、
预制厂。1998年完成产值10000万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
六建公司本着“严管理,高标准,精施工,创一流”的企业精神,走“质量
兴业之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始终坚持把工程质量作为公司生存与发展
的核心工作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制定了栋号产值承包责任制、质
量责任制、安全责任制,签订了栋号承包合同,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
量管理保证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积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重点工程、重点部
位质量跟踪管理,以技术措施保证质量,以经济手段促进质量。
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近几年从未发生过重大人身伤亡
和机械设备事故。1998年在省、市、县安全文明现场大检查中都达到合格标准,
其中监察大队工地获市级“安全文明样板工程”。
该公司还利用冬季施工淡季多次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人员1500人次,提高技
术素质。先后选送12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有300多人次参加了有关培训班。
在工程施工中,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利用,率先在全市推广
采用了楼梯踏步阳角用10号钢筋做护角,楼梯房墙裙分色线处用玻璃条镶嵌等新
技术、 新工艺。在施工中采用了冷扎带钢筋、PVC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等新材料,
降低了工程造价,赢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1994年以来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优良率达70%以上, 1998年优良率达86%。有9个项目获得省优质工程,40个项目
获得市级优质工程,创市优质样板工程2个,其中国税局1号住宅楼获1997年全市
唯一的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泰山杯”奖,国税局2号住宅楼1998年又获
得“泰山杯”奖,成为临沂市唯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企业,受到市政府表彰。
1993年以来,该公司连续六年被县建委授予“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1 998年获得县建委“质量优胜奖” 。并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企
业”称号,1997、1998年被市建管局授予“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受市政
府表彰。 1 997、1998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乡镇明星企业”称号,
连续六年被市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8年被县纪委、县监察局
列为重点保护企业。

[莒南县飞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始建于1988年2月,于1997年3月18日由
原西洪沟建筑公司作为全县首家改制组建成立的建筑企业。公司坐落在县城淮海
路中段、 工业开发区中心, 有职工420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6名,公司占地
12600平方米,固定资产160万元,流动资金76万元,主要施工机械设备61台(套),
为建筑施工资质四级企业。 下设6个科室和水泥预制厂、木器加工厂、防水工程
处、铝合金加工厂等4家附属企业。
公司改制后,坚持“质量兴企,信誉第一,扩大积累,滚动发展”的路子。
大力推行工程质量安全、速度、效益,文明施工主体框架承包和量化目标控制,
使企业承建工程质量、 安全、 效益、社会信誉不断提高。1998年完成施工产值
320万元, 实现利税36万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150%和168%。竣工工程优良率达
70%, 合格率100%,连续三年被县建委评为施工管理先进企业。[山东省鲁南外
加剂厂]1996年8月建成投产,职工7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人,固定资产328
万元,年产各种系列外加剂2万吨,1998年完成产值1460万元,创利税138万元。
该厂拥有一流的Rm-1型工业控制机,全部采用微机自动控制,是国内生产系
列外加剂规模较大、 工艺先进的厂家。该厂的产品有5大类30多种,其中生产的
JEA系列膨胀剂、JOA早强防冻剂、JFA系列泵送剂、JFA超塑化剂填补了省内空白,
济南的山东大厦、银工大厦、贵和购物中心、泉城中心广场、顺河街高架桥、中
心广场、省电力大厦、青岛的福泰广场、环宇国际商城、海天大酒店(二期工程)
以及深圳机场、石家庄的站前广场等省内外的大型工程均采用了该厂的产品。
生产的系列外加剂荣获中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省科技星火奖、省科
技进步奖、山东省优秀新产品奖,为山东省建筑防水推荐的微膨胀防水唯一产品。
该厂被国家和省混凝土外加剂协会吸收为会员单位。

[莒南县玉鹏包装有限公司] 建于1997年11月。1998年有职工40人,拥有固定
资产8 6万元, 年产包装纸箱、纸盒、彩色印刷商标100万平方米,完成产值350
万元,创利税28万元。
该公司先后购买了先进的包装生产流水线和彩色印刷流水线各一条,生产的
包装纸箱、纸盒、彩色印刷商标,美观大方,质量可靠,经市技术监督局检测,
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标准,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处于领先水平。积极推
行企业标准化管理,逐步提高产品质量。除在生产中严把产品质量关外,还从外
地聘请从事包装专业的高级工程师,作生产技术指导。做到质量不合格,坚决不
出厂,以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产品供不应求,
销往江苏、滕州、临沂、日照等地。
该公司获市技术监督局三级计量合格证书,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为商标
印刷定点单位。1998年获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证书,被中共莒南县纪委、县监察
局列为重点保护企业。

社会新风

[乡间小道上的“盲邮差”--程贵超] 程贵超,男,汉族,十字路镇南石桥村
人。 1 960年出生,盲人。他义务送信26年,风雨无阻,被人们称为乡间小道上
的“盲邮差”。
程贵超两岁时因患麻疹致使双目失明,但他自小身残志坚,努力为村民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72年,主动要求为群众义务送信、送报,并大力宣传订阅
报刊的好处, 逐家逐户上门征订报刊。南石桥村600多户、2000多口人,村内街
道不齐,又有水井、地窖,对一个盲人送信来说非常困难,不知跌倒过多少次。
1987年春节刚过,他到一村民家征订报刊,被门上的钩子将左眼球穿中,顿时鲜
血直流,医治了一个月,才逐渐痊愈,但他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下来。由于
他严守信誉,送报及时,村民们都愿找他订阅报刊,连周围其他各村的村民也都
慕名找上门来。由他经手征订的报刊,每年都有所增加,其中《农村大众》最多
的一年就订阅40多份。许多人为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欲给报酬,均被婉言谢绝。
程贵超义务送信26载, 累计行程1.5万公里,送信3万多封,调解纠纷300多
起,为社会、为群众付出了一腔心血和汗水,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1980年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盲人聋哑人代表大会,1993年出席了临沂地区第二届
残联代表大会,1994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派人专程看望他,并赠给他一块盲文表,同年被评为“莒南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抗洪救灾捐助活动] 1998年入汛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涝
灾害, 全镇人民对此深表关注和同情。9月,党委政府及时向全镇人民发出了倡
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了
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支援灾区的热潮。镇党委书记主旭元在患病住院期间专门
打电话委托别人代他捐款,许多党员干部尽管家境并不怎么殷实,但都毫不犹豫
地捐出一笔数目不小的款项。 温泉和富源居委会分别捐款2万余元,人民路居委
捐款1万余元。 一些个体私营业主致富不忘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王传章、王立
亮、 王金格、王金雨、王传太、姜永玉、王佃木7人分别捐款1000元;富源居委
会老龄委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救灾捐款文艺晚会,当场捐款1600余元;还有许许多
多的学生,也都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2元、5元、10元……投进了捐款箱中,令
人感动的是,一些残疾人也纷纷献出了爱心,福祥居委会27岁的聋哑人赵志刚从
其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元钱捐了上去……表达了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共同谱写
了一首市场经济条件下感人至深的爱心曲。据统计,全镇共捐献衣被1233件,捐
款170379.3元, 其中捐款200元以上的有59人,100元以上的有236人,50元以上
的有近500人。

(孙增利 孙绪伦 王家
团)
审稿人 主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