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2&rec=14&run=13

1958年,莒南县成立地方病防治委员会,领导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
疟疾 1944年莒南县疟疾流行,为控制疟疾流行,医救会发动群众打捞孑孓,填平
坑洼,号召在较大的池塘内养鱼,有条件的户门窗上挂上竹帘,床上挂蚊帐。1950~
1959年,县内疟疾病呈散在发生。1960年流行,年发病169972例,发病率为27.9%。
1961年暴发流行,年发病506657例,发病率高达82.3%。1962年,全县各区都成立有
医务人员、农村卫生员和大队干部参加的抗疟网,对1960、1961两年疟疾病人进行普
查登记,于5月和6月分两次进行抗复发治疗,9月份又在全县内进行全民预防服药。
经过一年综合防治,本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6.7%。1966年,坚持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
综合性防治措施,清理蚊媒孳生场所,打捞孑孓,用“六六六”烟熏剂熏杀住房、山
洞、牛棚、地瓜窖中的蚊虫。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疟疾发病率明显降低,在发病高
峰的1972年,发病率也在8%以下。为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并对疟疾病做
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1980年于大店和板泉2处医院建镜检站,1987年增加到
29处。1987年全县只发现疟疾病人4例,疟疾病基本消灭。1988年经省、地两级考核
,莒南县被国家卫生部定为无疟县。
从1988年考核至1993年已连续6年无内源性疟疾病人发生。1993年全县23处镜检
站共血检15079人次,未发现阳性病人。
丝虫病 1958年,对丝虫病进行第一次全民检查,实检553351人,微丝蚴阳性者为
47617人,微丝蚴阳性率平均为8.5%,洙边公社微丝蚴阳性率高达11.8%,扶兰官庄
高达14.5%。对查出的阳性者,除禁忌症外,全部用海群生对症治疗。1971、1972两
年中,抽调县、社医务人员125人,组成几个专业队,每队分采血、镜检、治疗3个专
业组,在全县范围内对丝虫病进行查治,1971年微丝蚴阳性率下降至2.9%,1972年
下降至1.7%,同时对查出的晚期体征病人分期分批地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1980年,省、地联合考察验收莒南县丝虫病防治情况,在3处公社16个大队中血检15
962人,阳性者13例,微丝蚴阳性率降至0.08%。1981年,县、社又组成专业考
核队,对全县16处公社137个感染率高的大队进行抽查,血检40905人,阳性者75例,
微丝蚴阳性率为0.18%。1958年至1984年27年中,采取普查普治,对症治疗,全民服
药和“海盐”防治等措施,使微丝蚴阳性率由全县平均8.5%降至0.02%,丝虫
病基本消灭。1984年底经国家卫生部和省、地对莒南县丝虫病防治工作联合抽查考核
,确认“莒南县已消灭丝虫病”。
华枝睾吸虫病 华枝睾吸虫病是莒南县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1964年在坊前区莫
家龙头大队发现首例病人。1965年路镇区良家店子大队一例患者死亡。1966年10月在
路镇区良家店子大队进行调查,查出虫卵阳性者56例,分布于35户,均给予治疗。1
975年为摸清华枝睾吸虫病流行情况,对路镇公社4个大队进行调查,共查4410人。其
中,黄泥沟大队查1239人,查出病人23例,发病率为2%;曲流河大队查1260人,查
出病人50例,发病率为4%;白龙大队查917人,查出病人47例,发病率5%;良家店
子大队查994人,查出病人50例,发病率5.6%。查出病人采用15%的血防-846油剂
予以治疗。1982年春在全县范围内对4个公社中的7个大队进行普查普治,查出病人1
95例,全部治愈。1984年又对全县16个公社中45个大队进行普查普治,实查3500人,
查出病人110人,发病率为3%,经治疗后均痊愈。
1991年,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在板泉镇、·山乡设监测点2处,对监测村的人和猪
、狗、猫等动物,采制粪便标本进行监测,对鱼塘中的鱼、螺、虾等进行解剖镜析,
对查出的病人进行正规治疗。
1993年共查人粪便292份,猪粪便35份,狗粪便30份,猫粪便10份,结果全部阴
性。
流行性出血热 1974年冬,莒南县发现首例病人。1975年1月,县革命委员会印发
《关于批转卫生局〈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病积极开展群众性灭鼠运动的意见〉的通知
》。是年,全县开展大规模灭鼠运动。1980年9、10两月,全县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
31例。为加强该病防治,县革命委员会下达灭鼠防病的紧急通知。由于出血热病每年
呈上升趋势,1983年,县成立灭鼠防病指挥部,分别于3月、6月、10月进行3次较大
规模的灭鼠活动,野外投药约1750公斤,室内投药21万户。是年,省防疫站在莒南县
设立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通过调查,鼠密度在8~17%之间,共发现6个鼠种,经检
测全部带有出血热病毒抗原,野鼠平均带毒率为5.08%,家鼠平均带毒率4.41%,同时
对莒南县的鸡、猫、狗、猪、刺猬等动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猫的带毒率为10.5%,
刺猬带毒率高达13.62%。由于多种动物的带毒率持续增高,因而出血热发病一直呈上
升趋势,1988年出血热发病1705例,发病率为189.44/10万。1990年12月,县卫生防
疫站开展的“流行性出血热对妊娠转归及分娩儿的影响”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
1993年,对1—12月份发生的出血热病人大部分进行处理,共处理疫点433个,灭
鼠57000余户,DDV喷洒灭螨37000间,做到一人患病,全村灭鼠,病人周围住家灭螨
,使疫点的室内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
钩端螺旋体病 1968年8月,壮岗区东演马等村发生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患者300余
人。卫生部派员3人(其中军代表1人)会同省卫生厅8人来莒南组织抢救。1970年7月下
旬,几场暴雨引发该病蔓延,7月27日至9月15日50天内,全县16处公社有562个大队
发生疫情,发病13955人,死亡19人。为迅速控制疫病流行,县成立钩端螺旋体病防
治领导小组,组织干部和医务人员1722人,分赴疫情较重的坪上、大山等社队,参加
抢救工作,经20余天的奋战,疫情得到控制。
1972年,全民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是年全县仅发病17例。1976年至1993年,全
县未发现钩端螺旋体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1958年在地甲病普查中,发现患者1317例。1978年,根据全国北
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要求,又对地甲病进行全民普查,实查788082人,发现生理性
甲状腺肿大者110670人,肿大率为18.65%,三型四度患者36334人。1981年为查清莒
南县区域患病情况,组织23人的调查小组,调查发现东部山区的文疃、大山患病率高
,分别为15.4%和14.7%,轻病区有4个公社,分别是团林、壮岗、板泉、筵宾。为防
治地甲病,自1979年12月开始,全县食盐加碘,对Ⅲ度以上重病人进行治疗,并重点
做好碘盐的加工供应和监测工作。1984年经省考核,达到基本控制的指标。
1993年,县卫生局会同工商、公安、县供销社对全县食盐加碘工作进行3次大检
查,并开展新婚妇女和小学生服碘油丸预防措施。
地方性氟中毒 1980年,以氟斑牙为线索,开展饮水含氟量的采样调查,在16个公
社中,查水样106份,含氟量高的有许口公社卞家汀河大队,饮水含氟量1.4~1.8mg
/L,受害人数达641人;岭泉公社鲍家大队,饮水含氟量1.75mg/L,受害人数达800人
;涝坡公社东店头大队,饮水含氟量1.7mg/L,受害人数达780人。1982年11月,国家
、公社、大队三方投资11.08万元在东店头大队和鲍家大队完成除氟改水工程,群众
喝上了无氟危害的卫生水。1983年又查出含氟量在1mg/L以上的大队8个。1985年在相
邸乡大峪崖村、洙边乡中书院村和文疃镇孟家薛庆村完成除氟改水工程。1985年又投
资19.4万元,完成洙边乡西书院村,涝坡乡洼子村、西塔巷村和陡山乡响河崖村的除
氟改水工程。1991年经省考核,成为基本控地方性氟中毒达标县。至1993年,全县有
32个村完成除氟改水工程,高氟村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水。莒南县为省设地氟病监测
点,进行水氟监测,每年枯水期、平水期各测1次。
克山病 1977年,莒南县成立克山病确诊小组。1979年6月,举办克山病学习班,
对可疑患者进行登记,同时对2例死亡的可疑克山病患者进行病理解剖,并经省、地
研究机构证实,2例均为克山病,其中1例为艾博斯坦氏畸形。1982年底,全县发生克
山病150例,死亡144例,死亡率为96%。1983年重点抓现症病人的管理,给予合理用
药,全县存活的10例病人,只有1例死亡。1984年全县尚存活8例克山病人(1例去东北
),为其中4例病情较重病人建立了家庭病床。1992年,经国家卫生部考核,莒南县成
为基本控制克山病达标县。1993年,存活6例现症病人,未发现新患者。
布氏菌病 1965年,县防疫站组织3人调查组对筵宾区筵宾公社8个村的饲养员、学
生及东集西大队的全体社员进行调查,经过对616人进行布氏菌素变态试验,查出阳
性2人,阳性率为0.32%。1972年,对养羊较多和接触皮毛较多的文疃、涝坡、筵宾3
个公社11个自然村的社员及公社兽医、屠宰员、畜牧产品采购员共5706人进行调查,
布氏菌素试验4646人,受检率81.42%,阳性反应者24人,感染率为0.52%,阳性反应
最大者达11×4.6cm。这次调查,初步摸清布氏菌病在莒南疫情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