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名胜 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1&rec=83&run=13

一、名胜

孙膑洞 位于县城东北36公里,坐落在甲子山主峰“迪鸡”的半山腰,长12米,宽6
.1米,高2.2米,天然形成,洞口朝东偏南,石墙院落,清静幽雅。
青砖修砌的洞门,洞内有天然石炕,东侧有滴水泉,滴水常年不息,汇成溪流,
沿洞底流入洞前3米处的石砌水池中,池旁立一石碑,上书“神泉”。洞内有用青砖
砌成长方形屏墙,墙前塑孙膑坐像,高1.3米,形像逼真。两侧是孙膑的侍卫者袁达
和李木的塑像。另有一个较小的塑像叫“小谷达”,是孙膑的放牛娃,“小谷达”的
身旁是一头0.9米高的泥塑独角牛。这些古迹,于1943年被日本侵略军毁坏。1991年
修复。据传说,孙膑洞是孙膑晚年隐居著书的地方。
铁牛陨石与孙镗纪念堂 坪上镇大铁牛庙村东南角有一块铁石,形似卧牛,时人为
其建庙膜拜,故得村名。“铁牛”半隐半露,呈南北向卧,长140厘米,最大宽80厘
米,最大厚80厘米,体积约0.6立方米,重量约为4吨,经专家鉴定,“铁牛”是一颗
世上罕见的大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铁类陨石,被命名为“莒南铁牛石铁陨石
”。铁牛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
大铁牛庙村又是明代抗倭英雄孙镗故里。《明史·孙镗传》及《山东通志》、《
莒州志》、《重修莒志》、《青浦县志》、《松江府志》等都对孙镗事迹有记载,明
嘉靖皇帝封赠孙镗圣旨至今犹存。1991年,孙氏家族募捐30万元在铁牛陨石处建起一
座“孙镗纪念堂”。
赤眉山 又名岑梅山。位于县城东1公里处,海拔166米,面积1平方公里。《重修
莒志·舆地志》载:“岑梅山在州南110里,高乡城之东南,突兀一峰,孤峭圆秀,
有古刹曰玉皇阁。”新汉天凤年间赤眉军曾驻此,故名。抗日战争时期,政府在山顶
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塔上有肖华、陈士榘等人的题词。1983年,在纪念塔西侧修建电
视差转台,铁塔高65米。赤眉山环境幽静。
马山 原名磨旗山,位于莒县、莒南县交界处,西、北两面环浔河,山前为陡山
水库,主峰在莒南县境内,海拔662.2米,为莒南县最高山峰。面积25平方公里,山
势狭长陡绝,绵延几十里,形似一匹扬鬃奔驰的骏马,故名马山。
马山岩峭壁绝,松翠石奇,风景秀丽。清人傅国《登马山》诗云:“常把芙
蓉况好峰,几多峰好况芙蓉,马秀色参天起,真个芙蓉几万重。”南宋末年农民起
义军--红袄军在此安营,遗迹有“山城”,现存内外两重残迹,山西坡有“斩将台”
,刻“斩大将王仙处”,山南麓有摩崖题刻:“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自然
景观有马口石、仙人洞、老母洞、寿星洞、玉皇顶、一线天、情侣峰、女娲石、观星
台、望海楼、杨广峡等。
王王景祖茔 位于县城西15公里,刘家庄乡大白常村西南300米。建于明朝弘治年
间(公元1465—1488),茔内有明代左都御史王·的衣冠冢,茔地南北长136.4米,东
西宽115米,南门是一道石刻过门,进门迎面有3间祠堂(1949年拆除),祠堂后面有对
称成双的翁仲、石马、石羊、石狮和4座龟驮碑,还有10座后人增立的碑石,其中一
座刻记着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大地震对该茔地的破坏情况。
望海楼 位于县城北8公里处,筵宾乡境内。海拔457.5米,面积1.5平方公里。日
出时,居顶迎日光,可望到东海。山上有铜矿和望海楼林场。
卧佛寺始 建于唐代,据《重修莒志》载:“卧佛寺在·山。有成化钟,重千斤,
古柏古槐二株,一在丁家庙。”卧佛寺明朝末年重修过,清末又重修。大殿内供一枣
木雕刻的卧佛,西殿有千臂观音和帝子娘娘塑像;东殿内供关公像。卧佛寺毁于194
5年。

二、古迹

古遗址 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3处,其中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17处,商周文化遗址
19处,汉文化遗址15处,其它文化遗址2处。
薛家窑古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店镇薛家窑村西北约1.5公里处
,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1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墓葬等遗迹。采集
有大汶口文化00的泥质黑陶觚形杯,龙山文化的夹砂黑陶鼎、泥质黑陶杯、盆、盒、纺
轮、夹砂灰陶罐、器盖以及石斧、石镞等,岳石文化有泥质灰陶、三足罐等。
崔家沙沟遗址:位于团林乡崔家沙沟村西南高台地上,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
堆积厚约0.5—2.5米,内含大量陶片,陶器以灰陶为主,其它有红陶、黑陶、白陶。
可辨器物有鼎、·、罐、盆、规、匚也、杯等,陶质以夹沙陶为主,泥质量少。该遗址未做正式考古发掘,推测为大汶口中
晚期到龙山早中期遗存。黄褐土层中出土周、汉代的陶片。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
护单位。
墩后古遗址:位于王家沟乡墩后村南250米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
0.5—2.35米,出土陶器以黑陶为主,亦有灰陶、红陶、白陶,陶质为夹沙陶和泥质
陶,可辨器物有规、鼎、豆、盆、罐、匚也、·、网坠、杯、碗、纺轮等;石器有青石岩和石英岩磨制和打制而成的斧、凿、臼
、砍斫器等。骨制器有针、锥、钅族等。该遗址1978年发现,通过探坑试掘,认为系
大汶口、龙山、岳石和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址。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向国故城遗址:位于大店镇许家滩井子村南60米处,其遗址东西长约3000米,南
北宽约2500米,高于附近地面0.5米到1米。在深翻土地时,常发现陶、铁、铜器和残
砖碎瓦。至今大店西南台子还有“城头”之称,北小官庄村有“城西关”之称。195
6年至1980年文物普查中,在北小官庄村南发现春秋时期炼铜用的小坩埚。1989年公
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境内古墓葬23处,最早为商、春秋墓。
卢范大庄墓群: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位于柳沟乡卢范大庄村南1
00米处一无名山丘前坡,面积约有10.8万平方米。已出土的陶器有高档鬲、折肩罐、
豆等,铜器有鼎、匚也、舟、剑、戈、镞等,石器有9件完整的石磬。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龙腰古墓:春秋晚期墓葬,位于大店镇老龙腰村南台地上。1975年6月进行发
掘清理,出土随葬器物144件,椁室中早期被盗,仅存铜剑,其它器物坑存放完好,
有陶鼎、敦、壶、·、铜鼎、铜盘、舟、钮钟、钅甫等。据考证为莒子墓。
后新庄墓群:位于筵宾乡后新庄村西大土墩,面积约59000平方米。1982年3月,
省考古所两名专家及地、县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并对13座墓葬进行清理,发掘玉
璧4件,玉龙1件,铜璧、铜镜各1件陶器几十件,同时出土的还有弩机、铜铸猪虎相
斗雕像压袖、铜墨勺、研墨器、五铢钱等。经鉴定,墓葬群系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中前
期遗存。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厉家寨乡山底村大山南麓大山寺遗址,系唐代建筑。
古树 境内已发现古树7株。其中道口乡张家介脉头村南1株唐代古槐,厉家寨乡山
底村内1株宋代古柏。其余年代不详。
古石刻 境内已发现古石刻2处(件),古石刻造像1处,汉阙1幢。
马山摩崖石刻:南宋时期的纪年题刻,位于涝坡北6公里的马山南麓,由两
块自然石组成,面向东北,通高16.5米,宽2.3米。刻文为“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
寨壬囗”。下首1字风化不清,四行,行距14厘米,字距4厘米,刻字大小不等。
马山西部原有一处摩崖刻石,刻有“斩大将王仙处”六字,由于风化腐蚀,现
字迹全无。
白常石刻造像:位于刘家庄乡大白常村南。为明代壬辰进士、荣禄大夫、太子少
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所建的石刻造像群。有神道碑、墓门碑,重修碑、翁仲、石
马、石羊、石门匾额、石狮等。公元1668年,大地震中部分石刻遭受损坏。1985年公
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仲阳画像石阙:1965年2月出土于筵宾乡东兰墩村(现为北园镇)东南100米处。
原为双檐单阙,现仅存阙身一石,上檐用紫红色沙岩石雕凿而成。画像为浅浮雕。左
侧面,纵180厘米,横18厘米,上刻一走兽,中为穿壁纹,下一人面蛇身像。正面,
梯形,纵180厘米,横50—70厘米。画面分四层,上层人物拜谒,倒立伎,2人徒手搏
斗和3头人面兽、鱼、鳖;二层,同向2骑者;三层,1人长袖舞,2人伴奏;四层,4
人对揖。阙之右侧面,隶刻一行:“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仲升父物故行表于礼囗
作石阙贾直万五千。”阙檐无画像。1982年4月,经临沂地区一级文物藏品检选小组
定为一级品,现藏于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