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气象预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1&rec=53&run=13

1959年,建立县气象站,进行气象观测,发布天气预报,有职工5人(其中具有中专学
历的1人),并在全县设21处民办气象哨,每处气象哨配备1—2人,在县气象站指导下
,观测、记录天气情况。1961年,除保留庞疃和厉家寨气象哨外,其它气象哨撤销。
1963年,县气象站技师胡光明根据气象资料,将气温、气压、湿度划出3条曲线,从
中找出3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再配合风云变化,总结出“温、压、湿预报气象模式”
。这种预报模式对短、中期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由40—60%提高到70—80%,成为县气象
测报的主要依据。1965年5月,胡光明参加华东地区在青岛召开的气象预报经验交流
会,1966年10月又出席全国气象科技大会。1971年,气象站职工增加到8人,其中大
专文化程度的2人,中专文化程度的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人。是年,为适应科学种
田的需要,又在宋家庄、高家柳沟、岭泉、郑家相邸、院前、前新庄、王家坊前、许
口等村建立起8处气象哨。1976年4月,组建防雹场,进行防雹试验,场址设在筵宾公
社西集西飞机场,有职工22人。1977年迁至县城十字路。1981年,防雹场撤销。
1978年10月,气象站改称气象局,职工增至16人。1980年,县气象局由临沂地区
气象局管理。是年,气象预报改用以天气图为主,参考“三线谱”,气象预报准确率
有所提高。1980年和1982年,在山东省气象局组织的全省降水预报竞赛中,分别获得
第9名和第13名。1982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设在乡村的10处气象哨全
部撤销。1984年,气象局新增气象传真机,可直接接收日本和北京、上海等地的气象
发报台发布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其它气象资料。1986年5月6日,利用欧洲中心500百帕
120小时预报图研制的秋季中期逐日晴雨“MOS”预报方程正式投入使用,并获得县科
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在山东省气象局组织的全省县级最佳天气预报技术能手比赛
中,张锦祥获得全省第二名。1988年,气象局增设高频电话,可直接与临沂地区气象
局及其它县、市气象局通话,交换气象情报,提高了气象服务质量。1991年春,县气
象局职工自力更生,竖起30余米高的气象警报发射塔,并将气象科技信息直接传递到
25个乡(镇)。是年9月10日,国家气象局副局长温克刚到莒南县气象局视察工作,对
县气象局组建气象警报网和抓业务技术学习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11月,在临沂地区
气象局组织的全区天气预报员技术竞赛中,吴从敏获得全区第一名。1992年,将农村
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网扩展到陡山、筵宾、道口、洙边4个乡的行政村。翌年,又扩大
到相沟、相邸、坊前、坪上、文疃、岭泉6个乡(镇)的行政村。在1992年16号强热带
风暴预报服务中,县气象局获得省气象局一等奖。1993年8月24日,国家气象局局长
邹竞蒙在省、地气象局长的陪同下前来视察工作,表扬了县气象局的职工培训和气象
服务工作。是年,县气象局被省气象局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