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庄户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1&rec=26&run=13

1943年秋,青年教师张建华到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创建小学。初,他按照正规小学的
做法管理学生。不久,近40名学生的教学班只剩下四五名学生。他便跟踪追寻学生的
去处,发现绝大多数贫苦农民的孩子都去参加家庭生产劳动。于是,他暂时停止课堂
教学,到田间、山坡与孩子们在一起,趁机教他们识字。然后,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劳
动任务,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适当安排劳动和学习时间。好天气在田间、山坡前轮
流给他们上课,坏天气一起回到教室读书,解决了少年儿童读书与参加劳动的矛盾,
使该村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2%。村干部和学生家长称赞这种办学方法“很合庄户
人的心意,像个庄户学堂”。于是,取名“庄户学”。在张建华的帮助下,该村又成
立起妇女学习班、民兵学习班、干部学习班,也都根据学员的需要和习惯,确定学习
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之后,教师吴鲁民(女)又在张家莲子坡村办起类似的“
庄户学”,学生由25人增加到100余人。1944年4月21日,《大众日报》发表《莲子坡
的“庄户学”,老百姓人人拥护》的文章,介绍莲子坡“庄户学”的经验。《解放日
报》也作了专题报道。是年11月17日,在全省行政工作会议上,张建华汇报了创办“
庄户学”的经过,黎玉代表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授予张建华“山东省教育英雄”称号。
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县推广“庄户学”。各乡、村按照刘家莲子
坡村的做法,把原来的小学、识字班办成“庄户学”,使“庄户学”从儿童教育逐步
发展到成人教育,全县很快出现了“子教母,姑帮嫂,自动学,互相教”的学习文化
的局面。路镇区温水泉村的干部和教师把全村男女老幼组织起来,分为早班、午班、
晚班、整日班、半日班、读报组等,并建立起秧歌队、戏剧团,人人都有了读书识字
的机会。沟头区金沟官庄村的群众经过3年(1944-1947)学习,认识2000字以上的23人
,认识1000字以上的51人,会写通讯稿的63人,为《滨海农村》报当通讯员的17人,
由文盲村变成了文化村。
“庄户学”既是广大农民群众读书识字的场所,又是教育人民团结抗日、破除迷
信、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庄户学”的教员根据抗日战争形式和“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自编教材。对儿童的教育,则编成歌谣,诸
如:“儿童团,真能干,站岗放哨查汉奸”、“南风吹,麦子黄,快收快打又快藏,
防备鬼子(指日军)来抢粮”等。对成年人,则教育学员拥护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打
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把“庄户学”变成动员抗战和战斗行动组织。学员们踊
跃参军参战,许多女学员写了送郎参军的申请书。1944年8月,日伪军“扫荡”,温
水泉村妇救会长吴会松按照中共莒南县委指示,动员了100余名男、女学员,当晚把
1000匹(约20250米)军用布从20公里远的地方运到村中坚壁好。该村学员们在村各救
会长李凤池的带领下自做地雷,炸死了10多名进村的敌人。各村“庄户学”学员还响
应共产党的号召,搬掉泥菩萨,批判宿命论,宣传妇女放脚,提倡男女平等,扫除几
千年的陈规陋俗等,使乡村风气大变。
1945年春,为适应开展大生产运动,“庄户学”对成人教育的重点转到生产方面
,教育学员参加变工队、互助组,并在“庄户学”中交流生产经验。是年4月9日,《
大众日报》登载莒南县两则消息,一是《石门涧庄户学进行种棉实例教育》,二是《
洙边庄户学的好学风》,介绍教员组织学员研究种棉,实地学习科学种棉方法。
由于“庄户学”成为山东省抗日根据地教育的一面旗帜,胶东和渤海两地区还特
地派代表团,穿过敌占区,到莒南县参观学习。到1945年6月,县内95%的村办起“庄
户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近10万名青壮年参加“庄户学”学习,使莒
南县走向文化大翻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