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中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1&rec=13&run=13

学校设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店办中学一处,历二年停办”(见《重修
莒志》)。1941年,大店小学附设1个中学补习班,至1944年停办。
1952年10月,县人民政府确定在十字路建立中学,称山东省莒南中学。1956年,
改名为莒南第一中学。同年,在坪上建莒南第三中学(莒南二中在夏庄,后划归临沭
县),并在十字路镇完全小学、大店完全小学、洙边完全小学各附设一个初中班。19
58年,分别在大店、洙边、板泉、石莲子、涝坡、文疃、壮岗、岭泉、相沟、筵宾、
坊前、朱芦、道口各建1处中学,至年底,全县共有中学15处(不包括当时由临沭划归
莒南县的5处中学),其中完全中学1处(莒南一中),全县学生共计3044人。1959年,
又在相邸建1处中学。1960—1962年,贯彻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先后撤销了道口中学、大山中学、相邸中学、相沟中学、坊前中学、筵宾中学,学
生转到邻近中学学习。此间,不少学生因生活困难而退学。1962年,全县在校中学生
3464人。1963年,贯彻《中学暂行工作条例》,教学质量有所提高。1966年夏至196
7年,各中学红卫兵组织林立,学校秩序混乱。1968年,在朱芦村重建大山中学,多
数学区小学开始附设初中班,继而联办初级中学。至1969年底,全县有高级中学8处
,初级中学110处,在校学生9370人。1970~1975年,重建坊前中学、筵宾中学、相
沟中学、相邸中学,新建团林中学、高家柳沟中学、厉家寨中学、路镇中学,部分小
学继续附设初中班。至1975年底,全县有高级中学18处,初级中学132处。1976年,
高级中学达80余处,初级中学360余处。教师多从小学教师中选拔,或聘用民办教师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978年,着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学。对山
东省重点中学高家柳沟中学和临沂地区重点中学莒南一中及其它公办中学充实了师资
力量。1981年,开始撤并联办中学,保留莒南一中、坪上中学、大店中学、板泉中学
、石莲子中学、高家柳沟中学、路镇中学等7处中学为完全中学,加强师资力量,增
加办学经费;相邸中学、团林中学、厉家寨中学、文疃中学、筵宾中学、相沟中学改
为初级中学;坊前中学、壮岗中学、大山中学、涝坡中学、洙边中学、岭泉中学改为
农业中学。1982年,相邸中学改为农业技术中学。198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相
邸中学、涝坡中学、相沟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其它农业中学改为初级中学。是年,全
县职业中学学生1772人,其中农业高中学生989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28.5%。
1985年和1986年,随着县城人口的急剧增加,在县城十字路先后建立城关第一中
学和第二中学,缓解了县城青少年上中学难的矛盾。1984年后,有23个乡(镇)扩建或
新建中心初级中学(简称中心初中),对联办初级中学继续进行适当撤并。1987年5月
,坪上中学、大店中学、板泉中学、石莲子中学、高家柳沟中学、路镇中学等6处完
全中学分别按序号称莒南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1988年,全县有高
级中学7处,在校学生4880人;初级中学131处(其中乡镇中心初级中学25处,城关初
级中学2处),在校学生44492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率为15%,小学毕业生升初
中的比率为78%。1992年,全县进行“三制”改革,对联办初级中学进一步撤并。1
993年,全县有高级中学7处,92个教学班,学生5186人;有初级中学64处,684个教
学班,学生378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