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库区移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0&rec=18&run=13

库区移民工作始于1958年。凡在百年一遇洪水位淹没线下的村(队),都要搬迁,
分为就地安置和到外公社另建新村安置。1958年起因建4座大中型水库共移民26305人

陡山水库库区移民 该库1958年9月动工,1959年7月建成,共淹占莒南县土地面积
2.4万亩,其中耕地0.92万亩,莒南县需搬迁村有响河崖、五龙山前、大址坊、浔河
北、浔河南、城子、陡山子、前址坊、西址坊等9个自然村。1959年分村安置,五龙
山前、大址坊、浔河北、城子、陡山子5个村,各分两个村,1个村由低迁高,1个村
迁到其它公社(区),另建新村。响河崖1个村分成5个村,外迁3个村,由低迁高就地
安置2个村。1965年,五龙山前村有150户,迁到大店西建新村;大址坊有98户,迁到
板泉区韩家岭南建新城村;浔河北有30户,迁到道口东北建宏伟村;城子有70户,迁
到路镇区草沟东南建红星村;陡山子有90户,迁到路镇区土沟村南建东风村。1959年
响河崖村有120户,迁至水库东西两岸建山西头村(两个自然村为一个行政村)。1966
年,响河崖村有172户迁到许口区汀水村南建向阳村。1968年,向阳村有52户(310人
)自行返迁原响河崖村北临时居住,1971年重建响河崖村。1972年,山西头自然村有
45户,迁到许口公社石莲子村南建胜利村,另有45户迁到石莲子村西北建团结村。原
9个自然村分为18个自然村,1975年安置完毕。其中,迁到淹没线以上的有10个村(5
760人),人均占有耕地0.69亩;外迁建新村8个(3095人),县无偿调拨耕地4370
亩,人均1.41亩,建房屋7105间。
石泉湖水库库区移民 该库建于1958年,淹占耕地1.071万亩,应迁8个自然村,8
200人,拆除房屋7400间。郁家结庄1个村分成2个村,分别为郁家南岭和郁家东山,
其中郁家南岭于1965年,有170户790人迁到相沟区建永安村,其余郁家东山村、郁家
南岭村、沃土村、官岭前村、小岭村、王家结庄村、卢家结庄村、西塔巷村和郇家结
庄村均迁出淹没线,就地安置,村名不变。共安置10个村,建房屋9440间,有耕地6
603亩。
相邸水库库区移民 该库1959年8月动工,1960年7月建成,淹占耕地8529亩,需迁
寺后村、小刘家岳河村、东刘家岳河村、新建村、大刘家岳河村、杨家岳河村、前张
家岳河村、邬家岳河村、大嵯峨村、北杨家圈村等10个自然村,1400户,5600口人,
需拆除房屋4305间。杨家岳河分出长岭东村、杨家坊村,寺后分出王家峪村、荷花湾
村。全部迁出水库淹没线以上,就地安置。共安置14个村,新建房屋8045间,人均占
有耕地0.96亩。
大山水库库区移民 该库1959年11月动工,1960年3月建成,淹占耕地1967亩,应
迁4个村、900户、3650人,拆除房屋3000间,分别是刘家彩村、李家彩村、张家彩村
、宋家彩村(分2村)。均迁出淹没线以上就地安置,新建房屋5901间,人均占有耕地
0.79亩。
移民建房补助是:由低迁高每间房补助80元,外迁建新村的每间房补助120元。
至1993年,莒南县累计投资1060.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4.31万元,用以库区移民
安置、生产和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