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乡镇(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rec=15&run=13

十字路镇位于县境中部。镇政府驻地十字路。辖55个行政村,69423人。有汉、回、
朝鲜、满、苗5个民族。总面积80.3平方公里。耕地5.44万亩。
地势东、南部高,为丘陵地区,西、北部低,为平原地区。赤眉山为境内唯
一山峰。已探明的矿产有紫红色砂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地瓜为主。1993年粮食总产2.71万吨,亩产374公
斤。以花生、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畜牧业收
入3140万元,以养猪、养鸡为主。
1993年,全镇共有四级企业2015家,其中镇办15家,村办280家,联办62家
,个体办1658家。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从业人员16958人。骨干企
业有织带厂、莒南县第二肉联厂、搪瓷厂、镀锌厂、塑料添加剂厂、橡塑厂、合金铸
造厂等。主要产品有冻兔肉、速冻蔬菜、搪瓷制品、帆布、橡胶制品、镁质装饰板、
砂轮、纱布、哑铃、纸箱、塑料添加剂等40多个产品、500多种规格。冻兔肉、哑铃
、塑料网眼编织袋、卫生纱布、杠铃选择片等1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瑞典和
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万元。镇办企业莒南县第二肉联厂生产的
冻兔肉,1991年被国家商检局予以出口注册,并全部销往东南亚各国;镇办企业莒南
县织带厂生产的“益效”牌麻通丝、棉蜡线两个系列产品,1992年选送到美国洛杉矶
参加世界新产品展示会。到1993年,全镇共研制开发28种新产品,完成13个科技攻关
项目,有8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1种产品填补省内空白。其中维纶通丝、镁质装饰
板、棉丙纶交织油漆篷盖布,获1993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累计完成“星火计划
”项目投资2800万元,实现星火产值8000万元,6项“星火计划”项目获山东省科技
星火三等奖。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01亿元。工业总产值4.11亿元。财政收入
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8元。
岚(山头)兖(州)公路、兖(州)石(臼所)铁路横穿东西,莒(县)新(浦)公路纵
贯南北。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镇驻地建有大型现代化自来水厂1座。
1993年,全镇有专业市场3处,集贸市场2处。商业服务网点994处,从业人
员2100余人。集市贸易成交额30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000余万元。
名贵中药材蟾酥,为历史名产。
1993年,有初级中学5处,小学27处,在校学生7992人。镇卫生院1处,农村
卫生室145处,医务人员277名。
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名镇。位于县境北部。镇政府驻地大店距县城19公里,
北与莒县接壤。辖57个行政村,共48705人,均为汉族。总面积72.6平方公里。耕地
5万亩。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境内有大小山10多座,仕沟山最高。
浔河为主要河流,境内流程11公里。主要矿产有重晶石、莹石、氟石、明矾石,均已
开采利用。
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地瓜为主。1993年全镇粮食总产2.56万
吨,亩产375公斤。经济作物以蔬菜、花生、黄烟、果品为主。草莓种植面积达3000
亩,年产150万公斤,畅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是山东省两大草莓生产基
地之一。莲藕种植1100亩,总产80余万公斤。“蜡烛红”萝卜种植3000亩,总产120
万公斤。畜牧业以养猪为主,1993年总收入2073万元。
1993年,全镇有四级企业610家,其中镇办12家,村办150家,联办10家,个
体办438家。从业人员1.7万人。骨干企业有莒南砂轮总厂、印刷包装厂、地毯厂等。
磨料磨具为骨干项目,1993年全镇磨具厂达118家,生产16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
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新加坡、泰国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
地区。其中陶瓷磨具产量、出口量连续五年居全国乡(镇)级第一位。1993年,全镇以
莒南砂轮总厂为龙头,组建山东大店磨料磨具集团总公司,形成了“专业生产、规模
经营、集团联动”的生产格局。是年,全镇磨具总产达1.5万吨,创利税1250万元,
创外汇3600万元,成为全国主要的磨料磨具生产基地,有“中国磨具第一镇”之称。
镇政府驻地建有工业开发区1处,占地1000余亩。5个村建有工业小区。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82亿元。工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30
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7元。
莒(县)新(浦)公路纵贯全境。1993年全镇有磨料磨具批发、鲁南蔬菜批发2
处大型专业市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120处。开通临沂地区乡(镇)级首家264门数字程
控电话。拥有各类机动车辆3000余台(辆)。
县管中学莒南三中坐落在镇驻地。镇办初级中学5处,小学29处,在校学生
3826人。镇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69处,医务人员129名。
1939-1946年,山东省党政军机关、滨海区机关、一一五师司令部曾驻在大店。
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大店成立。
坪上镇位于县境东部。镇政府驻地坪上三村距县城22.5公里,东邻日照市。
辖37个行政村,共41068人,其中回族45人。总面积64.4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
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部多丘陵,东部多平原,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
。绣针河和它的两条主要支流在境内总流程29公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并开采利
用的有铁矿石、金矿石、石灰石、蛇纹石化大理岩等,其中铁矿石储量470万吨,含
铁量达40%以上。
农作物以小麦、花生、地瓜、玉米为主。1993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
8万亩,亩产375公斤,总产1.81万吨;经济作物1.97万亩,其中花生1.78万亩,
亩产皮果370公斤。花卉苗木已形成规模经济和地方特色,镇政府驻地有占地80亩的
花木苗圃1处,年出圃苗木50万棵,花卉10万棵(盆)。畜牧业总收入2216万元,以饲
养牛、猪、鸡为主,存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场20多处。
1993年,全镇有四级企业1248家,其中镇办企业14家,村办63家,联办35家
,个体办1136家。从业人员6926人。骨干企业有石材厂、选矿厂、纺织配件厂、果酒
厂、机电设备厂等。1993年全镇有石材厂40多家,石雕品种有850类、1200多个规格
,远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各国,年出口交货值1000万元。镇办企业莒南纺织配件厂
与山东省科学院联合开发的锌基合金系列产品,1992年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成果
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填补省内空白。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亿元。财政收
入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7元。
兖(州)石(臼所)、坪(上)岚(山头)、坪(上)大(山)三条铁路在境内穿过,坪(上
)涛(雒)、坪(上)壮(岗)、岚(山头)兖(州)公路在镇政府驻地交会。开通200门程控电
话,有110千伏变电站1处。
1993年有集贸市场3处,综合批发零售商场2处。集市贸易成交额1780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00万元。
1993年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28处,在校学生5200人。幼儿园34处。县管中
学莒南二中位于镇政府驻地北。镇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37处,医务人员120名。
莒南铁牛石铁陨石,坐落在大铁牛庙村东南,重约4吨,陨落时间距今已有
1200多年,为世界石铁陨石之最。
板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板泉崖距县城19.5公里,西隔沭河与临
沂市相望。辖48个行政村,43675人,有汉、回等民族。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4.
7万亩。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石柱山是境内唯一的山峰。河流
5条,沭河在板泉镇段是莒南县与临沂市的界河。
小麦、水稻、玉米、地瓜是板泉镇的主要粮食作物,1993年粮食总产1.7万
吨。经济作物有柳条、黄烟、花生、大棚蔬菜等。1993年,全镇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
地面积的70%以上,其中柳条种植面积1.5万亩。
1993年,全镇共有四级企业593家,其中镇办6家,村办28家,联办10家,个
体办549家。从业人员8153人。骨干企业有柳编工艺品集团公司、金属制品厂、造纸
厂等。工艺柳编主要以当地盛产的白柳条为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分筐、篮、箱、盘、
垫5类400多个规格型号,畅销亚洲、欧洲、美洲等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
000多万元。出口柳编系列化产品技术开发,1993年被列为省级星火计划项目。板泉
镇已成为全国主要柳编生产基地,素有“柳编之乡”之称。木梳,是传统手工业产品
,产于高榆村,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枣木、杏木、梨木为原料,经20多道工
序制作而成,产品销往济南、上海、浙江等省、市,年产150万把。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309万元。财政
收入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2元。
岚(山头)兖(州)、莒(县)阿(湖)公路在镇政府驻地交会。1993年拥有各类机
动车辆345台(辆)。有集贸市场4处,商业服务网点150多处,综合贸易市场、大型商
场各1处,年商业贸易额3000万元。
1993年有县办中学1处,镇办初级中学4处,小学21处,在校学生4400人。镇卫生
院1处,农村卫生室59处,医务人员130名。
莒南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板泉崖支部,于1932年底在板泉小学建立。
文疃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地文疃村距县城25公里,北与莒县为
邻,东北与日照市接壤。辖44个行政村,42161人,有汉、回等民族。总面积97.1平
方公里。耕地4.6万亩。
地势南高北低,境域四周多山,中部多丘陵。大小山头150多座。河流36条
,文疃河在境内流程23公里。有石墨、磁铁矿、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其中石
墨是山东省稀有矿产,储量约20万吨,品位30-90%。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为主,产谷子、绿豆、红白豉豆、豌豆等小杂
粮,1993年全镇粮食总产1.94万吨。经济作物有黄烟、花生、蔬菜、中草药材等。
林果业是文疃镇农业经济的优势,1993年共有果园3.75万亩,果树375万棵
,年产苹果1500万公斤,面积、产量均居莒南县第一位,素有“苹果之乡”美誉。有
省级苹果样板园29处。板栗21万棵,年产板栗5万公斤。茶园350亩,年产绿茶1.1万
公斤。桑园300亩,年产蚕茧1.15万公斤。1993年林果业总收入2000万元,成为文疃
镇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是文疃镇农业经济的又一大特色,利用山多、岭多的优势,先后建起
村办养鸡场4处,养兔专业村8个,养牛专业村10个,畜禽饲养达36万头(只)。1993年
全镇畜牧业总收入1176万元。
1993年,全镇有四级企业270家,其中镇办10家,村办70家,联办20家,个体
办170家。从业人员3800人。骨干企业有肉联厂、乳制品厂、机械制修厂、纸箱厂等
,其中镇机械制修厂生产的小首饰盒、哑铃畅销国内外。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亿元。财政收入1
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
日(照)十(字路)公路从镇政府驻地穿过,村村通电、通公路,80%以上的居
民用上自来水。集贸市场5处。商业批发零售网点150处,其中县级果品专业批发市场
1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4处,小学24处,在校学生52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
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44处,医务人员86名。
1987年12月,临沂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命名文疃镇为临沂地区第一
个文明镇。
壮岗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镇政府驻地壮岗村距县城22公里,南与江苏省赣榆
县接壤。辖32个行政村,33824人,均为汉族。总面积58.98平方公里。耕地3.95万亩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0%。河流6条,龙王河在
境内流程9公里。矿产有石英石、花岗岩等,已部分开采。
粮食作物以小麦、地瓜、玉米、水稻为主,1993年全镇粮食总产1.89万吨,
亩产400公斤,被临沂地区列为全区50个吨粮田开发乡镇之一。经济作物有花生、黄
瓜、芋头、桑蚕、茶叶等。年产芋头300万公斤,销往河南、江苏等省,总收入120万
元。年产黄瓜500万公斤,总收入400万元,畅销北京、上海、南京、青岛等市。畜牧
业以饲养猪、鸡为主,1993年建有暖棚(圈)8000多个,养猪大户82户,养鸡大户35户
,畜禽饲养量达40万头(只),畜牧业总收入1022万元。
1993年,全镇有四级企业220家,其中镇办6家,村办15家,联办14家,个体
办185家。从业人员5113人。骨干企业有铸钢厂、水泥厂、石英厂等。其中水泥厂是
山东省唯一生产J85型混凝土速凝剂的厂家,1993年其产品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并打入国际市场。
199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500万元。财政收
入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元。
团(林)板(泉)、坪(上)壮(岗)公路穿越境内。全镇各类机动车达527台(辆)
。开通284门数字式程控电话,建有35千伏输变电站1处,商业服务网点158处。大型
商场1处,农贸公司1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17处,在校学生4000人。镇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
31处,医务人员127名。
王家沟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地王家沟村距县城28.5公里。北与莒县
接壤,西与沂南县相邻。辖25个行政村,26925人,均为汉族。总面积49.24平方公里
。耕地4.1万亩。
地势西高东低,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汀水河纵贯全乡。主要矿产有黄
坩土、石灰石、油岩、钾长石等,均已开采。
1993年全乡粮田面积2.3万亩,粮食总产1.25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
蔬菜、蘑菇、芦笋等,其中蘑菇产量居全县各乡镇之首,年产120万公斤。
1993年,全乡有四级企业127家,其中乡办9家,村办20家,个体办98家。从
业人员2060人。骨干企业有水泥厂、陶瓷厂等。县水泥厂坐落在境内。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62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18万元。财政收入7
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4元。
206国道和良(店)沂(南)公路在乡政府驻地交会。拥有各类车辆2500余台(辆),
开通120门程控电话。
商业服务网点155处,集贸市场4处,贸易小区1处。花生米批发市场1处,年
集散量达3万余吨,销往上海、浙江、黑龙江等地。季节性的幼蝉批发,日成交量高
峰期达5吨多,成交额3万余元。
1993年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17处,在校学生2300人。乡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
25处,医务人员50名。
石莲子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地石莲子村距县城23.5公里,西北与沂
南县相邻,西至西南与临沂市接壤。辖48个行政村,43708人,均为汉族。总面积69
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
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丘陵占总面积的71%。有金刚石、钾长石、
石灰石、芦花石、铁矿石、煤炭等矿产。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199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2万
亩,粮食总产1.92万吨。盛产西瓜、葡萄、草莓等,产量分别为2000万公斤、150万
公斤、60万公斤。畜牧业以饲养猪、牛、驴、鸡、鸭、兔为主,1993年生猪饲养量3
.8万头,养猪30头以上的有35户,鸡、鸭、鹅12万只,长毛兔、肉食兔10万只。畜牧
业总收入436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6.7%。
1993年,全乡共有四级企业398家,其中乡办6家,村办142家,联办70家,
个体办180家。从业人员3952人。骨干企业有藤木家具厂、预制厂等。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6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00万元。财政收入1
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4元。
乡境西部紧靠206国道,良(店)沂(南)、道(口)汤(头)公路分别穿过乡境东
北部和南部。开通265门数字式程控电话。商业服务网点168处,从业人员500余人。
建有花生集贸市场、西瓜批发市场各1处,年集市成交额约6000万元。
1993年有县办中学1处,乡办初级中学4处,小学27处,在校学生4957人。乡卫生
院1处,农村卫生室48处,医务人员82名。
沂南县饲养专业户在西劈石头村建有名犬训练中心1处,有世界名犬32个品
种、600余只,规模居亚洲首位。驼鸟养殖基地1处,有驼鸟12只。
道口乡在县境西北部。乡政府驻地中道口村距县城17.5公里,西南与临沂市
毗邻。辖42个行政村,共35996人,有汉、朝鲜等民族。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4.3万亩。80%的耕地坐落在沭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平原占总面积的83.9%。河流3
条,沭河纵穿乡境中部。境内有储量丰富的河沙,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地瓜、小麦、玉米。1993年全乡粮食总产1.76万
吨。1989-1993年,共开发中低高产田1万亩,1993年被莒南县人民政府列为黄淮海
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三高农业示范乡”。经济作物有葡萄、黄烟、桑蚕、大蒜、大姜
等,1993年经济作物总收入2707万元,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60%。其中黄烟种植面积
2500亩,年收入400万元,因质优闻名,1992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誉为“山东第一,
全国一流”。畜牧业总收入1388万元,以养猪为主。
1993年,全乡共有四级企业475家,其中乡办企业5家,村办17家,个体办440家
,联办13家。从业人员2134人。骨干企业有毛纺厂、地毯厂、绣花厂、网花厂、泡化
碱厂、综合厂等。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01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00万元。财政收入7
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元。
良(店)沂(南)、道(口)汤(头)公路经过境内,村村通电、通公路。商业批发
、零售服务网点86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21处,在校学生31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乡
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40处。
筵宾乡位于县境北部。乡政府驻地西筵宾村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
里。耕地5.5万亩。辖40个行政村,47558人,其中东集西村为回民村,有回民1340人

地势东高西低。筵宾河在境内流程9公里。矿产有重晶石、氟石、明矾石等
,其中氟石储量为5500万吨,已开采利用。
筵宾乡是全县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素称“莒南小粮仓”。1993年粮食总产3
.38万吨,亩产511公斤,在全县率先实现“吨粮乡”。农作物以小麦、地瓜、玉米、
水稻、花生为主。盛产水萝卜、大白菜、黄瓜、蚕茧等,大白菜以质优、含维生素丰
富而畅销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等20多个省、市。有果园7000亩,桑园3000亩。
畜牧业以养牛、羊、猪为主,1993年畜牧业总收入2000万元。
1993年,全乡有四级企业1200家,其中乡办2家,村办2家,联办、个体办1196家
,主要从事拆车、制鞋、铸造、矿产开发、制鬃等。制鞋业生产规模居莒南县各乡(
镇)之首。泉龙废旧车辆解体市场绵延6公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废旧汽车交易市场,
也是临沂地区八大专业市场之一。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64万元。财政收入8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元。
莒(县)新(浦)公路纵贯境内。开通240门程控电话,村村通电话。拥有各类
商业服务网点106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3处,小学25处,在校学生4800人。乡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
63处,医务人员85名。
1946年12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金沟官庄团
支部正式建立,是全国第二个农村团支部。
岭泉乡位于县境西部。乡政府驻地西岭泉村距县城10公里。西南隔沭河与临
沂市相望。辖44个行政村,45488人,有汉、回等民族。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4.
6万亩。
境内大部分是平原,西北部是南北走向的低矮丘陵。鸡龙河境内流程7.5公
里。矿产主要有紫红色砂岩,是良好的石刻材料,已开采利用。
1993年全乡粮田面积3.5万亩,粮食总产2.46万吨。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
米、水稻、花生、大豆为主,是莒南县小麦的重要产区,1991年被列为黄淮海农业综
合开发乡镇。桑蚕生产、淡水养鱼、蔬菜生产是岭泉乡农业经济的三大优势。1993年
,全乡有桑园5000亩,蚕茧产量35万公斤,居全省乡镇首位。淡水养鱼1500亩,投放
鱼苗124万尾,亩均产鱼500公斤左右,被临沂地区水产局列为全区淡水养鱼生产基地
。大棚蔬菜面积2000亩,亩均收入2000多元,为莒南县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993年全
乡畜牧业总收入971万元。
1993年,全乡有四级企业787家,其中乡办7家,村办70家,联办10家,个体办7
00家。从业人员7438人。骨干企业有烟花厂、炸药厂、石碑厂、板纸厂、肉联厂、农
具厂等。1986年炸药厂被国家兵器工业部定为民用爆破器材固定生产厂家。烟花、鞭
炮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有数十个花色品种,3000多户从事加工,年收入500万元。
以紫红色砂岩为原料生产的石碑、石狮等产品,销往江苏等地。农具厂生产的杠铃出
口美国。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100万元。财政收入1
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2元。
良(店)沂(南)公路、兖(州)石(臼所)铁路横贯东西。开通程控电话。集贸市
场4处,商业服务网点576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26处,在校学生4800人。乡卫生院1处,农村卫生室
50处,医务人员90名。
山扁山乡在县境中部。乡政府驻地位于·山南麓。辖25个行政村,27199人,其
中苗族1人,彝族1人。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2.1万亩。
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矿产有氟石、莹石等,已
开采利用。
1993年全乡粮食总产2327.7吨。苹果园6000亩,板栗园1500亩,杏园200亩
。·山乡山多、草丰、牧场广,共有林、牧场1.2万亩,建有牛、羊饲养专业村8个,
养猪专业村12个,养猪30头以上的专业户50家,猪存栏量达到7000多头,为莒南县养
猪大乡。1993年,全乡畜禽饲养量达12万头(只),畜牧业总收入850万元。
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塘坝35座。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共开发
渔用价值水面5600亩,鱼虾总产40万公斤,为莒南县重点淡水养殖区。
1993年,全乡共有四级企业178家,其中乡办5家,村办36家,联办2家,个
体办135家。从业人员4518人。骨干企业有县第三毛巾厂、乡化工厂、乡橡胶厂等。
1993年全乡石料开采队16个,从业人员2100多人,年产值1500万元,创利税90万元;
氟石开采队4个,年产氟石2万吨。
199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17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900万元。财政收入3
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元。
日(照)十(字路)、陡(山)十(字路)公路经过境内。开通程控电话。1993年全
乡拥有机动车辆142台(辆)。商业服务网点104处,集贸市场1处。
1993年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15处,在校学生3470人。农村卫生室21处,医务人
员21名。
虎山卧佛,位于县城北7公里处的虎山上,由1个大卧佛和4个小卧佛构成。
卧佛寺,位于·山西麓、虎山卧佛正南,占地2600平方米,建于唐代大中年间。
虎山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55307部队驻扎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