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69&run=13

县境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地带,南部山区水资源贫乏,北部地濒黄河、小清河,水资源较丰富。建国前水的利用系数低。建国后,建立引黄、引清灌区,水资源利用有较大改善。全县年需水总量约4亿立方米,现可利用水资源约1.3亿立方米,供需相差2.7亿立方米。
地上水资源主要是自然降水和地表径流。自然降水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很大差异。总的特点是:地域分布不匀,南部大于北部,而中部九户、里八田一带为最少。据多年统计,邹平气象站一带年平均降水量为633.5毫米,炭刘站为561.9毫米,里八田站为436毫米。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一般降水量冬春小,夏秋大,具有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的特点。由此带来水资源利用上的困难,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旱年多于涝年,春旱情况年年出现。1980?1983年连续干旱,水库塘坝干涸,内河断流,水面蒸发量大,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99.7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2倍。1952?1983年资料,县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86.1毫米,降水总量为73357.4万立方米。20%丰水率年,年降水量726.7毫米,降水总量90963。2万立方米;50%平水率年,年降水量为568.5毫米,降水总量为71157.2万立方米;75%枯水率年,年降水量为457.1毫米,降水总量为57218.8万立方米;95%特枯水率年,年降水量328.2 毫米,降水总量为41080.3万立方米。
根据降水情况,县内产生地表径流水资源贫乏。径流总量为12733万立方米,全县耕地每亩仅占有地表径流106.1立方米,为全省亩占地表径流253立方米的41.9%,为全国平均亩占地表径流1760立方米的6%。
县内过境地表径流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水质优良,矿化度一般在0.3-0.4克/升,PH值在8左右。河水含沙量大。每吨泥沙含氮0.8?1.5公斤,含磷1.5公斤,含钾20公斤,是良好的肥源。黄河年来水量约为500亿立方米,灌溉期过境流量为100?500立方米/秒,1968年建成张桥引黄闸,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引水能力(按灌溉100天计)为1.296亿立方米。1970-1984年,年均引水量为5458万立方米。1985年建胡楼引黄闸后,引水流量扩大为35立方米/秒。灌溉期引水73天,引水量为1.66亿立方米,补源引水48天,引水量为1.37亿立方米。小清河沿岸有中小型扬水站27座,年引水1728万立方米。魏桥大沟、郑一沟、马四干等,年引水2400万立方米。70年代后小清河水污染严重,已基本不能利用。孝妇河年平均径流为635万立方米,由于拦蓄不好,只有约20%的水量引用灌溉或补源。70年代后,淄博工业废水大量排放,河内河水严重污染。杏花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177.5万立方米,汛期排出70%,可利用量约为353万立方米。上述四条河流,可利用量为1.4301亿立方米,利用率仅占11%,大部分不能直接利用,只是用于回灌补源。
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据1975年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全县浅层淡水底板以上地层有淡水储量的面积为1089.9平方公里,淡水储量为14.02亿立米。1975年估算为18.24亿立方米。80年代以来,连续大旱,超采4.22亿立方米。1979-1983年,全县平均地下水位下降2.0米,超采地下淡水3.05亿立方米,平均年超采7625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总量为1.5112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为1.2108亿立方米,目前开采量已达1.6394亿立米。尤其井灌区连年大量超采,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净补给模数小于2万立方米/平方公 里,水位急速下降。形成邹平镇和长山、苑城两大漏斗区。河灌区开釆量少,补给量大,但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2?3米,极易造成农田次生盐碱发生。
综合地表水和地下水每年总量为2.7845亿立方米。枯水年可利用量为2.641亿立方米。全县工农业及其他需水总量多年平均为4.0815亿立方米,需水大于来水,多年平均缺水1.441亿立方米。平水年可利用量为2.6167亿立方米,年缺1.680亿立方米。枯水年可利用量为2.4684亿立方米,年缺2.976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