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构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36&run=13

构成邹平地区的基底是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和下古生代地层,现已被深埋在地下几千米。从中生代早期印支运动开始,特别是从侏罗世开始的燕山运动以来,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邹平破火山口。邹平破火山口原为一巨大的环状构造,夹持于金山一姚家峪和文祖两条近南北向断裂之间。北端被齐河一广饶断裂切去一弧,成一马蹄形,中部又被周村—肖镇断裂拦腰分割成两块。长白山区为南部隆起的一块,北部一块则隐伏于地下。整个火山口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邹平城西王家庄一带为喷发中心。由于破火山口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又受火山活动特殊应力场的制约,从而形成环状和放射状断裂等构造特征。

〔环状断裂系统〕
围绕破火山口中心发育了一系列环状断裂带,多由正断层构成,产状直立或向中心陡倾(60°—85°),部分断裂被辉长岩、二长岩充填,形成半环状岩墙。环状断裂带可分成三环:外环由歪歪顶子、大寨、沫湖顶(亦称摩诃顶)、千峪顶、白云山组成;中环由青龙山、四尖山、雪花山、伏虎山等组成;内环由凤凰山、会仙山、老人峰、印台山、于兹山、黄山组成。环状断裂一般以多条平行小断裂组成阶梯式断裂带或密集裂隙带,多向破火山口内倾。特点是:倾角较陡,多在75°-85°之间;正断层或逆断层,均显示张裂性质;单条断层落差不大,多在几十米,但阶梯状断层累计落差可达几百米;断裂走向时隐时现,不是贯通断裂;沿断裂带多见有断层角砾岩和宽数米至数十米之破碎带,并有热液蚀变、矿化及次火山岩充填。

〔放射状断裂系统〕
放射状断裂分布于破火山口内外,尤以外环最发育。已发现断裂150多条,以火山口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撒开。断层规模较小,一般长几千米,倾角多在70°-80°断层崖发育,并有水平擦痕,显示断裂有剪切扭动,方向有左行,也有右行。沿断层多有脉岩充填,显示了早期张裂、后期扭动的特点。放射状断裂形成于破火山口发育早期,又切割了不同岩相、岩层及部分环状断裂,活动时间较长。

〔环形脉状侵入杂岩及放射状岩脉〕
环状和放射状断裂,为火山活动末期的浅成侵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破火山口内形成大量放射状及环状浅成岩墙和岩脉。环形岩墙主要有大临池—十九郎庄—青阳店辉长岩体,四尖山—伏虎山二长岩体。放射状岩脉多成群出现,大约近200条,其中尤以西部长白山和东部白云山一带最为发育,形成宽达数千米的岩脉群。岩脉生成时代较晚,具有多次侵入特点。环状断裂与放射状断裂是在火山喷发作用下形成的,在岩浆上拱初期已具雏形,并有部分脉岩充填。在熔浆大量爆发,火山口大规模塌陷后,环状断裂及放射状断裂进一步发展,再一次被脉岩所充填。当火山活动基本停止以后,在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之下,已形成的断裂又重新活动,产生挤压性或剪切性断裂面,甚至使岩脉破碎或产生劈理。

〔火山口及火山堆〕
在破火山口内,目前已基本查明的喷火口有十余个。单个规模均不大,火山堆直径多在500-1000米左右。火山口主要分布在破火山口内环,有黄山、于兹山、印台山、金马山、会仙山、南石后、东毛、老人峰、青龙山、张高西山等,为第三旋回状断裂喷发形成的小火山锥。

邹平破火山口地貌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