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演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34&run=13

邹平县位于鲁西台背斜泰沂隆断区北 缘,北以齐河—广饶大断裂与冀辽台向斜为界,属于淄博一茌平凹陷构造单元。地层比较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形成有利成矿的地质条件。本区侏罗纪以前地层未见出露,主要发育了中生代侏罗、白垩系地层。
在侏罗纪,县境一带是一个广阔平坦的 湖泊,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今邹平城一带伴 随强烈地震,爆发了剧烈的火山活动,大量 中基性火山物质喷发,形成几十座大小不等 的火山堆。火山活动经历了大约3000万年 的演化历史,其间有三次爆发活动高潮,形 成一个直径30余公里的复式破火山口。
第一阶段,大约在1.4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中期,由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导致板内强烈挤压,地幔上拱,地壳拉薄,产生区域性膨胀,形成锥状、环状及放射状裂隙。随着压力的增强,断裂加深,与岩浆源相通,中基性熔岩流沿构造裂隙大面积溢出地表。岩浆活动的脉动性,造成喷发与溢流的多次交替,凝灰岩与熔岩多次互层,形成7个韵律,并产生大量自碎角砾熔岩。燕山运动晚期(大约1.31亿年前),伴有轻微的爆发活动。地表开始塌陷,形成火山口外环,地下熔浆乘虚而入,形成了环状辉长岩墙。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1500万年。
第二阶段,岩浆活动经过一段间歇,岩浆源内发生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岩浆酸度碱度增大,挥发成份增多,积蓄了足够压力之后,以王家庄(今县城西王家)岩体为中心猛烈爆发,火山粗碎屑物拋出达10公里。不久,一套粗安质熔岩便接踵而出。晚期,岩浆源空虚,火山口第二次塌陷,赤热的火山灰流沿环状裂隙涌出,快速堆积,形成大面积熔结碎屑岩。火山爆发后期,沿环状断裂充填了二长岩墙,沿主喷发管道充填了二长岩株及周围相应的次火山岩。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800万年。
第三阶段,主火山管道被二长岩堵塞 后,火山深部岩浆仍在活动,但已无力冲破 主管道,只能沿着内环裂隙猛烈爆发,形成 一连串环形展布的小火山锥、隐爆角砾岩 筒。沿主管道有偏碱性熔浆侵入早期形成的 二长岩株,形成王家庄复式岩体。在主管道 周围有正长斑岩侵入,并形成铜、银、金等 矿化。
此后在喜玛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下,产生 了周村——肖镇断裂,把火山口拦腰切成两 半。齐河一广饶深断裂的再次活动,把北半部又切去一角。南部露头区不断隆起,长期遭受剥蚀,形成独具一格的破火山口地貌。北部隐伏区不断下沉,接受新生代沉 积,形成了广阔的平原。邹平破火山口经历了长期多旋回的发展过程,早期以流溢为主,属夏威夷式,中期为斯特朗博里式,晚期猛烈爆发,类似卡特迈或培雷式。据岩相分析,邹平破火山口为典型的陆相中心式喷发而形成的塌陷式破火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