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2&run=13

邹平县位于山东省中北部,黄河下游的南岸。县境南北长50.15公里,东西宽57.55公里,总面积1251.75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设3个镇,14个乡,83个办事处,887个自然村,总人口645070人。
邹平县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延生息。从最新出土文物考证,发现有龙山文化、北辛文化、后礼文化遗存,最早的距今已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夏朝,舜后姚姓被封为邹候,在此立邹候国。后历商、周、秦三代,至西汉始于境内置县。然朝代更替,沧桑变迁,境域时有割并省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长山县、齐东县先后并入,始为今之县境。县城邹平镇,座落于县境中部的黄山脚下。远处长白翠峰屏列,近处黛溪秀水环绕,城郊水库碧波泛漪,城区楼群耸立、街道纵横,山水城点缀相映,景色优美。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山镇和魏桥镇,为原长山县、齐东县县城驻地。工业、交通、文化都很发达,是县境东部和西北部的重镇。
邹平县地理位置优越。南枕长白山,北濒黄河,山青水秀,地域广阔。南部长白山脉,重岩叠嶂,绵延数十里,向有“泰山副岳”之称。山间林木葱茏,百草丰茂,为县内林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的重点开发区。地特产品主要有张高水杏、龙眼葡萄、柿子、山楂、软枣、椿芽和黑山羊等。山区景色宜人,不乏奇峰怪石、幽区佳境。著名的有老人峰、莲花峰、印台山、鹤伴山、石门山、雕窝峪、唐李庵、范公读书洞等旅游风景区。每至春和景明,山间桃杏播芳,百鸟争喧,泉水流溢,自古多有名人涉足登临,流连忘返。战国陈仲子辞楚相,隐居山中,终日为人灌园;宋代范仲淹苦读醴泉寺,终成一代名相;明末顾炎武游历山东,寓居长白山,参校《邹平县志》;清代王士祯足迹踏遍长白山,博闻考记,又作《长白山录》。中、北部的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为县内重要的粮、棉、油、菜生产基地。小清河、杏花河分别斜穿县境中北部,孝妇河纵贯县境东部,人工河渠纵横交错,形成较有保障的水利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水利条件。
邹平县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长白山上高举过王薄聚义的战旗,清河平原奔腾过捻军呼啸的战马,义和团火烧洋教堂,血战玉皇庙,五四爱国的师生焚烧日货、砸烂银行。……一场场浴血的搏战,一幕幕兵火的祭悼,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灾难深重的邹平大地出现了曙光。1927年,齐东县最早在农村建立了党组织。1934年,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内也有了党的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省委先后派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同志到长山中学,争取了校长马耀南的支持,以长山中学为中心,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点燃起邹长地区抗日斗争的熊熊烈火。1938年6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转战清河两岸,胶济沿线,开辟了邹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拋头颅,洒热血,与日伪顽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反围剿,反“蚕食”,反“扫荡”,连续粉碎了敌人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使这块南北不足50里,东西能“一枪打透”的根据地成了渤海和鲁东两块根据地与鲁中省委联系的“红色走廊”。敌人始终没能踏进一步的长白山区,被誉为清河地区的“小延安”。八年抗战中,八路军三支队、清河三旅、清西军分区独立团、山东野战军第七师、警备第七旅,先后转战县境,与邹平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2000多名烈士的鲜血洒在了这块土地上。邹长根据地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先后送出近万名优秀儿女参加了人民军队,有1317名邹长子弟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根据地人民配合八路军扒铁道,割电线,破坏敌人交通线,贴标语,撒传单,围攻敌人据点,运用地雷战、麻雀战打得敌人寸步难行。先后与日伪顽作战百余次,共毙敌4243人,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邹平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奸诉苦,土地改革,参军支前运动。先后配合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渤海军区警备七旅、解放军第七师、渤海纵队第七师在这块土地上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战。仅邹平城就经历了五次沦陷,五次收复。1946年8月-10月,40天之内,渤海军区主力部队三打邹平、奇袭齐东、东言礼反击战,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万余人。1948年3月,县境最后解放。邹平县人民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踊跃支前,参军参战。组织了3个担架民兵营,随军南下,转战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省,行程万里,参加渡江战役,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建国后,邹平县又有数以千计的优秀儿女参加志愿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有456名战士把鲜血洒在了朝鲜战场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邹平县又把近4万名优秀儿女送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邹平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雄厚。县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是农业生产上的有利条件。全县耕地面积118.71万亩,人均1.84亩。井灌历史悠久,河灌发展迅速。“邹、长、桓”历史上就被推为全省三大富庶区之一。种植业以粮棉为主,粮食大量出口,棉花质量上乘,是全国著名的粮食出口基地县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境内地形多样,林果资源丰富。用材林分布广、质量优,经济林品类多,具有特产优势。畜牧业潜力大,是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矿产资源和药材资源亦极为丰富,为县内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穷的后力。邹平县地处济南、淄博、滨州三市之间、南有胶济铁路,北有黄河、小清河,境内有横穿山东半岛的公路大动脉。交通运输便利,外部环境的优越,又为县内经济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邹平县经济发展迅速。经过建国后36年的艰苦奋斗,邹平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光辉的成就。198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为61511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56倍,比1949年增长了11.2倍。工农业总产值为4997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2.16倍,比1949年增长了8.9倍。农业上大搞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机械化、电气化,以科技兴农为先导,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在山区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平原先后兴建张桥、胡楼两大引黄工程,开辟了马四干引清灌区和张桥、胡楼引黄灌区,利用黄河水灌溉和补源,控制灌溉面积8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9.9%,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旱、涝、碱自然灾害的能力。农田耕作、灌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1%,机播面积占22%,机电灌溉面积占66.2%。生产条件的改变,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县内制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确立了“稳定粮棉,扩大经济田,林牧渔业搞突破,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农业经济总体战略。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科技工作进一步为经济建设服务,使农业生产增添了巨大的潜力。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棉生产出现高速度发展。1984年,全县棉花总产量达到70.3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粮食总产达到56445万斤,平均亩产464斤,全县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918斤,人均收入364元。根据县内南山北滩利于林业发展的优势,县府还提出了“待要富,近靠棉花远靠树”的战略思想,强化林业生产。推行先进的营林技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群众运动,连续几年进行春季造林会战,至1985年,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林间作化,河道林带化,城镇村庄绿化和上乔下灌、乔灌结合”的平原绿化体系。全县林木覆盖面积24861亩,覆盖率达13.2%。先后获得山东省林木良种开发县,全国林业科技推广样板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一向占农村经济很小比重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经营范围扩大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门路,上项目,上规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7586处,从业人员34769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形成以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五个行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体系。年产值达1561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2%。1980年后,工业进行改革整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狠抓企业改造,争上新项目,创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酿造、纺织、建筑、油棉加工、机械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创造出3030大象牌细平布、8421低弹呢、琥珀牌啤酒、高粱大曲、5T-450脱粒机等一批名优产品。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47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6%,比1978年增长了4倍。同时,县内商业日益繁荣,拓宽流通渠道,搞活集市贸易,加强了对外贸易。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6282万元,对外贸易出口额2616.04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5倍和12.3倍。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
邹平县文化发达,向有文化县之称。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文化名人。秦末伏生传《尚书》名闻天下,晚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播芳四海。五代田敏删定《书仪》、校刊《九经》,清初张实居寄情山水独标诗坛,马骕推出力作《绎史》,成瓘呕心撰写《篛园日札》。民国以来,著名学者梁漱溟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行乡村建设运动。文化战线又涌现出李广田、刘建庵一批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建国后,县内又有鲁迅研究专家薛绥之、训诂专家郭在贻、美术专家张道一、音乐专家银星等一大批教授学者脱颖而出,皆在中国文化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建设的全面振兴、带动了县内文化事业的繁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被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出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1985年,全县有各类学校877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 03所,小学766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14152人,教职工10240人,小学教育普及率达99.97%。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1985年,共向高等学校输送学生1246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4960人。人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县每万人中有大学生11人,高中生462人,初中生1977人,小学生4010人。大、中学生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值,小学生则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值。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多次参加省地组织的体育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育尖子人才不断涌现。群众文化繁荣昌盛,文艺创作成果层出不穷,民间文艺活动尤为活跃。有戏剧、曲艺、民乐、杂耍、焰火。杂耍之中尤以芯子、车子灯、狮子舞最为精彩。建国后杨堤焰火曾9次晋京表演,在天安门广场大放异彩。农村文艺普遍开展,县内有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影剧院、吕剧团、电视差转台、工人文化宫等文化设施,有书法协会,诗词学会等文艺团体,各乡镇普遍建有文化站、影剧院,建立了许多“文学社”、“诗社”之类的业余文艺创作小组。全县共有省级作协、剧协、美协、书协等会员14人。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些地方病渐已绝迹,流行病得到有效控制。1985年,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50处,其中县级医院2处,乡镇分院和卫生院15处,其他医疗单位33处。共有医务人员1206人。农村医疗点993处,共有乡村医生、卫生员1258人,农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效果显著。1983-1985年,连续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曾3次被省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1985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后,科学技术得到极大的重视,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4个研究学会,17个专业学组,建立乡镇科协15个,村级科协552个。共有专业科技人员5260人,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至1985年,全县共获得全国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获地区级科技成果奖3项,获县级科技成果奖56项。
邹平县环境优美,地阜物华。建国36年来,勤劳质朴的邹平人民在这块富有革命传统的土地上,谱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篇章。今天的邹平,已是光彩夺目,明天,必将更加妩媚诱人。在总结历史的同时,邹平又以崭新的姿态,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迅跑。农业上旱、涝、碱将得到全面治理,实现农田林网化、水利化和农业机械化,粮食、棉花、畜牧、果品、瓜果、水产品6大生产基地即将建成,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将明显提高;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大力开发纺织、机械、酿造、建材、化工、油棉加工、畜产品加工、果品加工、饲料加工9大产业群;乡镇企业搞好内部挖潜改造,上管理、上技术、上质量、上等级;坚持以国营商品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方式,逐渐形成城乡交融,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普及9年义务教育,贯彻“科教兴邹”的战略方针;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开展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都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