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长山县、齐东县旧城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13&run=13

一、长山城
长山县自西汉立县,始称於陵,城治在今临池乡古城村,晋时县废。南朝宋孝武帝于古於陵县地置武强县,城治设在今周村区固玄庄。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城治移至今长山镇。
长山县城曾为南朝宋广川郡城,北齐为东平原郡城,创始无考。据《宋史》载:城垣土筑,周围4里,高3丈,厚2丈2尺,阔2丈7尺,雉堞1400余。城四角设有敌台,城开四门:东门“望远”,西门“迎恩”,南门“怀范”,北门“传命”,各筑箭楼3间。
宋宣和末至元代初,战乱频仍,城垣屡遭兵燹,摧毁殆尽。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县尹苗居严征民千余,在旧城基上重新修筑。明洪武、成化年间,皆有修补。1511年(明正德六年),知县乔迁岐重修县城,拓阔城基7丈有余,在城内开辟驰道。1525年(明嘉靖四年),知县张铎修县城,改东西南北四门为“望海”、“观津”、“迎薰”、“拱辰”。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秋雨坏城,知县邢邦彦继修,将城垣加高加厚。1567年(明隆庆元年),知县冯三接堵塞迎薰门,又在城东南开一门称“景文门”,上筑城楼三间,后又堵塞,仍开迎薰门。

图1-4邹平县旧城池图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钱士炎增修县城,堵迎薰门,再开景文门。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孙衍又两次增修。1742年(清乾隆七年),邑绅张永璜等重修景文门,复开迎薰门,至此五门并开。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长山士民呈请捐修县城,知县叶观海主持将长山县城修葺一新。城围693丈,城墙顶宽1丈2尺,底宽2丈1尺,墙高1丈8尺,上漫灰土,用砖铺成。四门皆重楼复檐。景文门有月城,券台无楼。东南西三面城垣皆土筑,费用由全县按地亩捐征,共征银48000余两。北面城垣为石砖墙,由焦桥袁姓士绅捐修。至抗战前城垣尚完好。1938年春,因战争需要,抗日部队组织四乡农民将长山城墙扒毁。
1947年,长山县最后解放,将残垣破壁尽行拆除。1969年,于旧城西南角建南关大桥。在旧城基上,修筑环城公路。自隋开皇建城至此,长山县城历经1400多年。

图1-5长山县城旧城池图

二、齐东城
齐东县城古址在今黄河滩内旧城渡口处,金以前为邹平之赵岩口,金代改为齐东镇。1217-1221年(金宣宗兴定年间),元兵开始在齐东镇筑城。1252年(元宪宗二年),以齐东镇立齐东县,齐东镇自此定为齐东县城。县城濒临黄河南 岸,屡遭水患。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黄水上涨,县城被灌,官署民舍漂没殆尽,知县王儒章呈请省署获准迁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由知县康鸿达奉命将齐东县城迁往九户镇(今九户乡驻地),就镇原圩墙向北拓展建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竣工,占地72.47亩。城周621.18丈,城髙1丈,垛口排墙5尺,共1.5丈。城墙底宽1.5丈,封顶1.2丈,墙外1.5丈,外有壕沟宽2.5丈。城内沿城根有巡道,城墙全用土夯筑。开四门:东曰“迎旭”、西曰“观城”、南曰“会仙”、北曰“瀹清”,上筑城楼。因施工苟简,未及10年,城垣颓圮。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知县孙绍曾重加修葺。
1928-1929年(民国17-18年),齐东城两度被土匪张鸣九部占据,城垣失修。1933年(民国22年),县长陈子元倡 议重修,呈请带征附捐资建。1934年(民国23年),县长丁德基组织修城委员会,招工投标建城。将旧城基扩大5尺,周围共623.5尺。其余皆照原基规模修复。城四角各筑岗楼4个,逾两月竣工,共费洋6344.29元。1939年春,日本兵占据齐东城,征用民夫在城墙上筑岗楼碉堡,砍伐四乡枣树,在城壕外设置鹿砦。
1946年9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齐东县城,为战事需要,将城垣扒掉。1949年,齐东县迁治于麻姑堂(今魏桥镇麻姑堂村),1952年又迁驻魏桥镇。
县治九户变为区乡驻地,旧城垣历年取土,渐成平地。齐东城自光绪十九年始建至1949年迁治,在九户历时计56年。

图1-6齐东县旧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