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123&run=13

〔邹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
1939年10月,在长山县姚孙庄(今邹平县焦桥乡)召开邹长地区各界人民代表会,选举共产党员刘子举为县长,建立邹、长地区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府。
1940年7月,邹平县各界代表会在第四区(今韩店乡)旧口村召开,宣布成立北邹长抗日民主政府。选举刘矫飞为县长。
1949年12月11日,邹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县长杨德贵为主任,杨兴民为副主任,许子和为秘书长。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2月24日至27日在邹平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45人。县长杨德贵作《政府工作报告》,县委书记陈宝玺作《关于目前形势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大会选举杨德贵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王荫南为副主席,由1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开展生产救灾、大搞春季生产、兴修水利、加强社会治安、开展文教卫生工作、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改定错划阶级成分、杜绝贪污浪费及解除妇女封建束缚的决议。会议收到提案63件。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7月24日至28日在邹平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47人。会议听取、讨论县长杨德贵作的上半年施政工作报告,提出以生产救灾为中心任务,“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会议还讨论通过关于防汛防涝、夺取粮棉丰收、大力宣传土改政策、做好夏防治安、宣传婚姻法等方面的决议。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12月在县城召开,会期4天,出席会议代表150人。县长杨德贵作施政工作报告,会议肯定了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提高农业技术、完成秋季增产和公粮征收以及建立区、乡、村财政管委会的成绩,讨论通过关于在老区和收复区采取不同方针完成土地改革,按照“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组织农民协会,组织人民法庭,以及整顿民兵组织,建立农村基层政权、发展生产、开展冬学的决议。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县城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52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县长杨德贵作的《半年来施政工作报告》和中共邹平县委提出的《今后三个月冬季工作建议》。民主协商选举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1人,杨德贵当选为主席(兼),王荫南为副主席。会议号召人民普遍订立爱国公约。
(因县级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未召开第二次会议。)
1953年4月15日至18日在县城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15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长焦干卿作的《1952年施政工作报告》,听取县委书记韩星五作《1953年春季工作建议》的报告,解答处理了各界人民代表和群众的提案149件。大会通过了决议,号召全县人民以春耕生产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以互助合作为基础、以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与民主教育为动力,以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作保证,掀起春耕春种生产高潮。

〔长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2月7日,长山县政府邀请各界人士代表27人成立长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筹备委员会。推选副县长刘东海为主任,田子玉为副主任,吕则文为秘书。1950年2月27日至3月1日在县府驻地乐礼庄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223人。副县长刘东海作《施政工作报告》,县委书记李梦夫作当前形势的报告。会议民主选举出了17人组成的各届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常子荣,副主席田子玉、张玉森。会议通过了关于生产自救、搞好社会治安、贯彻《婚姻法》等方面的决议。
1950年7月29日至31日在县府驻地周村召开第二次会议。与会代表237人。收到代表提案804件。会议听取代理县长王元甫作的《施政工作报告》和县委副书记王佩珍作的《今后工作的建议》的报告。王元甫代表县府向代表解答了各项提案。大会发起成立了长山县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
1951年1月14日至16日在周村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174人。会议传达中共华东局关于结束土地改革的指示和公布长山县结束土地改革的具体计划,通过以结束土改为中心任务,正确划分农村阶级成分并改定错划成分,建立人民法庭,进行民主建政、进行抗美援朝教育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的决议。
1951年5月8日至10日在大七里庄召开第四次会议,到会代表198人,列席代表14人。县长亓灿章作《政府工作报告》,县委书记王佩珍作《长山县今后工作的五项建议》的报告,县公安局长袁超作《关于取缔反动道会门的报告》,县长亓灿章详细解答了148件提案。大会通过决议: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动员青壮年参军,结束土地改革,严厉镇压反革命,摧垮反动道会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9月5日至8日在大七里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代表223人。会议听取县政府的《施政工作报告》和县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经过充分酝酿协商,选举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7人。推选刘润斋为主席,袁树华、段立斋为副主席。县府解答了326件提案。大会通过关于解决土改遗留问题、发放土地证、卫生防疫、镇压反革命、贯彻《婚姻法》、修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组织劳力支援修建周村飞机场的决议。
1951年12月1日至4日,在大七里庄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213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县长亓灿章作的《三个月施政工作报告》,刘润斋作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县委书记王佩珍作的《长山县关于冬季农村工作任务的建议》的报告。县府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提案。各区区长列席大会听取代表意见。
1952年4月6日至8日在大七里庄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224人。县长亓灿章作《长山县四个月政府工作报告》,县委书记王佩珍作《今后工作建议》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争取全年农业大丰收和发展林业、畜牧业的决议。
1952年7月6日至9日在大七里庄召开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201人。会议以解决夏季生产中的抗旱、防涝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领导的麻痹思想,贯彻旱涝并防的方针,保证农业丰收。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2年10月在大七里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代表249人。县长亓灿章作施政工作报告,并通过关于开展爱国丰产评比运动,开展冬耕、冬季造林活动,大力贯彻《婚姻法》,动员群众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的决议。
1953年4月19日至22日在长山县城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220人。县长亓灿章作《施政工作报告》。会议以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为中心内容,贯彻反对强迫命令、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游击习气的精神。通过关于加强农业生产、开展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决议。会议收到提案349件。

〔齐东县各界人民代表会〕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2月24日至28日在麻姑堂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代表158人。县长刘鸣玉作《施政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宋英作英于当前形势的报告。会议选举了齐东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秦景文当选为主席,庄新村、李文彬为副主席。
1951年3月15日至19日在魏桥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165人。县长苏新三作《施政工作报告》,号召全县人民深入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坚决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巩固国防,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会议选举赵桂欣(女)为出席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代表。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12月9日至12日在魏桥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58人。县长苏新三作《施政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张一萍作《今后工作建议》的报告。大会收到提案310件,政府作了解答处理。
1952年5月3日至6日在魏桥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165人。代理县长李中一作《施政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张一萍作《今后工作建议》的报告。大会通过《齐东县夏季工作决议》:巩固“三反”运动胜利成果,开展农业增产运动,提髙粮食单产;作好防汛工作,确保黄河洪水期的安全;完成夏征和农业税预征任务,发展城乡互助、物资交流;继续抓好“镇反”;贯彻《婚姻法》;坚决粉碎美帝的细菌战等。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3年8月24日至27日在魏桥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03人,并聘请9名被敌人杀害的烈士家属代表列席会议。代理县长李中一作《施政工作报告》,指出当前中心任务一是生产,二是“镇反”。县委书记马德杰作《目前形势和工作建议》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继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动员250名青年参军入伍,战胜黄河汛期洪水,加强农业管理,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严惩反动道会门头子。民主选举齐东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秦景文当选为主席,苏新三、庄新村为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