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县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12&run=13

邹平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的黄山脚下,地处长白山脉与清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地理座标为北纬36°53′东经117°44′最大横距5公里,最大纵距3公里。城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
邹平县自西汉置县,城治初在孙家镇,历经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5个朝代。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县 城移驻赵台城(今九户乡古王台)。625年(武德八年)复迁归孙家镇。1004年(宋景德元年),城治移驻旧口(今韩店乡旧口村)。约在北宋宣和末至金初之际,县城始迁于今址——邹平镇历时八百余年。

邹平县行政区划沿革图

邹平县行政区划沿革图

元代以前,县城建设已不可考。1342年(元至正二年),县尹陈野仙以城垣西北倒塌,令修县城,筑土为垣,开东南西北四门。
1580年(明万历八年),城复倾圮,知县李瑞重修,广其规制,将城墙增高加宽。城基下宽3丈,上宽1丈2尺,高3 丈8尺,周围4里。并采西山之石,改土垣为石墙。建砖堞1280个,悬溜159个。开四门,东曰“通齐”,南曰“兴贤”, 西曰“迎恩”,北曰“仁义”,东、西二门建瓮城。围城挖壕,阔深皆寻丈(八尺为一寻)。南门外建通水桥一座。至此,石垣砖堞,壁垒高筑,巍然壮观,成为省内县治中少有的石头城。
1668年(清康熙七年)古历六月十七日地震,邹平城堞多处坍塌。知县刘元慧修复。
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知县裘鹏,遵谕修城。凡城垣、门楼、悬溜、壕堑一遵旧制,普遍修复。因公项不足,自捐家银,年余竣工。以城南门直对学官门,“不利文事”,遂向西移百步,寻旧基重建,仍称兴贤门。南门外旧有木桥,时修时坏,又易木为石,称万年桥。
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县城屡遭兵火,时坏时修。1931年(民国20年)8月,县城四门改名,东曰乡治门,西曰黛溪门,南曰向阳门,北曰崇贤门。1947年9月29日(阴历八月十五日),邹平城解放,因城墙已成破壁残垣,曾进行局部拆 除。
建国初,邹平县城仅残留东、南二门和东、南两面城墙。1957年,又将东南二门及残存城墙完全拆除。城垣灰土填入护城河。
1970年后,县直机关迁居旧城外黄山北麓。城区狭长,呈弧状半抱黄山。黄山近矗其南,黛溪穿绕其西,三八水库依山靠城,点缀相映。南面长白群峰巍然环峙,北面清河平原坦荡如砥。县城地势南局北低,平均海拔24.5米。最高点黄山海拔168.4米。登山可瞰全城,入城可仰山景,山城相映,湖光山色,堪称佳境。
邹平城交通便利,古谓“连济通齐之地”,又“当登、莱、青三府之冲”,“为东西商旅必经之孔道”。现在庆(云)淄 (川)公路与章(丘)索(镇)公路在此交叉,由此可直达济南、滨州、淄博、东营等市。又有各乡镇公路与此相接,四通八达。
邹平城是县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政机关、重要的工矿企业、商店、学校都在这里。宽阔的邹新二路是县城最繁华的中心,两侧为党政机关驻地与商业区;迤东为文化区,再北为工业区,旧城里、四关为居民区。城区布局,整齐划一,错落有致。
1935年城区有居民1474户、7125人。解放后,随着建设的发展,城区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加。1982年全国第三次 人口普查统计,全城有居民21594人,其中城镇户口112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