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人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115&run=13

〔职业工会〕
民国初,齐东县李组德等人联络木工、瓦工组织职业工会,旋即停办。1930年,国民党齐东县党部张积金等人组织工会筹备委员会。翌年,成立齐东县木业工会,推选李组德等5人为理事,张清濂等3人为监事,有会员460人。1930年,邹平县成立总工会整理委员会。长山县亦建有缫絲、丝绸、红炉手工业工会和搬运工会。这些职业工会受国民党县党部操纵,领导权多把持在一些工头手中。

〔总工会〕
建国后,县内职工积极酝酿成立自己的组织。1950年,长山县教师成立教育工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委员若干人,下设13个基层工会。11月,邹平县成立教育工会。积极组织发动教职工开展业务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此后,其他行业也先后建起许多行业工会。1951年12月,长山县工会联合会在大七里庄成立。设主席、副主席各1人,中共长山县委委员曲本仁任主席,商德斋任副主席。基层工会有教育、供销、邮电、粮油公司、银行等系统。1953年春,邹平县工会联合会成立,刘伯禄任主席。1956年邹、长两县合并,全县共有职工4823人,工会会员达2817人,分供销、粮食、教育、商业4个行业,共51个基层工会。1957年5月,县总工会委员会成立,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委员15人。下设办公室、工人倶乐部,配备职工教师、宣传委员多人。1960年5月,全县共有职工17864人,其中工会会员9945人。主要分布在工业、文教卫生、邮电、商业、农林水、基建、金融和机关团体等行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总工会瘫痪,基层工会组织停止活动。1973年6月22日至24日邹平县总工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恢复工会组织,带领广大工人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总工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常务委员9人,工会委员24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会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80年,全县职工人数为9225人,其中女工2242人,工会会员为7761人,其中女工会员1720人。基层工会127个,不脱产工会干部380人。1985年,全县职工发展到15135人,其中女工4442人。工会会员12546人,其中女工会员
3579人。基层工会组织128个,其中车间工会委员会22个,工会小组946个,女工工作委员会10个。专职工会干部56人,不脱产工会干部385人,其中女工工会干部29人。

〔历届工会代表会〕
邹平县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7年5月7日至10日在邹平礼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14人。会议总结前段筹备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后工作意见。选举产生了15人组成的县工会委员会,王升隆当选为主席,苗会元为副主席。
邹平县工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63年5月在邹平城召开。裴金亭当选为主席,尹洪信、杨迪为副主席。
邹平县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73年6月22日至24日在邹平城召开,正式代表293人,特邀代表21人。李允忠代表筹备小组向大会作《团结、战斗、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团结起来,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决议。选举产生第三届总工会委员会,共有委员24人,其中常委9人。李允忠当选为主任,刘向阳、刘志祥为副主任。
邹平县总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1980年4月10日至12日在邹平城召开。正式代表290人,特邀代表10人。李允忠代表上届委员会作《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号召全县广大职工,迅速掀起增产节约运动新高潮。会议选举产生第四届总工会委员会,共有委员27人,其中常委11人。李允忠再次当选为主任,房崇栋为副主任。
邹平县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4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县城部队礼堂召开。正式代表400人,特邀代表15人。郭刚、房崇栋代表第四届委员会分别向大会作《团结全县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工会财务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决议。会议选举产生第五届总工会委员会,共有委员27人,其中常委11人。郭刚当选为主席,华凤岗当选为副主席,同时,选举了经费审查委员会,有委员5人。
邹平县总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82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县委党校召开,正式代表254人,列席代表16人,特邀代表6人,来自全县133个基层工会单位。总工会主席郭刚作《沿着党的“十二大”指引的方向,为全面开创我县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工作报告,动员 全县广大职工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表彰了先进企业单位5个,先进基层工会5个,先进基层倶乐部1个,先进食堂2个,先进托幼所1个,优秀工会干部16人,工会积极分子16人,先进会员203人。

〔工会工作〕
职工教育 建国后,党组织十分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县总工会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对职工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对工人阶级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的认识。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报告会、谈心会,大讲“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在工会的组织下,许多单位组织义务理发、五金修配、缝纫裁剪、家具修理等为您服务小组,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制定文明公约,开展帮教活动。组织“美的探索与追求”和“向时代挑战”的报告会,倡导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开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立新功活动。1985年,县总工会对全县职工进行了政治轮训,进行“三史”(中国近代史、工运史、社会发展史)教育,共有92个单位5885名职工参加培训。举办“振兴中华”读书读报竞赛和“祖国在我心中,战士在我心中”讲演会。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将士捐献现金28215元,锦旗138面,毛巾、手帕、背心等12230件,表达了工人对人民战士的深厚感情。
总工会还采取自身办学和鼓励职工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对职工进行文化教育。建国初期,办扫盲学习班、业余文化学习班。1965年配备专职教师3人,每周两次上课,“文化大革命”时停办。1978年后,县工会组织对职工进行文化培训,开办职工中专班2个,57人参加学习。1980年,县职工教育办公室成立,专门负责职工教育工作。1982年,县工会组织各工矿企业开办各种业余学校,共举办文化业余学习班108期,参加人员达19748人次。1983年开始青工文化补习,至1985年,全县共补习2679人,占应补习的71%。同时还配合劳动部门抓职工技术培训,全县共培训4320人,合格率占96%。
职工福利 县工会自成立后,会员每月都上缴一定数量的会费,企事业单位也每年拨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主要用于职工福利。六七十年代,基层工会每年研究一至两次对生活困难职工的救济问题。每逢春节,工会都派人到退休职工家中慰问,了解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工会积极协助劳动部门安排好待业青年,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为职工家属安排工作。对生活困难的,实行救济和互助。1982年,教育工会成立了互助储金会,参加人数达1428人,储金总额7120元,对59人实行困难补助。工会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职工之中,听取职工意见,抓食堂管理、托儿所、退休工人照顾等。1985年,全县共有托儿所8个,受托儿童323人。互助储金会76个,参加储金会人数3468人,储金总额为68891元。补助困难职工810人,补助金额27606元。
女工工作 县总工会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女工工作,基层工会建有女工委员会。提倡女工跟男工人一样,都是企业的主人。在选代表和工会委员时,妇女占一定比例。工会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保护妇女的政策,根据工种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建立妇幼保护设施,定期对女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和治疗,进行“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经常对女工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号召全体职工向先进学习,争当“三八红旗手”。
企业民主管理 1981年2月,县内在企业中开始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提高职工当家作主的责任感。1982年,举办150名基层工会主席参加的企业民主管理培训班。全县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企业单位50个,有27个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评议厂领导干部,15个厂民主改选了领导。许多单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厂长工作报告、生产计划、财务预决算、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的使用,以及对职工的奖惩办法,住宅分配方案等。1984年,县内企业民主管理被评为地区第一名。1985年,全县共有企业128个,应建职工代表大会的96个,已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有87个,占应建的90.6%。
职工文艺 1957年,县总工会在城里原县委东大院建工人俱乐部,面积4000余平方米,内设篮球场、图书室、文艺室、训练场等。1974年,工会恢复后,工人俱乐部迁至旧城东门里路南原“八一广场”,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有文艺室、乒乓球室、阅览室、职工教育教室、棋类室、羽毛球场、灯光篮球场、单双杠训练场、宣传橱窗等。工人倶乐部结合形势需要,经常举办阶级教育展览、计划生育展览、学雷锋事迹展览、职工书画展览。采取集体培训和分散辅导的办法,举办音乐、美术、文艺、象棋、舞蹈等训练班。组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春节期间举办灯展游艺活动。图书阅览常年开放,有图书万余册,各种报刊20余种。
1984年秋,邹平县职工倶乐部在工业路中段路东另辟新址。1985年,建成椭园形旱冰场1个,面积1048平方米。同时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棉纺织厂、酒厂建起“一部三室”(俱乐部、图书阅览室、电视室、乒乓球室)、“一场三队”(篮球场、篮球队、乒乓球队、文艺宣传队),常年开展活动。多数基层工会都建立了电视室、乒乓球室,成立了篮球队和宣传队,基层工会图书室也逐步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