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5&rec=695&run=13

第三节 礼仪习俗

一、婚姻
定亲
1.提亲 20世纪80年代,找对象虽不再讲究门当户对,但对对方年龄、相貌、文化程度、性格、能力、家庭状况仍较为重视。青年男女长至20岁左右,一般由介绍人(亦称“媒人”或“红娘”)权衡男女双方情况基本相当后,为之牵线搭桥,即提亲。或受一方委托到另一方提亲。若双方无异议,方进入下一步程序,即安排男女第一次见面(相亲)。21世纪初,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城乡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者居多,为求名正言顺和商谈婚事方便,大多委托一熟人为介绍人,仅形式而已。也有不委托介绍人的,婚事由男女双方及其家长直接协商。但结婚时仍邀请一人作象征性媒人,俗称“邀媒人”。 县境西部一些村庄仍盛行定娃娃亲陋习,子女长至三四岁时,就为其说亲,意图有二:一是担心定亲晚了好家庭的子女被他人捷足先登订婚,自己找不到好亲家;二是作为自身家庭家道殷实、社会地位较高的标志(传统上,家境贫寒或发生有悖法律和社会道德行为的家庭很难找到娃娃亲)。但与旧时娃娃亲不同,双方“换号”后,只是象征性定亲,两亲家一如既往互不往来,子女也无需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大后婚姻之事全由自己作主。此娃娃亲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群众形象的称之为“画杠杠”或“画记号”。
2.相亲 经介绍人提亲的男女第一次见面称为相亲,若双方对对方相貌、年龄、言谈举止等较为满意,此后便自行约会,相互交往,加深了解。有的乡镇称相亲为“小见面”,男方需送女方一二千元的礼金和礼物,若女方亦满意并同意交往,则收下礼金、礼物。当双方感情加深并相互接受后,便约定时间履行传统定亲程序。
3.“换号” 传统定亲程序是“换号”“换柬”。“换号”亦叫“换帖”或“换小帖”,是男女双方将家中长辈的辈分、姓名、年龄等(各地具体内容略有不同)写在红纸上,名“帖”,由介绍人互为转交对方;“换柬”亦叫“送柬”“串柬”“过柬”,男女双方将子女姓名、年龄、属相及“年庚相符,属命相生,愿结秦晋之好”之类文字,写在红纸上,名“柬”,由介绍人互为转交对方。“换柬”时,要随柬互赠礼物,礼物种类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由衣服、被面、手表等,发展为黄金、铂金首饰或礼金等,礼物轻重因人、因家庭而异,不等。男方馈赠礼物较重,而女方回赠礼物较轻,只是象征性回赠而已。男方要设宴款待媒人及女方。旧时一般是先“换号”,后“换柬”。20世纪80年代,一般只“换号”,不“换柬”,互送礼物随“换号”进行。21世纪初,青年男女定亲,均要举行订婚仪式,一般由男方主办,在酒店进行,由男方家长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共同聚会,以确定婚事。宴席上男方向女方馈赠定婚礼金、礼物,数额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由千元、数千元到一万零一百元(寓意“万里挑一”)、一万五千零一十元(寓意“万无一失”)不等。正式定婚后,双方家庭逢年过节或遇婚丧、生病等大事,互有礼仪往来。结婚前,男方要布置新房、购置家具,还要付给女方一笔礼金,即彩礼,以置办嫁妆(亦称“陪送”),数额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由几千元到万元乃至几万元不等,有的以吉祥数字为额,以寓吉祥如意,女方往往退回一小部分以示客气。有的地方是先“小见面”(相亲),后“大见面”(男方馈赠女方礼金、礼物),然后“换号”定亲,男方设宴会亲家、请媒人,结婚前“过柬”、送彩礼一次完成。
结婚 政府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城镇青年婚期大多定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期间,一是婚假时间长,二是有纪念意义。农村青年大多在春节前或农闲时结婚。采用旅游结婚者较少。男女双方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后,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结婚登记后,虽已成为合法夫妻,但习惯上仍以举行婚礼为结婚标志。婚礼前大多到影楼拍婚纱照,有的还专门到名胜景点拍外景。
1.送日子 一般由男方选定结婚日期,提前请媒人转达女方,俗称“送日子”。男方大多挑两三个日子,供女方选择。城镇居民一般由男女双方家长商议结婚时间、嫁娶议程、接(或送)亲方式等。有的随送催妆完成。
2.催妆 亦称送催妆、送妆帖,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婚嫁多沿袭此传统习俗。一般于结婚前最后一个双日,男方遣人到女方“下礼”,礼品有鸡、鱼、肉、烟、酒、米面等(称为“六色礼”),各地不一,有的还要送新娘上轿棉衣一套(无论春夏秋冬必备),或以面料加棉絮代替,民间有“要想富,穿婆婆家的红棉裤;要想好,穿婆婆家的红棉袄”之说。21世纪初,多数以金钱代替礼品。送催妆一般要带催妆帖,亦称“婚呈”“告礼”,帖上写明开脸、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喜神方向),送嫁女客的“属相”及娶亲路上遇井、桥等用红毡遮挡等,有的还写有催妆诗。
3.娶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乡居民娶亲大多沿袭传统习俗,但程序较为简约。婚礼前一天,男家于洞房、屋门、大门,本族各家大门,以及各客位,张贴喜联。晚上,张灯结彩,雇请乐队于大门前吹奏乐曲,或以高音喇叭播放乐曲、歌曲、戏曲,叫“响门”。农村也有雇电影、戏班子的。“响门”之后是“拜门”,即新郎在两位礼宾(俗称“拿毡的”)的陪同下登门拜谢各位长辈,意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要感谢长辈们的养育之恩。“拜门”从本家开始,新郎首先给祖父母、父母、伯父母、叔婶、姑母等磕头拜谢,然后再拜谢族内其他长辈,最后选择性拜谢庄乡长辈。娶亲日一早,男方备娶亲“花轿”(多为骑马、自行车)。新郎穿新装、戴红花,拜谢长辈(祖父母、父母等)后上“花轿”,由两位礼宾(俗称“拿毡的”)陪同,旗、锣、伞、扇相伴,在鼓乐声中,到女家迎娶新娘。新娘一早便梳洗打扮,着红色嫁衣。娶亲队伍至,女方长辈亲迎新郎入席,新郎坐主宾位。宴毕,鼓乐齐鸣,新娘上轿(新娘不再披霞帔、蒙头红;讲究新娘足不履地由兄弟用椅子抬着上轿者甚少),启轿。女方随行者,有男女送客各2人,压轿男童2人,有的还有其他随行者。花轿往返一般不同路,如遇十字路口、井、桥等要用红毡遮挡,或放鞭炮、扔钱币以避邪买路。花轿至新郎家大门前落轿,燃放鞭炮,鼓乐齐鸣。新娘子由两位女宾接下花轿(大多讲究吉利时间下轿),扶至庭院天地桌前,与新郎拜天地。司仪主持婚礼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面见公婆,入洞房,吃饺子(称为“下轿饭”)。小叔子和晚辈们开始戏耍殃喜,闹洞房。有的庄乡长辈也凑热闹,所谓“新婚三日无大小”。此后,设宴待客,女方眷属、亲朋频频来男家送饭、圆饭、梳头、添箱、赠手巾等,男方亲友、乡邻也前来贺喜,俗称“道喜”。 主家摆宴一二十桌不等。娶亲日上午,接待女方来客的宴席尤为重要,一是“送客”宴席,二是“会亲家”宴席。“送客”宴席一般为两桌,即男“送客”一桌,女“送客”一桌。“会亲家”宴席一般也是两桌,即男亲家一桌、女亲家一桌。“送客”宴席结束后,主家将“送客”送回,并接女方家长到男方“会亲家”。城镇居民为图方便,大多是“送客”席与“会亲家”席同时安排,但宴席档次不同,“会亲家”席是所有宴席中档次最高的,也最为讲究。农村女方赴宴的男亲家大多不是“正亲家”(新娘的父亲),而是新娘的伯父、叔父等,城镇则会“正亲家”者居多。女亲家多为新娘的母亲、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等若干。“会亲家”席间,上几道大菜后,先是新郎父母在礼宾陪同下前往敬酒,然后新郎在礼宾陪同下向岳家长辈行叩首礼。新郎行礼后,受礼长辈要掏红包,礼金一般五十至一二百元不等。婚礼后第三日,新娘由其母亲或祖母、伯母、婶母等接回娘家,称“回门”, 至此,大礼告成。“回门”即新娘回娘家省亲之意,表示新娘婚后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或当日返回婆家,或在娘家小住2日不等。城镇居民图省事一般流行象征性“回门”,各项礼仪于结婚日一日内完成。
21世纪初,城乡居民在沿袭传统娶亲习俗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群众称为“新旧结合”。
婚礼日一早,男方以轿车扎制成“花车”,到女方娶亲。娶亲队伍一般由8~12辆车组成。新郎着西装、戴胸花者居多,着唐装等中式服装者较少。新娘着款式新颖的红装者居多,也有穿旗袍者。城镇女子多流行穿婚纱,并请专门化妆师盘头化妆。婚礼大多由雇请的婚庆礼仪服务公司主办,服务内容包括扎彩门、放礼炮、照相、摄像、主持婚礼仪式等。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龄期,女孩结婚,其家庭也如男家一样,接受贺礼,并宴请宾客。女子二婚,大多礼仪从简。

二、生育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为多数人所接受,个别重男轻女者,时常受到大众的讥讽和抨击。婚后多年不育者,不再以迷信方式求子,而是夫妻到医院检查,有病及时治疗。婴儿起名颇多讲究,以脱俗别致、顺口悦耳、寓意深远为最佳,要避讳族内长辈名字,农村注重体现辈分用字。婴儿起名,多由其父母、长辈从诸多候选名字中选定。乳名多为叠字,大名(即学名)多为两字或单字。婴儿出生3天后,其外婆、舅母、姨母、姑母等前来看望贺喜,一般携带礼金和营养食品、婴儿衣服等礼物。素有往来的邻里朋友也来祝贺。婴儿出生12天,庆祝仪式最为隆重,至亲好友都来祝贺,叫“做十二日”。产妇娘家人前往给婴儿“圆耳朵”,包上99个水饺,希冀婴儿长命百岁。主家设宴招待。婴儿出生1个月,俗称“满月”,娘家接母子去住一段时间,谓“住满月”,给婴儿“铰头”(为婴儿剪胎毛,有的是在十二日后,由婴儿的祖母剪),带红线、手镯、长命锁等。婴儿出生百日,俗称“做百岁”“过百岁”,亲朋好友前来庆贺,主家设宴款待。为婴儿照百岁像留念。婴儿周岁生日,较为隆重,大多设家宴庆祝,照相留念。
21世纪初,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成为全民共识,“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观念业已消失,生育质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孕妇往往得到全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注重营养保健与胎教,定期到医院查体。大多在医院分娩。婴儿起名,只起大名者渐多。亲朋好友相庆者,大多以礼金表示,数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农村礼金数额少于城镇。

三、称谓
亲属称谓 20世纪80年代,对父母的书面称谓是父亲、母亲,口头称呼为爹、娘。城镇居民多称呼爸爸、妈妈。称祖父、祖母为爷爷、奶奶,曾祖父母为老爷爷、老奶奶,外祖父母为姥爷、姥娘(姥姥),外曾祖父母为老姥爷、老姥娘(老姥姥)。对父亲的哥哥、嫂子,书面称谓是伯父、伯母,口头称呼因地域和时代不同各异,东部多称大爷、大娘,中部多称大爷、娘娘或伯伯、娘娘,西部多称伯、奶。对父亲的弟弟、弟媳,书面称谓是叔父、婶母,口头称呼叔、婶子。对父亲的姊妹书面称谓是姑母,口头称呼姑。对母亲的兄弟、嫂子弟媳、姐妹的书面称谓分别是舅父、舅母、姨母,口头称呼分别是舅、妗子、姨。对伯父、叔父的子女称呼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称呼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对兄弟的子女称侄子、侄女,姐妹的子女称外甥、外甥闺女。对儿子的子女称孙子、孙女,女儿的子女称外孙子(亦称外甥)、外孙女(也称外甥闺女)。对父亲的表兄弟姐妹分别称呼为表伯(表大爷)、表叔、表姑,母亲的表兄弟姐妹分别称呼为表舅、表姨。女婿对岳父母称大爷(西部称伯)、大娘(西部称奶)或叔、婶,儿媳称公婆为爹、娘。对姑母、姨母的丈夫称大爷(伯)或叔,一般不直接称呼姑夫、姨夫,对姊妹的丈夫称哥哥、弟弟,一般不直接称姐夫、妹夫。夫妻之间大多直呼其名,或只呼其姓。对年龄小于自己的同辈或晚辈,一般直呼其名。
21世纪初,农村居民称呼父亲、母亲为爹、娘者渐少,称呼爸爸、妈妈者渐多。城镇居民中,儿童称呼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为大妈、婶妈、姑妈、舅妈、姨妈者,女婿称呼岳父母爸爸、妈妈者渐多。受港台影视剧影响,“老公”“老婆”等昵称,盛行于夫妻间称呼。
社会称谓 20世纪80年代,社会成员间互称同志者渐少,只在会议或公务活动中互有称呼。熟人或同事间多以姓氏相称,并根据年龄长幼在其姓前冠以“老”或“小”字,如“老张”“小王”等。21世纪初,城镇居民交往中,先生、女士、夫人、太太、小姐等称呼渐多。工商界流行称“老板”(企业负责人)、“老总”(公司总经理)。国家工作人员间多以职务、职业、职称相称,如“张局长”“李老师”“王工程师”等等,称呼职务者,若对方为副职,则多将“副”字省去。农村乡邻多以辈分、年龄作为称谓依据,乡邻间虽非亲属,但多以亲属称谓称呼,即所谓的“庄乡爷们”“庄乡兄弟”等等。

四、寿诞
为老人过生日设宴祝寿,称为“贺寿诞”或“做寿”,俗称“做生日”。20世纪80年代,居民生活日渐富裕,无论大人小孩都开始过生日。儿童过生日较为简单,大多只是长辈给儿童买蛋糕、送礼物。为老人贺寿诞则较为隆重,特别是60岁、70岁、80岁等生日,最为隆重。寿日这天,儿女、亲友们带着蛋糕、肉类、酒、茶、水果等礼品来为老人祝寿,家中置办丰盛宴席,老人穿戴一新居于首座,大家纷纷敬酒、祝寿。生日这天忌喝粥(因为粥的别称为“糊涂”)。21世纪初,城镇居民为老人做寿,大多到酒店举行,有的还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点歌或包电影为老人贺寿。老人寿诞之日,往往是大家庭聚会之时,大都喜欢照张全家福相以留念。

五、丧葬
民间传统丧葬习俗。老人生命垂危时,直系亲属均守护身边,听遗嘱,目视老人离世。老人死后,为其更换寿衣,无论冬夏,均着棉衣。晚辈立即登上高处面向西南“叫魂”,意在唤回死者灵魂,借以讣告族人、邻里,举家恸哭。后以木板等支起“冷床”,将死者“行到冷床上”,供食品,上香,点长明灯,烧“倒头纸”。长子到院子中,跪于椅子上给死者“指路”。族人到齐,众孝子披麻戴孝到庙上(或十字路口)“告庙”(亦称“报庙”)。遣人向亲友报丧,有书面讣告和口头报丧两种形式,多为口头讣告死者姓名和去世、入殓、出殡的时间。居丧期一般为3天,称为“排三”。当日即雇吹手,搭灵棚,设供桌,置牌位,接受乡里亲友吊唁。主要亲属到齐,即行入殓。实行火化后,尸体不再入殓,火化归来将骨灰从骨灰盒中倾入棺内即为入殓,有的将骨灰盒放于一旁随棺材一起下葬。棺材材质有水泥的、大理石的或木头的,一般水泥的和大理石的棺材较小,而木头棺材较大。政府提倡节俭,反对用棺材下葬。傍晚,众孝子披麻戴孝,手执“哀杖”到庙上(或十字路口)祭奠祈祷,叫“上庙”。第二天,继续接受亲友吊唁。傍晚,为死者举行送行仪式,俗称“送盘缠”,地点选在路口或空地,执事人预先摆供桌,置香炉烛台,备好菜肴酒食,亲戚晚辈前来吊唁,谓之“辞灵”。礼毕,烧纸钱、车、马、轿、摇钱树等,孝子们大声哭号,以示对死者的留恋。第三天正午出殡,有的地方下午出殡。出殡前,亲友乡邻前来吊丧,县境东部流行丧家收祭礼,西部不收。一般乡邻只付丧仪(祭礼),至亲则先付奠仪(亦叫祭仪),后向灵位跪拜、哭祭,孝子向其磕头拜谢;妇女祭吊,往往进门前就开始哭吊,及至灵柩前,孝妇、孝女陪其哭祭。起灵前,孝子“搭孝”,男以白布斜披右肩,女以白布裹头成塔形。未婚男女均以青蓝布斜披于肩,谓之“花孝”。时辰到开始出殡,起灵(棺)时,哀乐起,长子摔碗(黑碗),众孝子女恸哭。长媳抱罐子,孝妇、孝女送灵柩出庄;孝子执哀杖,随灵柩至墓地。起灵后,“顶灵祭”“迎门祭”“出庄祭”“路祭”,一路祭奠至墓地,灵柩入墓穴后,进行“墓祭”。拜祭程式多样,名堂各异。祭奠结束,孝子捧土撒于棺上意在亲埋,乡邻堆土成坟。下葬后次日黎明,孝子到坟上扫坟,进村后到各家门口叩首道谢乡邻。后每隔7日到坟前祭奠一次,叫“上七坟”,直到“尽七”(逝世70天)为止。上“五七坟”最为隆重,叫“做五七”。亲属晚辈给死者用纸糊箱、柜、摇钱树等,到坟上焚烧。
20世纪80年代,政府提倡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农村虽沿袭部分传统丧葬习俗,但程序从简,不收祭礼,不摆宴席。服丧传统渐废,孝子一般佩戴黑纱以示服丧,无固定服丧期(传统服丧期为子、媳3年,女2年,侄、孙1年)。城镇居民废除旧式丧葬习俗,流行丧事简办。多在家中或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子女守孝,戴黑纱。亲朋好友吊唁,献花圈、挽幛,行鞠躬礼,表达对死者的哀悼。遗体火化后,骨灰送回老家埋葬,有的骨灰送殡仪馆纪念堂存放。20世纪90年代,政府提倡殡葬改革,实施安息工程,部分村庄设立公墓,所有村庄均建立红白理事会,按照勤俭节约、丧事简办的原则,主持民间殡葬事务。封建迷信之俗逐渐被摒弃,尊老、敬老,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业已形成。21世纪初,部分乡镇占棺木、丧事大办等丧葬陋习有所抬头。

六、祭祖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沿袭传统祭祖习俗。每年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为上坟祭祖的例节,家家户户上坟祭祖,焚纸祭祀,扫墓、添土。先人祭日(亦称“忌日”, 逝世纪念日),子女一般亦上坟祭祀。春节上坟最为隆重,大多是阖族男性一起到墓地祭祖,焚纸、拜祖,燃放鞭炮。晚辈结婚也要上坟祭祖,新郎、新娘一般不亲往墓地祭祖,多由其父母代行。农村居民均有“家祭”习俗,即在家中设堂祭祖。一般在年三十(小尽二十九)凌晨,家长率子侄到村头请祖先回家过年。在堂屋设供桌,悬挂“家堂”,称“请轴子”,陈列族谱,点香烛,摆贡品。除夕,家人向祖先叩头行礼,上香烧纸,燃放鞭炮。初二,送先人归。21世纪初,祭祖习俗依旧。

七、礼节
县内居民向来崇文化,尚教育,讲礼貌,重仪节。20世纪80年代,人际交往中最流行的礼节是握手,有些场合是拱手或点头致意。农村在春节、祭祀、吊唁等特殊场合均行跪拜礼。城镇一般不行跪拜礼,吊唁时行鞠躬礼。初次见面,先自我介绍,工商界流行互换名片。亲朋好友久别重逢多握手、寒暄,互致问候。分别时道声“再见”,并挥手致意。长辈与晚辈同座,长辈坐上位。在乘车、购物、就诊等公共场合,遵循尊老爱幼、女士优先原则,讲究文明、礼貌。21世纪初,礼节依旧。
馈赠 亲友交往,大多需要相互馈赠礼品,以示友好和关怀。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走亲访友一般以糕点、水果、鸡蛋、酒、烟、麦乳精等为礼品,农村也有以面条、土特产等为礼品的,礼品价值一般在五至十元左右。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多以酒、茶、土特产、保健品、奶制品等馈赠亲友,礼品价值多在三五十元左右。21世纪初,礼品种类多样,食品类、保健类、用品类、工艺类应有尽有,礼品价值一般在100元以上。青年人之间馈赠礼品,以纪念品、小饰品、鲜花等居多。
宴请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沿袭传统习俗,亲朋好友来访大都设宴款待。城乡差别不大,多在家中设宴,酒水以地方产品为主,菜肴以蔬菜、肉类为主。21世纪初,宴席上不再有“男女不同席、父子不同桌”的讲究,家庭来客,全家皆可坐陪。一般熟客(俗称“实在客”)招待比较简单,酒、菜较为随意,以吃得可口、喝得尽兴为主。城镇居民贵客来临或较重要的宴席一般安排在饭店举行。农村家庭若亲家、新女婿等贵客上门,则须上等席面招待。客至,先敬烟献茶,再置办酒菜,客人入席,分宾主坐定,主人敬酒让菜,酒后上饭。婚宴是最隆重、丰盛的宴席,宾客多,场面大,特别是亲家席、媒人席等,特别重视,很是讲究。
1.农村宴席 农村传统宴席,一般主家自购酒菜、肉类、水产等,自备面食,特请厨师垒灶、做菜。餐桌一般为八仙桌(方桌)。设宴时一般将八仙桌摆放于厅堂(堂屋)正中,若在一室内摆放2席,则正对门口的为主席,远离门口的为次席。方桌的座次原则是:以背对中堂为主,以面对中堂为次;以左为主,以右为次。座次顺序(如方桌座次顺序图所示)为:背对中堂面向门口的两个座为上席,两个上席中,背对中堂,左为首席(图中1),右为二席(图中2);靠首席者为三席(图中3),其对面为四席(图中4);三席的下首为五席(图中5),五席对面为六席(图中6);上席的对面是下席,其中,首席的对面为七席(图中7),二席的对面为八席,又称末席(图中8)。方桌一般设8人一席,其中来宾7人,陪客1人。有的设7人一席,来宾6人,陪客1人,末席后留一空位以方便上菜,称为“席口”。座次依来宾辈分、长幼排定,辈分高者居前,若辈分相同,年长者居前。主宾坐首席,副宾坐二席,以此类推至七席,陪客坐末席。特殊情况需要加人,一般在陪客上首添座,但每席一般不能超过8人。21世纪初,农村宴席也有以圆桌为餐桌的,但其座次仍沿袭传统的方桌顺序,少数宴席按城镇圆桌宴席顺序排座。传统宴席上菜的一般顺序为:先上点心(先让客人“垫底”,避免空腹喝酒),后依次为“四冷”(凉菜)、“四热”(炒菜)、“八大碗”(炖鸡、炖肉类)、“两大件”(全鸡、全鱼)等,酒后上饭。
2.城镇宴席 城镇婚宴大多在饭店举行,宴席档次高于农村婚宴。餐桌一般为圆桌,其座次顺序(如圆桌座次顺序图所示)为:面对门口正中为第一主人,即主陪(图中1)。主陪右首为第一客人,即主宾(图中2),左首为第二客人,即副宾(图中3)。主陪对面背对门口者为第二主人,即副陪(图中4)。副陪右首为三宾(图中5),左首为四宾(图中6)。主宾下首为五宾(图中7),副宾下首为六宾(图中8),五宾下首为七宾(图中9),六宾下首为八宾(图中10),依此类推。习惯上,主陪、副陪、主宾、副宾坐定之后,其他座次从上(靠近主陪位置)到下(靠近副陪位置)依次排定。通常饭店服务员在摆台时,会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首位造型会特别醒目,一望而知。主陪、副陪各备两双筷子,一双己用,另一双为左右宾客夹菜用(称为“公共筷”)。宴席开始,先上压桌小菜再上热菜,上每道菜首先放在主宾面前。菜肴以海鲜、时令蔬菜为主,肉类次之。居民有敬酒、劝酒习俗,一般是主陪先敬三杯,副陪再敬三杯,然后是主宾、副宾回敬,再后是以各种题目相互敬酒,直至主宾表示“酒已喝足”提出上饭,主陪征求主宾意见(吃啥饭)后通知服务员上饭。吃饭前全体干杯,称为“全家乐”。饭后,上水果。席散,请客人先行,主人送至门外,握手话别,挥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