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5&rec=693&run=13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主食 传统饮食,每日三餐,部分地区农闲时两餐。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城乡居民普遍以细粮为主,粗粮为辅。细粮为小麦,主要食品有馒头、大饼、花卷、面条、油条、水饺、蒸包、锅子饼等。平时多食馒头、大饼、面条,逢节或待客多食水饺、蒸包。粗粮主要为玉米、大豆、谷子、高粱,食品有窝头、饼子、杂面、粥类、米饭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城乡居民皆为一日三餐。21世纪初,水饺、蒸包、大米饭已是平常食品。日常饮食更讲究营养保健,常以五谷杂粮为调剂。
副食 20世纪80年代,受经济状况制约,城乡居民副食品比较匮乏,如无宾客,肉、鱼、禽、蛋类、水果等食品很少食用。蔬菜受时令限制,冬季一般以大白菜、萝卜为主。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畜牧业、水产业的发展,肉、禽、蛋、鱼、虾等副食品开始时常食用。21世纪初,城乡居民的副食品日益丰富,除肉、禽、蛋、鱼、虾等外,各种糕点类、饮料类、熟食类、水果类副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奶类副食日益受到人们欢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尤其是温室种植技术的推广,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不受时令限制,常年供应。常食蔬菜有白菜、芹菜、韭菜、菠菜、油菜、萝卜、辣椒、茄子、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葫芦、西红柿、豆角、菜花、蒜台、蘑菇、土豆、豆芽等,野生荠菜、马齿苋、小曲曲菜等也很受青睐,境内特产熟鱼、水清米(鲜虾皮)、虾酱等常以佐餐品被端上饭桌。常食果品有冬枣、苹果、西瓜、桃、杏、梨、葡萄、桔子、香蕉、菠萝、哈密瓜等。
饮水 20世纪80年代,城区居民饮用县自来水公司供给的徒骇河水,水质稍苦、略咸,有轻度污染。农村居民主要饮用土井水、沟河水、湾塘积水或沟坑渗淋水,水质苦、咸,且严重污染。1991年9月,县引黄供水自来水水库竣工并蓄水投用,城区居民开始饮用黄河水,水质甘甜、纯净。1994年,县引黄供水毛家洼水库开工建设,后逐渐扩容,并开始向农村供水。
2000年,全县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居民开始饮用黄河水。21世纪初,城镇居民饮用瓶装纯净水、矿泉水等逐渐盛行,个别家庭安装净水器、净水机、饮水机、直饮机等净水设备。
饮茶 县内居民有饮茶习俗。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普遍喜饮花茶,以较低档次的茉莉花茶为主,大多偏爱厚重的茶香和花香味。21世纪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叶品种的日益丰富,绿茶、青茶、红茶各有所爱,也有喜饮苦丁茶、枣茶、菊花茶及泡制中药材代茶者。城镇居民喜饮绿茶、青茶者渐多,绿茶以日照绿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为主,青茶大多喜饮福建乌龙茶,尤其偏爱闽南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等。有爱茶、好茶者,开始使用高档茶具,注重茶艺、茶道,茶叶泡制方法相当讲究。农村居民仍以茉莉花茶为主,青茶、绿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少年儿童饮茶者很少,大多喜欢奶类饮品、果品饮料和各类碳酸饮料。
饮酒 县内居民(多为成人男性)喜好饮酒。20世纪80年代,多为散酒和简装(瓶装)白酒,以地方产品为主,亲朋好友来访必备。个人独饮者较少,多为需解除劳累时于饭前小酌,以高度散酒为主。21世纪初,饮用白酒品种繁多,更讲究包装和品牌,人们对酒的品质和档次要求愈来愈高。高档宴席多以川、贵名酒为主,以啤酒、干红葡萄酒为辅。男士大多喜饮白酒,女士多数喜饮红酒或啤酒。白酒以地方酒和川、贵酒为多,红酒以干红葡萄洒、干白葡萄酒和甜葡萄酒为主。也有喜饮米酒、黄酒、枣酒者。夏季大多喜饮啤酒。

二、服饰

衣着 20世纪80年代,男士大多着国防服、中山装。20世纪90年代,青年人服装款式渐趋多样化,多着夹克衫、运动装等,时兴喇叭裤、筒裤、健美裤。时尚青年开始着西装、风衣等。青年女士着裙装者渐多。农村中老年人仍有穿中式对襟褂、大腰宽裆裤者。布料以化纤为主,如的确良、腈纶、三合一、涤卡、涤纶、涤棉等,冬季流行呢子服。男性发型以平头、分头、背头为主,帽子多为蓝色遮檐帽、鸭舌帽等。女性发式多样,年轻女性多扎长辫、马尾辫或留披肩发、短发等,冬季时兴围巾和编织线帽。城镇中老年妇女多为短发,少数烫发。农村老年妇女仍有盘头、束纂(俗称“疙瘩鬏”)者。城乡居民穿运动鞋、松紧布鞋(鞋口加松紧布)、塑料底鞋、解放鞋、塑料凉鞋(夏季)者多,穿皮鞋者少。袜子多为尼龙袜、丝袜、机织线袜。女性着裙装多穿长筒袜。
21世纪初,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衣着档次越来越高,款式多样,色彩缤纷。男性服装以西服、夹克衫、运动服、休闲装、羊毛衫、T恤衫为主;女性服装多姿多彩,流行百褶裙、连衣裙、一步裙、短裙等各式裙装及旗袍、牛仔装、羊毛衫、T恤衫、健美裤、萝卜裤、脚踏裤、七分裤、裙裤等。冬季一般内着保暖内衣、羊毛衫,外套羽绒服、皮衣、风衣等。年轻人更喜欢追求时尚和个性,爱穿T恤衫、休闲服、牛仔裤,男青年对大红、大绿、大花和印有明星头像的服装特别青睐,个别新潮女性有穿露脐装、低腰裤者。服装面料质地日趋高档,讲究美观、舒适和保健,以毛料、纯棉、丝绸、涤纶为佳。中老年男性发型以平头、分头、背头为主,中老年女性发型以短发为主,亦有披肩长发者,大多喜欢焗油(染发)。农村妇女盘头、束纂者少见。青年男女发式追求新潮与个性,男青年有留长发者,亦有理“毛刺”(平头的一种,头发长短不一,有层次感)者,也有个别染彩发者。女青年染发者愈来愈多,主要是金黄、桔黄、葡萄紫、红棕等色。中青年女性“做头发”(美发、护理)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大多喜欢烫发发型,或拉直,顺滑、飘逸;或卷烫,弹性、动感。发型有小碎花、大波浪等千姿百态。因烫发工具不同而分锡纸烫、陶瓷烫、离子烫等。夏季外出多戴遮阳帽和旅游帽等,冬季裹巾戴帽者甚少,时兴羽绒服,衣帽一体。穿皮鞋者愈来愈多,人们更关注鞋的款式、质量和舒适性。年轻人流行休闲鞋、旅游鞋和运动鞋等,冬季年轻女性喜穿高筒皮靴。
佩饰 20世纪80年代,县内居民(多为女性)佩戴的饰品主要是耳坠、耳环、戒指、项链等,多为银质,金质较少。20世纪90年代,流行金戒指、金项链和珍珠项链等。21世纪初,流行铂金戒指、铂金项链和钻戒等。女性饰品还有手镯、手链、胸花等。男性饰品主要有领带、胸章、领带夹等,部分男士佩戴戒指、项链。女性多以化妆品护肤、美容、美发,时尚女性喜欢描眉、涂眼影、画眼线、抹口红、染指甲等。

三、住宅
20世纪80年代,农村多为土房,平顶。为防水防潮,垫高房基。墙体先垒0.5米左右的砖,称为“根脚”,“根脚”上铺一层10厘米左右的苇草,称为“碱草”,防止土墙受碱,然后垒土坯至一定高度,上梁搭檩,铺苇箔,压墩子(铺一层密实的秫秸把子),垛泥巴(俗称上大泥),踩实抹平,稍干后上二遍泥竣工。这种土房梁檩粗壮,墙体厚实,冬暖夏凉;房顶平缓,既可消暑纳凉,也可晒粮放物。住房多为简易四合院格局,正房(北屋)一般3~5间,两侧或有东西厢房,南侧或有倒座房(南屋),院落或垒院墙,或扎篱笆。子女婚后一般建新院单住。城镇居民多住砖瓦房,多家合住一排(俗称大通院),房前建有简易厨房。条件好的单位时兴二间四室(或三间)的单元房,独院。少数单位住楼房,面积一般在50~70平方米左右。
20世纪90年代,农村盖房一般是砖(或石)“根脚”,土坯墙,起脊瓦顶。条件好的家庭开始建造砖瓦房。城镇新建住房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每户居住面积多在70~130平方米之间。
21世纪初,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盖房多数为砖瓦房,并注重房屋装修和院落铺设。富裕农民开始建二、三层小楼。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从单位建房向市场化发展,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住宅小区逐渐增多。城镇居民以商品房为主,楼房面积大多在90平方米以上。2007年,随着西城区的建设开发,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各式房型多种多样。新建楼房设计合理,装修美观,水、电、暖、通讯、卫生设施齐全,多数住房配备车库。

四、出行

20世纪80年代,县内居民出行,近途多以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农村老年妇女及小孩多人出行多依赖马车、驴车等交通工具,个别青年拥有摩托车。远途出行乘公共汽车。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状况的日益改善,公共汽车、出租车运营量大幅增加。公共汽车出现国营、集体、个体共同运营格局,运营线路广泛,班次密集。出租车以个体为主,多为小面包车,少数轿车。1997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乡间公路四通八达。农村摩托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农用四轮车等逐渐增多。2004~2007年,全县投资3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93公里,人均占有率为37公里/万人,居全市第一。2005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农村居民中远途出行日益便利。
2007年,乡间柏油公路基本实现网络化,各村主要街道基本硬化,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近途出行多以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为代步工具。电动车拥有量骤增,逐渐取代自行车,成为近途交通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私家汽车拥有量愈来愈多,成为城乡居民常见的代步工具。远途出行以客运车、出租车、私家车为主。

五、通讯
20世纪80年代,通讯方式比较单一,人们交流信息主要靠口耳相传和书信,有时拍发电报。电话较少,只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间使用。县邮电局长途、市话业务分开,使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交换机总容量为600门。使用“摇把子”电话,人工接线,通过载波复用传输设备和线缆进行传输。农村打电话一般需到乡镇邮电部门,且因设备落后,信号差,费用高,长途电话经常打不通。
20世纪90年代,县电信部门安装程控交换机,固定电话逐渐在居民家庭中普及。无线寻呼台逐渐兴起,人们以在腰间佩戴BP机(寻呼机)为时尚,“数字机”“汉显机”风靡一时。1998年,全县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18944门。数字移动电话也以最时尚的通讯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1世纪初,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县网通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通讯公司固定电话、小灵通、移动电话、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遍布千家万户,寻呼机业务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冯家镇王尔庄村共有居民500余户,拥有移动“全球通”手机600余部,被市信息产业局和滨州移动通信公司命名为全市首个“全球通村”。
2007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实现宽带连接,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亲朋好友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他乡,既可电话联系,也可短信问好,还能通过互联网视频聊天。日常生活中,手机短信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特点,深受年轻人青睐。传统的通讯方式,如书信、电报等受到冷落。计算机网络生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发电子邮件、浏览信息、商业活动、聊天、娱乐游戏等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是年,全县固定电话88194户,有人值守公话641部,IC卡电话46部,智能公话967部,小灵通用户10333户,移动电话15.93万户,宽带用户8787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66部/百人。

六、家用器具
家具、家电 20世纪80年代,多以传统木制家具为主,如桌、椅、柜、橱等。卧具,农村睡土炕,城镇多为木制床铺或铁床。床上用品多为普通被褥、床单、毛巾被、蚊帐等。家用电器主要是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等,少数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
20世纪90年代,流行大衣橱、写字台、圆桌、折叠椅、联邦椅、沙发、茶几、角橱、低柜、床头橱、组合家具等。卧具,农村睡土炕者仍占多数,年轻人用床者渐多;城镇时兴席梦思床,床体为木质框架,沙发床垫。床上用品日趋多样化,除普通棉被外,还有毛毯、床罩、尼龙蚊帐、电热毯等。家用电器主要有电风扇、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农村家庭黑白电视机较多,彩色电视机、电冰箱较少。
21世纪初,城镇居民家具更加多样化、现代化、个性化。多数居民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设计定做或购买家具,讲究整体布局和色调协调,注重家具的实用性、舒适性。新式楼房大多设计壁橱、电视墙等,所用家具大多是客厅中组合沙发、电视柜,餐厅中餐桌、椅等配套家具,厨房中整体厨房配套用具,卧室中席梦思床、床头柜等配套家具。家用电器主要是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VCD机、DVD机、家庭影院、组合音响、计算机等,部分家庭拥有数码相机、摄像机、数码电视机、电烤箱、微波炉等。床上用品除普通被褥外,还有太空被、鸭绒被等,年轻人更喜欢床罩、床单、被罩、枕套协调统一的“四件套”“六件套”等,质地以毛料、丝绸、纯棉为佳。富裕的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基本相同,一般农村居民的家具、家电档次稍低,电风扇、彩色电视机在农村基本普及。
炊具、餐具 20世纪80年代,农村沿用传统的砖砌灶台,与炕一体。使用大铁锅、风箱(或鼓风机),以柴草或煤为燃料。城镇居民多使用蜂窝煤炉、煤油炉等,厨房安装排气扇。普通家庭使用的碗、盘、碟、匙等餐具,大多为粗瓷器,也有少量塑料制品。
21世纪初,城乡居民大都使用液化气灶和电器,如电饭锅、电炒锅、电壶、电饼铛、微波炉等。城镇居民的厨房多安装操作台、厨柜、抽油烟机等,新楼房的厨房大多安装整体厨房(整体厨柜、操作台、燃气灶、抽油烟机等)。部分农家仍保留灶台,以蒸面食用。锅、铲、刀、勺等炊具,多为铁、铝合金、不锈钢制品。餐具逐步以细致精美的细瓷为主,亦有玻璃、不锈钢制品,塑料制品逐步被淘汰。茶具多为瓷质,造型比较讲究。多人饮茶使用茶壶、茶碗,个人饮茶多用茶杯,先后流行搪瓷缸、瓷杯、保温杯(有保温内胆)、玻璃杯、磁化杯、不锈钢保温杯等。酒具多为瓷器和玻璃器皿,有酒壶、酒盅、高脚杯、啤酒杯等。
消暑取暖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消暑方式比较原始,大多到树荫下、屋顶上、河塘边乘凉消夏,用芭蕉扇、折叠扇扇风解热,户外劳作多以苇笠、草帽遮日。少数居民家庭拥有电风扇。冬季取暖多用铁炉,以煤为燃料,个别家庭以铁板焊制“暖气包”或以砖瓦垒制“暖气包”。多数农村家庭冬季无专门取暖设备。
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普遍使用电风扇消暑,有台扇、落地扇、吊扇等。“鸿运扇”是比较先进的电风扇,其前面的挡页可以旋转,风力柔和,调速范围宽,摆放灵活,使用方便,适合睡眠时连续吹风使用。少数单位、家庭安装空调,部分农村居民开始使用电风扇消暑。冬季取暖仍以铁炉燃煤为主,部分家庭安装“土暖气炉”,可带动三、四间居室的暖气片。少数单位安装大型锅炉,统一供暖。多数农村家庭靠铁炉燃煤取暖。
21世纪初,城镇居民普遍使用空调器制冷,部分单位安装中央空调统一制冷。农村居民普遍使用电风扇,条件好的家庭开始安装空调器。2005年1月15日起,县城区取消各单位供暖锅炉,实行集中供暖(俗称“大暖”),沾化炜烨热电厂提供热源,沾化县鑫源热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供热管网设施,首期供热面积为60万平方米。因空调器、电暖器取暖成本较高,仅在供暖前后或没有安装暖气的临时居所偶见使用。农村家庭仍以铁炉燃煤取暖为主,条件好的家庭安装“土暖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