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5&rec=341&run=13

中共沾化县委、沾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意见
(1999年10月18日)

沾化冬枣是我县特有的珍稀果品资源。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开发,冬枣产业已成为我县最具优势、最具效益的主导产业,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发展步子还不快。为进一步加快冬枣产业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县建设成为强大的“中国冬枣之乡”,造福于沾化人民,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我县冬枣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始终占据冬枣生产的制高点。在苗木繁育、丰产栽培、科学管理、贮藏加工、市场销售、技术研究、优质名牌等各个环节上步步领先,实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冬枣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使沾化冬枣产业成为富民兴县的主导产业。
根据上述思路,按照“留出保吃饭、保贡献的基本田,能栽冬枣树的地都要栽上冬枣树,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的要求,确定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冬枣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为: 1999年全县建成8万亩冬枣园,所有农户庭院内都栽好2棵以上冬枣树;2000年春季将树龄1~6年的金丝小枣树全部改接成冬枣树; 1999年春天前已栽植的冬枣树,明年要加大管护措施,争取每一株都结枣。从2000年起,三年内全县每年新增冬枣园4万亩, 到2002年全县冬枣园面积达到20万亩,力争到2005年我县成为全国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第一县。

二、突出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为确保上述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在具体工作中应突出抓好以下重点:
(一)搞好冬枣选优和苗木管理,努力提高冬枣品质。要使我县冬枣产业长盛不衰,必须做到以质取胜,而保证冬枣质量的关键就是要紧紧抓好苗木提纯选优。林业局要会同科委、渤海高新技术苗木繁育场对全县所有冬枣树进行认真详实的普查,选择确定好优质采穗树,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并以这些树为原种,建立优质冬枣采穗圃,充分利用组培技术,走工厂化育苗的路子,加快优质冬枣苗木繁育步伐,确保全县冬枣发展用苗。
要大力加强冬枣苗木管理和保护。重点抓好对冬枣苗木生产、经营的合同化管理。一是全县所有从事冬枣苗木繁育的单位和农户,必须与林业局签订育苗合同,由林业局发放《苗木生产许可证》。二是冬枣苗木出圃期间,由林业局会同工商局发放《苗木经营许可证》,所有出圃的冬枣苗木必须由林业局鉴定认可,并服从全县冬枣苗木调剂计划。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搞假冒伪劣苗木,对冬枣生产造成损失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二)加快冬枣栽培、管理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冬枣产业发展,必须彻底打破“顺其自然”的常规生产办法,让冬枣树快结枣、多结枣、结好枣。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大力推广使用冬枣生产新技术。要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冬枣矮化密植、化学控制、环剥、疏花、疏果、喷用生根粉、盖膜、挖丰产沟等技术措施,同时要加强对冬枣套袋、延期成熟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尽快取得突破。为保证冬枣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林业、科技等部门要尽快把我县多年来在冬枣开发生产中总结出的技术经验编印成册,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负责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举办好冬枣技术培训班,首先为各乡镇培训一批冬枣生产技术员,再由这些技术员进行扩大培训和指导,使全县每个农户都达到至少有一个冬枣生产明白人的要求。
(三)进一步提高冬枣贮存保鲜技术水平。贮存保鲜是我县冬枣占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关键,目前虽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仍然不适应现代市场对商品供应充足、快捷、方便、及时的要求。因此,要继续在这方面下实功夫。一是随着我县冬枣产业的加快发展,必须增加贮存保鲜能力,因此要加快气调保鲜库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早日达到2000吨的贮藏能力。二是广泛依靠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继续探索贮存保鲜新技术,特别是在袋装保鲜上要尽快取得突破。三是要着手进行冬枣深加工,特别是对残次果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冬枣产品向高档化、多样化发展,提高冬枣的附加值,增加冬枣产业的综合效益。
(四)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冬枣的成熟期集中,但保鲜期限短。同时,随着我县冬枣产业的发展,产量的增加,市场销售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为防止“枣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一是加快培育专业市场。通过政府引导,有计划地培育以县城和下洼镇为中心的冬枣批发销售市场。二是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销售队伍,健全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三是采取信息发布会、参加展销会、举办冬枣节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沾化冬枣的影响,提高其知名度。四是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出现低价位竞争,保护沾化冬枣名牌和枣农利益。五是利用因特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网上销售,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沾化冬枣推向世界,实现沾化冬枣生产的外向型和产业化。

三、强化措施,把沾化冬枣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加强宣传,为冬枣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冬枣生产在全县形成轰轰烈烈的大气候,必须进行深入持久地宣传发动,使广大群众由不认识到认识,最终变为自觉行动。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常年开设沾化冬枣宣传专栏,举办技术电视讲座,推广冬枣生产典型,通报冬枣生产形势,增强广大群众发展冬枣的信心。二是有关部门要通过组织冬枣生产报告团,编排宣传沾化冬枣生产的文艺节目及其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乡村巡回报告、 演出,寓教于乐,调动广大群众发展冬枣生产的积极性。三是以每年的10月8日沾化冬枣节为契机,通过在全县举办冬枣赛会,及进省、进京举办冬枣信息发布会、洽淡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层次,拓展宣传空间。通过宣传,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冬枣生产,是我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最佳途径;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道路;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最佳选择;是广大群众实现小康的重大举措。
(二)完善落实各项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践证明,完善优惠的政策,是促进冬枣产业稳定发展的强有力保证。当前要在继续执行好县乡两级已有冬枣生产政策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并保证切实落实到位。一是要完善落实好林地政策,给群众吃上“定心丸”。无论现有的还是今后新发展的冬枣园,都要做到“两证一合同”齐全,即凡是冬枣园必须具有《林地所有权证》、《林地使用权证》和《林地承包合同》,要把冬枣园承包与一般的土地延包严格区别开来,在已签订承包合同的土地发展冬枣园的可按原合同期限执行,未签承包合同的冬枣园承包合同期定为50~70年,到期后仍允许现有经营户延包,并允许继承和转让。二是要完善落实好管护政策。今后,新栽植的冬枣园,要以亩株数56株以上为主,并且不准种植影响冬枣正常生长的高杆作物。同时,各乡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请冬枣生产技术员,对冬枣园进行技术承包,并签订承包合同。要把技术员的待遇与冬枣园的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加强管护的积极性。确定技术人员报酬,总的原则要求是不低于所承包冬枣园收入的20%。林业、科技部门及下洼镇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到全县各乡镇进行技术承包,为全县冬枣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三是完善落实好奖惩政策。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奖惩政策,鼓励乡镇脱产干部和村干部领办或创办冬枣示范基地,并将创办效果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冬枣生产情况与乡、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和报酬挂起钩来,
实行年度单项考核,奖优罚劣。对于积极从事冬枣生产的农民,可在资金、物资方面予以倾斜扶持。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冬枣生产投入。没有大的投入就没有大的产出,对于冬枣这样的回报率非常可观的好产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资金制约,保证其快速膨胀。筹措资金要多管齐下:一是各金融部门特别是涉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冬枣产业的信贷投入,每年扶持冬枣生产的信贷资金不少于全县冬枣生产总投入的30%。二是各乡镇要建立“冬枣发展基金”,采取财政拿一块,银行贷一块,社会融一块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集中用于冬枣生产。三是大力倡导群众采取股份制等形式,集中资金从事冬枣生产,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经营联合体。四是靠沾化冬枣自身的名气和效益,大力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从事冬枣开发,借助外力加快冬枣产业发展步伐。
(四)实施示范带动,为冬枣生产树标引路。在现阶段多数群众刚刚步入冬枣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示范带动工作,特别是乡镇及有关涉农部门要真抓实干,切实抓出成效。一是各乡镇从今年秋冬起,都要通过干部示范服务基地的形式,建立起100亩高密度矮化示范园和100亩常规示范园 (河贵乡、徒骇河农场各50亩) ,各村的村干部也要带头建起自己的冬枣园,真正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二是各涉农部门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借鉴县科委的经验,建立不少于100亩规模的冬枣示范基地, 并且要从生产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创办的冬枣示范基地,事关全县冬枣产业发展的导向问题,一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体制,确保成为全县冬枣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
(五)切实加大对冬枣生产的考核力度。自今年起,县里对各乡镇的冬枣生产实行数量与质量双考核,既考核发展冬枣园的面积、数量,又考核质量、效益。总的原则是进一步提高冬枣生产在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各项任务中的比重。把冬枣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管理情况、收益情况等均作为加减分因素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具体考核标准和办法由县考核办会同林业局制定。

四、加强领导,为沾化冬枣产业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发展冬枣生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必须进一步强化领导,保证冬枣产业健康顺利发展。为加大对冬枣生产的领导力度,县成立冬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刘鲁生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王永祥、县政协主席邴玲、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振如、县政府副县长韩玉通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考核办主任郭吉泽、县计委主任郑同庆、县财政局局长张岐新、县农委主任丁培泉、县农行行长刘桂廷、县农村信用社主任张宝芳、县农业局局长张士泽、县水利局局长李景顺、县林业局局长杨振利、下洼镇党委书记颜炳华、县林业局副局长杨树珩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杨振利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树珩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会同县农业和以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的乡镇企业领导小组,共同抓好全县冬枣生产。各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班子,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切实把冬枣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拿出足够精力和时间,研究冬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本乡镇的冬枣发展计划要亲自督促落实。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冬枣生产搞服务、做贡献。林业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冬枣生产上,为全县冬枣生产提供好规划、技术、科研、信息等服务;农业、土地管理等部门要配合林业局搞好林地确权和颁证工作;工商、公安等部门要配合林业局加强对冬枣苗木资源的管理,坚决查处违反合同规定,搞假冒伪劣冬枣苗木的行为;科委要加大科研力度,在冬枣生产诸环节的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考核办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冬枣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县上下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人人知冬枣、人人议冬枣、人人参与发展冬枣的良好氛围,把我县冬枣产业真正建成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


附2:
找准我区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冬枣产业
(滨州地区行署专员张执政1999年8月31日《在全区冬枣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节录)

现在看,围绕市场大办特色农业,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条好路子。而找准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富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个县乃至一个地区的好路子。博兴县的福李村,600来口人,人均一亩半菜园,人均收入6000~7000元,连小麦都不种,就搞这么一个主导产业;我们看了惠民县的大年陈,水果收入人均2000元左右;又看了沾化的冯家,水产业人均收入2500多元;我们还看了阳信镇,人均9分梨园,人均纯收入1544元。今天大家看了下洼镇的3个村,借冬枣致富更说明了这一点。荣成的水产,寿光的蔬菜,栖霞的苹果,都是靠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富一方百姓。实践证明,要搞好特色农业,一定要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培育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我们滨州今后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什么呢?我看应该是冬枣产业!
(一)为什么要把沾化冬枣确定为我区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呢?
我考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效益高。现在的市场价格,平均每公斤30元左右,一亩产1000公斤,就是3万元,扣除5000元的成本,还剩2.5万元,一亩枣树顶50亩粮食。而且受益时间长,一代人栽树,几代人受益,同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要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全区第一步搞20万亩,第二步完成60万亩,相关产业都有什么呢?贮存,气调库、冷风库、冷藏库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冬枣贮存到新年以后,很可能卖50元。就是卖30元,1斤冬枣能挣多少钱?贮存这个相关的产业能挣多少钱?去年有一农户用土方贮存到春节,10公斤枣卖了3000多元,每公斤360元。这是贮存,还有运销、包装、搞其它服务的,1元钱的冬枣,相关产业的产值很可能超过1元钱。所以说,冬枣这个产业的效益到底有多高,我们现在估计不透,若干年以后,肯定会有个结论。我算了一下帐,按全区60万亩算,到了盛果期的时候,产量60万吨,按20元1公斤计算,就是120个亿,而目前我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是61个亿。当然,我们这是算理论帐,真正达到这个目标也不是容易事。即使再退一步,10元1公斤,也是60个亿,这不是特色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又是什么呢?二是品质好。沾化冬枣口味好、维生素含量高,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大人小孩、大官小官,没有说它不好吃的。三是牌子硬。“中国冬枣之乡”就在滨州。这是国家命名的,绝不可把这块牌子丢了。我们一定要叫响“沾化冬枣”的牌子,这是花钱买不到的。四是市场好。什么叫市场好,供小于求就是市场好。全省的水果产量是800万吨,全国水果产量6000万吨左右,即使我们的冬枣总产达到60万吨,才占全省的百分之七八,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左右,供求矛盾不会十分突出,现在就怕形不成规模,形不成市场。五是优良苗木基本有了保障。工厂化育苗,大田育苗,应该说都是过关的,再加上金丝小枣树可以搞高接换头,可以搞嫁接,这都是我们的优势。六是保鲜贮存的问题基本破题。沾化县和滨州市,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尤其是沾化和中国农科院共同研究的保鲜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七是有了初步的科技保证。不只是有良种,而且不断探索良法,特别是沾化的科技园,探索了不少的良法,高产田亩产2吨多,还成功地探索出了两年的冬枣亩产过千斤的技术,这都是了不起的资产。八是我们有了一大批各个层次的好典型。典型的说服力、吸引力、推动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今天看了三村三户再加上一个密植园,大家都很服气。尤其是户,一个庭院收入超过1万元、2万元甚至3万元,非常有说服力。九是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机遇。现在粮食、棉花过剩,其他农产品也供大于求,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粮多伤农、棉多伤农、果多伤农的问题。我们全区现在人均粮食700多公斤,高出全国250多公斤,高出全省200多公斤,所以要做大的调整。全区第一步压缩粮棉面积50万亩没问题,甚至压缩80万亩、100万亩也没问题。十是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高,致富心情急切。干部群众的思想不断解放,市场经济观念不断增强,有的不种小麦光种菜,不在粮食上做文章。我走了几个好村,都是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了不起。这就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通过“三讲”,各级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把服务于民、富裕农民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服务于老百姓,让人民对党满意、对政府满意,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总之,我认为确立沾化冬枣产业的主导地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对发展沾化冬枣这个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做专题研究,目的就是抢抓机遇,大干一场,把冬枣产业搞上去。
(二)下定决心,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地发展好沾化冬枣这个主导产业。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了,行动就自觉,思想统一了,步调就一致。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定不要忽视这个重大问题。第一是对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大调整机遇的认识要统一;第二是对沾化冬枣这个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的认识要统一;第三是用典型引路,来统一我们的思想。二要明确目标。全区到2005年要建成沾化冬枣园50万亩以上,嫁接10万亩以上。到2010年,冬枣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要达到100亿元。三要抓好规划。目标确定之后,做好实现目标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每年干多少,干到什么样,谁去干,都要一清二楚。冬枣园搞多少,间作搞多少,庭院种多少,分布在什么地方,都要做大的规划,千万不可忽视。四要制定措施。各县市要成立专门班子,地区也要成立班子,全面负责冬枣产业的发展。要组建科研单位,解决技术问题,做好科技指导。要抓干部带头。干部的影响力大,这是我们的优势。各级领导要抓示范园,可以把老百姓最好的地、种粮的地租下来,百八十亩的示范园,年利润很可能就是150~200万元。有人说“旅游是无烟的工厂”,我看“冬枣是绿色的企业”。干部要带头搞这样的示范园。随着下一步机构改革的展开,机关分流的干部完全可以走这条路。五要搞好服务。特别是优质苗木、技术问题,也就是“良种良法”,一定要高度重视。六要探索提高保鲜贮存水平。保鲜贮存绝对不能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尤其是沾化、滨州的保鲜技术,要不断探索。将来有这方面的好技术,哪怕花高价也要买下来。要土洋结合,发动群众创造一些保鲜的好方法,鼓励各方面力量,探索贮存保鲜的新技术。七要解决好土地问题。现在看来,沾化冬枣是比较耐盐碱、比较抗瘠薄、比较抗干旱的品种,但它绝对不是喜欢这样的条件,而是越好地栽植冬枣树长势越好。各县都要下决心拿出最好的地栽冬枣树。八要实事求是。一定从实际出发,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搞强迫命令。要讲求经济效益,不搞形式主义。怎么省钱,怎么效益高,怎么来得快,就怎么搞。总之,一定要把这个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搞上去。前几天来沾化,我给下洼镇出了个题目,即奋斗几年,在全省2309个乡镇中,人均纯收入坐上第一把交椅。今天下洼镇的发言中已经表态,2004年能实现。你再拖两年也不要紧,能搞上去就是了不起的事情。我看是大有希望的。我给沾化县也出了个题目,即通过发展沾化冬枣在全省县市区中水果人均收入坐上第一把交椅。今天县政府也算了帐,这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大家回去以后都要把这个事情很好地研究一下,要是大家都干上去,我们能不能做到全区人均水果收入在山东乃至全国坐上第一把交椅?需要多少年时间能达到这个目标?只要大家都干好,我看是有可能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附3:

沾化冬枣碑志

明初(公元一四○○年前后)燕王扫北,生灵涂炭。一日大军骤至沾化,百姓劫难当头。忽见冬枣祖树上空,霞光万丈,电闪雷鸣,飞沙急起,大军遁逃,黎民脱险,此事成为世代美谈。星转斗移,历尽沧桑,祖树老死,然其孙木幸存,迄今三百余龄,仍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蔚为壮观,珍闻遍传,妇孺皆知。邑人一向视沾化冬枣为家珍,非老人儿童不得食用,非婚嫁不准外传。旧时,官宦士绅之家常以冬枣为媒喜结连理,远近传为佳话。幸值改革开放,开发冬枣,形成产业,民富县兴,珍果生翼,誉满四海。寻本溯源,国家命名沾化县为“中国冬枣之乡”,县人民代表大会定冬枣树为“县树”,全县人民不胜欣幸。特立此碑,以志始末。


中共沾化县委员会沾化县人民政府刊立
一九九九年十月